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现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 ‎ ‎ ‎ 一、选择题 ‎◆(2010·泰州)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010·无锡)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C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刑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2010·孝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A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010·乐山)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C.春天的故事方阵 D.走进新时代方阵 ‎◆(2010·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2010·苏州)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010·遵义)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②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③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④鸣礼炮49响⑤命令解放军进军西藏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010·盐城)毛泽东词句“……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长征结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 ‎◆(2010·青岛)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如右图)。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2010·东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 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010·岳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的代国歌。这首歌的词作者是:‎ A.丁玲 B.周立波 C.沈从文 D.田汉 ‎(2010·贵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事件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010·河池)五星红旗第一次冉冉升起,孙爷爷和家人齐集天安门经历的活动是 A.开国大典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2010·衡阳)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标志着雄狮醒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北京奥运会召开 ‎◆(2010·荆门)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010·宁夏)中国现代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0·南宁)1949年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D A.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B.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C.壮大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 ‎◆(2010·营口)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A.天津 B.西藏 C.新疆 D.湖南 ‎◆(2010·贵阳)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 ”是指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青海 ‎◆(2010·遵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的英雄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刘胡兰 D.赵登禹 ‎◆(2010·日照)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60周年,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是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黄继光 ‎◆(2010·漳州)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王进喜、黄继光 B.黄继光、董存瑞 C.黄继光、邱少云 D.邱少云、董存瑞 ‎◆(2010·贵州铜仁)《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同志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北伐战争 ‎◆(2010·咸宁)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是在哪一年?‎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5年 ‎◆(2010·梧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C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10·益阳) “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A.邱少云 B.雷锋 C.罗盛教 D.黄继光 ‎◆(2010·重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展现了当年我国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风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距今 A.40周年 B.50周年 C.60周年 D.70周年 ‎◆(2010·重庆江津区)-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C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 ‎◆(2010·眉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0·荆门)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毛岸英 C.邱少云 D.罗盛教 ‎◆(2010·吉林)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新四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010·长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 ‎◆(2010·威海)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 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 ‎1953年 ‎ 3‎ ‎ 74‎ ‎ 355‎ ‎ O ‎ 4‎ ‎ 0‎ ‎ 7‎ ‎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2010·河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2010·包头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D A.新中国成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2010·黄石)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宁夏)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 A.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B.土地改革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10·营口)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010·贵阳)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跃进”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贵州铜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6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0·苏州)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贵州安顺)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镇压了反革命 B.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土地改革 ‎◆(2010·新疆)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 ‎ ‎ ‎ ‎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海南)右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10·绍兴)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 ‎ ‎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 ‎ 一、选择题 ‎◆(2010·汕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A)‎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2010·荆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2010·宁夏)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吉林)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2010·南宁)建国以来,我国以执行五年计划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至今“十一五”规划即将完成。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于( )C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60年代 ‎◆(2010·咸宁)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2010·益阳)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C.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D.实施“863计划”‎ ‎◆(2010·海南)当今我国汽车产销量和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在 A .1953年—1957年 B. 1958年—1965年 ‎ C. 1966年—1976年 D .1977年—1978年 ‎ ‎◆(2010·鄂尔多斯)7.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A.十年“文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 ‎ ‎◆(2010·青岛)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2010·威海)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0·潍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0·泰安)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10·陕西)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C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10·广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2010·龙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揭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年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10·南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010·广州) 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D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010·广东)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0·福建宁德)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 ‎◆(2010·安徽)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聊城)今年8月,某工厂将举行百年厂庆座谈会,准备邀请一位当年亲身经历过公私合营的工人师傅讲厂史。下面四位师傅中最合适的应是 A.75岁的李会师 B.62岁的宋支前 ‎ C.58岁的王援朝 D.52岁的赵跃进 ‎◆(2010·南京)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2010·河北)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 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0·岳阳)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010·贵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后?