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3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2.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 ) A.180° B.270° C.360° D.540° 3.下列几何体中,有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的形状不一样,这个几何体是( ) A. 正方体 B. 圆柱 C. 圆椎 D. 球 4.若一组数据0,2,﹣1,4,x的中位数为0,则在下列数值中x的可能值是( ) A.﹣3 B.6 C.﹣2 D.﹣2或﹣3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3+a3=a6 B.(ab)2=a2b2 C.2(a+1)=2a+1 D.a6÷a3=a2 6.规定新定义:[a,b]为一次函数y=ax+b(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1,m﹣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1的解为( ) A.1 B.2 C.3 D.4 7.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3,3) B.(4,3) C.(3,1) D.(4,1) 8.在四边形ABCD中,AB∥CD,∠A=90°,AB=1,BD⊥BC,BD=BC,CF平分∠BCD交BD、AD于E、F,则△EDF的面积为( ) A.3﹣4 B.3﹣3 C.3﹣2 D.3﹣1 9.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的原点,现对A点做如下移动:第1次从原点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至B点,第2次从B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C点,第3次从C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D点,第4次从D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E点,…,依此类推,这样至少移动多少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 ) A.26 B.27 C.28 D.29 10.如图,正方形ABCD位于第一象限,边长为3,点A在直线y=x上,点A的横坐标为1,正方形ABCD的边分别平行于x轴、y轴.若双曲线y=与正方形ABCD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 ) A.1<k<9 B.2≤k≤34 C.1≤k≤16 D.4≤k<1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8分) 11.截至2015年年中(6月底),中国人口13.6407亿.“13.640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2.计算:|﹣4|﹣×()0﹣()﹣1= . 13.某漆器厂接到制作480件漆器的订单,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该厂实际每天制作的件数比原来每天多50%,结果提前10天完成任务.原来每天制作多少件? 14.如图,以AB为直径的⊙O与弦CD相交于点E,且AC=2,AE=,CE=1.则弧BD的长是 . 15.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如图一段长56米的路段开辟停车位,每个车位是长5米宽2.2米的矩形,矩形的边与路的边缘成45°角,那么这个路段最多可以划出 个这样的停车位.(≈1.4) 16.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且a≠0)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1 0 1 3 y ﹣1 3 5 3 下列结论: ①ac<0; ②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③3是方程ax2+(b﹣1)x+c=0的一个根; ④当﹣1<x<3时,ax2+(b﹣1)x+c>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 17.化简:(1﹣)÷. 18.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和. 19.如图,AC=DC,BC=EC,∠ACD=∠BCE.求证:∠A=∠D. 20.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1)请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 (2)请由此估算出这个月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的日平均数; (3)请根据统计图和以上计算的数据,计算出该路口一年(12个月365天)日过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概率. 21.关于x的方程(k﹣1)x2﹣x+1=0有实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设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满足(x1+1)(x2+1)=k﹣1,求实数k的值. 22.某校两大学生积极响应“自主创业”的号召,准备利用一个月假期投资销售一种进价为每件40元的小家电,通过试管营销发现,当销售单价在40元至100元之间(含40元和100元)时,每月的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看作一次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这两名学生预计每人赚取1300元的利润,他们的想法能否实现?每人与预期有多大的出入? 23.正方形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若将△BCE沿CE对折,点B将落在点F处,连接EF并延长交AD、CD的延长线分别于G、H. (1)若BC=4,求FG的长. (2)求证:CH=5DH. 24.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H,G为⊙O上一点,AG交CD于K、E为CD延长线上一点,且EK=EG,EG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F. (1)求证:EF为⊙O的切线; (2)若DK=2HK=AK,CH=,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3)若AC∥EF,sinE=,AK=2,则FG= (填写最后结果即可,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25.