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成都七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期高 2021 届零诊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 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 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国家治理要达 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 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 命题。 一方面,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位置重要。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 法律体系以及法治体系的现代化。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 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 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 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 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进步,但是民法 体系仍有待完善。与单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 的特点,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在这个意 - 2 - 义上,制定、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 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的重要路径。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弥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 重复和冲突,充分保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 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领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从社会层面看,民法典全面、准确、系统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 系提供基本准则,自然也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这也将大 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付出,达到国家治理强制约束与规范自律相结合的目标,提升国家治 理效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 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是法治发展的里程碑。法国、德国 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 的。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亟需法治发挥固根本、稳 预期、利长远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时。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法典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 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蔡斐《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是保障个人权益 的最重要法律。 B. 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契合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C. 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 行为准则。 D. 法治是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民法典蕴含了多重价值,以良法推进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论部分简洁明了,直入主题,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我国法治建设 - 3 - 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B. 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从不同层面论证了民法典对社会和 个人的重要作用。 C. 文章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名言,意在表明民法是万法之母,对每一个社会成员 都非常重要。 D. 文章例举法国、德国的民法典,说明当下中国的民法典是在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也会对 世界立法史产生深远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托。实现依法治理,就能完成国家治 理的现代化转向。 B. 民法典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消弭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提高了国家 在民事领域的治理能力。 C. 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 出的。 D. 为提高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去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民法典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 供了基本准则,也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得益彰。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本,理解大意,然后要 求学生在理解文章文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 得出正确结论。 A 项,“是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错误,文中表述为“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 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 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这 表明民法典只是“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 4 -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也会对世界立法史产生深远影响”错误,无中生有,根据文本内容,文中例举德国和 法国的民法典只说明了立法时期的关键性,并未说明影响性。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 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 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A 项,“实现依法治理,就能完成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向。”错误,变必要条件为充分条件。 