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节 高频考点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节 高频考点二

高频考点二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鉴赏诗歌的语言 ‎1.(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 (1)第二联“翻思”“肯信”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说它念及以前春日的和暖,自知应有秋风的萧瑟,这是充满理性的思考。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色,写到了落叶“随流水”“乱暮空”的衰败。这样写从不同的角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2)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 鉴赏 ‎ 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2.(2012·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作者因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年来辗转流落于风尘之中,空怀抱负不得施展,第一句中一个“困”字,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疲劳困顿的精神状态。第二句写奔波中的一点安慰,晓畅的语言骤然拉近了作者与山的距离,青山如故友,对青山特别期待。第四句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深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作者层层铺垫,感情由浅入深,突出了对青山的独特感情。‎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第四句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清瘦”用拟人手法突出其峭拔的形象、高洁超脱的姿态。诗中鲜活清晰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诗人究竟是在写山还是在写自己,已很难分得清,物我融为一体,言有尽而意无穷。‎ 鉴赏 张耒(1054-1114),字文潜,自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祖籍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生于淮阴(今属江苏)。在苏门里,张耒的作品最富于关怀人民的内容,风格平易舒坦、不加妆饰。其诗曾学白居易、张籍,故能平淡自然。‎ 这首诗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惟有青山能使自己的胸怀豁达,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取向,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这首诗的第一句写了马飞奔掀起阵阵尘埃的景象,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所称道,诗人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谓造语新奇。‎ ‎1.高考古诗语言鉴赏在命题上有何特点?‎ 答案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诗人在锤炼语言上可谓苦心孤诣,也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抒情性,这也给考生品读古诗带来不小的难度。不过,高考对鉴赏古诗语言的考查难度不太大。它着眼于一个“懂”字,即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能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作一定程度的表述。‎ ‎2.高考古诗语言鉴赏题有哪几类题型?考查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 主要有三类题型:炼字、赏句和明了语言风格(特点)。重点考查炼字和赏句。‎ 一、炼字 ‎(一)炼实字 ‎1.关注动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解析 一要解说“穿”“数”二字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二要指出它们在语境中的艺术作用。要特别注意本诗中的“清秋”“日暮”“酒半醒”“独行”“闲”“孤灯隔远汀”所表现的凄冷、孤独的意境。‎ 鉴赏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而达到了情景交融艺术境界的佳作。‎ 首联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秋”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了解首句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作。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洁品格。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派,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 ‎ 颔联紧承一二句,月上高树,周围一片冷清幽寂。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去怀,从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正说明他感慨至深。颈联写诗人举止,踽踽独行之状如见,独坐百无聊赖,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这两句诗把其复杂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鲜明的画面,隐现着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时代乱离的影子。尾联写景,一声声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遐想,举目四顾,只有远处水面上飘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火,此情此景,倍添凄凉孤寂,蕴涵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情韵深长,颇具特色。‎ 知识储备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看形容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欢畅的心情。‎ 末句中的“轻”字别有一番意蕴,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的心情轻快——别有一番意蕴。‎ 鉴赏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因有此作。‎ 首句“彩云间”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速度之快可想而知。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绝伦。‎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知识储备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3.追“彩”逐“色”‎ ‎(2008·上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解析 “雪”比喻的是白发,“朱”代指容颜。两相对比,表现出容颜过早衰老,诗人所表达的哀叹感情自然流露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此诗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中受到了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 诗以杨柳春风起兴,却没有描写春天的美景,而是表达一种伤春早衰的感叹,它是和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的。‎ 颈联作者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只有32岁的诗人,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知识储备 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4.听听“叠词”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为一体。