广东省高考语文模拟仿真试题(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高考语文模拟仿真试题(1)

‎2012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广东(一)‎ ‎1、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机杼/枢纽     扉页/蜚声     黑白相间/间不容发 B.奢侈/豆豉 旧箧/面颊 脉脉含情/脉络分明 C.鞭笞/苔藓 垣墙/盘桓 押解赴京/解甲归田 D.联袂/昧心 蹒跚/姗姗 低声呜咽/吞咽口水 ‎【解析】C。chī/tái,yuán/huán,jiè/jiě。A.zhù/shū,fēi,jiàn/jiān;B.chǐ,qiè/jiá,mò/mài;D.mèi,shān,yè/yàn。‎ ‎                              ‎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共和、民主、宪政,它们本来不只是理念,更应该是生活方式,最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百年以来,这些现代理念始终不能在物换星移中完成两个转换,即从理念到日常生活方式的转换,从小众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转换。仿佛海市蜃楼,固然万般华美千般绚烂,但始终接不上地气,与最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无缘。其曲高和寡,无力影响现实轨道,也就是逻辑的反其道而行之。‎ A.物换星移 B.海市蜃楼 C.曲高和寡 D.反其道而行之 ‎【解析】D。反其道而行之: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不合语境。A.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形容时序世事的变迁。B.海市蜃楼:指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比喻虚无缥缈的或虚幻的事物。C.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8月10日晚的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被青春占领:3000多名年轻的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齐聚深圳,在这里拉开世界大学生沙滩音乐会的帷幕。‎ B.对于美国的债务问题,中国公开的立场一直是,指责美国不顾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所应肩负的责任并试图“通过发行债券解决自身造成的问题”的行径。‎ C.挪威办公大楼门前突然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严重破坏了这座17层高的大楼和附近的多座建筑,现场一片狼藉。此次爆炸造成至少7人左右死亡。‎ D.在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按照有关部署,从‎2010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解析】B。A.语序不当,“3000多名年轻的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应改为“来自五大洲的3000多名年轻大学生”;C.前后矛盾,“至少7人左右”中去掉“至少”或“左右”; D.缺主语,可在“再次”前加“政府将”或“企业将”。‎ ‎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此观之,保障房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保障房的拥有环节来把关。‎ ‎②对于利用保障房谋利的行为,打击时一定要精准。‎ ‎③只要避免了保障房家庭拥有多套房产的问题,那保障房出租、闲置、出借等,都不会成为问题。‎ ‎④一要在保障房的申请上严格把关,防止富人“鸠占鹊巢”;二要避免保障房在业主手上的“富余”,一旦房主出现购买商品房的行为,保障房在其身上的保障意义已经失去,就应由政府收回。‎ 10‎ ‎⑤把住一个关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多处使劲呢?‎ ‎⑥如果没有多套住房,出租肯定也是为了居住需求;闲置则很难存在,即使存在,也只能是不得已的短期行为;而出借,则是个人在承担多余的成本,也不会持续存在。‎ A.②④①⑤⑥③ B.①③⑥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⑥ D.②④①③⑥⑤‎ ‎【解析】D。注意句子间的关系。一般从选项入手,注意使用排除法。A与D是同组,B与C同组;但“由此观之”前面一定有内容,不体现“此”,所以可排除B与C。接着是⑤⑥③还是③⑥⑤进行再次排序,③是观点,⑤是一个小结,⑥是一个假设性分析。所以最后可确定选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吕罗汉,本东平寿张人。其先,石勒时徙居幽州。父温,字晞阳,善书,好施,有文武才略。罗汉少好学,性廉直,乡人有分争者皆就而质焉。慕容垂以为河间太守。‎ 皇始初,以郡来降,太祖嘉之,赐爵魏昌男,拜钜鹿太守。清身奉公,务存赡恤,妻子不免饥寒。民颂之曰:“时惟府君,克己清明。缉我荒土,民胥乐生。愿寿无疆,以享长龄。”‎ 罗汉仁笃慎密,弱冠以武干知名。父温之佐秦州,罗汉随侍。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寇上邽,秦民多应之。镇将元意头知罗汉善射,共登西城楼,令罗汉射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上邽人八千余家据险为逆,诏罗汉率骑一千讨擒之。后从征悬瓠①,罗汉与琅邪王驾前招慰,降者九千余户。比至盱眙,频破贼军,擒其将顾俨、李观之等。以功迁羽林中郎,赐爵乌程子,加建威将军。‎ 泾州民张羌郎扇惑陇东,聚众千余人,州军讨之不能制。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擒之。仇池氐、羌②叛逆遂甚,所在锋起,道路断绝。其贼帅蛩廉、符祈等皆受刘昱官爵。略阳公为都将,亲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生擒廉、祈等。秦益阻远,南连仇池,西接赤水,诸羌恃险,数为叛逆。自罗汉莅州,抚以威惠,西戎怀德,土境怗然。‎ 后征拜内都大官。听讼察狱,多得其情。太和六年,卒于官。高祖深悼惜之,赐命服一袭,赠以本官,谥曰庄公。‎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悬瓠,古城名。因为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故名。在今河南汝南。②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参考译文】‎ 吕罗汉,本是东平寿张人。