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纸张燃烧 C.葡萄酿成酒 D.蜡烛受热熔化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酿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 ‎ ‎2.下列图标中,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考点】HH: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本题考查了塑料制品的回收标志,PVC是塑料的简称.‎ ‎【解答】解:A、PVC是塑料的简称,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制品,故A正确.‎ B、属于有毒品标志,故B错误.‎ C、属于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C错误.‎ D、属于禁止烟火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 ‎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因此含量最多,故选项正确;‎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 ‎4.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钛酸亚铁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 故选:C.‎ ‎ ‎ ‎5.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考点】C1:元素的概念.‎ ‎【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 ‎ ‎6.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NH4H2PO4‎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错.‎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D.‎ ‎ ‎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B.‎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考点】‎ ‎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4:加热器皿﹣酒精灯;48:固体药品的取用;49: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 ‎ ‎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铜能导电 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导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铁的前面,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 ‎ ‎9.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表:‎ 食物 西红柿 牛奶 苹果汁 鸡蛋清 pH ‎4.0~4.4‎ ‎6.3~6.6‎ ‎2.9~3.3‎ ‎7.6~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牛奶 B.西红柿 C.鸡蛋清 D.苹果汁 ‎【考点】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牛奶的pH为6.3~6.6,呈弱酸性;‎ B、西红柿的pH为4.0~4.4,呈酸性;‎ C、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 D、苹果汁的pH为2.9~3.3,呈酸性;‎ 呈酸性的物质中,柠檬的pH最小,故苹果汁的酸性最强,‎ 故选D.‎ ‎ ‎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玻璃钢 B.黄铜 C.生铁 D.硬铝 ‎【考点】83: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解: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 B、黄铜属于铜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C、生铁属于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D、硬铝是铝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 ‎11.化学与健康有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B.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D.每个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考点】J9:烟的危害性及防治;AB: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J5:均衡营养与健康;JA: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分析】A.根据吸烟和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来分析;‎ B.根据霉菌毒素有毒来分析;‎ C.根据蛋白质的性质来分析;‎ D.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解答】解:A.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毒品对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所以不抽烟、不吸食毒品,故正确;‎ B.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发生了霉变,产生了霉菌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故正确;‎ C.蛋白质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作用下会发生变性,所以可用上述方法来杀菌消毒,故正确;‎ D.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故错误.‎ 故选D.‎ ‎ ‎ ‎1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主要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故选:B.‎ ‎ ‎ ‎13.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碘 B.面粉 C.蔗搪 D.花生油 ‎【考点】7C: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碘几乎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 ‎ ‎1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考点】G2: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分析】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正确;‎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正确.‎ 故选B.‎ ‎ ‎ ‎15.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主要成分不一致的是(  )‎ 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B.石灰桨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考点】92: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87: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94: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9G:常用盐的用途.‎ ‎【分析】A.根据胃酸的成分来分析;‎ B.根据石灰浆的成分来分析;‎ C.根据草木灰的成分来分析;‎ D.根据赤铁矿的成分来分析.‎ ‎【解答】解: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合题意;‎ B.石灰桨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不合题意;‎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不合题意;‎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符合题意.‎ 故选D.‎ ‎ ‎ ‎16.下列环境中,铁钉表面最容易产生铁锈的是(  )‎ A.在稀盐酸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在干燥的空气中 D.浸没在植物油中 ‎【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所以在稀盐酸中铁钉表面不会生锈,故错误;‎ B.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水同时共存,最容易生锈,故正确;‎ C.铁钉置于干燥的空气中,在干燥的空气中缺乏水蒸气,铁钉不容易生锈,故错误;‎ D.铁钉浸泡在植物油中,铁钉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故错误.‎ 故选B.‎ ‎ ‎ ‎17.如图是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0‎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 D.将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4℃,此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KNO3的质量分数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0g,故A错误;‎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KNO3‎ 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故C正确;‎ D、24℃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小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将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4℃,此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KNO3的质量分数,故D错误.‎ 故选:C.‎ ‎ ‎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  )‎ A.HCl NaNO3 K2SO4 Na2CO3‎ B.CuCl2 Na2SO4KNO3 NaCl C.NaOH K2CO3 NaCl Na2SO4‎ D.BaCl2 KNO3 CaC12 Na2SO4‎ ‎【考点】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A、HCl、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在溶液中共存,但CuCl2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在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 ‎19.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及其反应产物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KCl H2SO4 NaOH Ba(NO3)2‎ B.NaCl AgNO3 CaCl2 HNO3‎ C.CuSO4 NaCl KNO3 BaC12‎ D.NaCl HCl NaOH MgCl2‎ ‎【考点】9U: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H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与NaCl、CaCl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1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OH、MgCl2,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白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再将过量的NaOH、MgCl2分别滴加至加入稀盐酸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MgCl2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D.‎ ‎ ‎ ‎2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某温度时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C.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一定温度下,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制取氧气 ‎【考点】7R:溶质的质量分数;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85:金属的化学性质;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活动性来分析;‎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并且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A.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为零,故错误;‎ B.锌比铁活泼,与稀硫酸反应时,锌比铁反应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大;稀硫酸中加入锌粉和铁粉时,产物分别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等质量的金属,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故错误;‎ C.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减少,同时温度升高,导致部分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一部分氢氧化钙溶于水,溶质质量增大,当恢复到原温度以后,溶质质量不再变化,但是溶液的质量比原来减少了,故正确;‎ D.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错误.‎ 故选C.‎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磷原子 2P (3)3个氮分子 3N2 ‎ ‎(3)3个钠离子 3Na+  (4)氧化铝 Al2O3 .‎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2P;‎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N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 ‎(4)氧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2P;(2)3N2;(3)3Na+;(4)Al2O3;‎ ‎ ‎ ‎22.