抛物线y=ax2﹣2ax﹣3a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在左侧,B在右侧,且经过点C(2,3).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点D为线段AC上一动点(与A、C不重合),过D作直线EF∥y轴交抛物线于E.交x轴于F,请求出当DE最大时的E点坐标和DF长; (3)是否存在点E,使△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考点】实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的绝对值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 ) A.180° B.270° C.360° D.54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ACD=180°,∠DCE+∠CEF=180°,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B∥CD∥EF, ∴∠BAC+∠ACD=180°①,∠DCE+∠CEF=180°②, ①+②得,∠BAC+∠ACD+∠DCE+∠CEF=360°,即∠BAC+∠ACE+∠CEF=36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下列几何体中,有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的形状不一样,这个几何体是( ) A. 正方体 B. 圆柱 C. 圆椎 D. 球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A、主视图、俯视图都是正方形,故A不符合题意; B、主视图、俯视图都是矩形,故B不符合题意; C、主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形,故C符合题意; D、主视图、俯视图都是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 4.若一组数据0,2,﹣1,4,x的中位数为0,则在下列数值中x的可能值是( ) A.﹣3 B.6 C.﹣2 D.﹣2或﹣3 【考点】中位数. 【分析】因为中位数的值与大小排列顺序有关,而此题中x的大小位置未定,根据题意得出x≤0,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当数据有奇数个时,中位数即是正中间数据, ∵一组数据0,2,﹣1,4,x的中位数为0, ∴x≤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应用;明确中位数的值与大小排列顺序有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3+a3=a6 B.(ab)2=a2b2 C.2(a+1)=2a+1 D.a6÷a3=a2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依据合并同类项法则、积的乘方、乘法的分配律、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A、a3+a3=2aa3,故A错误; B、(ab)2=a2b2,故B正确; C、2(a+1)=2a+2,故C错误; D、a6÷a3=a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规定新定义:[a,b]为一次函数y=ax+b(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1,m﹣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1的解为( ) A.1 B.2 C.3 D.4 【考点】解分式方程;一次函数的定义. 【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求出m的值,代入分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由“关联数”定义得一次函数为y=x+m﹣2, 又此一次函数为正比例函数,即m﹣2=0, 解得m=2, ∴方程为+=1, 解得:x=3, 经检验x=3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一次函数的定义,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7.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3,3) B.(4,3) C.(3,1) D.(4,1) 【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两图形的位似比进而得出C点坐标. 【解答】解:∵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 ∴端点C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变为A点的一半, ∴端点C的坐标为:(3,3).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利用两图形的位似比得出对应点横纵坐标关系是解题关键. 8.在四边形ABCD中,AB∥CD,∠A=90°,AB=1,BD⊥BC,BD=BC,CF平分∠BCD交BD、AD于E、F,则△EDF的面积为( ) A.3﹣4 B.3﹣3 C.3﹣2 D.3﹣1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过点B作BM⊥CD于点M,过点E作EN⊥CD于点N,由此可得出△BCD、△EN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用CD的长表示长BM、BD的长,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D、BD以及CD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FD、DN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过点B作BM⊥CD于点M,过点E作EN⊥CD于点N,如图所示. ∵BD⊥BC,BD=BC, ∴△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2BM=BD. 在Rt△ABD中,AB=1,AD=CD,BD=CD, ∴BD2=AB2+AD2, ∴CD=2,BC=BD=,AD=BM=1. ∵△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N⊥CD, ∴△EN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N=DN. ∵CF平分∠BCD,BD⊥BC,EN⊥CD, ∴EN=EB,CN=BC=, ∴EN=DN=2﹣. ∵AB∥CD,∠A=90°, ∴∠ADC=90°,即AD⊥CD, ∴△ENC∽△FDC, ∴, ∴FD==2﹣2, ∴S△EDF=FDDN=×(2﹣2)×(2﹣)=3﹣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FD、DN的长度.