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 ‎2.(2分)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3.(2分)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  )‎ ‎ A化学用语 ‎ B现象描述 氧化铝﹣﹣AlO H﹣﹣表示一个氢分子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性质与用途 ‎ D事实与解释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4.(2分)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D.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 ‎5.(2分)赤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X+4H2的化学式为(  )‎ A.Fe2O3 B.Fe3O4 C.FeO D.O2‎ ‎6.(2分)如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7.(2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 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四种 D.向滤出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8.(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1分,共19分)‎ ‎9.(3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   (填化学式)再生。‎ ‎10.(4分)以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均能与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果要检验上述产品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可用的试剂为   (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11.(4分)中国航空业快速发展,先进无人机亮相阅兵式,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新型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 ‎(1)用来制造无人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然中存在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这三种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 ‎(2)某种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钾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FePO4+LiLiFePO4.则锂电池放电时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在 LiFe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3)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壬烷(C9H12)是煤油的成分之一,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   ,应用该技术的重要意义是   (作答一点)。‎ ‎12.(4分)如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 溶液。‎ ‎13.(4分)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个反应中,   发生了氧化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两题,每空1分,共10分)‎ ‎14.(5分)O2、H2、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用字母A~F填空)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连接装置除外)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固体起   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C装置干燥H2时加入的试剂是   (填名称),收集H2选用的装置是   ,其原因是   。‎ ‎15.(5分)同学们用块状大理石和2%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   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   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   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 ‎16.(5分)向60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死灰复燃说的是物质的燃烧,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杯弓蛇影只是照得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冰消雪融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铁杵磨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条件是通电,故不合题意;‎ B.由生成物化学式后的气体符号可知,生成物是气体,故不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1,故不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氧气是生成物,所以此方程式不能体现氧气的助燃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分)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  )‎ ‎ A化学用语 ‎ B现象描述 氧化铝﹣﹣AlO H﹣﹣表示一个氢分子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性质与用途 ‎ D事实与解释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已有的符号的书写、物质反应的现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H表示一个氢原子,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完全正确;‎ C、氦的密度小用于填充探空气球,而石墨质软用于做润滑剂,完全正确;‎ D、端午时节粽飘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用语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2分)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D.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 ‎【分析】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活性炭均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不同中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木炭、活性炭均具有吸附性,但碳单质不一定都能净化空气,如金刚石,故选项推理错误。‎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甲烷也具有可燃性,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故选项推理正确。‎ D、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5.(2分)赤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X+4H2的化学式为(  )‎ A.Fe2O3 B.Fe3O4 C.FeO D.O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X+4H2‎ ‎,反应前铁、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4、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原子个数为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分子中含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3O4。‎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如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2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 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四种 D.向滤出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分析】根据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铁>氢>铜>银,铁、锌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因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硝酸银。‎ ‎【解答】解:由于四种金属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铁>氢>铜>银,铁、锌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因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了锌、铁无剩余,由此可知:‎ A、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硝酸银,所以银离子被完全置换,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故正确;‎ B、无法确定滤液中硝酸铜是否被完全置换,所以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故错误;‎ C、如果锌粉和铁粉不足,不能完全置换硝酸银中的银,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或部分置换了硝酸铜),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和硝酸锌;若恰好与硝酸银反应,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或部分置换了硝酸铜),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亚铁和硝酸锌;如果锌粉和铁粉恰好完全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故错误;‎ 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粉或铁粉和锌粉,如果锌粉过量,锌粉会完全置换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的银和铜,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8.(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一步转化成碳;‎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解: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一步转化成碳;‎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④中的反应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①不能一步实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1分,共19分)‎ ‎9.