‎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武汉)‎ ‎ 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2010·徐州)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 ‎◆(2010·泰州)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0·温州)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0·东莞)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0·莱芜)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2010·威海)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临沂)右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到的一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学习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0·河池)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这个口号相关的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0·邵阳)右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社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思想解放、对外开放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2010·日照)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0·泉州)惠女水库修建中呈现的勤劳、勇敢、奉献等“惠女精神”是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该水库由当时惠安是红旗、东红、上游、飞跃四个公社联合修建。据此判断该水库修建于( )B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0·南充)右图的新闻报导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950年一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 ‎ B.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 ‎ C.1966年一1976年的“文革”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2010·临沂)2009年9月,邓稼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炮兵英才”‎ ‎◆(2010·苏州)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 ‎ ‎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0·十堰)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逢的是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抗洪英雄 C.两弹元勋 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2010·襄樊)下列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是 ‎ A.邱少云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2010·三明)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2010·呼和浩特)20世纪60年代,他带病坚持工作,率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使贫穷面貌开始改变。人民称颂创“党的好干部”。他是( )‎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2010·淄博)2009年9月,全国“双百人物”评选揭晓,下列两位人物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民族气节 B.艰苦创业 C.改革创新 D.与时俱进 ‎◆(2010·黄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李四光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2010·宁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 ‎ ‎ 王进喜 焦裕禄 雷 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0·达州)今年,某人五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北京欢迎您》 D.《学习雷锋好榜样》‎ ‎◆(2010·深圳)班级要出一期庆祝国庆节的板报,主题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下面可选的题材是 A. 长征胜利 B. 重庆谈判 C. 开国大典 D. “两弹一星”‎ ‎◆(2010·无锡)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D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 ‎◆(2010·泰州)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0·东莞)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2010·深圳)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 “大跃进”时期 B. 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2010·贵港)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A.“九一三”事件 B.毛泽东逝世 C.“四五”运动 D.“四人帮”被粉碎 ‎◆(2010·揭阳)以下所列“文化大革命”史实,与题目不相符的是 A.二月逆流 B.粉碎“四人帮” C.中共七大 D.“九一三”事件 ‎◆(2010·福建宁德)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与上述史实相匹配的评价结论是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造反派之间的夺权狂潮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2010·广安)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C.“红旗”牌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 ‎ 二、非选择题 ‎◆(2010·佛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13日的产量由过去的三吨多提高到七点五吨;在这一基础上,职工们又继续改进了操作方法,16日创造了七点九八吨的新记录。‎ ‎——195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广东高明杨梅镇农民刘时进一家五口,承包村集体耕地8亩、坡地30亩,其中水田4亩,种植水稻两季,每年可收获稻子约八千斤,其它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刘伯说“这可是我的宝贝,我家新建的小洋楼靠的就是它们呢。”近年刘伯一家日子越过越好了。‎ ‎——摘自佛山某中学李样同学《1992年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 问题:‎ ‎(1)据材料一、二指出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模式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三相比哪一段材料内容更真实可信?(2分)为什么?(3分)‎ ‎(1)模式:大跃进。(2分)‎ 结果: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4分)‎ ‎(2)材料三。(2分)‎ ‎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3分)‎ ‎ ‎ ‎◆(2010·淄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分)‎ ‎(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 (1)(2分)大跃进运动(1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两个运动顺序可颠倒)(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农村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1分)(3)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开放性试题,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得分,2分) ‎ ‎ ‎ ‎◆(2010·赤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如右图。‎ ‎ ‎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 一一摘自《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 l)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面粉出口为什么增长了?( 4 分)‎ ‎( 2)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完成后取得了哪些成就?‎ ‎(举出三例即可)( 4 分)‎ ‎( 3)建国后,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从事面粉行业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怎样转化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分的?( 2 分)‎ ‎( l )① 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2 分)。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2 分)。‎ ‎( 2 )第一个五年计划(1 分)。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等。(以上答案举出任意三项即可给分,每项l 分。如答出其它属于“一五”期间成就的也可给分)。‎ ‎( 3 )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2 分)。‎ ‎ ‎ ‎◆(2010·贵州铜仁)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 ‎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 ‎(2)材料一中反映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得如何?如何评价?(4分)‎ ‎(3)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现象?(2分)‎ ‎(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4分)‎ ‎(1)资本主义工商业(1分) 全行业公私合营(1分)‎ ‎(2)1956年元旦北京工商业者提出申请,1月15日北京各行业就实现了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完成了公私合营。(2分) 由此可见,这一工作进行得过粗、过快、过急。(2分)‎ ‎(3)大跃进时期(1分) 瞎指挥、浮夸风、高指标(1分)‎ ‎(4)由于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认识不清,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2分) 导致了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2分)‎ ‎ ‎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10课 世界经济的奇迹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 ‎ ‎ 一、选择题 ‎◆(2010·资阳)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不能作为 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A.标志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 ‎◆(2010·南京)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010·东莞)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2010·长春)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 ‎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010·日照)1978年被称为“中国命运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大转折”指的是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010·呼和浩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文革”结束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黔东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召开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10·南充)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0·遵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列会议中,作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0·营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 B.法制建设 C.科技建设 D.国防建设 ‎◆(2010·梧州)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B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2010·重庆江津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 ‎ ‎ ‎◆(2010·汕头)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2010·邵阳)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2010·孝感)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D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010·泉州)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见右图)的主要原因是( )C A.开展生产合作 B.进行集体劳动 C.实行包产到户 D.