他的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父亲吕温,字晞阳。擅长书法,喜好施与,有文武才略。罗汉少年时好学,性格廉洁正直,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到他那里对质。慕容垂任命他为河间太守。‎ 皇始初年, 吕罗汉率领全郡降魏。魏太祖很高兴,赐给他魏昌男的爵位,授予他钜鹿太守之职。他清廉奉公,致力于救济抚恤百姓,他的妻子儿女都遭受饥寒。老百姓歌颂他说:“此时只有我们的府君,严格约束自己,廉洁清明。他把我们积聚在这块荒土上,我们都乐意生活在这里。祝愿他万寿无疆,以享受高龄。”‎ 吕罗汉仁义笃厚,谨慎细密,少年时代就以武才出名。父亲吕温佐治秦州,吕罗汉随从侍奉他的父亲。陇右氐人杨难当率领数万兵马侵犯上邽 10‎ ‎,秦地百姓多有响应。镇守的将领元意头知道吕罗汉善于射击,便与他一起登上西城楼,让罗汉射杨难当队将以及兵士二十三人,他们全都被射中而毙命。敌人聚集越来越多,吕罗汉献计说:“如今如不出战,那便是在敌人面前示弱,等到敌军再次来袭,那就大势已去了。”意头觉得他的话很对,便拨出千余骑兵让吕罗汉出城迎战。吕罗汉与众骑兵策马大呼,直冲杨难当阵中,敌人纷纷溃退。‎ 上邽人八千多家占据险要地势叛逆,皇帝降诏让吕罗汉率领骑兵一千人讨伐擒拿敌人。后吕罗汉随皇帝征伐悬瓠,与琅邪王一起在御驾前招慰叛众,归顺的有九千多户。等到了盱眙,他又率军频频破灭敌军,擒捉敌将顾俨、李观之等。因战功迁升为羽林中郎,赐爵乌程子,加授建威将军。‎ 泾州百姓张羌郎煽动鼓惑陇东百姓,聚众一千多人(对抗官府)。州中的军队前去讨伐却制服不了。吕罗汉率领骑步兵一千人打击张羌郎,抓到了他。仇池氐人、羌人叛逆之风当时也很猖獗,所到之处如风起云涌,道路被其断绝。他们的头领蛩廉、符祈等人都受到过刘昱的官爵赏赐。略阳公任都将时,亲自与吕罗汉一起前去讨伐,所向披靡,生捉蛩廉、符祈等人。秦、益二州与京城距离遥远山川阻隔,南边连着仇池,西面接着赤水,诸羌人凭着天险,屡屡叛逆。自从吕罗汉为州长官,恩威并施安抚州民,西部百姓感怀皇上恩德,羌地全境很平静。‎ 后来,朝廷授予他为内都大官,他听取诉讼,审查的案件,多能得到狱情真相。太和六年,死在官任上。魏高祖深为嗟悼叹惜,赐给命服一套,赠予本官,谥号为庄公。‎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务存赡恤 救济 B.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寇上邽 侵犯 C.数为叛逆 屡次 D.听讼察狱 监狱 ‎【解析】D。狱:案件。‎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B。都是代词,他,指吕罗汉。A.介词,因为/介词,用;C.连词,和/介词,同、和;D.代词,他们的/代词,其中的,官司、案件中的。‎ ‎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吕罗汉“能征善战”的一项是(3分)(  )‎ ‎①皇始初,以郡来降 ②缉我荒土,民胥乐生 ‎③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 ④比至盱眙,频破贼军,擒其将顾俨、李观之等 ‎⑤聚众千余人,州军讨之不能制 ⑥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擒之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解析】C。①是写吕罗汉率领全郡投降魏太祖的事,与“能征善战”无关;②是百姓歌颂吕罗汉带给他们安定的生活;⑤是写张羌郎的队伍很厉害,只能间接反映吕罗汉“能征善战”。‎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吕罗汉的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吕罗汉的父亲喜好施与,有文武才略。而吕罗汉仁义笃厚,谨慎细密,廉洁正直,在少年时代就以武才出名。‎ B.吕罗汉的父亲吕温佐治秦州时,他随同侍奉父亲。杨难当进犯上邽时,镇将元意头知道吕罗汉善于射箭,便与他共登西城楼,让他射杀,杨难当队将及兵士二十三人全都应弦而倒。‎ C.上邽人八千多家据险叛逆,皇帝下诏命吕罗汉率领骑兵一千讨伐擒拿敌人。结果,降顺的有九千多户。等到了盱眙,他频频破灭敌人,还擒捉敌将顾俨、李观之等。因功加官进爵。‎ 10‎ D.仇池的氐人和羌人叛逆之风猖獗,所到之处道路被其断绝。略阳公亲与吕罗汉前去讨伐,生捉蛩廉、符祈等人。诸羌人凭着天险屡屡叛逆,吕罗汉担任州长官后,很好地安抚了州民。‎ ‎【解析】C。“降顺的九千多户”指的是吕罗汉随皇帝征伐悬瓠时,与琅邪王一起在御驾前招慰的叛众,不是征讨上邽时。‎ ‎ 9.断句和翻译。(10分)‎ ‎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贼 众 转 盛 罗 汉 进 计 曰 今 若 不 出 战 示 敌 以 弱 众 情 携 贰 大 事 去 矣 意 头 善 之 即 简 千 余 骑 令 罗 汉 出 战 罗 汉 与 诸 骑 策 马 大 呼 直 冲 难 当 军 众 皆 披 靡。‎ ‎【答案】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错3处扣1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乡人有分争者皆就而质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戎怀德,土境怗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到他那里对质。(“质”,对质,1分;大意2分,注意“焉”,兼词,“在他那里”;“就”,动词,到)‎ ‎②西部百姓感怀皇上恩德,羌地全境很平静。(“怗然”,安静、平静的样子,1分;大意2分,注意“西戎”“土境”的落实)‎ ‎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堂  成①‎ 杜 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②桤林:桤木是一种落叶乔木。③扬雄宅: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解嘲》句:杜甫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无心像扬雄那样发那《解嘲》式的牢骚。‎ ‎(1)诗歌前两联写出了草堂的哪些特点?请用简明的语言归纳。(3分)‎ ‎【答案】地理位置好,视野开阔,环境清幽寂静。(前两点答对一点得1分,第三点答对得2分)‎ ‎(2)颈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什么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颈联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翔集的乌鸦、营巢的燕子(1分),通过写禽鸟也都各得其所(1分),表达自己定居草堂后的宁静(或:平静、恬静)、欣喜(或:喜悦、高兴)(2分)之情。