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中考科学试题精选化学生物部分含答案
2015中考科学试题精选(化学生物解答40题) 化学部分(30题) 说理类试题 1.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酒精密度:0.789g/cm3)依次缓缓注入右图“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实验发现,若水和酒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形成空柱的长短也不同,要使形成的空柱长,所加溶液的顺序是 先注入水后加酒精的空气柱较长 ,因为 2.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他们跟通常说的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十分可观。 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作出相应的预测: 甲: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带电。 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 丙: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供给呼吸。 丁: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 (1)你认为:上述四位同学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 ;一定错误的是 ;可能正确的是 (2)假设存在反氧气,请对反氧气能否支持燃烧设计实验验证,其实验操作、预测现象级实验结论是 3.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2)实验二: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 容器内进行。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 4.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加到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试样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是 (2)请你帮乙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5.小明同学看电视报道说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否则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一起对洁厕灵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 ②洁厕灵中所含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 ③“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猜想与假设】猜想1: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NaCl; 猜想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 【讨论交流1】同学们认为猜想1不合理,其理由是 NaCl溶液呈中性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取少量洁厕灵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放入一片打磨过的镁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镁条溶解 猜想2 成立 【讨论交流2】 (1)请你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检验洁厕灵的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洁厕灵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放入一块大理石,有气泡产生则成分为盐酸. (2)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请完成反应方程式: 2HCl+NaClO═NaCl+ +H2O 6.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0%的废铜屑制取胆矾(CuSO4·5H2O)。 ①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在氧气作用下便生成硫酸铜。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铜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烧杯外,还需 。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 7.向试管中放入几小粒镁片,把试管底部伸入盛有饱和石灰水(20℃的烧杯中并固定,再向试管中滴入约5ml盐酸,如图所示,结果澄清的饱和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1)这个实验现象说明的两个结论是 。 (2)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饱和石 灰水 稀盐酸 镁片 蓝色沉淀,再进一步加热,蓝色沉淀分解为黑色沉淀,请写出这两个反应方程式: 。21教育网 (3)小明做了这个实验。他在试管中倒入2ml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结果得到的沉淀并不是蓝色的,而是浅绿色的;将此浊液加热直至沸腾,也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生成CuO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得知,该浅绿色沉淀物可能是溶解度极小的碱式硫酸铜,但能溶于强酸,其化学式为Cu4(OH)6SO4。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浅绿色沉淀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8.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科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2-1-c-n-j-y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 ;碱石灰的作用是 。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得到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氮的氧化物,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两种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气体名称);其理由是: 。 9.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 请回答: (1)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原因: (2)如何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 10.从下列提供的仪器中进行选择,可以组装多套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在上述仪器中,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______ (填字母序号); (2)实验室仪器组装时,为使玻璃导管较易插入橡胶塞的措施是____ __;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____ __; (3)欲装配一套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序号)___ 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 (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中,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反应原理。