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2010·永州)20世记80 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化 ‎◆(2010·宿迁)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 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0·日照)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今岁又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济宁)在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元 ‎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010·海南)右表中“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得益于 A.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 C .文化大革命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河南)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0·扬州)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2010·益阳)阅读下表 益阳地区(现益阳市)1975年~1985年农业总产值表 年份 ‎ 1975年 ‎ 1980年 ‎ 1983年 ‎ 1985年 ‎ ‎ 农业总产值 ‎ 58064万元 ‎ 77347万元 ‎ 126721万元 ‎ 141296万元 ‎ ‎ 益阳是全国的一个缩影。表中1980年至1985年农业总产值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大跃进的开展 ‎◆(2010·长沙)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 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2010·眉山)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进行的农村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乡镇管理体制 ‎ C.多种经济成份并举 D.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 ‎◆(2010·聊城)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 ‎◆(2010·泰州)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10·河池).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 国有企业的破坏 C.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D.国有企业的改革 ‎ ‎ ‎ ‎ ‎◆(2010·长春)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2010·芜湖) 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A.广州 B.深圳 C.厦门 D.上海 ‎◆(2010·青岛)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广州 C.汕头 D.珠海 ‎◆(2010·黄冈)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厦门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2010·营口)一批外国友人要到被称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他们要参观的城市是 A.上海 B.深圳 C.厦门 D.广州 ‎◆(2010·重庆江津区)今年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立30周年。经过30年的发展,昔日边陲小镇,已成为繁华的城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请问这座城市是( )C A.杭州市 B.烟台市 C.深圳市 D.海口市 ‎◆(2010·徐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2010·德阳)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人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和边境城市 ‎◆(2010·扬州)今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10·滨州)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多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咱们滨州属于 A.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B.闽东南经济开放区 C.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D.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2010·东莞)从1985年起,东莞步和跨越式发展新阶段。这得益于东莞地处 A.高新技术区 B.经济开放区 C.沿海城市 D.经济特区 ‎◆(2010·泰安)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10·河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l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2010·山西)如今,上海浦东已经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010·内江)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 A.山东半岛开放区 B.珠江三角洲 C.上海浦东新区 D.广东沿海开放区 ‎◆(2010·南京)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 C.经济特区 D.内地 ‎◆(2010·南京)游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游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2010·孝感)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 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B.加入世贸 市场经济 C.对外交流 大国崛起 D.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 ‎◆(2010·衡阳)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海南 D.上海 ‎◆(2010·莱芜) “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2010·鄂尔多斯)8.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 招商引资 一国两制 B.解放 土改 三大改造 C.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D.文革小组 上山下乡 造反有理 ‎ ‎ ‎ ‎ ‎ ‎ ‎◆(2010·东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10·武汉) 2009午4月,中国政府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以人权为主题的行动计划。下列有关中国人权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与西方人享受了同等的人权 ‎ B.辛亥革命后,中国人人已经享有充分的人权 ‎ C.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拥有广泛、公平和真实的人权 ‎ ‎ ‎◆(2010·河北)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2010·资阳)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时间是 A.19世纪80年代后期 B.20世纪80年代初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初期 ‎◆(2010·苏州)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010·盐城)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010·威海)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010·东莞)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七大 ‎◆(2010·东莞)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2010·江西)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0·贵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自力更生 D.坚持科教兴国 ‎◆(2010·贵港)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010·娄底)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2010·黄石)中国共产党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2010·宁夏)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 ‎◆(2010·日照)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下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①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指挥百团大战 ③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0·贵州铜仁)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2010·贵州毕节)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2010·揭阳)中共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010·鄂尔多斯)9.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 ‎ A B C D ‎◆(2010·枣庄)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 朱 德 B.毛泽东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江泽民 胡锦涛 ‎ ‎ 二、非选择题 ‎◆(2010·聊城)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请回答:‎ ‎ (1)简述遵义会议为挽救党和红军作出的重大决策。(4分)‎ ‎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 ‎ ‎ 转折的表现 ‎ ‎ 思想路线 ‎ ‎ ‎ ‎ 工作重心 ‎ ‎ ‎ ‎ 领导核心 ‎ ‎ ‎ ‎ ‎(3)两次会议后中国革命和建设呈现出新的局面,试分别概述新局面的表现。(2分)‎ ‎(1)决策: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确定毛泽东、周 恩来等指挥军事。(4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2)‎ ‎ ‎ ‎ 转折的表现 ‎ ‎ 思想路线 ‎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 ‎ 工作重心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 ‎ 领导核心 ‎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 ‎ ‎(3)遵义会议后: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跳出敌人包围;胜利完成长征。(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 成就。(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 ‎ ‎◆(2010·聊城)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请回答: ‎ ‎(1)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2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2分)‎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2)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 ‎ ‎ ‎ ‎◆(2010·青岛)请将历史上部分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其意义对应连线。(每线0.5分,共计3分)‎ 会议名称 意义(内容、地位、影响)‎ 遵义会议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三大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 ‎ ‎◆(2010·成都) (8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掀起了农村改革的浪潮。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 ‎ ‎ 图A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图B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挂上了乡党委、乡政府、乡农工商联公社三块新牌子 ‎ ‎ (1)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首先实行改革试点的是哪两个省份?(4分)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川、安徽 ‎(2)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何积极作用?(4分)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 ‎◆(2010·十堰)(8分)新中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农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其中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三次非常重要的探索。‎ 请回答:(1)三次探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3分)‎ ‎(2)土地改革在所有者方面有何变化?(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4)选择三次探索中成功的一次探索,谈谈其意义。(2分)‎ ‎(1)土地改革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2分)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中的严重错误。