原文是说“国家治理要达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C 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出的”错误,以偏概全, 扩大范围,原文第七段“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 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可知不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 D 项,原文“自然也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可知“提高全 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而非最初目的。“也使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得益彰”错误,原文只是说“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5 - 返乡创业农民工年龄和性别(受调查共 105 人) 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创业期初和期中遇到的问题 (每个项目中的前一根柱状为创业初期,后一根柱状为创业中期) (摘自胡玲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分析——以四川省射洪县为例》) 材料二: 县域创业者中返乡创业者占比 50.8%。县域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单元,目前,中国 有 2856 个县级行政区划,县域经济占全国 GDP 的 52.9%.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3.9%。 报告显示,在县域创业者中,69.6%的创业者为农村户口,近 60%的创业者仅拥有高中和 初中学历,仅 15.7%县域创业者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仍有很大提升空 间。 - 6 - 受近年来乡村振兴、返乡创业政策的鼓励,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县域居民选择返乡创业,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 800 万人。 (摘编自 2020 年 58 同镇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县域创业 报告》) 材料三: 2018 年,成都高新区创新农民工党建工作,探索搭建政治平台、服务平台、实训平台、 就业创业平台、展示平台“五大平台”助力农民工发展,全年吸引农民工 268 人返乡就业创 业。 据了解,近年来,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持续出现“回流潮”。 随着成都“东进”战略全面铺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奥体城等重大项目落户空港新城, 高新东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陆续返乡发展。面对“返乡就业创业流”,成都高新区探索搭建 了助力农民工发展的“五大平台”,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新力量。 对已回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成都高新区为其提供创新创业“税费减免”“融资贷款” 等政策,经常性开展“创新大讲堂”“创业沙龙”“技能大比武”等互动交流活动.2018 年 以来,已开展各类专场培训 40 余次、培训返乡农民工 200 余人次.5 名农民工通过兴办合作 社踏上创业致富之路。 (摘编自袁也然《成都高新区 2018 年吸引 268 人返乡就业创业》) 材料四 尽管现在的返乡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受各方面局限,其创业能力依然存在 缺陷,他们对自己缺乏的技能培训需求极为旺盛,在被访谈的返乡农民工中,技术技能、市 场营销和管理理念是他们最希望得到提升的部分。 第一,返乡农民工的技术能力较低,其创办的企业缺乏能够形成强烈竞争优势的研发能 力,无法创新的企业难以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正因为农民工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 能产出优质产品进而打造自己的特色,创新能力不足,同质竞争严重,无法占据有利的市场 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遭受损失。 第三,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主要从事基础工作,对管理技能掌握得并不完整。而大部 分创业者选择了个体创业模式,简单的管理体系无法快速对市场上的风险和机遇做出快速反 应。乡村邻里亲友人际关系复杂,普遍存在邻里纠纷和亲戚关系问题。创业者的亲戚可能会 利用血缘关系而进入企业,一方面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农民工在创业过程 - 7 - 中遭受“亲戚威胁”。 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问题最便捷的方法。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时 间和技术掌握的程度对返乡创业行为有较大影响,因此创业者对创业培训表现出需求大、意 愿强的特点。但是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目前的培训措施不能满足农民工多元化的需求。大部 分培训模式都是组织培训,没有考虑到培训对象不同的关注点,无法获取较好的培训效果。 (摘自胡玲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分析——以四川省射洪县为 例》) 4. 下列对“返乡创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域创业者中返乡创业者超过一半,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县域创业者占 80%以上,县 域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 B. 成都高新区 2018 年 268 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2019 年全国返乡创业人员超过 800 万人, 这与国家或地方政策有关。 C. 返乡农民工对自己缺乏的技能培训需求极为旺盛,是因为他们受教育水平虽然普遍较高, 但未受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D. 农民工对管理技能掌握得不完整,其中选择个体创业模式者,管理体系简单,无法对市场 风险和机遇做出快速反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显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年龄大多集中在 30 至 50 岁之间,30 岁以下可能尚未积累 足够的经验和资金,50 岁以上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激情,创业者人数较少。 B. 材料一显示在创业过程中农民工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技术.而在用地上的困难占 比较小,说明当地用地支持较好,或者大部分返乡创业者对土地规模需求较小。 C. 创业中期,相比于创业初期市场规模,用地和创业环境问题数量产生一定增幅,可能是因 为企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好的创业环境来支持。 D. 成都高新区探索搭建的“五大平台”,引发“返乡就业创业流”,使得成都“东进”战略 得以全面铺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奥体城等重大项目落户空港新城。 6. 做好返乡创业服务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种有效途径。请结合材料,就这一工作提出 建议。 【答案】4. C 5. D 6. ①提供创新创业“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支持政策,帮助解决资金问题;②根据返乡 创业者的多元化需求,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技能培训与交流,帮助提高技术与管理能力;③改 - 8 - 善县域条件,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返乡创业’ 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未受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错误,结合材料四原文“尽管现在的返乡农民工受教育 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受各方面局限,其创业能力依然存在缺陷,他们对自己缺乏的技能培训 需求极为旺盛”得知是“受各方面局限,其创业能力依然存在缺陷”。