‎ 鉴赏 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这首诗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写寒岩高山 深壑中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颔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颈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总结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显著特点,而且很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像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这首诗还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知识储备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5.掂掂“数量”之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来源:学科网ZXXK]‎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里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甚远。‎ ‎(示例二)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赞成“千里”或者“十里”‎ ‎,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鉴赏 这首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此,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知识储备 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然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韵味平添。‎ ‎(二)炼虚字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色”是“悔”‎ 的直接原因,但细细品味,“杨柳色”是外因,“悔”是内因,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极富神韵,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平时并不觉得,一旦为外物所触发,不可自已地瞬间变化。‎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忽见”惹起一腔幽怨。理解“忽”字的含义,不能只局限于此句,而应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鉴赏 这首诗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违反题面。其实,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多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知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一句点出“不知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知愁”。春日而凝妆登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时令季节相应),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的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这也就是所谓的“闺怨”。[来源:学#科#网]‎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知识储备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著与坚韧的精神力量。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词的美的效果了。‎ 方法小结:赏析词语“四看”‎ ‎1.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 ‎2.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 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凝练生动、形象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 ‎3.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 ‎4.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赏句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赞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 鉴赏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长期飘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这首诗就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 起句突兀,却在情理之中。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自己却还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驿馆中借宿。长夜枯坐,举目无亲,又有谁来嘘寒问暖。人无可亲,眼下就只有寒灯一盏,摇曳作伴。“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寒灯”,点出岁暮天寒,更衬出诗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一灯相对,自然会想起眼前的难堪处境:“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出句明点题中“除夜”,对句则吐露与亲人有万里相隔之感。这一晚,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就写出了这种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支离”,本指形体不全,这里指流离多病。据记载,戴叔伦任官期间,治绩斐然。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诗人一生行事,抱有济时之志,而现在不但没能实现,反落得病骨支离,江湖飘泊,这怎能不感到可笑呢?这“笑”,蕴含着多少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平,是含着辛酸眼泪的无可奈何的苦笑。‎ 然而,前景又如何呢?“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可是诗人的愁情苦状却不会改变。一个“又”字,写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这个结尾,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和不尽的凄苦况味。‎ 知识储备 赏析句子大致要注意以下角度:‎ ‎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 ‎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 ‎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 ‎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三、了解语言风格(特点)‎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琢,而平淡中蕴涵着深切的情味。‎ 解析 须抓住“十年”“一别”“相逢”“马首”“何处”等关键词语来揣摩。‎ 鉴赏 这首小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饰,而平淡中蕴含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前两句淡淡道出双方“十年”前的“一别”和今日的“相逢”。从诗题泛称对方为“久别者”看来,双方也许并非挚友。这种泛泛之交间的“别”与“逢”,按说“别”既留不下深刻印象,“逢”也掀不起感情波澜。然而,由于一别一逢之间,隔着十年的漫长岁月,自然会引发双方的人事沧桑之感和对彼此今昔情景的联想。所以这仿佛是平淡而客观的叙述就显得颇有情致了。‎ 这首诗的重点,不是抒写久别重逢的感触,而是重逢后又一次匆匆别离的情味。他们在万山攒聚的岭上和夕阳斜照的黄昏偶然重逢,又匆匆作别,诗人撇开“相逢”时的一切细节,直接从“逢”跳到“别”,用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语言轻轻托出双方欲别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征路偶然重逢,又即将驱马作别。马首所向,是莽莽的群山万壑,西斜的夕照正将一抹余光投向峭立无语的山峰。这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悄然作别的素描。千峰无语立斜阳,境界静寂而略带荒凉,使这场离别带上了黯然神伤的意味。马首所向,千峰耸立,万山攒聚,正暗示着前路漫漫。在夕阳余照、暮色朦胧中,更给人一种四顾苍茫之感。这一切,加上久别重逢旋即又别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就使得这情景无形中带有某种象征意味。‎ 知识储备 语言风格就是诗歌的作者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的个性特征,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学素养有关。