(1分)‎ ‎(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分)‎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土地改革: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力条件;依靠在土地改革中形成的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当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2分)‎ ‎ ‎ ‎◆(2010·呼和浩特)读图说史 ‎(1)右图地点下面画横线的地方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国开放这些地点的条约签订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1980年我国开放深圳等四个经济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3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2分)‎ ‎(3)上述两次开放有什么不同?(1分)‎ ‎(1)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3分)‎ 意义: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2分)‎ ‎(3)近代的开放是被迫的,现代的开放是主动。(1分)‎ ‎ ‎ ‎◆(2010·济宁)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本题7分)‎ ‎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7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建立自给自足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上述材料是小虎同学学习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根据教材内容及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的部分总结。材料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错误处用下划线标出并在相应的位置改正。(原题划线部分不的改动,四分)‎ 材料中提到的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继经济特区后,我国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请举出两个。(三分)‎ ‎“十届三中全会”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为“经济建设”;“自给自足”改为“社会主义”;“三个代表”改为“邓小平理论”。‎ ‎1980年;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任选两个即可)。‎ ‎ ‎ ‎◆(2010·莆田)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 ‎ ‎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 (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4分)‎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1个合理化建议。(2分)‎ ‎(1)福建省,广东省。(4分)‎ ‎(2)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有利于刺激就业,增加收入。(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 ‎ ‎ ‎ ‎◆(2010·深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准深圳把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建立“大特区”。深圳迎来再度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材料二: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做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此前,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对一支援新疆喀什。‎ 材料三:据来自《深圳商报》的报道,国家发改委提出要推动新疆喀什重点开放试验区建设。喀什期望建立一个西部的“新特区”。喀什作为祖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周边与五国接壤,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问题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深圳经济特区30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实行哪一厍性决策?(1分)深圳30年来给国家发展做出的最突出贡献是什么?(1分)深圳抓住机遇,再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贯彻国家的哪一战略?(1分)‎ 问题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什么?(1分)它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1分)它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1分)中央提出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是深入实施哪一战略?(1分)‎ 问题三:读图6,与喀什相邻的“五口”之一的A.处是中亚哪一国?(1分)在中国古代,连接欧亚的“一路”是指什么?(1分)‎ 问题四:结合以上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依托新疆的喀什,要实现“东有深圳,西有喀什”的目标,成为西部的经济特区,必须充分发挥哪些突出的优势?(3分)‎ 问题五:作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援建喀什应发挥哪些重要作用?(2分)‎ ‎ ‎ 问题一:改革开放(1分);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或答窗口作用或示范作用都给分)(1分);可持续发展(1分)‎ ‎ 问题二:新(1分);第二级阶梯(1分);西汉(或汉朝)(1分);西部大开发战略(1分)。‎ ‎ 问题三:吉尔吉斯斯坦(1分);丝绸之路(1分)‎ ‎ 问题四:政策优势(或国家重视),区位优势(或优越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意思相近酌情给分)(3分)‎ ‎ 问题五:提供建设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 ‎ ‎◆(2010·贵州安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2周年,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重要会议是指哪次会议?(2分)‎ ‎(2)请说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 ‎(3)你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哪些?(答出2点以上2分)读了这则材料后你有何感受?(答出3点以上3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邓小平(1分) (3)成功收回香港、澳门;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了863计划发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等(答出二点即可,2分) 感受:改革开放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共产党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能纠正自身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言之有理即可,3分)‎ ‎ ‎ ‎◆(2010·南宁)(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变化 年代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收入 ‎ ‎ ‎1976年 ‎ 19户 ‎ 35000斤 ‎ 32元 ‎ ‎ ‎1979年 ‎ 20户 ‎ 132300斤 ‎ 200元 ‎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 ‎ ‎ 请回答:‎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3分)‎ ‎(2)根据材料一说明小岗村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深圳从昔日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它在改革开放在进程中有何作用?(2分)‎ ‎ ‎ ‎◆(2010·新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个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什么?简述经济特区的建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3分)‎ 材料二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请写出这一时期颁布的两部法律文献。(2分)‎ ‎ 材料三 ‎ ‎ ‎(3)图中“APEC”“WTO”分别指什么组织?中国加入这些国际组织说明了什么?(4分)‎ ‎(1)①深圳(1分) ②经济特区的建立,扩大了对外贸易,对吸收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思接近即可;2分)‎ ‎(2)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答出两点即可;若答出其他法律,只要符合题意也可;每点1分,共2分)‎ ‎(3)①“APEC”指亚太经合组织;(1分) “WTO”指世界贸易组织。(1分)②中国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意思接近即可;2分)‎ ‎ ‎ ‎◆(2010·湛江) (1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 ‎ 材料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请回答:‎ ‎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文件?(1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1分)‎ ‎ (2)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材 料二所说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1分)材料三是指1997年修改后的哪部 法律文件?(1分)‎ ‎ (3)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保障少数 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1)《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分)‎ ‎(2)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分)‎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的重要保证。(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 ‎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 ‎ ‎ 一、选择题 ‎◆(2010·贵州铜仁)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云南 B.甘肃 C.贵州 D.西藏 ‎◆(2010·内江)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益阳)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 ‎ ‎ 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 ‎ ‎◆(2010·重庆)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  ‎ A B C D ‎◆(2010·南京) “一国两制”‎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导方针 ‎◆(2010·滨州)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2010·徐州)观察右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邓小平南方谈话 ‎ B.香港、澳门的回归 ‎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 ‎◆(2010·威海)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2010·汕头)2009年12月12日,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说:“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与此同时,台独支持者在“立法院”门口前依惯例喊口号,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这说明(D)‎ A.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B.两岸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面临分裂 D.两岸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2010·鄂州)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提出 D.香港、澳门回归 ‎◆(2010·揭阳).1997年7月1日,中国各地一片欢腾,喜庆气氛洋溢在神州大地,这时全国人民是在庆祝 A.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D.“神州六号”发射成功 ‎◆(2010·广东) “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喜事”是指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 D.祖国统一 ‎◆(2010·娄底)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 C.国防建设成就斐然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010·广州) “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 A.