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9.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的原点,现对A点做如下移动:第1次从原点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至B点,第2次从B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C点,第3次从C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D点,第4次从D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E点,…,依此类推,这样至少移动多少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 ) A.26 B.27 C.28 D.29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坐标变化和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分别求出点所对应的数,进而求出点到原点的距离;然后对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相邻两数都相差3),写出表达式;然后根据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建立不等式,就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移动1次后该点对应的数为0+1=1,到原点的距离为1; 移动2次后该点对应的数为1﹣3=﹣2,到原点的距离为2; 移动3次后该点对应的数为﹣2+6=4,到原点的距离为4; 移动4次后该点对应的数为4﹣9=﹣5,到原点的距离为5; 移动5次后该点对应的数为﹣5+12=7,到原点的距离为7; 移动6次后该点对应的数为7﹣15=﹣8,到原点的距离为8; … ∴移动(2n﹣1)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n﹣2; 移动2n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n﹣1. ①当3n﹣2≥41时, 解得:n≥ ∵n是正整数, ∴n最小值为15,此时移动了29次. ②当3n﹣1≥41时, 解得:n≥14. ∵n是正整数, ∴n最小值为14,此时移动了28次. 纵上所述:至少移动28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及数字的变化规律,考查了数轴上点的坐标变化和平移规律(左减右加),考查了一列数的规律探究.对这列数的奇数项、偶数项分别进行探究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10.如图,正方形ABCD位于第一象限,边长为3,点A在直线y=x上,点A的横坐标为1,正方形ABCD的边分别平行于x轴、y轴.若双曲线y=与正方形ABCD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 ) A.1<k<9 B.2≤k≤34 C.1≤k≤16 D.4≤k<16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点的坐标,再根据AB=BC=3,AB、BC分别平行于x轴、y轴求出B、C两点的坐标,再根据双曲线y=(k≠0)分别经过A、C两点时k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点A在直线y=x上,其中A点的横坐标为1,则把x=1代入y=x解得y=1,则A的坐标是(1,1), ∵AB=BC=3, ∴C点的坐标是(4,4), ∴当双曲线y=经过点(1,1)时,k=1; 当双曲线y=经过点(4,4)时,k=16, 因而1≤k≤16.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进而求出k的值.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8分) 11.截至2015年年中(6月底),中国人口13.6407亿.“13.640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36407×109 .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13.6407亿=13 6407 0000=1.36407×109. 故答案为:1.36407×109.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2.计算:|﹣4|﹣×()0﹣()﹣1= 0 .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原式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4﹣2×1﹣2=4﹣2﹣2=0, 故答案为:0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3.某漆器厂接到制作480件漆器的订单,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该厂实际每天制作的件数比原来每天多50%,结果提前10天完成任务.原来每天制作多少件?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原来每天制作x件,根据原来用的时间﹣现在用的时间=10,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再进行检验即可. 【解答】解:设原来每天制作x件,根据题意得: ﹣=10, 解得:x=16, 经检验x=16是原方程的解, 答:原来每天制作16件.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的等量关系是原来用的时间﹣现在用的时间=10. 14.如图,以AB为直径的⊙O与弦CD相交于点E,且AC=2,AE=,CE=1.则弧BD的长是 . 【考点】弧长的计算;垂径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连接OC,先根据勾股定理判断出△ACE的形状,再由垂径定理得出CE=DE,故=,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的度数,故可得出∠BOC的度数,求出OC的长,再根据弧长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连接OC, ∵△ACE中,AC=2,AE=,CE=1, ∴AE2+CE2=AC2, ∴△ACE是直角三角形,即AE⊥CD, ∵sinA==, ∴∠A=30°, ∴∠COE=60°, ∴=sin∠COE,即=,解得OC=, ∵AE⊥CD, ∴=, ∴===. 