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以及对重要概念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 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强加因果,结合材料三原文“随着成都‘东进’战略全面铺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天 府奥体城等重大项目落户空港新城,高新东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陆续返乡发展。面对‘返乡 就业创业流’,成都高新区探索搭建了助力农民工发展的‘五大平台’,为实现乡村振兴凝 聚新力量”分析可知“是因为成都‘东进’战略得以全面铺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奥 体城等重大项目落户空港新城,引发了‘返乡就业创业流’,成都高新区探索搭建了的‘五 大平台’”。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 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结合原文“对已回 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成都高新区为其提供创新创业‘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政策”分 析概括出建议“提供创新创业‘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支持政策,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目前的培训措施不能满足农民工多元化的需求。大部分培训模式都是组织培训,没有考虑 到培训对象不同的关注点,无法获取较好的培训效果”分析概括出建议“根据返乡创业者的 多元化需求,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技能培训与交流,帮助提高技术与管理能力”;根据材料二 - 9 - “县域创业者中返乡创业者超过一半,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县域创业者占 80%以上,县域 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分析概括出建议“改善县域条件,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县域对人才 的吸引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性装置 刘琛琛 路边停放着一排排无人驾驶车。无人驾驶车是新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如果你走过去,对着无人驾驶车下一个命令——开门!无人驾驶车就会启动探测仪,在 你的脸上快速扫描,同时发出清晰的语音提示:“您确定要使用我吗?确定请点头,取消请 摇头。”你点一点头,车门就嘭一下打开了。 什么?你没带钱包?没关系,只管坐!无人驾驶车的系统里,早已经记录了你的一切信 息:相貌、身高、血型,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社会关系以及资产状况。无人驾驶车载着你 到达了目的地,你只需要有节奏地眨三次眼,车费就自动从支付宝上扣走啦,多方便。 新闻报道里,有一个笨小偷,偷走了一大笔钱,想驾着无人驾驶车逃跑。无人驾驶车扫 描了小偷的脸后打开车门,却不听指挥地载着小偷进了警察局。原来,警察局的犯罪嫌疑人 系统也与无人驾驶车探测仪联网了!有了无人驾驶车的新时代,连犯罪率都大大降低了。 人们都赞叹着无人驾驶车的诞生。乘客们不再忍受司机的饶舌,也不用担心绕了弯路, 还能自由地选择向导解说服务。当然,导游服务得另外扣钱。无人驾驶车的发明家马克每每 走到大街上,都为自己半生心血的结晶感到骄傲。唯一扫兴的是,出租车司机、导游们失业 了,他们隔三岔五地聚集在一起游行抗议。 马克坐在无人驾驶车里,小心翼翼地避开抗议的人群,嘴边露出一丝不屑的微笑。以后 失业的,何止这些司机和导游呢?还有保姆、护士、收银员、工人、律师……正是这些无法 避免的阵痛,分娩出一个新的时代。 坐在无人驾驶车上,马克闭着眼睛,不是出于近几天熬夜设计程序的疲倦,而是在尽情 构建着未来社会的科技蓝图。他不用担心无人驾驶车会出车祸。无人驾驶车根据设定好的程 序,红灯停,绿灯行,车与车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即使遇到了避无可避的特殊情况, 无人驾驶车也能启动应急保护装置…… “哎呦”,马克的心脏突然感觉到一阵不适。心脏病犯了!马克连忙下达命令说:“停 车!” - 10 - “对不起,您目前正在禁停路段。”无人驾驶车语音提示说。 “加速!” “对不起,您目前正在限速路段。” 马克痛出了一头冷汗,这个 BUG①回去后得升级一下。汗冒得越来越多了,无人驾驶车还 在一遍一遍地通知:“离您最近的停靠站点为人民电影院,预计到达时间为五分钟。确认下 车请点头,继续行驶请摇头。” 马克虚弱地摇了摇头,说:“改变行程,送我到人民医院。” “请选择到人民医院的路线,选择最近请眨左眼,选择最平坦请眨右眼。无人驾驶车温 馨提示。” 马克吃力地抬起右眼。 “对不起,系统检测到您的生命体症不稳定,为了您的安全,请您在就近的人民电影院 站台下车。”无人驾驶车不由分说地把马克抛弃在站台上,无论马克怎么下指令都不肯前进 了。 惨了,为了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无人驾驶车内置了自我保护系统,对不具备行车条件的 乘客会自动拒载。必须立即升级,让现在的自己得以乘坐。马克一手捂着心,一手打开了无 人驾驶车的系统后门②,强行改变了驾驶驱动程序。 载着马克的无人驾驶车疯了一样向医院方向飞驰。由于程序错乱,无人驾驶车撞到了大 树上。马克头破血流地从无人驾驶车上挪下来。无人驾驶车一遍一遍地播报:“事故受害者 姓名,马克。血型,A 型。年龄,四十六岁。病史,心脏病。余额,不足。诚信,不足。” 我是你的发明者,诚信怎么不足了?马克目瞪口呆。半晌,才反应过来,刚才他做了一 回黑客,篡改了无人驾驶车的程序,还欠了无人驾驶车的车费。如果无人驾驶车是人的话, 马克一定狠狠跟他打一架——怎么痛得那么厉害,就像挨了当头一拳…… 迷迷糊糊中,马克觉得有人抱他上了一辆车。是一辆被淘汰的出租车,前面坐着一位饶 舌的司机,一遍又一遍地喊着: “大哥,你支持住,人民医院就快到了!大哥,你支持住,人民医院就快到了!大哥, 你支持住……” 这个装置真人性,感动不已的马克在失去意识之前作出人生最后一个决定,无人驾驶车 升级版必须加入这个装置。 (有删改) 【注】①BUG:漏洞。②系统后门:一般是指那些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 - 11 - 的程序方法。在软件的开发阶段,程序员常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程序以便可以修改程序设 计中的缺陷。 7.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人工智能的兴起为社会环境,让人思考如何处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问题。 B. 笨小偷被无人驾驶车“擒拿归案”的情节,既是为欲抑先扬,又平添了趣味。 C. 本文伏笔设置巧妙。如出租车司机游行,使马克被出租车司机所救的情节发展自然。 D. 作为乘客,马克觉得出租车胜过自己发明的无人驾驶汽车,作者在这里用了讽刺。 8. 小说人物“马克”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9. 微型小说特别重视结尾,好的结尾仿佛洛神临去的秋波一转,动人心魄,余意绵绵。分析 本文结尾如何体现出“秋波一转”的特点。 【答案】7. D 8. ①擅长人工智能技术,发明无人驾驶车。②对事业很投入。连着几天熬 夜设计程序,从犯心脏病到死前都在考虑如何改进汽车装置。⑧人性有缺失。漠视司机、导 游因自己的发明而失业,临终前仅仅认为自己的设计有缺陷。 9. ①结尾的“秋波一转”体现在情节出人意料(或“情节突转”)。读者以为马克感动于被 救,会反思自己人性的缺失,未料他至死不觉悟。②也表现在升华主旨,耐人寻味。揭示科 技的双刃性,既表现对人的异化,又启迪读者——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问题,关键在于科技研 发应有人文关怀。