深圳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2010·孝感)2009年,在澳门热烈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广西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为( )B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2010·绍兴)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C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 (2010·黄石)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2010·日照)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神龛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2010·营口)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2010·遵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在下列哪些地区得以实现 A.香港、澳门 .香港、台湾 C.澳门、深圳 D.厦门、珠海 ‎◆(2010·淄博)右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010·连云港)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2010·漳州)20世纪80年代后,台商在福建的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双方贸易额超过3400亿美元,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哪项国家方针?‎ A.“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B.“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C.“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10·武汉)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将造福两岸同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台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 ‎ 二、非选择题 ‎◆(2010·宜昌) (15分)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 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 (1)材料中的“A”处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在宜昌市范围内,举出一个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例子。(4分)‎ ‎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6分)‎ ‎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5分)‎ ‎(1)答案:民族区域自治。(2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或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分)‎ ‎ (2)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西部大开发。(3分)‎ ‎ (3)答案示例: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等。评分说明:只要符合题意,写出2条或以上的建议的,表述准确即可得满分。满分5分。‎ ‎ ‎ ‎◆(2010·重庆)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也为西藏地区的发展作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回答:‎ ‎ (l)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2分)‎ ‎(2)1951年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解放? 西藏的解放有何历史意义?(3分)‎ ‎(3)建国后我国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管理制度?(1分)‎ ‎(1)A.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B.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时,由驻藏大臣督办。(2分)(任举两点即可)‎ ‎ (2)和平解放(1分);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B.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2分)‎ ‎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l分)‎ ‎ ‎ ‎◆(2010·广州)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军进入拉萨时,不少人见到拉萨街头人与狗抢食吃的场景,也有人见到逃跑的农奴被抓住后,激动地说:“解放军是神兵,是天菩萨派来拯救我们的。”‎ ‎——摘编自搜狐新闻网 材料二 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 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3头奶牛、1头牦牛、13只绵羊和4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家电家什。”‎ ‎——摘编自中国军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当时拉萨人民生活状态如何?这个地区的解放是在何时得以实现的?在他们心中,解放军是什么样的形象?(3分)‎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今天藏民生活状况又如何?他们所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通过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得以保障的?(2分)‎ ‎(3)当今一小撮“藏独”分子借奥运之际大搞分裂活动,对此你有何想法?(1分)‎ ‎(1)生活困苦,条件恶劣,地位低下;1951年5月;“菩萨”或“神兵”的形象(3分)(2)今天拉萨人民已经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3)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和义务(1分)。‎ ‎ ‎ ‎◆(2010·乐山)(10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二 ‎ ‎ ‎ 胡锦涛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 台湾旅客乘坐深航班机开心回家 台湾歌手范晓萱成都演唱会 材料三 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1分)‎ ‎(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3分)‎ ‎(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冲突。请举两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2分)‎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1)“一国两制”。(1分)‎ ‎(2)信息:两岸交流的加强。(1分)‎ ‎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3)民族区域自治;(1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任2点2分)‎ ‎(4)巴以冲突和阿以矛盾、印巴冲突、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科索沃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任2点2分)‎ ‎(5)认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得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采意给分,任2点2分)‎ ‎ ‎ ‎◆(2010·湛江) (1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 ‎ 材料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请回答:‎ ‎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文件?(1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1分)‎ ‎ (2)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材 料二所说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1分)材料三是指1997年修改后的哪部 法律文件?(1分)‎ ‎ (3)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保障少数 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1)《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分)‎ ‎(2)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分)‎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的重要保证。(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 ‎ ‎◆(2010·十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请回答:‎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2分)‎ ‎(2)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2分)‎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155年(2分)‎ ‎(2)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分) 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答对两点得2分)‎ ‎ ‎ ‎◆(2010·成都)(13分)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和最终解决,反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进程。依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香港问题出现?举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2分)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2分)‎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3)香港、澳门最终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的支持;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等等 ‎(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分)‎ 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洗雪了民族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港澳发展,推动解决台湾问题。‎ ‎ ‎ ‎◆(2010·赤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海峡两岸的交往和发展,现在两岸实现了“三通”,大陆游客可以去台湾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 分)‎ ‎( 1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 分)‎ ‎(提示:可从以下三个时期作答)‎ 三国:‎ 清:‎ 中国近代:‎ ‎ ( 2 )现在严重阻碍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 分)‎ l )三国: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或台湾)(或230 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l 分)。清: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 分); 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 分)。中国近代:1895 年日本割占台湾(l 分);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l 分)。‎ ‎( 2 )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煽动(1分);国际反华势力的影响和干预(1分)。(符合题意即可)‎ ‎ ‎ ‎◆(2010·贵州安顺)阅读歌词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1分)‎ ‎ ‎ ‎ ‎ ‎ ‎ ‎ ‎ ‎ ‎ ‎ ‎ ‎ ‎ ‎ ‎ ‎ ‎ ‎(1)《七子之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七子“是指在近代列强割占我国的七块领土,除香港、澳门外,请你写出“七子”中的其他地方是如何被列强侵占的?(写出2点以上2分)‎ ‎(3)今天澳门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3点以上3分)‎ ‎(4)澳门回归祖国有何意义?(2分)澳门回归体现了什么“方针”的正确性?(2分)‎ ‎(1)表达了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2分)‎ ‎(2)还有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写出任意两个即可,2分)‎ ‎(3)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是党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三是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4)澳门回归祖国,促进改革开放,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万出了重要的一步。(2分)“一国两制”方针。(2分)‎ ‎ ‎ ‎◆(2010·无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西藏和台湾的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我国的正式行政区?