故答案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弧长公式等知识,难度适中. 15.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如图一段长56米的路段开辟停车位,每个车位是长5米宽2.2米的矩形,矩形的边与路的边缘成45°角,那么这个路段最多可以划出 17 个这样的停车位.(≈1.4)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如图,根据三角函数可求BC,CE,由BE=BC+CE可求BE,再根据三角函数可求EF,再根据停车位的个数=(56﹣BE)÷EF+1,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BC=2.2×sin45°=2.2×≈1.54米, CE=5×sin45°=5×≈3.5米, BE=BC+CE≈5.04, EF=2.2÷sin45°=2.2÷≈3.1米, (56﹣5.04)÷3.1+1 =50.96÷3.1+1 ≈16.4+1 =17.4(个). 故这个路段最多可以划出17个这样的停车位. 故答案为:17. 【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三角函数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 16.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且a≠0)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1 0 1 3 y ﹣1 3 5 3 下列结论: ①ac<0; ②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③3是方程ax2+(b﹣1)x+c=0的一个根; ④当﹣1<x<3时,ax2+(b﹣1)x+c>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①③④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3x+3,然后判断出①正确,②错误,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判定③④正确. 【解答】解:∵x=﹣1时y=﹣1,x=0时,y=3,x=1时,y=5, ∴, 解得, ∴y=﹣x2+3x+3, ∴ac=﹣1×3=﹣3<0,故①正确; 对称轴为直线x=﹣=, 所以,当x>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②错误; 方程为﹣x2+2x+3=0, 整理得,x2﹣2x﹣3=0, 解得x1=﹣1,x2=3, 所以,3是方程ax2+(b﹣1)x+c=0的一个根,正确,故③正确; ﹣1<x<3时,ax2+(b﹣1)x+c>0正确,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根据表中数据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 17.化简:(1﹣)÷.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将括号内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相减,将除式分子因式分解同时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括号内分式减法,最后约分可得结果. 【解答】解:原式=(﹣)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分式的性质及分式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8.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和.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写出整数解相加即可求解. 【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1,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1≤x<2, 它的整数解的和为﹣1+0+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19.如图,AC=DC,BC=EC,∠ACD=∠BCE.求证:∠A=∠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先证出∠ACB=∠DCE,再由SAS证明△ABC≌△DEC,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 【解答】证明:∵∠ACD=∠BCE, ∴∠ACB=∠DCE, 在△ABC和△DEC中,, ∴△ABC≌△DEC(SAS), ∴∠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1)请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 (2)请由此估算出这个月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的日平均数; (3)请根据统计图和以上计算的数据,计算出该路口一年(12个月365天)日过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概率. 【考点】概率公式;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 【分析】(1)先由折线统计图得出10天中在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求出其频率,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解; (2)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可得; (3)由(1)中知一个月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约有12天,可估测一年中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1)由图可知,10天中在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有4天,频率为: =0.4, 所以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30×0.4=12(天); (2)这个月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的日平均数为: =194.7(辆/天); (3)由(1)知,一个月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有12天, ∴该路口一年(12个月365天)日过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及概率公式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关于x的方程(k﹣1)x2﹣x+1=0有实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设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满足(x1+1)(x2+1)=k﹣1,求实数k的值.