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例1 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C和D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 解析 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两种化合物之间反应也能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如CO+CuO==Cu+H2O;酸反应后一定会有盐生成;10gA和10gB充分反应后,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20g,也可能小于20 g(A或B过量时)。 答案 C 例2 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Ca(OH)2 Fe CuCl2 HCl CaCO32333333333333 A.a处产生白色物质 B.b处生成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产生气泡 解析 Fe与CuCl2反应的现象是铁是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uCl2与Ca(OH)2反应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H)2与HCl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CaCO3与HCl反应会产生大量气泡。 答案 A 例3 用X+Y=M+N表示某些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一个。 (1)若X是金属、Y是常见的酸: (2)若X是非金属单质,M是铜: (3)若X是氯化钡,Y是硫酸: (4)若X、Y均是氧化物: △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面的金属(如Zn、Fe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如C、H2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BaCl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Cl;CO也能与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等)反应生成所对应的金属。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温 △ △ 答案 (1)Fe+H2SO4=FeSO4+H2↑(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H2+CuO==Cu+H2O或 C+2CuO==CO2+2Cu (3)BaCl2+H2SO4=BaSO4↓+2HCl (4)Fe2O3+3CO====Fe+3CO2或 CuO+CO==Cu+CO2 例4 如右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解析 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之间的反应如下: Fe H2O CO2 CuSO4 Ba(OH)2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由反应知,CO2、CuSO4和Ba(OH)2能分别和两种物质反应,且Ba(OH)2不与Fe和H2O反应,因此C为Ba(OH)2。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得B为CuSO4,D为CO2,又因为B与A反应,D与E反应,得A为Fe,E为H2O。整个环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Cu+FeSO4、CO2+H2O=H2CO3、CO2+Ba(OH)2=BaCO3↓+H2O、Ba(OH)2+CuSO4= Cu(OH)2↓+ BaSO4↓,因此没有涉及到分解反应。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答案 (1)A:Fe B:CuSO4 D:CO2 (2)分解反应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