(0.5分)清朝时,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0.5分)‎ ‎(2)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现在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回答:‎ ‎①明清时期,台湾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0.5分)谁最终率军收复了台湾?(0.5分)‎ ‎②近代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0.5分)‎ ‎③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0.5分)‎ ‎④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0.5分)‎ ‎⑤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0.5分)‎ ‎⑥如果让你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试卷上的有的原话)(0.5分)‎ ‎(1)元朝时;驻藏大臣。(2)①荷兰。郑成功。②《马关条约》。③抗日战争胜利后。④国民党在内战失败,败退台湾。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言之有理即可。)‎ ‎ ‎ ‎◆(2010·达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1951年关于西藏问题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图略)‎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相信我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摘自林肯在1858年6月的演讲《裂开的房子》‎ 材料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为加快西藏的发展,党和政府组织修建了一条“神奇的天路”,这条“天路”是指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林肯政府为结束“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最终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哪一决策的出台激发了黑奴的革命情绪,扭转了战局?(2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什么?(1分)‎ ‎(4)上述三段材料涉及的共同问题是什么?(1分)‎ ‎(1)和平方式(或和平谈判方式)(1分)青藏铁路(1分)‎ ‎(2)战争方式(或武力统一的方式)(1分)《解放黑奴宣言》(1分)‎ ‎(3)一国两制(1分)‎ ‎(4)国家统一的问题(1分)‎ ‎ ‎ ‎ ‎ ‎◆(2010·枣庄)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大运河之滨,曾是一座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的秀美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光荣的城市,距今70多年前那漫天的炮火硝烟,为其赢得了“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美誉,时至今日,这一美誉仍然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 ‎ 台儿庄古城一角 而今,我市作为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正面临着城市转型问题。当届市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依托下辖的台儿庄之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就业富民,并初见成效。‎ 请回答:‎ ‎(1)台儿庄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是因为哪一历史事件?(1分)试概述事件的经过及其影响。(4分)‎ ‎(2)2010年5月4日,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在台儿庄正式奠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应邀出席,运河古城串起两岸情结。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现状如何?(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和你对家乡的了解,为我市的转型和建设献计献策。 (2分)‎ ‎(1)台儿庄战役。(1分)‎ 经过: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进攻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其中一路日军阻止在在台儿庄。经过激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万多人。(2分)‎ 影响:鼓舞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勇气和信心,打击了日军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2分)‎ ‎(2)一国两制。(1分)‎ 现状: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蓬勃发展,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同时海峡两岸政治交往也日趋频繁。(2分)‎ ‎(3)建设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外资;开创旅游新产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并招揽人才;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等。(任答其中2点。2分)‎ ‎ ‎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 ‎ ‎ ‎ ‎ 一、选择题 ‎◆(2010·南京)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外国军事评论家答: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跃。这支部队创建于 A.1949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70年 ‎◆(2010·湛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正式建立,从此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保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湛江是哪支舰队的主要基地?‎ ‎ A.南海舰队 B.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2010·山西)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表明 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 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 ‎ 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 D.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2010·福建宁德)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图5所示部队主要承担是任务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战略核反击 C.维护社会治安 D.打击恐怖势力 ‎◆(2010·重庆江津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带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解放军包括以下哪四个军种?( )B ‎①陆军 ②通信兵 ③空军 ④海军 ⑤装甲兵 ⑥第二炮兵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 ‎ ‎◆(2010·贵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了 A.不结盟政策B.全方位的外交政策C.“求同存异”的倡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0·无锡)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10·揭阳)关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阐述,不正确的 A.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B.是处理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C.它的提出,开拓了中国的外交新局面 D.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 ‎◆(2010·孝感)国书是指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本,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递交给所驻国家元首的文本。根据右图判断,携带此国书的大使应派驻( )C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印度 ‎◆(2010·南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此原则的是 ‎ A.周恩来 B邱吉尔 C.尼赫鲁 D.基辛格 ‎◆(2010·扬州)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2010·滨州)一位美国记者评沦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汉 B.万隆会议 C.第26 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 会议 ‎◆(2010·莱芜)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A.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D.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0·南京)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2010·东营)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0·梧州)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这句话表明了( )A 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2010·德阳) 1972年3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主义的单词。此材料说明 ‎ A.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 B.尼克松爱好中国的文化 ‎ C.中美关系走向了缓和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0·聊城)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2010·杭州)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在他之前,已有6位美国总统访问过新中国。其中,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是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肯尼迪 D.尼克松 ‎◆(2010·‎ 贵州安顺)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位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尼克松 C.克林顿 D.布什 ‎◆(2010·盐城)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 ‎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冠华开怀大笑 ‎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 C.统一大业的完成 D.两岸交流的密切 ‎◆(2010·重庆江津区)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图片反映的外交成就中哪一项不是70年代所取得的( )A ‎ ‎ A B C D ‎◆(2010·漳州)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问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 A.羽毛球 B.乒乓球 C.排球 D.篮球.‎ ‎◆(2010·黄石)右边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图片,被命名为《乔的笑》。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B.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 C.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 D.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 ‎◆(2010·南充)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10·泰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0·江西)下面年代尺中的“①”处,适合标注的历史事件是 A.万隆会议 ‎ B.第26届联大 ‎ C.中国和日本建交 ‎ D.中国和美国建交 ‎◆(2010·连云港) “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等涉及了 A.中英关系 B.中美关系 C.中印关系 D.中日关系 ‎◆(2010·遵义)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A.愉快的一周 B.改变世界的一周 C.红色的一周 D.让世人关注的一周 ‎◆(2010·荆门)尼克松在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是签署了(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公报》 D.《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 ‎◆(2010·宜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10年5月25日在北京结束。“分歧中合作,仍是中美双方的主基调。”这是台湾《旺报》对目前中美关系的评论。与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 ‎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建交 ‎◆(2010·益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国策 ‎◆(2010·包头)20世纪70年代,能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C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隆会议 C.