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朴素、平实、华丽、幽默、活泼、庄重、简洁、精练、生动、含蓄、明快、通俗等。更要注意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如王维的恬淡自然、李白的清新飘逸、白居易的直白清新、李清照的缠绵婉约等。‎ 语言风格在高考中很少涉及。‎ 如何赏析“诗眼”(或关键词)?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 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 ①武威: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 现场答案1‎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的整体把握较准确,不足点在于对“飘”的情景关系没有点明确,缺少对手法的分析。‎ 现场答案2‎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整体把握较好,不足点也在于没能更精准地把握住情与景的关系,在手法分析上稍有不足。‎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飘”“挂”用得好。“飘”,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飞舞的情景描绘了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含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绘了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生动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鉴赏 这首诗首联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岸雨飘过城头之后带来的漫天大雨,从这雨就告诉读者这边塞环境之苦之恶劣,而一只美丽的黄鹂鸟飞上了戍楼躲雨。这只黄鹂成了这环境恶劣的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 颔联融情于景,景中有情。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而“挂”则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诗人很巧妙地借用了杨柳意象中留别的内涵。“柳”和“留”同音,因而在古诗词中柳就有留恋之意。“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了,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 颈联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难免,而诗人对年华的失去如此悲伤,是因为大好青春年华没有建功立业,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裘”是名贵的皮大衣,是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在这里暗指功业。因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盛唐时代的诗人更加是以天下为己任,几乎个个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够辅助皇帝成就一个盛世。一个“敝裘”明白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 尾联抒发了两种情感:一是为好友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高兴又伤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地透露出来。诗歌的结尾含蓄而又意味深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虽未冠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 一、如何确定“诗眼”‎ ‎1.内容上:最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 ‎2.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地方往往是“诗眼”。‎ ‎3.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二、如何赏析“诗眼”(或关键词)‎ ‎1.要有多要素意识 ‎(1)最生动,最具活力。(2)最能营造意境。(3)最易统摄全篇。(4)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眼”(关键词),是最有效的。‎ ‎2.要有多层级意识 ‎“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阕中、全篇中乃至诗人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诗人的情感与句子、上下阕、全篇密不可分,但是,不妨碍我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 ‎3.要有多角度意识 鉴赏“诗眼”与重点字词,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主要角度有二: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作者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与重点字词。艺术角度又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例如2008年全国卷Ⅱ要求对《春日即事》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为“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其中有思想感情,有艺术特点,有联想想象,有修辞手法,实在是多角度分析与鉴赏的结果。‎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眼是“静”。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本诗的“诗眼”。‎ 解析 综观全诗,“天涯静”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乌孙归去不称王”表明民族关系已经妥善处理,边疆各族可以和睦共处。“静”字最能传神地表现人们的这种愿望和追求。‎ 鉴赏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这两句平述史实,为全诗作铺垫。[来源:学科网ZXXK]‎ 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 “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来源:Zxxk.Com]‎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 将:行,流过。‎ 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眼是“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将“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以象征意义,从而表现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解析 解答“‘诗眼’是什么”这样的考题,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因为诗眼是最精练、最能给人联想来发现主题的字眼,所以要从全诗主旨的角度寻找这个词。全诗的大意是: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交往的友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可见诗作主旨是“交情”,无疑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交情的清新绝句。从诗的章法讲,一、二句为第一层,描写景物:眼前的溪水从一座小桥流过(“将”此处意思是行、流过),一去不复返,而江上的小舟却倚仗一支短篙在两岸之间有去有回,来回摆渡。三、四句为第二层,转入议论:人与人的交情应像渡口的小船(“山溪渡”即山溪渡渡船的省略)一样有来有往,不管风吹浪打,小船总是去了又返,经得住风波的考验,而不像溪水那样一去不回。‎ 从表现手法上看,完全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的格式。其中一、二句的写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流过渡桥一去不复返的江水,一边是有去有回的小船。第三句紧承上文打比喻,诗人顺势把交情比作渡船,衔接自然,十分新颖;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进一步解说,也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一、二句的景物对比中巧妙联想到了交情,进而推出了本诗的主旨。[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另外,语意双关也是这首绝句的一大特点。比如第三句的“山溪渡”,既是作为一个渡口出现的,表明诗人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又是“山溪渡渡船”的省略,十分巧妙地照顾到了绝句严格的字数与押韵的限制。