下列三个反应均能产生氨气,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你会选择反应____ __(填序号),不选择其他反应的理由是____ __ ①NH4Cl △NH3↑+HCl↑ ②NH4HCO3 △ NH3↑+H2O+CO2↑ ③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1.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 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 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自己的猜 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碳酸钙,不能证明有无氢氧化钙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K2CO3 丁同学:KOH、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12.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某科学学习小组想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A 5SO2+2KMnO4+2H2O = K2SO4+2MnSO4+2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 ___。 (2)“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⑻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 甲同学将煤燃烧后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稀高锰酸钾溶液中,如左下图A、B所示。 [实验现象]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丙同学将煤燃烧后的气体如右上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略去):C装置的作用是_____ __。 (5)丁同学认为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还有可能含有 ,经丙同学的实验装置后排出的气体还会污染环境,应将尾气处理后再排放。 13.轻质碳酸镁(化学式为4MgCO3·Mg(OH)2·4H2O)是制取氧化镁、颜料、油漆、日用化妆品的工业原料。 【制取轻质碳酸镁】工业上可利用工业副产品氢氧化镁悬浮液(含有杂质硫酸钠)采用碳化法制取轻质碳酸镁。 (1)氢氧化镁悬浮液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MgCO3·3H2O沉淀,经过滤、洗涤获得纯净的MgCO3·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后加热MgCO3·3H2O分解生成轻质碳酸镁,化学方程式:5MgCO3·3H2O4MgCO3·Mg(OH)2·4H2O+CO2↑+10H2O。 (2)MgCO3·3H2O沉淀的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说明已洗净。 【测定轻质碳酸镁的纯度】轻质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并放出热量,关系式为4MgCO3·Mg(OH)2·4H2O~4CO2。下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轻质碳酸镁含量的装置。 (3)检查装置气密性,其中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注入图Ⅱ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称量0.25g样品装入试管2 ,在试管1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向图Ⅱ装置中放入水和油,调节左右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的刻度为10ml;倾斜试管1使盐酸沿着下面的塑料管进入试管2,待观察试管2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等待试管2完全冷却,读取量气管的刻度为54ml。 (5)读取量气管内最终液面刻度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交流讨论】 (6)根据实验装置和过程分析,下列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事项是 。 A.未冷却就读取量气管中液面刻度 B.原装置中的原有空气 C.试管1中倒入试管2的稀盐酸的体积 计算类试题 1430.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15.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出CO2导致温室效应已引起广泛关注。已知燃烧16gCH4 释放890kJ能量;燃烧114g汽油(分子式为C8H18)释放5451kJ能量。经计算,综合分析哪种燃料为较清洁的燃料? 16.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假设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值为0.在装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1)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需要量取 mL(保留一位小数)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 (2)在如图中,画出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变化图象(标出Na2CO3溶液的质量)。 (3)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7.小坊同学在实验室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0.4 g,为了分离出二氧化锰,她向残渣中加入40℃的水30 g,充分溶解,第一次过滤后得到滤液A和8.4 g残渣,她又向残渣中加入40℃ 的水l0 g,充分溶解,第二次过滤后得到滤液B和5.5 g残渣(假设在实验过程中无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 g残渣的成分是______ _; (3)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并加入45.1g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 ____ (4)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4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 g) 18.某炼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取废水4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质量关系如图: (1)该反应中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是 g; (2)该废水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该图象中,m的值为 19.2014年浙江省进行“五水共治”行动。其中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BOD。(1升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O2和H2O所需要的氧气量,称为该水体的生化需氧量也叫BOD0)。某地一条河流,20°C时,1.0L某水体(假使该水的密度为1g/mL)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 (1)计算水体的BOD是多少? (2)20°C时,1.0L水中溶有氧气0.0092g,上述水体适合于鱼类生存吗? 