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广东)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0·株洲)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封面人物,是因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010·济宁)20 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在联合国代表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右图判断,这个“转折点”是 A.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 B.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1972 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2010·福建宁德)网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小明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的关键词是“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10·乐山)小兵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网页,收集了下列材料,其中不能入选网页的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 D.四川省委书记率团到台湾开展“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 ‎◆(2010·遂宁)小兵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网页,收集了下列材料,其中不能入选网页的是( )D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D.四川省委书记率团到台湾开展“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 ‎◆(2010·黄冈)观看图3,图片中的情景应最早在下列哪次会议或事件中出现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建交 ‎◆(2010·武汉)现在,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原则、政策和战略中,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政策 ‎ C.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战略 ‎◆(2010·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历史。下列各项,属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揭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在1991年正式加入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2010·广州)2008年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属于周恩来参与的重大活动是( )D ‎①黄埔军校 ②南昌起义 ③秋收起义 ‎ ‎④重庆谈判 ⑤万隆会议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 ‎ 二、非选择题 ‎◆(2010·宁夏)我国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 回答:‎ ‎(1)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4分)‎ ‎(2)简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显著成就(4分)‎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的具体事例(2分)‎ ‎(1)(4分)‎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答错一点扣除1分,答错四点以上不得分 ‎(2)(4分)‎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分)‎ ‎1972年,中日建交(1分)‎ ‎1979年,中美建交(1分)‎ ‎★所举其他事例,只要真实、符合题意要求,均可得1分,但本问最后得分为4分。‎ ‎(3)(2分)‎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积极参与其活动。或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或(中俄等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本问共计2分,回答出二个要点既可得2分。‎ ‎★所举其他事例,只要真实、符合题意要求,均可得1分,但本问最后得分为2分。‎ ‎ ‎ ‎◆(2010·眉山)读图回答问题:‎ ‎ ‎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有何突出的功绩?(2分)‎ ‎(2)图二中“乔”因何事而笑?该事件应发生在哪一年?(2分)‎ ‎(3)图三中领导人是参加了 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而合的影。(1分)‎ ‎(4)三幅图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缩影,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2分)‎ ‎ ‎ ‎◆(2010·重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 ---------纪胜利 郝庆去《战后国际关系 史(1945-2000)》‎ 材料二 ‎ ‎ ‎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的欢迎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 ―――胡锦涛2010年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发生于1972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3分)‎ ‎(1)政治上实行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2分)‎ ‎(2)尼克松访问中国。(2分)‎ ‎(3)从对抗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再到努力建设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3分)‎ ‎ ‎ ‎◆(2010·河南) (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1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分)‎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一条即可,1分)‎ ‎(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符合题意也可,2分)‎ ‎(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意思相近即可,1分)‎ ‎ ‎ ‎◆(2010·徐州)(6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右图)“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 ‎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2分)‎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1分)‎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1分)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1分)‎ ‎(1)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1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l分)‎ ‎ 中美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僵局,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给分)‎ ‎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 (3)1979年。(1分)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给1分)‎ ‎ ‎ ‎◆(2010·邵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宁波、福州、厦门、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1919年1 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材料三: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四: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联合国大厅里出现了盛况空前的欢迎场面。乔冠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仰天开怀大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找出《南京条约》中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条款。(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得到了怎样的结果?这一结果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什么运动?(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冠华为何“开怀大笑”?(2分)‎ ‎(5)依据上述四则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2)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五四运动 ‎ (3)“求同存异”的方针 ‎ (4)中国恢复在联合中的合法席位 ‎ (5)弱国无外交 ‎ ‎ ‎◆(2010·梅州)灵活而务实的新中国外交 ‎(1)图A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图B中和毛泽东主席握手的美国总统是 ,他1972年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 ‎ ‎ 图A 图B ‎(1) 求同存异(1分) (2)尼克松(1分)‎ ‎ ‎ ‎◆(2010·赤峰)读图回答问题(12 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 ‎ 图一《 辛丑条约》签订 图二签署《 凡尔赛和约》图三乔冠华开怀大笑 图四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 )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4 分)‎ ‎ ( 2 )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2分)‎ ‎( 3 )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乔”为什么笑了?(2分)‎ ‎( 4 )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 2 分)‎ ‎( 5 )观察四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2 分)‎ ‎( l ) 1901 年(2 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 2 )因为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2 分)。‎ ‎( 3 )因为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 分)。‎ ‎( 4 ) “一国两制”(2 分)。‎ ‎( 5 )旧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导致外交失败(1 分);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言之成理即可)( l 分)。‎ ‎ ‎ ‎◆(2010·‎ 内江)新中国成立后6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创和谐社会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法制与社会制度建设方面各有哪些成就?(4分)‎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请写出两项。(4分)‎ ‎(3)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我国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到2002年为止,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已有163个,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我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 ‎ 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以下哪一项结论最能反映我国这一时期的外交形象?( )(2分)‎ A.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朋友遍天下 C.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D.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10.(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2分);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或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答l点均得2分);(2)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每项2分,任写两项都得4分)(3)B(2分)。‎ ‎ ‎ ‎◆(2010·赤峰)读图回答问题(12 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 ‎ 图一《 辛丑条约》签订 图二签署《 凡尔赛和约》图三乔冠华开怀大笑 图四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 )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4 分)‎ ‎ ( 2 )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2分)‎ ‎( 3 )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乔”为什么笑了?