最明显的双关是第四句的“风波”,明指江面上有形的大风大浪,它与渡船总是相伴相随的,在诗中有烘托渡船“去又来”的作用;暗指人生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人类社会的艰辛险恶等,它是检验交情的试金石。‎ 全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但又“常中见新,平中见奇”,尽管普通选本多不选它,也算不得杨万里的代表作品,但它决不是平庸之作。‎ 一、炼字类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来源:Z#xx#k.Com]‎ 春 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来源:Zxxk.Com]‎ ‎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感春伤时的诗歌,它隐曲地透露了哀国的忧思。‎ 诗的开头,直抒胸臆,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这“幽情”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郁闷惆怅。[来源:学科网ZXXK]‎ 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的所见所感。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燕子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这一联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的赞赏。‎ 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己。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司马光神宗时居洛十五年,以读书、钓鱼、采药、灌花为乐。作者以之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联中“逆”“私”二字分别是迎接、偏爱之意。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竟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逃避现实来求解脱。‎ ‎2.(2007·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鉴赏 这首诗首联说在一个秋天的深夜,天边缺月,暗淡无光。旅舍的床边,一盏油灯,半明半暗。但无论是月色还是灯光,都不是皎洁明亮,而是一片昏惨暗淡,表现出旅舍中的清寂冷落。这就为下文渲染了环境气氛。‎ 颔联先实写自己身体有病,最容易感到风露侵人,气候转变得早;后虚写,在梦境中回到家乡,就不觉得山高水长。在这里,回到家乡只是梦境。但是,梦境的恍恍惚惚,一下子在遥远的异乡,一下子又回到家中,不但很合乎梦境的情况,而且这样表现怀乡的感情,比实写收到的艺术效果更好。‎ 颈联上句接“风露早”,因为感到岁时已晚而慷慨悲歌;下句接“山水长”,从梦境回到现实,看到天地的景色,是一片苍茫凄凉。诗中写的岁时已晚,自然界是一片凄凉,引起作者悲歌慷慨,可见诗中的真正的含义不仅仅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且主要还是写国事的艰难。‎ 最后,又回过来写秋天大自然的声音,说蝉声聒噪,使得旅途中的人心烦意乱,但是,鸣蝉所停的梧桐,已是树叶半黄了。这里的鸣蝉,是不是另有所指,是否与他政治改革中受到种种阻挠干扰有关?结合他在政治活动中的遭遇来理解,就可体会到他的这些借物寓意的语言,意味是深长的。‎ 葛溪在江西弋阳。驿是公家设立的车马站或招待过客的休息所。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顿挫盘纡而出,并显示其转折变化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能极尽曲折往复之致。‎ 规范导引 ‎ ‎1.炼字题 ‎(1)常见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④某字如换成另一字,效果如何?请作分析。‎ ‎(2)答题要点与步骤 一般步骤为:①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③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④适当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是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①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改换词语效果比较题一般只认可原文本用词。‎ ‎(3)注意特殊情况 ‎①注意分析词语的特殊用法,如常见的被动用法、使动用法及其他词类用法等。‎ ‎②注意分析虚词的运用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③注意分析结构作用。有些词语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作铺垫)、承(过渡)、转(转折,由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合(总结全诗、点明主题、深化意境)及线索等作用。‎ ‎2.赏析“诗眼”(或关键词)题 ‎(1)常见提问方式 ‎①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②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2)答题要点与步骤 ‎①指出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②结合全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③从该字(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二、赏析语句类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仙姿 贺 铸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①,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注 ①鲤鱼风:九月风。‎ 请结合全词赏析“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用“凝伫,凝伫”的叠词(反复),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从而表现其相思之苦;“楼外一江烟雨”则用孤寂的小楼、无情的江水、迷蒙的烟雨映衬出主人公的怅惘失意之情。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解析 该句的表达之妙可从炼字角度(叠字)和表现手法(衬托)两方面进行赏析。‎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南方水乡春末夏初之景。开首两句,很清楚地点出了环境和季节,“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莲叶初生,绿杨飞絮,把初夏时节写得生机勃勃、飞动流走。‎ 词在点出了季节和渡口附近的环境之后,进一步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和场景:“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向晚即傍晚,薄暮将来的时候,江面上吹来春末夏初的暖风,带着湿润的鱼腥味,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和联想。“断送”,这里指的是打发和送行。在渡口附近的江面,出现了一只画船,它已扬起了彩帆,在朦胧的暮色里,摇起了橹,荡起了桨,请问送行者,你要把它“断送”何处呢?‎ 以上季节、时间、环境、场景,均是词人在一定角度亲自看到和感到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可知词人正站在江岸的一座高楼之上,在出神,在发愣,这送别场景给词人带来的感触是情意绵绵,还是怅然若失?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再看“楼外”,则是“一江烟雨”。与蒙蒙暮色相合,完全是混沌一片了。此时词人感情的潮水,也只能是一片混沌。[来源:学*科*网Z*X*X*K]‎ 这首词词牌《忆仙姿》,即大家熟知的《如梦令》,还有一个名字《宴桃园》。前半明快爽朗,生气盎然,后半朦胧迷离,茫然低沉,正是贺铸思想矛盾复杂的一个体现。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制《忆仙姿》:“曾宴桃园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规范导引 ‎1.赏析语句题常见提问方式与题型 ‎①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 两句”。‎ ‎②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③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2.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 ‎②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③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④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