(若分析得出“诗人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中透露着忧伤之感”也算全对)‎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10‎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答案】(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建筑艺术 李泽厚 中国建筑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相当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从现在发掘的兵马坑情况看,那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从这些陶俑的身材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秦砖)的厚大坚实,也无不显示出那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便是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却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但“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 中国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不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即使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是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 10‎ ‎“庭院深深深几许”。随着后期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然而,它们仍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选自《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有删改)‎ ‎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中国建筑注重各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配合,因而不存在单一、独立的个别建筑物。‎ B.中国建筑的体制和风貌基本保持和延续了秦代创立的美学风格。‎ C.中国山水画“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这体现了一种实用观念。‎ D.中国园林中,一座座的亭台楼阁使游人游历时常常感到劳累,因此很难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E.中国宫殿中常常陈设绘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这体现了宫殿作为世俗生活场所的享受游乐的目的。‎ ‎【解析】AD。A项“不存在单一、独立的个别建筑物”说法太绝对,中国建筑只是不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并非不存在;D项说法错误,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中国的园林艺术并没有脱离先秦以来的理性精神,仍是供享受游乐之用,因而也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 13.下列各句中提到的建筑,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广州陈家祠“九堂六院两厢杪”院落式布局,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连接起来,这体现了中国建筑重视各建筑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的特点。‎ B.万里长城在结构上没有体现严格对称的特点,所以不能体现中国建筑艺术风格。‎ C.南京的明代城墙,厚实、直立、雄浑,这延续了秦代建筑的风格。‎ D.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体现了中国建筑“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的特点。‎ ‎【解析】B。“万里长城”是秦代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有秦代建筑“厚实雄伟”、“沿平面延伸”的特点。选项中提到的中国建筑,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表述。A项可以在文章第一段找到相应表述。C项中提到的南京城墙“厚实、直立、雄浑”特点是第一段中提到的兵马坑“厚大坚实、宏大气魄”特点的延续。而D项中阿房宫占地面积庞大,正是体现了中国建筑“沿平面铺开”的特点。‎ ‎ 14.作者认为,和外国宗教建筑相比,中国宫殿宗庙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请简要归纳这些特点。(4分)‎ ‎【答案】①体现了入世、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观念;②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③内部空间组合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④提供了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每对1点给1分)‎ ‎ 15.作者认为,中国建筑艺术体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请结合全文概述它的内涵。(4分)‎ ‎【答案】①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讲求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②平面铺开,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③讲究结构严格对称,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 10‎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如果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 ③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④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 ⑤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 ⑥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 ⑦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 ⑧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10‎ ‎ ⑨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选自《迟子建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 16.