(3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中最合理的是 C ‎ ‎(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CO2═Li2CO3+H2O 。‎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 LiOH (填化学式)再生。‎ ‎【分析】(1)根据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应该均匀分布,且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应该均匀分布,且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3)通过复分解反应规律可知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又生成了氢氧化锂.‎ 故答案为:(1)C;(2)2LiOH+CO2═Li2CO3+H2O;(3)LiOH.‎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成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等即可顺利解答.‎ ‎10.(4分)以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均能与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发生反应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如果要检验上述产品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可用的试剂为 HCl(或Ca(OH)2或CaCl2) (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l)‎ A、水只能与其中的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B、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只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故选:B。‎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检验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可用的试剂为_盐酸,加入过量盐酸后,冒气泡则有碳酸钠;(或Ca(OH)2或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碳酸钠。‎ 故答案为:‎ ‎(l)B;‎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HCl(或Ca(OH)2或CaCl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1.(4分)中国航空业快速发展,先进无人机亮相阅兵式,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新型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 ‎(1)用来制造无人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然中存在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这三种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核内质子数相等 。‎ ‎(2)某种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钾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FePO4+LiLiFePO4.则锂电池放电时的反应类型是 化合 反应;在 LiFe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 。‎ ‎(3)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壬烷(C9H12)是煤油的成分之一,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9H12+12O29CO2+6H2O ‎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 煤油分子与氧分子接触更充分 ,应用该技术的重要意义是 节约能源 (作答一点)。‎ ‎【分析】(1)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用来制造无人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自然界中存在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这三种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核内质子数相等。故填:混合物;核内质子数相等。‎ ‎(2)锂电池放电时,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在LiFeP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1+x+(+5)×1+(﹣2)×4=0,x=+2,故填:化合;+2。‎ ‎(3)壬烷(C9H12)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煤油分子与氧分子接触更充分;应用该技术的重要意义是可以节约能源,减弱环境污染等。故填:C9H12+12O29CO2+6H2O;煤油分子与氧分子接触更充分;节约能源。‎ ‎【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12.(4分)如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KNO3 。‎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167.6 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分析】(1)根据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物质;‎ ‎(2)根据60℃、20℃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回答;‎ ‎(3)根据在50℃时NaCl和KNO3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KNO3。‎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在A溶液中100g的水子溶解了40g的KNO3,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在降温到20℃时,100g的水中能溶解31.6g的KNO3,36g的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为167.6g;‎ ‎(3)由表中的数具可知,在50℃时,KNO3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KNO3析出的晶体多,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大于KNO3溶液。‎ 故答为:(1)KNO3.(2)不饱和;167.6g;(3)大于。‎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4分)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B CO2 .‎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在这个反应中, CO 发生了氧化反应.‎ ‎【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D是铁,C会转化成铁,所以C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D是铁,C会转化成铁,所以C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B是CO2;‎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在这个反应中,CO发生了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1)C,CO2;‎ ‎(2)3CO+Fe2O32Fe+3CO2,C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两题,每空1分,共10分)‎ ‎14.(5分)O2、H2、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B (用字母A~F填空)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连接装置除外)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锥形瓶 ;‎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固体起 催化 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实验室用C装置干燥H2时加入的试剂是 浓硫酸 (填名称),收集H2选用的装置是 D或F ,其原因是 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 ‎【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以及常用仪器的名称来分析;‎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以及氢气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中的玻璃仪器有锥形瓶和分液漏斗;故填:B;分液漏斗、锥形瓶;‎ ‎(2)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则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催化;2H2O22H2O+O2↑;‎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盛有浓硫酸的装置C来干燥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填:浓硫酸;D或F;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5分)同学们用块状大理石和2%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 酸 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 氯化钙 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 红 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反应物的浓度 。‎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氯化钙溶液,测得溶液pH=7;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探究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浓度或盐酸的浓度或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实验探究一】(1)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酸;‎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氯化钙溶液,测得溶液pH=7;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①氯化钙;②红;‎ ‎【实验探究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浓度或盐酸的浓度或盐酸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浓度。‎ ‎【点评】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 ‎16.(5分)向60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根据(1)的分析可以知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完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 100 117‎ ‎ 10g x x=11.7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图表的数据对应的反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