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 【分析】(1)根据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两种情况解答;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x1+1)(x2+1)=k﹣1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1)∵关于x的方程(k﹣1)x2﹣kx+1=0有实根, ∴①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0且k﹣1≠0, 即(﹣1)2﹣4(k﹣1)≥0,k≠1, ∴k≤且k≠1. ②当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时,k﹣1=0,k=1, 综上,k≤0时方程有实根; (2)∵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x1+x2=,x1x2=, ∵(x1+1)(x2+1)=k﹣1, ∴x1x2+x1+x2+1=k﹣1, ∴++1=k﹣1, 解得:k=2或k=0, ∵k≤且k≠1. ∴k=0.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22.某校两大学生积极响应“自主创业”的号召,准备利用一个月假期投资销售一种进价为每件40元的小家电,通过试管营销发现,当销售单价在40元至100元之间(含40元和100元)时,每月的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看作一次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这两名学生预计每人赚取1300元的利润,他们的想法能否实现?每人与预期有多大的出入?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得; (2)根据:总利润=每件小家电利润×销售量,可得总利润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可得总利润的最大值,比较后可得答案. 【解答】解:(1)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0), 由题意得,, 解得:. 故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4x+360(40≤x≤100). (2)设销售该小家电获取的总利润为W, 则W=(x﹣40)(﹣4x+360) =﹣4x2+520x﹣14400 =﹣4(x﹣65)2+2500, ∵﹣4<0, ∴当x=65时,W取得最大值,W最大值=2500, ∵<1300,1300﹣=50, ∴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每人与预期相比差5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抓住相等关系并列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23.正方形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若将△BCE沿CE对折,点B将落在点F处,连接EF并延长交AD、CD的延长线分别于G、H. (1)若BC=4,求FG的长. (2)求证:CH=5DH.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AD=CD=BC=4,∠A=∠B=∠CDG=90°,与折叠的性质得FC=BC,∠CFG=∠CFE=∠B=90°,FE=BE=2,得出CF=CD,由HL证明Rt△CDG≌Rt△CFG,得出DG=FG=x,得出AG=AD﹣DG=4﹣x,在Rt△AEG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设BC=4a,则AE=BE=2a,由(1)得:DG=FG=a,AG=a,证明△AGE∽△DGH,得出对应边成比例求出DH=AE=a,得出CH=5a,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解:设FG=x,∵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CD=BC=4,∠A=∠B=∠CDG=90°, ∵点E为AB的中点, ∴BE=AE=AB=2, 由折叠的性质得:△FCE≌△BCE, ∴FC=BC,∠CFG=∠CFE=∠B=90°,FE=BE=2, ∴CF=CD, 在Rt△CDG和Rt△CFG中, , ∴Rt△CDG≌Rt△CFG(HL), ∴DG=FG=x, ∴AG=AD﹣DG=4﹣x, 在Rt△AEG中,由勾股定理得:22+((4﹣x)2=(x+2)2, 解得:x=, ∴FG=; (2)证明:设BC=4a,则AE=BE=2a, 由(1)得:DG=FG=a, ∴AG=4a﹣a=a,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AD=BC=4a,AB∥CD, ∴△AGE∽△DGH, ∴==2, ∴DH=AE=a, ∴CH=Aa+a=5a, ∴CH=5DH.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H,G为⊙O上一点,AG交CD于K、E为CD延长线上一点,且EK=EG,EG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F. (1)求证:EF为⊙O的切线; (2)若DK=2HK=AK,CH=,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3)若AC∥EF,sinE=,AK=2,则FG= (填写最后结果即可,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考点】圆的综合题. 【分析】(1)连接OG,首先证明∠EGK=∠EKG,再证明∠HAK+∠KGE=90°,进而得到∠OGA+∠KGE=90°即GO⊥EF,进而证明EF是⊙O的切线; (2)与已知条件得出∠HAK=30°,HK=DH=,AH=HK=,连接OD,设⊙O的半径为R,在Rt△ODH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半径,得出OH=OD,求出∠ODH=30°,△ODH的面积=,再求出∠BOD=120°,得出扇形OBGD的面积=,证明△GEK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F=2OG=4,得出HF=OH+OF=5,求出HE=5,计算出△EFH的面积,即可得出结果; (3)连接OG,OC.