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答案】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鹅和鸭走路时的姿态,突出故乡田园生活的谐趣与美好。(此处“和谐、美好、谐趣”等词语均可)‎ ‎(2)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 ‎【答案】比喻,生动描绘出雪花轻盈摇曳的情态,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意境。‎ ‎(每小题2分;其中修辞1分,表达效果1分;每小题的效果分析答对前后哪一点均可)‎ ‎ 1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归纳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答案】第一问:前四段表现为轻松、愉悦(1分),到第⑤段变成了忧伤、难过(1分),到第⑥⑦段又转为平静、积极(1分)。(每处对应的关键词,任选其中一个词作答也算该处全对)‎ 第二问:因为作者遭受了爱人去世的打击(1分),更深刻地了解了人生与生死(1分),所以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 18.最后两段都写到了“我的世界下雪了”,请结合全篇简析它的不同含意。(6分)‎ ‎【答案】第⑧段中,下雪的世界是作者梦境中那个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夜晚(1分),让作者回想起与爱人共度的时光(1分),既亲切又滋润,又有着甜蜜的幸福回忆(1分)。‎ 第⑨段中,下雪的世界是作者人生境遇的体现(1分),虽然年岁老去,过往的幸福时光也随雪花慢慢融化(1分),但仍然要积极坦然地面对生活(1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国新闻发言人遭遇“七年之痒”‎ 杨雪梅 这些天,故宫博物院的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手机更是整天响个不停,都是要求采访的电话和短信。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也让他寝食难安。 ‎ ‎(一)‎ ‎ 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个时期在公众中流行的两句口头禅“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是一个奇迹”居然都来自于中国最早培训的号称“黄埔一期”的资深发言人、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 “应该说在当时的舆论氛围下,一个新闻发言人能够不回避,能够坦然面对记者前所未有的逼问,没有怒发冲冠离席而去,已经相当不错了。然而由于缺乏媒体的从业经验和传播素养,也犯了一个资深发言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算得上王勇平的老师,作为2003年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主讲教授,对于新闻发言人在中国的困境,他心知肚明,王勇平绝不是个例,正是目前中国发言人现状的集中体现。‎ ‎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去年我国仅中央和省级新闻会就达到1700多场,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与过去相比,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中国的媒体变局来看,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 ‎(二)‎ 10‎ ‎ 新闻发言人的一言一行经常成为报纸的头条。但他们也时常会卷入舆论的漩涡,遭到广泛的质疑。他们是信息的传播者,却也是信息的过滤器。他们有时是消防员救火队,有时却是适得其反火上浇油。职业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他们却总犯一些低级错误。这就是中国的新闻发言人。‎ ‎ 复旦大学教授童兵认为,在中国从事新闻发言人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实行,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大多如履薄冰。‎ ‎(三)‎ ‎ 清华大学副教授王君超认为,网络确实使新闻发言人面临极大挑战,而且微博用户可以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模式下的“协作传播”,从而挖掘或逼近事实真相。在这种情况下,发言人发布信息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使发布会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如果不告知真相就会漏洞百出。‎ ‎ 史安斌认为,好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忠实说,迅速说,首先说”。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寻求部门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制造社会共识,而不是引发官民对立。‎ ‎ 新闻发言人虽然改变不了事实,却可以做到“不知道的不说,不清楚的慎说,没有把握的不乱说,必须说的好好说”,作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新闻发言人在避免对立、减少摩擦、消除误解、传递诚意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四)‎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主管领导,二是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的“总管式”人物,三是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其中第二类人选是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最主要的来源。