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 (2014·高考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清初海外贸易的发展。‎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根据“清初实施海禁前”的时间提示,可以看出这描绘的是清初中国的对外贸易 历史解释 由材料信息“市井贸易,咸有……所在皆有”可知外国货物及外国银钱在清初中国的情况,由此判断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的表现,虽然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但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 ‎【答案】 A ‎ (2015·高考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9‎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明朝迁都北京造成的经济影响。‎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由“明成祖”即可得知时间为明朝前期 历史解释 ‎“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说明其主观目的是控制全国,但是迁都客观上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跨区域的贸易繁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 B ‎■练真题———————————————————‎ ‎1.(2017·高考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选B。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 ‎2.(2017·高考全国卷Ⅱ)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都涉及了曹,说明曹地商业地理位置优越,体现了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两人经商致富是由争霸战争推动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仅反映了两人经商致富,并没有体现地方经济状况,‎ 9‎ 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城市规模与商业繁荣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3.(2014·高考全国卷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2013·高考全国卷Ⅱ)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的主旨,同时应理解“大庾岭”这一地理概念,分清岭南、岭北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大庾岭为五岭之一,明朝时期由于大庾岭以南和大庾岭以北物产的差异,使得长途贩运贸易兴盛。A、C两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B项结论片面,故选D项。‎ ‎5.(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表明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 ‎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河西走廊因陋就简丝绸之路商业较为发达,岭南地区经济处于刚开发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黄河流域丝织业发达,并没有进行不同时间上的对比来反映其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铜币价值相对稳定,表明长江流域经济稳定发展,故选D项。‎ 9‎ ‎7.(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表为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此表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从表格信息看,宝钞使用数量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说明其信誉越来越低,并最终被白银所取代,故A项的说法正确。‎ ‎■练模拟———————————————————‎ ‎1.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判断出沿海地区生产出现专业化分工,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手工业出现专业化的分工,没有涉及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故B项错误;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于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17世纪晚期不符,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百校联盟高三质检)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靖时,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说明,明代中叶以后(  )‎ A.轻商意识淡化 B.经济模式变化 C.内阁地位上升 D.吏治渐趋腐败 解析:选A。在重农抑商盛行的古代中国,“臣子们纷纷‘下海’”,证明抑商观念淡化,故A项正确;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首辅徐阶……做起了纺织生意”,只能说明徐阶靠做生意来敛财,不能说明内阁地位上升,故C项错误;官员纷纷下海从商,与腐败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3.(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联考)西汉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东汉第五访“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这表明当时(  )‎ A.两人都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 B.农村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存在一种拥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的雇农 D.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沦为雇农 解析:选C。题干“佣作以助资用”与“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说明两人具有人身自由,不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故A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两人是具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以获取报酬的雇农,‎ 9‎ 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体现两人成为雇农的原因,因而D项错误。‎ ‎4.(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联考)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解析:选B。《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这种经济现象的存在,没有说明其在社会所占的份额,故A项错误;通过“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可知庄园里面各种经济模式都存在,故B项正确;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本身就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现象,故C项错误;这种庄园不利于对外交往,不会促进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湛江高三调研)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刘方霭在奏折中提到了农民“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C.先进生产力的推广 D.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增长 解析:选D。根据材料“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谈到了劳动力存在剩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情况,故A项错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力的情况,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范畴,故D项正确。‎ ‎2.(2018·太原高三阶段性测评)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主持葵丘会盟,盟约规定各诸侯国要“无忘宾旅”“无遏汆”,即要保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这反映出当时(  )‎ A.粮食是各诸侯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B.诸侯争霸方便了商人的活动 C.商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 D.求富重利成为各诸侯国共识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夺的主要目标是土地和人口,故A项错误;诸侯争霸对商人活动的影响具有双面性,B项说法以偏概全,故B项错误;农业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故C项错误;各国在盟约中规定“保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可知各诸侯国达成要增强实力就要发展经济的共识,因此各国重视保护商贸,故D项正确。‎ ‎3.(2018·达州高三诊断)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据所学推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工商业人口的自然集中 B.封建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 C.手工业生产的种类增多 9‎ D.统治阶级政治军事的需要 解析:选D。根据材料表述,该学者认为经济因素非城市兴起的决定性因素,工商业人口的集中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封建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和手工业生产的种类增多都属于经济因素,故B、C项错误;古代统治者最初建设城市最有可能是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故D项正确。‎ ‎4.