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安徽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考前易错题专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安徽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考前易错题专练

三、稳态与环境易错易混分类过关练 易错点1 内环境概念与成分理解不透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错因分析 本题错选的原因是不清楚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如不知道血液与血浆的区别,误认为①正确而错选。‎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有②③⑦符合题意;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递质小泡在神经细胞内;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如输卵管)是人体的外界环境,故⑤⑥⑧对应的场所都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 答案 A 易错点2 内环境理化性质及调节掌握不准 ‎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错因分析 易错点1: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中枢在下丘脑,但渴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易错点2: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pH、温度、渗透压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的稳定。‎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记牢、记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密切相关。细胞内、外的Na+、K+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 答案 A 易错点3 血糖平衡调节认识不足 ‎3.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C.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 错因分析 对血糖调节的有效刺激、神经调节的作用机制及三种激素的作用机理理解不透彻是出错的原因。如分不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细胞,导致错选B项;不清楚神经调节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方式,而错选C项。‎ 解析 由图可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以由血糖浓度直接刺激,也可以由下丘脑某一区域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通过有关神经进行调节,所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受下丘脑相应的神经中枢控制,血糖不能直接刺激肾上腺分泌相应的激素。‎ 答案 D 易错点4 水盐平衡调节认识不足 ‎4.如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的排尿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ADH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B.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引起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ADH发挥作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 C.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则a、b、c分别表示“+”“-”“+”‎ D.若“↑”“↓”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则引起图乙中A→B结果的调节是ADH合成、释放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排尿量“↓”‎ 指点迷津 (1)排盐一定伴随着排水,但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 ‎(2)水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只有体液调节。‎ ‎(3)人体对K+需求量较少,对Na+需求量较大,因此人体内更容易缺Na+。‎ ‎(4)Na+、K+的来源主要是食物,排出途径都是大肠、肾脏和皮肤,肾脏是可调节排出量的排出途径。Na+以肾小球、集合管重吸收多少调节含量,K+以肾小管分泌的多少来调节含量。‎ 解析 ADH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最终导致ADH分泌增多,该过程为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属于体液调节;a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表示水分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后,抑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A→B表示排尿量增加,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 答案 D 易错点5 体温调节掌握不到位 ‎5.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于‎41 ℃‎ 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理解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如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不知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何发挥作用,需要哪些器官、腺体、激素的参与,具体调节途径如何等。‎ 解析 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①从神经调节看,调节过程为: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内的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骨骼肌战栗);②从激素调节看,在上述过程中,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以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相反,当人进入炎热环境中时,同样可通过一系列调节活动,使人的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后,其散热方式主要是蒸发散热。‎ 答案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易错点6 免疫过程理解不到位 ‎6.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给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注射灭活的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诱导M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B.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D.图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 错因分析 不能正确识别M、E细胞的类型、功能及图示代表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是错选的原因。如误以为M、E细胞分别为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而错选A或B选项。‎ 解析 ‎ 图中所示的过程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M细胞为记忆B细胞,E细胞为浆细胞。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浆细胞来自记忆B细胞和B细胞;图中除E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外,其他细胞都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但吞噬细胞的识别功能没有特异性。‎ 答案 D 易错点7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机理不清 ‎7.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错因分析 易错点1:对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机理不了解。不知道动作电位的高低与细胞膜外Na+浓度呈正相关,而错选A项。易错点2:对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和检测的部位不了解,同时,没有注意到图示中两条曲线在未受到刺激时是重叠的,而错选B项。‎ 解析 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考查Na+内流引发动作电位的原理。依图示,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故A项正确。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故B项正确。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C 易错点8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理解不透 ‎8.如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 C.④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 指点迷津 (1)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胞吐。‎ ‎(2)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3)神经递质可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也可能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相应物质。‎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①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②受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的受体接受不同的信号分子。‎ ‎③受体接受刺激过于频繁则敏感性降低。‎ ‎④受体的合成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类似。‎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立即被酶催化分解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解析 图示突触结构中,①为突触小泡,它起源于高尔基体;②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并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神经递质的受体;③为突触间隙,即两个神经细胞或神经细胞与肌细胞之间的间隙;④为突触后膜,图中由肌细胞膜构成,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两种,一种是兴奋性递质,一种是抑制性递质,突触前膜(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后一个细胞兴奋或抑制。