20.已知有些晶体按比例含有一定量特殊的水(称为结晶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脱去结晶水,为了研究草酸亚铁晶体的组成,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温度t1℃时,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并生成草酸亚铁(FeC2O4)固体;温度t2℃时,草酸亚铁完全分解,发生反应: 3FeC2O4Fe3O4+4CO↑+2CO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2O4的质量; (2)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 (3)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1.近年来,国际银价大跌。小红同学在网店花了200元买了一个10g重的手镯(银锌合金),她想探究此手镯中银的含量,于是请化学老师和她一起探究:在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硫酸分多次与手镯充分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 稀硫酸/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1 4.8 4.8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小红用所得的银制作一枚戒指,其质量不超过多少克? (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2.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 、转移。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 mL(从10、50、100中选取)的量筒。最后将碳酸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 (填序号)。 A.30g B.10% C.Na2CO3溶液 (2)测定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50g Ba(OH)2溶液,逐滴滴加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中,测得产生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3.将8.0 g氢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形成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9.8 g。计算: (1)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 (3)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性质中的 ; (4)如果用脱脂棉包裹一定量的Na2O2固体,然后向其中通入CO2,脱脂棉很快就燃烧此现象说明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对以上实验装置的改进为 (6)实验室中的过氧化钠如果保存不当,容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汽发生反应变质。今称取10g过氧化钠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水,二者完全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8.4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25.为了节能减排,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某种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为原料的新型绿色水泥。全球镁硅酸盐储量丰富,新型绿色水泥不必担心原材料,推广潜力很大。新型绿色水泥与传统水泥对比如图。 (1)传统水泥和绿色水泥的生产过程分别涉及以下反应: CaCO3 高温CaO+ CO2↑ ;Mg3Si2O5(OH)4高温3MgO + 2SiO2 + 2H2O↑ 以上两个反应都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与传统水泥相比,每生产和使用1吨绿色水泥能够减少排放 吨二氧化碳。 (3)传统水泥生产中,高温煅烧某种石灰石50吨,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已知该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为80%,杂质不反应, 26. 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 。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 (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 089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 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填表达式)。 27.某化工厂打算用铜、硫酸和硝酸等原料制备Cu(NO3)2溶液,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4种制备方案,其原理分别是(假设原料利用率为100%): ①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2Cu+O2 △2CuO; CuO+2HNO3==Cu(NO3)2+H2O ④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uSO4+Ba(NO3)2==Cu(NO3)2+BaSO4↓ (1)在①②③方案中,欲制取相同质量Cu(NO3)2,消耗的硝酸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填序号)。 (2)在方案④中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酸性气体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在方案④中最后得到硫酸钡沉淀11.65克,则消耗的铜的质量为多少? 28.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见下图)。 (1)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03溶液(见丙图),溶液pH的变化如题33-2图所示。则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请计算该 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题下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4)乙组的中和反应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是 。 29.2014年5月,杭州余杭区中泰乡九峰村将规划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引发包括杭州城区居民、中泰乡辖下村村民的担忧,从5月9日起,不断有城区居民和中泰乡村民到规划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九峰村聚集,并封堵路经当地的省道和高速公路。 (1)根据上面的短文,请你将垃圾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填写完整: (2)垃圾焚烧后的尾气含有毒的二恶英,必须处理后排放。下列关于二恶英(如C12H42Cl4O2)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它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 ②它的分子中含有1个O2和2个Cl2分子 ③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克 ④它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机化合物 (3)若该发电厂每天处理生活垃圾450吨,由表中数据可知,能发电 焦耳。 