(2018·湛江高三调研)《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南朝(  )‎ 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商品交易出现钱货杂用 C.经济区域分工明显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达 解析:选B。题干“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并没有具体说明哪个城市及其经济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用钱”“杂以谷帛交易”“以金银为货”可知在交易方面钱货杂用,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叙述只涉及交易所用的东西,没有说明区域经济的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间的商业情况,故D项错误。‎ ‎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庄客”“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 解析:选C。先秦时是井田制,分国野,就有了“野人”称谓,魏晋时期,均田制下出现“田客”称谓,宋元时期,租佃制度下出现“庄客”“佃”等称谓,由此可知先秦、秦汉、魏晋、宋元时期农民称谓的变化与土地制度的变化有关,故C项正确。‎ ‎6.(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唐代城市居民虽有“坊郭户”之称,但没有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则实行城乡分治,在户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的“坊郭户”户籍:坊郭主户还单独划分为十等,承担赋税与“科配”(临时性赋税)等;坊郭客户则为城镇贫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唐代城市居民独立意识较弱 B.宋代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C.宋代理学更为关注民众疾苦 D.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D。题干讲述了政府对城市居民设立单独户籍的制度,无关城市居民独立意识的强弱,故A项错误;宋代积贫积弱财政困难需要向坊郭户征收赋税,但这不是造成宋朝对城市居民单独设立户籍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关注民众疾苦,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唐代对“坊郭户”未单独设立户籍,到宋代设立城市居民的单独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坊郭主户按等承担赋税,可知宋代时城市居民较之唐代大量增加,出于管理与征税需要对户籍管理进行改革,因而是宋代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7.(2018·开封模拟)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9‎ 解析:选C。A项中“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项中“商品生产”即手工业与农业生产,材料未体现手工业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可知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变迁推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始终是自然经济占主体,因而D项“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表述错误,故D项错误。‎ ‎8.(2018·衡阳调研)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 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解析:选C。材料是对东京等城市中商人经营地点的描述,未反映城市规模的大小,故A项错误;材料无关城市治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太宗时开始临街开店,宋仁宗时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店,说明“市坊界限”打破,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商业税的征收问题,故D项错误。‎ ‎9.(2018·太原高三阶段性测评)明清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工商业城市,与传统市镇相比其主要的区别是(  )‎ A.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不同 B.城市的密度前所未有 C.城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 解析:选A。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新繁荣,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此大量新型的工商业城市兴起和发展,经济职能更加突出,故A项正确;城市密度的比较不属于主要区别,故B项错误;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在封建社会下一般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城市规模的比较不属于主要区别,故D项错误。‎ ‎10.(2018·湖南六校联盟高三联考)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析:选C。“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这种局面造成地价高昂,商人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对新经济形态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故C项正确。‎ ‎11.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上”。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解析:选D。材料“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反映时间是1840年以前,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烟草的种植,没有提到烟草的加工,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解体是在1840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山东各地经济作物的种植,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故D项正确。‎ 9‎ ‎12.(2018·宜宾高三诊断性考试)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解析:选C。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A项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反映了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海禁政策瓦解,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项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据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项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 ‎——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得出解决财政困难;据材料一“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得出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得出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背本趋末者甚众’……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得出打击富商大贾。(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得出官商分利;据材料二“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得出重视商业发展,注意商税的合理征收。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目的:解决财政困难;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 9‎ 特点:国家直接经营和控制工商业;打击富商大贾。‎ ‎(2)变化:官商分利;重视商业发展,注意商税的合理征收。‎ 影响: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14.(2018·九江十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政府大规模用银的主要表现是推行一条鞭法,即把所有的地税、贡纳、服役、人头科, 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 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 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 材料二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 ‎——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 解析 归纳材料中表述的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内容,分析得出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影响,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变革、闭关锁国政策阻止白银流入等史实,论述评析观点。‎ 答案 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评析:(1)白银货币化的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另外,白银具有作为货币的天然优势,和其他金属铸币相比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白银货币化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明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以及国内白银产量的捉襟见肘,刺激了对外贸易的扩展。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2)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一定的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需求量增长,而白银增产有限,明清闭关锁国政策阻止了白银大量流入,造成流通的白银量不足,阻碍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