(2分)‎ ‎( 4 )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 2 分)‎ ‎( 5 )观察四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2 分)‎ ‎( l ) 1901 年(2 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 2 )因为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2 分)。‎ ‎( 3 )因为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 分)。‎ ‎( 4 ) “一国两制”(2 分)。‎ ‎( 5 )旧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导致外交失败(1 分);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言之成理即可)( l 分)。‎ ‎ ‎ ‎◆(2010·淄博)(11分)目前,世界上196个主权国家中已有169个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卫报》说,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升腾”。请同学们对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做一番探究:‎ ‎ ‎ 辛丑条约的签订  周恩来访问印度   乔的笑 ‎(1)图一条约是在哪次侵华战争结束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2)图二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请写出此原则的主要内容。(3分)‎ ‎(3)图三反映的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哪一重大成就?同时期,我国还取得什么重大外交成就?(任举一例)(2分)‎ ‎(4)图四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通过以上探索,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答出其中任两点得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2分)(3)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或者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其中任一句即可,1分)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其中任举一例即可,1分)(4)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1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分)(5)弱国无外交;国际竞争的根本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开放性试题,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得分,2分)‎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第18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19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 ‎ ‎ ‎ 一、选择题 ‎◆(2010·株洲)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新中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的过程。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 ‎ A.氢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氢弹 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 C.导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 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2010·芜湖)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2010·营口)2010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讲话。标志我国拥有核武器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0·广东)标志着我国打破西方国家核垄断的国防科技成就是 ‎ A.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B.核导弹的成功试验 ‎ C.氢弹的成功爆炸 D.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 ‎◆(2010·盐城)1964年10月l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A.王进喜 B.詹天佑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10·东营)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 ‎ 第一颗原子弹 “神舟5号” “东方红一号” “中近程导弹” ‎ ‎ 爆炸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 ‎ A B C D ‎◆(2010·无锡)1971年4月24日,在神州大地无数地方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目睹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随着《东方红》的悦耳曲调划过夜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七号 ‎◆(2010·漳州)1970年4月,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2010·遵义)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1号 B.神舟一号 C.长征1号 D.神舟五号 ‎◆(2010·威海)德国《汉诺威汇报》曾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发表评论: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东方红l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C.“神舟5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D.“东方魔稻”的育种成功 ‎◆(2010·达州)南非世界杯如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卫星转播,我们能坐在电视机旁欣赏到万里之外球星的精彩表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长征一号”‎ ‎◆(2010·潍坊)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 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2010·咸宁)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名称是 A.长征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2010·乌鲁木齐)2010年6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我国在大力发展空间技术方面,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一号 C.神州五号 D.神州六号 ‎◆(2010·广安)下列成就,属于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2010·揭阳) “民以食为天”,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国“杂交水稻之父” 是 A.华罗庚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邓稼先 ‎◆(2010·龙岩)图2中的人物“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詹天佑 C.袁隆平 D.侯德榜 ‎◆(2010·营口)以培育“东方魔稻”而著称,并在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三强 D.杨利伟 ‎◆(2010·广东)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他是 ‎ A.钱学森 B.侯德榜 C.袁隆平 D.邓稼先 ‎◆(2010·永州)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 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彭德怀 D.钱学森 ‎◆(2010·泉州)他“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 )D ‎ ‎ ‎◆(2010·莱芜)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铁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B.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C.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济宁)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侯,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谈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他是 A.钱学森 B.李四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10·长春) 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 该技术的发明人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 ‎ ‎◆(2010·南京)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0·营口)《863计划纲要》选择首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不包括 A.生物枝术 B.信息技术 C.能源技术 D.海洋高技术 ‎◆(2010·鄂尔多斯)10.如果要你为“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A.教育发展计划 B.国企改革计划 C.人才培训计划 D.高科技发展计划 ‎ ‎ ‎◆(2010·河北) “双百”人物之所以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考验,是因为他们 ‎①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③扮演了相同的社会角色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0·河北)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2010·梧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四项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D ‎ ‎ A.第一颗原子弹 B.东方红I号卫星 C.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D.“神州”六号升空 ‎ ‎ ‎◆(2010·湛江)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令广东人感到自豪的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也是广东人,他就是 ‎ A.陈镜开 B.容国团 C.许海峰 D.何冲 ‎ ‎ ‎◆(2010·日照)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定工程的是 A.素质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010·南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于后代的伟大工程,这就是( )B A.阳光工程 B.希望工程 C.211工程 D.幸福工程 ‎◆(2010·龙岩)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开始于 A.20世纪初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2010·三明)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属于 A.幼儿教育 B.双基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010·营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莫基工程是 A.九年义务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第21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 一、选择题 ‎◆(2010·威海)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 ‎◆(2010·十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项对我国民权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统包统配” B.劳动者自主就业 C.市场调节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2010·南宁)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D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 ‎ 二、非选择题 ‎◆(2010·潍坊)(16分)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小说《子夜》‎ ‎(1)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6分)‎ 材料三 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 ‎(1)旗袍(或汽车、电灯、摩天大楼,答对一项即可得2分)‎ 说明:旧势力难以接受新事物。(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现象:凭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2分)‎ 原因: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4分)‎ ‎(3)变化:从贫穷到富裕。(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原因: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