首先求出圆的半径,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解;然后在Rt△OGF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FG的长度. 【解答】(1)证明:连接OG,如图1所示: ∵弦CD⊥AB于点H, ∴∠AHK=90°, ∴∠HKA+∠KAH=90°, ∵EG=EK, ∴∠EGK=∠EKG, ∵∠HKA=∠GKE, ∴∠HAK+∠KGE=90°, ∵AO=GO, ∴∠OAG=∠OGA, ∴∠OGA+∠KGE=90°, ∴GO⊥EF, ∴EF是⊙O的切线; (2)解:∵CD⊥AB, ∴DH=CH=, ∵DK=2HK=AK, ∴∠HAK=30°,HK=DH=, ∴AH=HK=, 连接OD,如图2所示: 设⊙O的半径为R, 在Rt△ODH中,由勾股定理得:()2+(R﹣)2=R2, 解得:R=2, ∴OH=OA﹣AH==OD, ∴∠ODH=30°,△ODH的面积=OHDH=××=, ∴∠DOH=60°, ∴∠BOD=120°, ∴扇形OBGD的面积==, ∵OA=OG, ∴∠OGA=∠HAK=30°, ∴∠EGK=90°﹣30°=60°, 又∵EK=EG, ∴△GEK是等边三角形, ∴∠E=60°, ∴∠F=90°﹣60°=30°, ∵GO⊥EF, ∴OF=2OG=4, ∴HF=OH+OF=5, ∴HE=HF=5, ∴△EFH的面积=HFHE=×5×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60﹣; (3)解:连接OG,OC,如图3所示 sinE=sin∠ACH=,设AH=3t,则AC=5t,CH=4t, ∵KE=GE,AC∥EF, ∴CK=AC=5t, ∴HK=CK﹣CH=t. 在Rt△AHK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H2+HK2=AK2, 即(3t)2+t2=(2)2, 解得:t=, 设⊙O半径为r,在Rt△OCH中,OC=r,OH=r﹣3t,CH=4t, 由勾股定理得:OH2+CH2=OC2, 即(r﹣3t)2+(4t)2=r2, 解得:r=t=, ∵EF为切线, ∴△OGF为直角三角形, 在Rt△OGF中,OG=r=,tan∠OFG=tan∠CAH==, ∴FG===;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特别是(2)中,需要通过作辅助线应用勾股定理求出半径才能得出结果. 25.抛物线y=ax2﹣2ax﹣3a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在左侧,B在右侧,且经过点C(2,3).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点D为线段AC上一动点(与A、C不重合),过D作直线EF∥y轴交抛物线于E.交x轴于F,请求出当DE最大时的E点坐标和DF长; (3)是否存在点E,使△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把C点坐标代入y=ax2﹣2ax﹣3a可求出a的值,从而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先解方程﹣x2+2x+3=0得到A(﹣1,0),B(3,0),再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可设D(t,t+1)(﹣1<t<2),则E(t,﹣t2+2t+3),所以DE=﹣t2+t+2,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设D(t,t+1)(﹣1<t<2),则E(t,﹣t2+2t+3),DE=﹣t2+t+2,先把表示出DF=AF=t+1得到△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DF=45°,然后分类讨论:当CE=CD,作CH⊥DE于H,如图,易得△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H=DE=﹣t2+t+1,于是得到方程t﹣t2+t+1=2,记住解方程求出t即可得到此时D点坐标;当ED=EC,则∠ECD=∠EDC=45°,可判断EC∥x轴,所以点E的纵坐标为3,然后计算二次函数值为3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即可得到D点坐标;当DE=DC=﹣t2+t+2,而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DC=(2﹣t),所以﹣t2+t+2=(2﹣t),接着解方程求出t即可得到此时D点坐标. 【解答】解:(1)把C(2,3)代入y=ax2﹣2ax﹣3a得4a﹣4a﹣3a=3,解得a=﹣1,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则A(﹣1,0),B(3,0),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A(﹣1,0),C(2,3)得,解得, 所以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 设D(t,t+1)(﹣1<t<2),则E(t,﹣t2+2t+3), ∴DE=﹣t2+2t+3﹣(t+1)=﹣t2+t+2=﹣(t﹣)2+, ∴当t=时,DE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此时D点坐标为(,),DF的长为; (3)存在. 设D(t,t+1)(﹣1<t<2),则E(t,﹣t2+2t+3),DE=﹣t2+t+2, ∵DF=t+1,AF=t﹣(﹣1)=t+1, ∴△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F=45°, 当CE=CD,作CH⊥DE于H,如图, ∵∠CDE=∠ADF=45°, ∴△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H=EH=CH=DE=﹣t2+t+1, ∴t﹣t2+t+1=2,解得t1=1,t2=2(舍去),此时D点坐标为(1,2); 当ED=EC,则∠ECD=∠EDC=45°, ∴EC∥x轴, ∴点E的纵坐标为3, 当y=3时,﹣t2+2t+3=3,解得t1=0,t2=2(舍去),此时D点坐标为(0,1); 当DE=DC=﹣t2+t+2, ∵DC==(2﹣t), ∴﹣t2+t+2=(2﹣t),解得t1=﹣1,t2=2(舍去),此时D点坐标为(﹣1,);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D点坐标为(1,2)或(0,1)或(﹣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会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记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