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 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此类 题型,首先要浏览选项,带着选项当中的信息去阅读文本;其次要简要分清“内容理解类” 选项和“鉴赏评价类”选项,将选项当中提到的信息和原文作比对;再次,本着“知识性错 误”优先的原则,选出题干中要求的选项。 D 项,“马克觉得出租车胜过自己发明的无人驾驶汽车”说法错误。原文中说“无人驾驶车的 发明家马克每每走到大街上,都为自己半生心血的结晶感到骄傲”“这个装置真人性……无 人驾驶车升级版必须加入这个装置”,可见马克一直以自己发明的无人驾驶汽车为傲,最后 也只是觉得自己的设计还存在缺陷,升级时必须加入这个“人性”的装置。 故选 D。 【8 题详解】 - 12 -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 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 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 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 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题中,要分析马克的形象特点,就要全面地把握马克的言行。从文中对马克发明的无人驾 驶车各种功能的具体介绍,可知马克擅长人工智能技术。根据“马克闭着眼睛,不是出于近 几天熬夜设计程序的疲倦,而是在尽情构建着未来社会的科技蓝图”“感动不已的马克在失 去意识之前作出人生最后一个决定,无人驾驶车升级版必须加入这个装置”可以看出,马克 对自己的事业很投入,熬夜工作,从犯病到死前都在考虑如何改进汽车的装置。从“唯一扫 兴的是,出租车司机、导游们失业了,他们隔三岔五地聚集在一起游行抗议” “小心翼翼地避开抗议的人群,嘴边露出一丝不屑的微笑。以后失业的,何止这些司机和导 游呢?还有保姆、护士、收银员、工人、律师……正是这些无法避免的阵痛,分娩出一个新 的时代”,可以看出马克对司机、导游等因自己的发明而失业的人群比较漠视,不关心他们 的生存,一直都临终,都没有承认他们存在的价值,而仅仅认为“无人驾驶车升级版必须加 入这个装置”,只认为自己的设计有缺陷,人性有所缺失。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其中人物、情节和环境是 小说的“三要素”;主题是核心,“三要素”以表现主题为根本目的,而三要素之间又是相 互影响的关系。小说就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命题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这是一个 “循环解题思路”。其次,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从情节本身、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来分 析。再次,还要规范答题模式,这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 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作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答题模式要采用“观点+具体阐释”式。 本题中,首先要理解题干中所谓的“仿佛洛神临去的秋波一转”的“秋波一转”的含义,并 在答案中加以阐释。“秋波一转”指的是情节的突转,指结尾出人意料。马克发明了无人驾 驶车,导致出租车司机失业,而马克对此漠不关心。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是出租车司机救 了他,将他送往医院并一再叫他坚持住,读者顺着这样的写作思路阅读,都会以为马克会被 这样的行为所感动,会对自己有所反省,但没料到他在临终前都仅仅认为是自己的设计还存 在缺陷,并未进行反思。其次,小说结尾在肯定了无人驾驶车的优越、便捷、智能之后,又 - 13 - 叙写了马克因心脏病发作而无法顺利到达医院、出租车司机相救的情节,体现了无人驾驶车 在人文关怀上的缺失。“秋波一转”的结尾,既肯定了科技的迅速发展,又体现了科技发展 中的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对科技研发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思考,揭示主旨,耐人寻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 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太傅东海王越闻其名, 辟为掾,任达不拘,寻坐家僮取官槁除名。越寻更辟之,转参军事。鲲以时方多故,乃谢病 去职,避地于豫章..。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成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 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鲲不徇 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于朝野。 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 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礼之。问曰:“论者以 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①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 之。”及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 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②也。”敦怒曰:“君庸才,岂达大理。”出鲲为豫章太守, 又留不遣,籍其才望,逼与俱下。初,敦谓鲲曰:“吾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 及至都,复曰:“近来人情何如?”鲲对曰:“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 未达高义。周顗、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是日敦遣兵收周、 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颤素相亲重,闻之 愕然,若丧诸己。参军王峤以敦诛顗,谏之甚切,敦大怒,命斩峤,时人士畏惧,莫敢言者。 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止。是时朝 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军还,使之郡,莅 政清肃,百姓爱之。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子尚嗣,别有传。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 【注】①端委:礼服,指穿着礼服。②城狐社鼠:狐狸在城墙上打了一个洞便住在里面,老 鼠在土地庙里打了个洞也住在里面。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胡作非为的坏人,一时难以驱除的 小人。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4 - A.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B.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C.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D.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墩其为人/所慕如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祭酒,本义为大飨宴时立主位面南酹酒祭神长者或尊者,后用为古代官职名称,意为主管, 如国子祭酒即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行政长官。 B. 豫章,是汉朝设置的郡,治所在南昌,唐初将其改为洪州。王勃《膝王阁序》中的“豫章 故郡,洪都新府”,写就是这一地名的演变。 C. 服阙,指守丧期满,脱下孝服。古代官员任内遇到父母丧事,守丧期间,一般要辞去官职, 守丧期满后方可重新做官。 D.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多指代皇子。文中称明帝在东宫召见谢鲲,可 见明帝此时身份还不是皇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鲲随性洒脱,多才多艺。