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案 (3)

‎《穷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穷人》 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生活的悲惨,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课的设计从“读、悟、写”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抓住本课心理活动的训练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并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        复习,再现穷人 “穷”境 ‎1、《穷人》这篇课文中所写的穷人指谁?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的“穷”?‎ ‎(通过环境描写体现出他们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从侧面烘托出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品质。)‎ ‎2、文章除了写他们“穷”,还写了他们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 这个导入环节,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时学的内容,一方面起到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同时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二、品读,走进穷人内心 ‎(一)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 ‎1、他们的勤劳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用“ ”画出体现他们勤劳的句子。‎ ‎2、交流。‎ ‎(1)桑娜的勤劳: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2)渔夫的勤劳: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二)欣赏桑娜的善良 ‎1、渔夫和桑娜的善良体现在哪些事上?(关心邻居抚养孩子。)‎ ‎2、默读第8—11自然段,用 “ ”画出描写桑娜抱养西蒙两个孩子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交流句子。‎ 句子一:‎ ‎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学生自读自悟,引导质疑)‎ ‎(1)她的心为什么跳得厉害?‎ ‎(2)这样做是指怎样做?‎ ‎(3)“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 ‎(4)她为什么 “非这样做不可”?‎ ‎(5)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说话 。 ‎ 桑娜想宁可( )也要( ) , 桑娜如果( )就( )。‎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有层次的引导、质疑,让学生走进桑娜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当时心里的矛盾和不安。‎ 句子二:‎ ‎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1)从字面义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忐忑不安”和“自作自受”。并说说从“自作自受”中体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2)在这句心理描写中,作者运用了许多个的省略号。这些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呢?‎ ‎(3)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让学生找出省略号的句子。并指导学生区别省略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作用。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表示省略的递增。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4)桑娜当时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丰富的现象,体会桑娜此时此刻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5)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桑娜当时的心情,读时注意省略号在句中的表达意义。‎ ‎【设计意图】‎ 本环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联系上下文体会,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从而使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悟桑娜的忐忑不安,体会桑娜的善良,还能感受作者的创作技巧,揣摩文章的行文立意。‎ ‎3、迁移运用,运用本文学过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下面的场景。‎ 语文试卷终于发下来了,我盯着试卷上鲜红的“56”分,忐忑不安地想: ‎ ‎ ‎ ‎ ‎ ‎【设计意图】‎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人物心理活动的训练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样的设计不仅利用文本进行有效的迁移,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欣赏渔夫的善良 ‎1、出海打鱼的丈夫终于回来了,桑娜应该高兴才是,可他们却沉默了。分角色朗读12——27自然段。‎ ‎2、两人沉默了一阵…… 桑娜沉默了。 ‎ ‎(1)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两处“沉默”的不同含义。‎ ‎(2)补白桑娜和渔夫沉默时不同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穷人的心地善良。‎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这句话中哪个词特别感人?(熬)‎ ‎(2)理解“熬”字的意思。‎ ‎(3)从“熬”字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勤劳、善良、坚强)‎ ‎4、想想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渔夫会说什么话?桑娜又会说些什么话?(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从文眼上展开教学,从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去发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启发学生从课文省略的部分去揣摩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三、总结,回归课题升华 ‎1、文章题目叫“穷人”,而文中没出现一个“穷”字那是为什么?(小结从语言环境中体现出穷。)‎ ‎2、小结沙俄统治下“穷人”的悲惨命运,可他们的心地是善良的。文中借助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体现出来。‎ ‎【设计意图】‎ 结合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小结文章的写作方法,使学生一节课下来学有所得,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了解了语言的表达方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 四、想象,拓展阅读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课后展开想象续写《穷人》。‎ 指导要点:‎ ‎①续写时运用本课学到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②沿着文脉续写,不变的是人物的穷命运,不变的是人物的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性格。‎ ‎2、拓展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变色龙》。‎ ‎【设计意图】‎ 课外作业主要是通过读写结合,深化本课的语言知识点,达到巩固作用。‎ 五、板书设计: ‎ ‎           穷人 ‎ 桑娜 渔夫 (环境描写)‎ 勤劳 (心理描写)‎ ‎ 善良 (对话描写)‎ ‎ 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帮助别人 ‎【设计意图】‎ 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还对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到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