30.“钾泻盐”的化学式为MgSO4•KCl•xH2O,是一种制取钾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与MgSO4的混合溶液.某化学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钾泻盐”中KCl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方案 比较合理,理由是 (2)请选择合理方案中的数据,计算24.85g钾泻盐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 生物部分(8题) 31.春夏之交,是禽流感的多发季节,H7N9禽流感今年又有所抬头。 (1)从传染病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 。从组成上看,病毒一般都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组成 (2)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H7N9禽流感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 ,因而不能获得对H7N9禽流感的抵抗力。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属于 。 (3)人感染H7N9后会出现发烧症状引起食欲降低,其原因是 (4)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的蔓延,专家建议: ①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及时就医; ②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鸡蛋、半生煎蛋,带血白斩鸡; 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 ④一旦发现禽流感感染的家禽立即灭杀。 以上措施中,一定不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32.为什么感冒时会打喷嚏?原来打喷嚏是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反应。流感病人鼻腔里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病毒和细菌刺激鼻腔黏膜,就会接二连三地打喷嚏。打喷嚏时,肺里的气体被急速有力地从呼吸道喷射出来,一个喷嚏喷出的飞沫最远可至4米外,飞沫中携带着大量病原体。 (1)打喷嚏是人体鼻黏膜受刺激后的反应,能够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这种防御功能属于 免疫。 (2)打喷嚏时,肺里的气体喷射出来依次经过了:肺→支气管→气管→喉→ →鼻。 (3)流感是一种传染病,资料中提到的传染源是 (4)流感高发期,人们通过注射流感疫苗,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 ,获得免疫功能,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5)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当你想打喷嚏时,应该注意什么? 33.小金淘米时发现米发霉了,米放在米缸里怎么会发霉呢?小金猜测大米发霉可能与大米的含水量有关。于是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样。取A、B、C、D、E五种大米各2克。 Ⅱ.用干燥法测量各种大米的含水量,其数据如下: 大米种类 A B C D E 实验前质量(克) 2 2 2 2 2 实验后质量(克) 1.80 1.70 1.75 1.74 1.78 水的质量(克) 0.2 0.3 0.25 0.26 0.22 含水量(%) 10.0 15.0 12.5 13.0 11.0 Ⅲ.探究大米发霉的时间。将大米样品放置15天后,发现B大米变为灰绿色。取灰绿色物质进行培养,从显微镜下辨认是黄曲霉的菌落。接着观察其他样品大米的变化,40天后,用肉眼观察到的大米发霉的日期如下 大米种类 A B C D E 发霉时间(天) 没有霉变 15 30 35 39 (1)按照国家对大米含水量的标准14.5%来衡量,五种大米中不合格的是 。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小金的实验还不够严谨,除温度与相对湿度外,变量控制上还存在的不足有 。 (4)为了延长大米保存时间,小金发明了新的大米包装袋,将氧化钙包与大米同时密封包装。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氧化钙的 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除(4)方法外,还可采取 措施防止大米发霉。 34.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细菌体内,然后在细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了胰岛素,这样,便在短时间内,利用细菌合成大量的胰岛素,大大降低了胰岛素的生产成本。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后的细菌能产生人的胰岛素,原因是 (2)科学家之所以选择细菌作为转基因的对象,原因是 (3)下列不属于转基因产品的是 A.杂交水稻 B.植入抗虫基因的抗虫棉 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的胰岛素 D.克隆绵羊 (4)转基因细菌具有合成人胰岛素的能力,这种变异能否遗传,为什么?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32 32 重捕 36 4 Mn m 35.标志(记)重捕法是确定生物种群数量时的一种方法: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一段时间后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为:N= Ⅰ.调查某草原田鼠(一种主要害鼠)时,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 (1hm=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统计所捕获田鼠的数量,进行标记再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 (1)根据此方法估算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 (2)为了减小田鼠对牧草的破坏,人们在草原上投放了毒药, 导致其种群数量短时间显著减少,那么与此同时牧草种群的数量将 (填“增大”或“不变”、“减小”)。但是投放毒药对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因此,研究人员还可以用 的方法来治理鼠害。 Ⅱ.某地上游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为调查污染废水对该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河流的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 (2)请你为调查员设计一张“距离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总数”的调查表。 36.以下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的实验: (1)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2)实验过程:①配置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请回答: ①此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 ; ②该实验设置的对照组为 ; 该实验的记录表一般包含哪些内容?(写出具体内容) 。 37.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示图一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一中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和 。 (3)图二中C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成分不可缺少的是 。 (5)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请举出两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 38.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⑤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它主要分布在小肠皱壁上的 中;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需分解成 才能被小肠吸收。 (2)若图中①要是肺部毛细血管,那么结构⑧中的血为 。①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 。 (3)若⑤为肾脏的毛细血管,则④比⑥内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 ,缠绕在 上的毛细血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新送回血液。 (4)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心脏相关腔室之间,血液流动的方向 。 (5)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⑤→ 。 地理试题 39.今年3月21日,史上罕见、范围最广的沙尘暴突袭榕城,整个市区弥漫在黄色的尘埃中。某中学气象观测小组长期利用午休时间监测校园的空气质量,以调查沙尘暴对校园空气的污染程度。他们的做法是:准备了一些用于收集空气尘埃粒子的特制载玻片(背面刻有如图8所示的100个2mm×2mm的小方格,以便计数)。收集前,在载玻片正面涂上凡士林,以粘住尘埃。 (1)要探究沙尘暴发生前后校园空气的污染程度,应选取收集尘埃时的 (选填“沙尘天气的有无”或“载玻片放置的数量”)作为变量。 (2)要对10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比较困难,人们常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计数。为使抽样最具代表性,应选取下列图 所示的五点共2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 (3)右图是他们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监测空气尘埃 尘埃粒子数量的统计结果。以中可以看出,在 的天气状况下,空气中尘埃粒子最多。 (4)该探究中,如果只在某处放置一片特制载玻片来收集尘埃,这种做法是否准确?为什么? 4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 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少)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 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如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加以表示。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40题参考答案 化学部分 1、先注入水后加酒精的空气柱较长 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已经比较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的间隙之中,所以振荡后静置形成的空柱比较短。 9、(1)碳酸钠、硫酸钠 BaCO3+2HNO3=Ba(NO3)2+H2O+CO2↑ (2)取澄清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能观察到沉淀产生,就可以确认固体中有氯化钠存在,否则就不存在氯化钠。 10、(1)BI (2)将插入橡胶塞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 检查装置气密性 (4)③ ①②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其他气体,会使制得的氨气不纯 11、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碳酸钙,不能证明有无氢氧化钙; 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说明溶液中的碳酸钾已完全反应; K2CO3+Ca(OH)2═CaCO3↓+2KOH 12、(1)H2SO4 (3)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充分吸收SO2 (5)CO(或氮的氧化物等均给分) 13、(1)Mg(OH)2+CO2+2H2O=MgCO3·2H2O (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出现或无明显现象(合理即可)。 (3)弹簧夹夹紧橡皮管,提升量气管高度形成液面高度差,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差不变。 (5)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左右液面相平 (6)A 14、(1) A (2) 5.7% (3) 100g上述面食品中铝的量=2g/1000g×100g×5.7%=0.0114g>0.004g, 所以摄入铝的量超标。 15、解:燃烧等质量(设为1.0 g)CH4、C8H18释放热量分别为56 kJ/g、48 kJ/g; 燃烧等质量(设为1.0 g)CH4、C8H18释放CO2的量分别为2.8 g、3.1 g。 燃烧1.0 g CH4释放的热量多于燃烧1.0 g C8H18释放的热量,而前者释放CO2的量又低于后者,所以CH4是清洁燃料。 答:燃烧1.0 g CH4释放的热量多于燃烧1.0 g C8H18释放的热量,而前者释放CO2的量又低 (3)40 19、(1)1000g×0.001%=0.01g 设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6H12O6+6O2═6CO2+6H2O 180 192 0.01g x 解得:x≈0.01g 所以,水的BOD值是0.01g/L (2)由于水的BOD值是0.01g/L>0.0092g/L.当有机物氧化后,鱼类等水生动物无氧气可吸,不能生存 (2)①21.2 ②溶质质量分数20.52% 23、解:设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y。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80 98 142 8.0g x y 解得x=9.8g 解得y=14.2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是9.8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9%。 24、(1)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液面不再下降 (2)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能支持燃烧 (4)放热 (5)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来源:学科网] (6)解: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反应产生气体氧气,所以根据 28、(1)CaCl2 (2)40克 18.5% (3)如图 (4)无法判断恰好完全反应 29、(1)内能 机械能 (2)①④ (3)4.536×1014 30、(1)二 方案二两种物质都能测定,而方案一只能测定硫酸镁不能测定氯化钾。 (2)解:设该样品中KCl的质量为X AgNO3+KCl=AgCl↓+KNO3; 74.5 143.5 X 14.35g 74.5:143.5=X:14.35g X=7.45g 该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7.45g/24.85g×100%=29.98% 答:该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29.98% 生物部分 (3)尿素、尿酸、氧气 肾小管 (4)⑦→⑩→③→⑨ (5)④→③→⑨→②→① 地理部分 39、(1)沙尘天气的有无 (2)C (3)沙尘(沙尘暴) (4)不是,偶然性太大,实验结果不准确。 40、(1)变量 (2)求平均 (3)如图 (4)越大 (5)如少开车,低碳出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