他年少成名,通达简傲,有超人见识,不修饰威严的仪表,喜 欢《老子》《易经》,能啸歌,也善弹琴。 B. 谢鲲高远畅达,不求功名。他虽然处世好像同流合污,但是行事并不连累他的高洁。因其 名望甚高,其颇为时人所仰慕。 C. 谢鲲正言作答,犯颜直谏。他认为刘隗不过是依仗他人为非作歹而已,周顗、戴若思应当 出任朝廷要职,这些都触怒了王敦。 D. 谢鲲清政廉肃,受民爱戴。死在任上,死后追赠为太常,谥号叫康。儿子谢尚继承其爵位 并为他另外立传。 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 (2)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刘隗奸诈邪恶,将要危害国家,我想清除国君身边的恶人,匡救国君挽救时局,怎么 样? (2)此时朝中有声望的大臣被害,人们为谢鲲担忧。而谢鲲进言理事安如平常,时时进献清正 - 15 - 之言。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 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时王澄在敦坐”,是说“当时王澄与王敦同坐”,是后面句子“见鲲谈话无倦”的状语。 “谈话无倦”的主语是“鲲”,意思是“谢鲲谈话不知疲倦”,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 A 和 C 项; “惟叹谢长史可与言”是说“只是赞叹可与谢长史交谈”。“都不眄敦”是说“都不顾盼一 下王敦”。可以排除 D 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当时王澄与王敦同坐,见谢鲲谈话不知疲倦,只是赞叹可与谢长史交谈, 都不顾盼一下王敦,他为人所仰慕就像这般”。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东宫“多指代皇子”错误,“东宫”代指太子。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 较分析。 D 项,文末“子尚嗣,别有传。”的理解错误,“别有传”的主语为谢鲲的儿子谢尚。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 16 -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奸邪”应理解为“奸诈邪恶”;“社稷”应理解为“国家”;“君侧之恶”应 理解为“国君身边的恶人”;“匡主济时”应理解为“匡救国君挽救时局”;“何如”应理 解为“如何,怎么样”。 第二句中,“朝望”应理解为“朝中有声望的大臣”;“推理”应理解为“进言理事”;“安 常”应理解为“安如平常”;“正言”应理解为“清正之言”。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谢鲲,字幼典,陈图阳夏人。父亲谢衡,凭借儒家素养而显名,做官至国子祭酒。谢鲲 年少知名,豁达不拘礼节,见识高明,不注重自己威严的仪表,爱好《老子》《易经》,能啸 歌,善弹琴,王衍、稽绍都认为他是奇才。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听闻他的名声,征召他担任属 官,他放任旷达,不受礼法约束,不久因为家僮取用官家槁木受牵连而被除名。司马越不久 又征召他,转任他为参军事。谢鲲认为时世正值多事之时,便假托有病离职,到豫章避乱。 左将军王敦引荐他担任长史,他凭着讨伐杜弢之功被封为成亭侯。母亲去世后辞去官职,服 丧期满,升为王敦大将军府的长史。当时王澄与王敦同坐,见谢鲲谈话不知疲倦,只是赞叹 可与谢长史交谈,都不顾盼一下王敦,他为人所仰慕就像这般。谢鲲不求功名,不磨炼自己 的品行,处世在可与不可之间(摇摆不定),虽然他自己处世好像同流合污,但是行事并不连 累他的高洁。王敦有不愿做臣子的行迹,显露于朝野。谢鲲知道不能用道义纠正辅佐他,便 悠闲自得来寄托遭遇,不屑于问政事,从容不迫委婉议论,消遣时光而已。常常与毕卓、王 尼、阮放等人纵情饮酒,王敦固为他名声高,一向像待宾客一样礼待他。谢鲲曾出使到京都, 明帝(司马绍)在东宫会见他,十分亲近敬重他。明帝问道:“议论的人把你跟庚亮相比, 你自己认为如何?”谢鲲回答说:“穿着礼服居庙堂,做百官的准则,我不如庚亮。(退隐在 野)寄情山水,我自认为超过他。”等到王敦将要叛逆时,王敦对谢鲲说:“刘隗奸邪,要 危害国家。我想清除国君身边的恶人,匡辅国君救世,怎么样?”谢鲲回答说:“刘隗的确 开始招致祸端,然而他还只是城墙洞中的狐狸,社坛里的老鼠,是有凭借而为非作歹的人。” - 17 - 王敦发怒说:“你是庸才,岂能通晓大道理。”让谢鲲出任豫章太守,又留着不派遣,想要 凭借他的才气名望,威逼他和自己同下京师。当初,王敦对谢鲲说:“我当以周伯仁为尚书 令,戴若思为仆射。”等到京都,又问他:“最近民情如何?”谢鲲答道:“您的举动,虽 然想保存社稷,然而世间众多的言论,实在不认为是崇高的道义。周顗、戴若思,是南北人 士敬仰期望的人,您举荐任用他们,群臣的情绪必定安定了。”这一天,王敷派兵构捕周顗、 戴若思,而谢鲲不知道,王敦大怒说:“你太粗疏马虎了吧,这两个人不称职,我已经逮捕 了他们。”谢鲲与周顗平时相互亲近尊重,听说这事后大为愕然,如同自己丧失了什么。参 军王峤因王敦诛杀周顗之事,劝谏很切直,王敦大怒,命令杀王峤,当时的人士畏惧,没有 敢进言的人。谢鲲说:“明公你举大事,不杀一个人。王峤因呈献兴废之策违背旨意,便将 他杀死衅鼓,不也太过分了吗?”王敦这才停止对王峤用刑。此时朝廷中有声望的大臣被害, 人们为谢鲲担忧。而谢鲲进言理事安如平常,时时进献清正之言。王敦既不采纳,内心也不 高兴。军队返回后,便让他到豫章郡任职。谢鲲临政清廉肃敬,百姓爱戴他。不久死在任上, 享年四十三岁。王敦死后,追赠谢鲲为太常,谥号康。儿子谢尚继承爵位,谢尚另外有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春① 苏轼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②。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③,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④。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被贬黄州期间。②潘郭二生:苏轼在 黄州的朋友潘大临和郭遘。女王城:黄州州治东十五里的永安城,俗称女王城。③酽,yàn, (汁液)浓;味厚。④招魂,即《楚辞·招魂》。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作《招 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悟,及时召回屈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渴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 动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 “江城”诗中指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既表明这次春游的欢聚畅 - 18 - 饮,也表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C. 最后两句是告慰故人,诗人表明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并邀请京城的朋友到此相聚,让友 人不必为自己返京之事多操心。 D. 本诗所表达的情感与作者在《定风波》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具有类似性,都体现了作者 虽身处逆境,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5. 纪昀评价说:“三、四句(颔联)深警。”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这一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人比作秋鸿,把事比作春梦。人好像秋天 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但往事就好像春天的梦样,点痕迹都不会留下。作 者将人生所经历的切归于虚无,表达了淡然看待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的态度。通过比喻,将 深刻的人生哲思形象的呈现出来,发人深省。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C 项,“邀请京城的朋友”表述错误,“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意思是“我们已 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 担心挂念了”,后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而前一句中的“约定”的不是京城老朋友, 结合颈联“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可知,这里是与“野老”相约。