‎ 答案 D 易错点9 激素分泌调节理解不透 ‎9.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可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抑制作用 错因分析 因为不理解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准确作出判断。‎ 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然后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反馈调节作用。‎ 答案 A 易错点10 神经、体液调节之间关系不清 ‎10.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图表示激素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 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图所示的作用方式 错因分析 本题错选A的原因是不知道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除蛋白类激素外,还有其他成分的激素。错选C的原因是不知道下丘脑通过合成并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因此性激素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的,如果是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则只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 解析 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有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类和肽类(蛋白质)等,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垂体接受的来自下丘脑的化学信号分子有多种,不一定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性腺分泌的固醇类激素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的。‎ 答案 B 易错点11 生长素的两重性认识不足 ‎11.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P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点所对应的浓度时,茎生长仍被促进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该植物的根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错因分析 没有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导致不能正确分析图中的曲线变化。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根,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图中生长素浓度为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对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但对根的生长来说早已受到了抑制。‎ 解析 图中的曲线可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茎的生长;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茎,所以,当生长素浓度高于图中的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该植物根的生长早已受到了抑制。‎ 答案 D 易错点12 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 ‎12.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10 ℃‎有利于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30 ℃‎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③⑤⑥‎ 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 错因分析 一是不能从题中提取“冬天休眠、夏天生长”的信息,二是不能将冬天和夏天与‎10 ℃‎和‎30 ℃‎联系起来,三是不能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与植物的休眠和生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联系起来,导致易错选A项。‎ 解析 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较高,夏天生长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故‎10 ℃‎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30 ℃‎有利于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可见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等过程都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C 易错点13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理解不透 ‎13.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指点迷津 (1)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项目 灭鼠 捕鱼 K/2‎ 灭鼠后,要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否则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附近,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K值 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从而降低K值 改善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2)在K值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解析 A项中,d处的波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B项中,“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小于K/2,增长速率低,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项中,灭鼠时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即剩余K/2,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很快能恢复到原状。D项中,环境容纳量限制了c处种群个体数量的上升。‎ 答案 D 易错点14 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能力差 ‎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3个营养级 D.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错因分析 对种群之间的关系分析不透,析图能力差是导致错答该题的主要原因。在分析食物网图中种群的关系时,只考虑到“丙”是“辛”食物来源的重要环节,而忽视了“辛”处于最高营养级,有多条食物来源。错误地认为“丙”的数量下降,会使“辛”‎ 的最终食物来源减少,从而导致“辛”的数量下降,错选B项。‎ 解析 由题图可知:除丁和辛、丙和乙间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答案 D 易错点15 能量流动掌握不全面 ‎1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错因分析 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理解有偏差是导致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 解析 图中“获取量”代表动物获得食物中的总能量(如获得‎100 kg草中的能量),“食入量”代表动物吃进体内食物的总能量,“同化量”代表被该动物固定到体内的总能量(未同化的能量主要存在于动物粪便中),“有机物质积累量”代表该动物体内增加的有机物质量(用于动物生长、发育等过程)。恒温动物需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因此,恒温动物呼吸代谢消耗量大,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全部生物通过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中只有10%~20%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因此,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不符合生态系统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③/②值越高说明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但食肉哺乳动物与食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大小无法比较。‎ 答案 C 易错点16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关系不清 ‎16.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错因分析 不能正确分析碳循环过程中各部分的名称;对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中传递效率按10%还是20%计算混淆不清;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不能尽量用生物学术语回答。‎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其相互关系。图中的A是大气中的CO2库,E是生产者,F、D、B均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2)生产者数量减少,则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减少。(3)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为10%~20%。依题意传递效率按20%计算,D增加‎1千克,至少需消耗E=1÷20%÷20%=25(千克)。物质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故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4)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属于就地保护,迁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答案 (1)有机物 CO2 (2)E 减少(降低) (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易地保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