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考点2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考点2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学案

考点2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内环境中的“存在与不存在”“发生与不发生”‎ ‎(1)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水、尿素等。‎ ‎(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等。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③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脂肪酶等。‎ ‎(3)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4)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细胞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中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2.下丘脑参与下的血糖、体温、水盐的调节机制 8‎ ‎(1)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4个核心点 ‎①调节中枢:下丘脑。‎ ‎②相关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③相关器官: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肌肉(葡萄糖合成肌糖原等)、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 ‎④调节途径: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上升(下降)时→直接刺激胰岛B(A)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升高);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为“血糖含量降低(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含量升高(降低)”。‎ ‎(2)有关体温调节的4个核心点 ‎①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而炎热环境下主要是神经调节。‎ ‎②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模式,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则是神经调节模式。‎ ‎③体温调节感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冷觉与温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 ‎④持续发烧时,并非产热大于散热,而仍然是产热等于散热。‎ ‎(3)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4个核心点 ‎①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调节中枢——下丘脑;渴觉中枢——大脑皮层。‎ ‎②抗利尿激素: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作用:促进对水的重吸收;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8‎ ‎③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调节途径为: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④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不是体内水的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题组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 ‎1.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c成分的差异是c中不含大分子物质 B.a中细胞种类最多 C.c中的物质是稳定不变的 D.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推断出: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组织液(c)中也含有少量的大分子物质,如抗体蛋白,A错误;组织液中的细胞种类最多,B错误;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含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处于动态平衡中,不是稳定不变的,C错误;在血浆(b)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D正确。‎ ‎2.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表示组织,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B.过敏反应引起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消灭抗原 D.正常情况下,只有⑤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答案 B 8‎ 解析 据图可知,①是血浆,含有Na+、肾上腺素,但不含血红蛋白,A错误;②表示毛细血管壁,过敏反应会引起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④是组织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抗原,C错误;⑤是淋巴,免疫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和血浆中,D错误。‎ 题组二 血糖平衡及调节 ‎3.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B.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可以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D.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答案 B 解析 蛋白M为胰岛素受体,而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则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会引发糖尿病,A正确;胰岛素与蛋白M(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M,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则不利于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B错误,D正确;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因此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C正确。‎ ‎4.人体胰腺中胰岛的生理活动对糖代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餐后随着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机体内血糖浓度会偏高,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多尿,原因是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已知胰岛作用的发挥与下丘脑有关。其作用机制是下丘脑感受血糖浓度变化,通过其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相应激素的合成、分泌,调节血糖的平衡。综合分析,动物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胰岛B细胞 摄取、利用和储存 ‎(2)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3)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神经—体液 解析 (1)血糖浓度升高时,高浓度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2)糖尿病病人原尿中葡萄糖浓度高,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速率降低。(3)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血糖调节有激素的参与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题组三 水盐平衡及调节 ‎5.(2018·自贡模拟)如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 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c、b 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 C.当饮入0.9% 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 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答案 B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b代表饮用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c代表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A正确;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加,B错误;当饮入0.9% 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浓度升高,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外液的Na+浓度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浓度,C正确;曲线a代表血浆渗透压升高和恢复的过程,此过程中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正确。‎ ‎6.抗利尿激素(ADH)又称加压素,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A、B、C表示体液,Ⅰ、Ⅱ表示过程)。‎ 8‎ ‎(1)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是: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 ‎(2)当食物过咸时,过程Ⅱ会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3)若正常成年人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 ‎(4)尿量超过‎3 L/d称尿崩。假设尿崩症仅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则引起尿崩的机理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分泌失调症往往会导致多种激素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不仅胰岛素分泌异常,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也比正常人________。‎ ‎(6)含水通道蛋白囊泡最可能来自细胞器________,其与管腔膜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特点);图中所示肾小管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 (1)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2)加强 (3)增加(大) 降低 (4)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不足 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 (5)高 (6)高尔基体 一定的流动性 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传递 题组四 体温平衡及调节 ‎7.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下列对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与结论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8‎ 实验步骤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取两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鼠置于‎0 ℃‎环境中,把乙鼠置于‎25 ℃‎环境中作为对照 ‎④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 h,每隔4 h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A.步骤①取材不当,应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同的成年小白鼠 B.步骤②还应测量小白鼠的初始体温,以便和步骤④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 C.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将两组小白鼠均置于‎25 ℃‎环境中进行实验 D.预期结果与结论和实验目的不对应,应对各种可能的结果及结论进行描述 答案 C 解析 一般情况下,用活体做实验时,为避免因个体死亡或个体差异等情况而导致实验不能正常进行,常选取多个相同状况的个体进行研究,A正确;本实验的观测指标为小白鼠体温的变化,所以,在实验开始时要测量小白鼠的初始体温,以进行比较分析,B正确;本实验的单一变量应为下丘脑是否破坏,由步骤③可知,本实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但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实验应在‎0 ℃‎环境中进行,C错误;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唯一,应对各种可能的结果和结论进行分项描述,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而题中结果和结论的描述方式为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的描述方式,D正确。‎ ‎8.(2018·石家庄期末)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答案 C 解析 ‎ 8‎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存在于皮肤,A错误;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B错误;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C正确;骨骼肌战栗时增加有氧呼吸强度,D错误。‎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