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这类题目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 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鉴赏。赏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 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般答题步骤 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诗句的颔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意思是: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 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人似秋 - 19 - 鸿。这一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人比作秋鸿,把事比作春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似 秋鸿”承接首联,人如候鸟,有感于外界的信息而动,所以才有“寻春”的举动。“事如春 梦”,引起后面四句,把人事看淡了,不在意人生的坎坷挫折,才有后面四句所表达的春游 之乐和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作者将人生所经历的切归于虚无,表达了淡然看待人生中的挫 折和痛苦的态度。通过比喻,将深刻的人生哲思形象的呈现出来,发人深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推崇从师的优良学风,其中点明写作《师说》的直接目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 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 者的批判。 (3)《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也要有所凭 借。 【答案】 (1). 余嘉其能行古道 (2). 作《师说》以贻之 (3). 赢得仓皇北顾 (4). 气吞万里如虎 (5).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6).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嘉,贻,仓,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回归 23 年,香港教育的“去殖民化”却没有完成,甚至有人打着“中立”旗号,美化、 殖民思想。直接恶果,就是谈爱国经常还需要“ ”,有人甚至视国家为洪水猛兽。从 教材美化殖民统治,到“黄师”授课 歪曲鸦片战争历史,说“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 再到文凭试卷竟然要分析日本侵略对中国“利大于弊”。( )。与此同时,反对派从未停 止污名化国家意识,妖魔化家国情怀,祸乱教育、腐蚀人心。到底谁在用“毒素”给学生“洗 脑”?到底谁在谋私利输入“政治立场”?反中乱港分子 。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 加快制定“涉港国安法”的立法和实施。 - 20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固化 遮遮掩掩 公然 难辞其咎 B. 强化 遮遮掩掩 居然 首当其冲 C. 强化 含含糊糊 居然 首当其冲 D. 固化 含含糊糊 公然 难辞其咎 18. 填入文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国民教育缺失的背景之下,很多青年缺乏爱国情、历史感、文化观。 B. 国民教育缺失,导致很多青年缺乏爱国情、历史感、文化观。 C. 很多青年缺乏爱国情、历史感、文化观,是国民教育缺失导致的。 D. 缺乏爱国情、历史感、文化观的很多青年,是因为国民教育缺失。 19.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务之急是加快“涉港国安法”的实施和立法。 B.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涉港国安法”的立法和实施。 C. 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涉港国安法”的立法和实施。 D. 当务之急是加快“涉港国安法”的立法和实施。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 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 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 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本题中,第(1)空,固化:使固定,变固定(多用于抽象事物)。强化:加强,使坚强巩固。 这里的修饰对象是“殖民思想”,是抽象的事物,故应选用“固化”。第(2)空,遮遮掩掩: 形容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含含糊糊:含混不清的样子。这里的语境是“谈爱国”, 根据后文的递进关系“甚至视国家为洪水猛兽”,故应选用“遮遮掩掩”。第(3)空,公然: 明目张胆,毫无顾忌。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这里根据语境“从……到……再到……”, 都是公开地固化殖民思想,故应选用“公然”。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或罪责,含贬义。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灾难。这里的语境是谴责反中乱港分子“用‘毒素’给学生 - 21 - ‘洗脑’”“谋私利输入‘政治立场’”,故应选用“难辞其咎”。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抓住 7 个“是否”来进 行判断。1.看所讲述内容前后是否一致,主要指主旨或观点的统一。2.看事理是否相承。语 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事理,而这种逻辑顺序或者 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3.看前后是否勾连。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 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一般有明显的顺承、因果、并列等关系。4.看意境是否协调。文 段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5.看主语是否一致。主要指主语或陈述对 象的统一。6.看句式是否一致。比如句子结构、关联词语的搭配等,贵在找出对应点。7.看 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句子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特有的规定。 本题中,前文“从教材美化殖民统治……竟然要分析日本侵略对中国‘利大于弊’”体现的 是“国民教育的缺失”,依据承前原则可排除 C、D 项;A 项的主语是“很多青年”,B 项的 主语是“国民教育缺失”,根据语境,文段陈述的重点是“香港教育”中“国民教育缺失” 的表现及危害,依据陈述主体的一致性原则,排除 A 项。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 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 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 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 A 项,语序不当。“实施和立法”顺序颠倒,应该先“立法”,再“实施”。 B 项,成分赘余。“现在”和“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应删去“现在的”。 C 项,搭配不当。“制定立法和实施”不搭配,应删去“制定”。 