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食盐 ②小苏打 ③干冰 ④一氧化碳 ⑤明矾 ‎(1)可用作净水剂的是 ⑤ ;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③ ;‎ ‎(3)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① ;(4)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 ④ ;‎ ‎(5)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② .‎ ‎【考点】9G:常用盐的用途;6K:常见气体的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3)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4)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一氧化碳;‎ ‎(5)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故填:(1)⑤;(2)③;(3)①;(4)④;(5)②.‎ ‎ ‎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硫元素的质子数是 16 ,它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原子序数为l、7、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碱的化学式为 NH3•H2O .‎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  ( He除外)‎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2)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硫元素的质子数为16,硫属于非金属元素,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填:16;非金属;得到;‎ ‎(2)原子序数为l、7、8的三种元素分别为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是氨水;故填:NH3•H2O;‎ ‎(3)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填:相等.‎ ‎ ‎ ‎24.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微量 (填“常量”或“微量”)‎ ‎ 元素,碘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 甲状腺肿大 .‎ ‎(2)蒸鸡蛋是一道非常适合考生的补脑食品,鸡蛋中的鸡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 蛋白质 .‎ ‎(3)羊毛属于 天然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加热煮沸 .‎ ‎(4)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撤离可燃物 .‎ ‎【考点】J6:矿物质与微量元素;77:硬水与软水;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I9: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1)根据元素的分类分析解答;根据碘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解答;‎ ‎(2)根据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分析解答;‎ ‎(3)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分析解答;‎ ‎(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1)碘是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 ‎(2)鸡蛋中的鸡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 ‎(3)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生活中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关闭天然气阀门熄灭燃气灶,其灭火原理是撤离可燃物.‎ 故答案为:(1)微量;甲状腺肿大;(2)蛋白质;(3)天然;加热煮沸;(4)撤离可燃物.‎ ‎ ‎ ‎25.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 煤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 甲烷 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 广泛 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 能的装置.‎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考点】H7: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E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HN: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HO: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水;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广泛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醇汽油是混合物,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水;故答案为:煤;甲烷;‎ ‎(2)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广泛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广泛;电;‎ ‎(3)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混合物;可再生;‎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流程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氯化钠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加入的物质有: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加入顺序有三种,请你把它写出来(用物质前的序号表示),第一种: ③ ;第二种: ② ;第三种: ① .‎ ‎(2)步骤 IV的实验操作是 蒸发 .‎ ‎(3)工业上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烧碱,同时还有氯气和氢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 ‎【考点】9E:氯化钠与粗盐提纯;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应该先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过量的钡离子,即: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必须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 ‎(2)根据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采用蒸发操作解答;‎ ‎(3)据题意再结合元素守恒分析即可;‎ ‎【解答】解:‎ ‎(1)要先除SO42﹣离子,然后再除Ca2+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然后过滤即可,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①;‎ ‎(2)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采用蒸发操作;‎ ‎(3)根据题意: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气和氯气,所以电解氯化钠的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答案:‎ ‎(1)③;②;①;‎ ‎(2)蒸发;‎ ‎(3)2NaCl+2H2O2NaOH+H2↑+Cl2↑‎ ‎ ‎ ‎27.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 盐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 H2O2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H2O+CaO=Ca(OH)2 ;B→G: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 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 ‎(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 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3•H2O=(NH4)2SO4+2H2O.‎ 故答案为:(1)盐;‎ ‎(2)H2O2;‎ ‎(3)H2O+CaO=Ca(OH)2;‎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16分)‎ ‎2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 锥形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a 管进去(填“a”或“b”),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考点】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 ‎29.某兴趣小组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CD (填字母序号).‎ ‎(2)C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将A、B、C、D四组实验八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分析讨论】‎ ‎①烧杯中能跟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有 4 种(酚酞除外).‎ ‎②最终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Cl、CaCl2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Ca(OH)2、NaOH、Na2CO3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HCl .‎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最终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组的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证明含有该溶质.‎ ‎【拓展延伸】小组的同学把D组实验方案中的二氧化碳换成二氧化硫,达到同样实验效果.二氧化硫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Ca(OH)2═CaSO3↓+H2O .‎ ‎【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C组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讨论】根据题中信息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验证】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拓展延伸】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能够实现目的实验为C和D;‎ ‎(2)C组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讨论】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将A、B、C、D四组实验八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说明溶液中无碳酸钙、无碱性物质,A中盐酸有剩余,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①烧杯中能跟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有4种(酚酞除外);‎ ‎②最终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Ca(OH)2、NaOH、Na2CO3;如果盐酸有剩余,则可能含有的溶质是HCl;‎ ‎【实验验证】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了验证最终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组的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含有该溶质.‎ ‎【拓展延伸】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故答案为:(1)C、D;‎ ‎(2)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讨论】①4;‎ ‎②NaCl、CaCl2;Ca(OH)2、NaOH、Na2CO3;HCl;‎ ‎【实验验证】有气泡产生;‎ ‎【拓展延伸】SO2+Ca(OH)2═CaSO3↓+H2O ‎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6分)‎ ‎30.某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废液进行如下处理:取140.05g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首先根据碳酸钡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也就知道了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求出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于和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等于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所以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是相等.进而求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由图可知,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等于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所以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是相等.‎ 设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BaCl2+Na2CO3=BaCO3↓+2NaCl ‎ 106 197 117‎ ‎ x 9.85g y ‎==‎ x=5.3g y=5.85g 设5.3g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5.3g z ‎=‎ z=2.2g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 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 ‎ ‎2017年7月28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