选择以上三类人员从总体上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但从长远看,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这三类人员大都是官员出身,鲜有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往往刚培训出来,干了没两年,就提拔了,转岗了。这样又要从零开始。‎ 这些年新闻发言人的培训非常多,经常是培训到哪里,哪里的新闻发布制度就可以建立起来。可是,在中国,新闻发言人依然是稀缺资源。‎ ‎ 值得忧虑的是,许多书籍、许多讲座传播的都是新闻发言人的应对之策、推诿之术。王君超认为,如果说发布会有军规的话,那么最大的一条就是:真相第一,技巧第二。发布会的社会效果,永远只服从于一个原则,那就是:尊重事实,告知真相。一场虚假的言不由衷的发布会,无论包装得如何堂皇,无论取得如何立竿见影的瞬间效果,都只能是浮云。‎ ‎(选自‎2011年8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9.文章第一节从最近流行的口头禅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1)从读者熟知的新闻事件讲起,既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1分),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唤起读者的认同感)(1分)。‎ ‎(2)交待我国新闻发言人整体水平低下且亟待提升的现实(1分),从而引出下文对新闻发言人的关注与评价(1分)。‎ ‎ 20.根据文章的第(四)部分的文字,分条概括我国新闻发言人资源稀缺的原因。(5分)‎ ‎【答案】(1)我国新闻发言人大都是官员出身,鲜有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岗位流动性很大,造成新闻发言人永远是新手。‎ ‎(2)我国新闻发言人的规范培训事业尽管有很大发展,但仍旧供不应求。‎ ‎(3)各式各样的关于新闻发言人的培训书籍及讲座传播的是应对之策和推诿之术,不利于新闻发言人的学习与成长。‎ ‎(答对一点2分,两点5分)‎ ‎ 21.结合全文内容看,你认为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我国应该推进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新闻发言人的整体水平?(6分)‎ 10‎ ‎【答案】第一问: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的素养:(1)勇气和智慧;(2)实事求是;(3)亲切平和。(3分,每点1分)‎ 第二问:我国应该推进的具体措施:(1)严格遴选新闻发言人;(2)健全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制度并规范其培训资料;(3)改革新闻发言人的轮岗制度,保障其群体的稳定性。(3分,每点1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 22.仔细阅读下面文段,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再续写一段文字。(6分)‎ 平常心即是清净心。佛语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平常心,是惊心动魄的激战中那静静的对弈,是车水马龙的马路边那淡淡的菊香,是历尽艰辛后那恬淡的笑容。‎ 平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险象环生的探险中那坚定的步伐,是熙来攘往的集市上那轻轻的欢唱,是遭遇挫折后那平静的声调。(每句2分,其中内容合理给1分,结构形式相同给1分)‎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6分)‎ 生活中,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常常引起我的注意。‎ ‎ 一次,我偶遇一家中韩组合的家庭,妻子金善雅是韩国人,她的丈夫是中国人。金善雅向我抱怨说:“我和我父亲给我的儿子取名叫‘吴侈省’,意思是凡事多多思考。拿到中国爷爷这里怎么也通不过,说因为姓吴,所以不能用‘侈’。”我告诉她,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是中国人取名字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接着,她有点拘谨地问我:“我辛辛苦苦从韩国为丈夫家的人买了礼物送他们,他们好像看都不正眼看,更不说一句喜欢还是不喜欢就把东西放到一边,让人很伤心。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说:“其实他们是想让你觉得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后来,金善雅跟我说:“我嫁给他五年了,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明白。当丈夫为我做事比如倒水或盛饭时,我都会说‘谢谢’,而我婆婆总是怪我自家人太多礼,怪别扭的。”我说,在中国,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不用把“谢”字挂在嘴边。‎ ‎【答案】答案示例:(1)在意名字的谐音(或:名字的谐音问题、谐音问题);(2)他们重视亲情胜过重视你送的礼物;(3)自家人之间举手之劳。(每空2分。要求关键意思正确,语意连贯)‎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说理并不表示一个人懦弱或放弃自己的想法,说理的目的也不一定是要把对方拉到自己这一边来。说理是释放一种理解、尊重、不轻慢对方的善意,让彼此变得温和而有理性。说理可以使双方走到一起,搁置在具体问题上的争议,共同营造一个平和而有教养的公民言论空间。‎ 请以“说理” 为话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提示】作文提供的文字从性质、目的、作用与结果等角度对“说理”进行了阐释,写作时从快速构思的角度来说,只需要注意抓住某一点作纵深的分析,或选取其中几点作横向比较。然而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有新颖、独到且涉及生活文化层面的材料来阐述感悟或体验,使文章具有生活气息、文化意识及时代感。二是纵向分析时,防止因观点的单一而造成分析欠丰富与厚度;横向分析时,则要防止因观点的多元而造成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表述。‎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