故选 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 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 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 - 22 - 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 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在交往和宣传中,人们更注意遣词造句的效果,营造和谐的气氛。比如机关办公室的大门上 原先挂着“闲人莫入”,现在成了“有事请进”,①_________________;装了监控的商场, 原本贴的是“电子监控,请君自重”的告示,现在成了②________________,无形的监督化 成了善意的调侃;成都地铁站的维护员马甲上印的是“除了爱情都要排队”,在幽默中流露 出善意。民生意识的核心,是对人的关心,③_________________,对人的体谅。 【答案】 (1). 由生硬的拒绝变为善意的接纳 (2). “你正在镜头前面,请绽放笑容” (3). 对人的尊重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此类 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 ①处可以根据前面“比如机关办公室的大门上原先挂着‘闲人莫入’,现在成了‘有事请 进’”推断,主要是语气与态度上的转变,即“由生硬的拒绝变为善意的接纳”;第②处结 合前后语境推断,内容应该由前面的警告语气变为调侃语气,如“你正在镜头前面,请绽放 笑容”;第③处是对前面内容“民生意识的核心”的分析,如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等。 【点睛】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 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 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 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 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 的内容和形式。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日前公布的成都新基建规划透露,要在既有成渝客专基础上,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 设,强化双城之间双通道高速铁路联结。成渝中线高铁是按照 400 公里/小时的速度来建设 的。当然,这也意味着建成后,成渝中线高铁不仅将成为连接成渝之间的最快高铁,也将成 - 23 - 为目前全国设计速度最快的高铁。 据资料显示,成渝中线高铁全长 280 公里,设计时速 400 公里/小时,总投资估算约 610 亿元。经重庆的璧山区、大足区、铜梁区,进入四川的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再连接成 都。而且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将承担成渝地区间的贯通性的大通道客流,置换出成遂渝铁路、 成渝高速铁路承担的部分大通道客流。 【答案】成渝中线高铁总投资约 610 亿元,全长 280 公里,设计时速 400 公里,全国最快, 将承担成渝地区贯通性的大通道客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重点在于对新闻事件的压缩、概括。 作答时,要紧扣新闻材料的内容,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 字数限制。 根据新闻类信息筛选须关注开头的规律,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开门见山点明了“消息 报道对象”——“成渝中线高铁”,同时还陈述了“将成为目前全国设计速度最快的高 铁”“全长 280 公里,设计时速 400 公里/小时,总投资估算约 610 亿元”“将承担成渝地 区间的贯通性的大通道客流”。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 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 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 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 年年初,中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 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大功告成之年:2020 年,中国将组建 成自己的国家太空站;2020 年,中国将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2020 年,我国面临着更多 的挑战,也将迎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成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 2020 年的祖国,你将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行动?请完成一篇报刊杂志 的投稿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 24 - 以吾少年意气 与国万里恒昌 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 年年初,天降大疫,新冠来袭。但有忧更有喜。2020 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大功告成之年;中国将组建自己的国家太空站;中国将 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彰显时代荣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担当”,“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 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面对疫情,无数青年奔赴抗疫一线,在物资紧缺告急之际,海外留 学生们将在国外采购的物资“人肉”带回。无数正值韶华的白衣天使剪去长发,穿上笨重的 防护服,坚守岗位。疫情凶猛,挡不住古道热肠;形势严峻,且看青年之力量。沧海横流, 共克时艰,绘就青春本色;疫情肆虐,矢志向前,彰显时代荣光。 我们青年生逢其时,以梦为马,躬耕脚下,不负韶华。 进入 2020 年,我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将迎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成就。国家太空站 即将组建,火星探测任务将首次实施……正如余光中所言,“我的国家依旧是五岳向上,一 切江河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如李大钊所言,“以 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面对未来,留下属于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肩负起属于我们的担当和责任,这是新 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作为有为青年的必然要求。只有我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 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敢于拼搏,敢于奋斗,勇于 去接受挑战,在时代的机遇中去取得属于我们的成就。 正如习主席所言,我们应“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再出发”。 2020 年有如期而至,有猝不及防,有战场,也有考场。而这都促使青年迅速成长:这一 年,我们眼睛雪亮、内心澄明,在疫情的波澜中思考本质;这一年,我们更志于道,乐于学, 全力以赴去赶考;这一年我们坚定“生当似鹏起,终当如鲸落”的信念,这一年,我们身负 青囊,剑指远方,踏上科技强国的征程。 2020 年,我们的脚步迈得更笃定,生逢新时代又遇上了 2020 年的挑战与使命,我们懂得 了责任与担当,坚韧与笃定,成材与成长。 2020 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注定不平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立于时代的交汇点,我们青 年一代应勇立时代潮头,以吾少年意气,与祖国万里恒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 - 25 - 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 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 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 议。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目所给的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 2020 年我国面 临的“不平凡”进行列举,二是将 2020 年与青年人联系起来。从前一部分内容来看,我国在 飞速发展,也面临挑战;从后一部分来看,青年人将参与祖国发展。审题立意时要抓住三个 关键词:“新时代的青年”“祖国的发展”“思考”。题目将考生个人与祖国相联系,要求 考生从个人的角度去感受祖国发展,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考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感, 写出个人对祖国发展的责任担当。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本次作文所给的真实情境是:列举一系列 2020 年我国面临的“不平凡”, 即我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将有更新的变化和更多的成就。写作时要依托材料情境,辩证 认识“挑战”和“成就”,确立无惧挑战、敢于攻坚克难的认识,表明勇于实践、努力奋斗 的态度,表达个体参与到祖国建设中的意愿和必将迎来更新变化和更多成就的决心。 2.典型任务的限制。材料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 2020 年的祖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 既是内容限制又是任务限制。规定了写作者和写作对象的身份为“新时代的青年”,“谈谈 你的看法”限定文体为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2020 年,我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将迎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成就”, 此句表明,挑战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无法阻止我们迎来更新的变化和更多的成就。故 考生要有敢于迎接挑战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要有对祖国发展光辉前景的信心和投身祖 国建设、实现青年自身价值的决心。 二、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多元的。本次写作的中心话题为“新时代青年对于 2020 年的祖国的思考”。祖 国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成就,写作时可以谈自己对祖国发展包含挑战和变化、成就在内的前 景的认识。既可以写祖国发展给新时代青年带来的震动和思考,也可以写新时代青年如何为 祖国发展而努力,彰显新时代青年对祖国发展的责任担当;可以针对挑战谈国人面对挑战如 新冠疫情的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坚韧品格,也可以针对变化和成就谈祖国上下万众一心创 造奇迹的壮举;可以点赞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可颂扬青年在祖国发展进程中的责任和担 当。可以将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而言之,多点辩证分析,以挖掘文章立意的深度;也可以联系 社会现实以延伸,以拓宽文章思想的广度。 - 26 - 2.素材的选用是开放的。礼赞祖国的变化和成就,可举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水、海 上钻探、高铁飞驰、天河运转、港珠澳大桥通车、墨子号遨游太空等事例;探问新时代青年 如何为祖国发展而努力,高三模拟考中常见的把青春献给山村的大学生村官、不避风雨数十 年如一日奋斗的快递小哥、无怨无悔投身边远山区支教的大学生、投身火海挽救人民生命于 一线的消防员等等,无不是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坐标,也是祖国巨轮破浪前行的澎 湃动力,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参考立意: 1、肩负兴国使命,勇立时代潮头。 2、聚青年之力,绘祖国蓝图。 3、青年无惧挑战,奋斗与国同行。 4、以青春指引未来,为祖国谱写华章。 素材: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十九大报告专列一段阐述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以领导人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 2.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副院长、“90 后”教授刘明侦这样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当我 们享受了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就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我们应该为这 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正是基 于这样一种“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人生思考,博士毕业后,刘明侦坚定地选择了回国。 2016 年,她牵头成立的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的事迹堪称青年奋斗者的 标杆。 3.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 强”,正值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 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4、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党和国家为我们成长、成才创造了无比 优越的生活环境,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也是党和国家寄予希望的一代,更是将来大有作为 的一代,我们要永远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伟大的祖国,要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 活,加倍努力学习,早日接过接力棒,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亲自去铸造伟大的“中国梦”, 行文结构:作文要依托材料,建立“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发展”的有机关联,兼顾挑战与 - 27 - 成就,使观点明确,思维深刻。本文题目凝练、匀称,开篇先引述材料,提出自己观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彰显时代荣光。主体部分使用分论点,通过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青年应在当下和未来中国之担当和责任。最后结合当下提出建议,凸显 青年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1.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 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 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2.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 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 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 角度。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