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部编版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忆读书【部编版PPT】

忆读书 “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 历代往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冰心 (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品有诗集 《 繁星 》《 春水 》 ,散文集 《 小桔灯 》《 寄小读者 》《 再寄小读者 》 ,小说 《 超人 》《 陶奇的暑假日记 》 等。 作者简介 舅 斩 jiù 凯 葛 zhǎn kǎi ɡě 浒 传 hǔ 鲁 煞 zhuàn lǔ shà 寇 贾 kòu 卷 刊 jiǎ juàn kān 琐 栩 suǒ 呻 某 xǔ shēn mǒu 传 (传记) (传说) 例:白蛇 传 ( )是我国四大民间 传 ( )说之一。 (传播) (自传) zhuàn chuán zhuàn chuán 着 (着装) (着数) zhuó zhāo (着急) (拉着) zháo zhe 例:小丽不知道今天原来是被拉 着 ( )来参加宴会的,这才发现自己的 着 ( )装不够得体,心里非常 着 ( )急,幸好小美有 着 ( )数,拉着她去旁边的服装店买了一套礼服。 zhuó zhe z hāo zháo 煞 (煞气) (煞尾) 例: 这部 小说的 煞 ( )尾部分写得很精彩,故事里那个凶神恶 煞 ( )的歹徒终于落入了法网。 ( 煞笔) (凶神恶煞) shà shā shā shà 卷 (画卷) (卷尺) 例:爸爸拿着一把 卷 ( )尺测量这幅画 卷 ( )的长度。 (卷入) (试卷) juàn juǎn juǎn juàn 舅 津 斩 限 凯 葛 述 贾 jiù jīn zhǎn xiàn kǎi ɡě shù jiǎ 衰 刊 琐 朴 篇 shuāi kān suǒ pǔ piān 某 mǒu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无限 一知半解 述说 厌烦 荒唐 辛酸 访问 书刊 烦琐 真情实感 质朴 刊物 词语表 【 津津有味 】 形容 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 一知半解 】 知道 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 厌烦 】 因 不耐烦而讨厌。 【 荒唐 】 (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 辛酸 】 形容 痛苦悲伤。 【 兴亡盛衰 】 指 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 总而言之 】 总括 起来说;总之。 【 消遣 】 做 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 栩栩如生 】 形容 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索然无味 】 形容 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 无病而呻 】 比喻 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 堆砌 】 比喻 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 烦琐 】 繁杂 琐碎。 【 自已 】 抑制 住自己的感情(多用于否定式)。 近义词 期待 — 期盼 消遣 — 解闷 烦琐 — 琐碎 质朴 — 朴实 欣赏 — 赏识 浅显 — 浅近 栩栩如生 — 惟妙惟肖 索然无味 — 味同嚼蜡 反义词 浅显 — 深奥 厌烦 — 喜爱 烦琐 — 简洁 质朴 — 浮华 津津有味 — 索然无味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第一部分( 1 )总说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有很多。 第二部分( 2 ~ 8 )以自己年少时的读书经历来谈“读书好,多读书”。 第三部分( 9 ~ 10 )写自己到老年时仍在读书,以及自己会选择性地读好书。 第四部分( 11 ~ 12 )总结全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 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的 《 三国演义 》 。 七岁读 《 三国演义 》 那时 ,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 《 三国演义 》 ,我听得 津津有味, 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 巾英雄首 立功” ,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 催促下 含泪上床。 读书缘起 —— 舅父讲 《 三国演义 》 津津有味 好听极了 含泪上床 无限期待 听舅父讲 《 三国演义 》 ,“我”听得入 了迷 。 形容兴味特别浓厚。 此后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 《 三国演义 》 ,自己 一知半解地 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一知半解读 《 三国演义 》 因为年龄小, 《 三国演义 》 中有 许多字词都无法认全, 所以只能 一知半解地读 。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我 第一次 读 《 三国演义 》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两次弃书经历 因为读书深入,完全融入到 《 三国演义 》 中,和书中的 人物同 呼吸,共命运。 因为 看 《 三国演义 》 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 《 水浒传 》 尤其 欣赏。那 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 鲁智深, 都有极其生动的 性格 , 虽然 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 《 荡寇志 》 要强多了。 被书中人物的形象、个性打动。 读 《 水浒传 》 开始懂得比较书的优劣。 读 《 水浒 传 》 林冲 武松 鲁智深 《 红楼梦 》 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 女气、林黛玉 的哭哭啼啼都使我 厌烦。还是 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 个朝代和家庭兴亡 盛衰的滋味。 读 《 红楼梦 》 年少不懂 《 红楼梦 》 ,到看懂时已是中年以后。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同一本书,不同年龄段来读,会有不用的感受。 小时候 ,阅历少,所以觉得 《 红楼梦 》 里的人物令人厌烦。长大了,再读,尝到了兴亡 盛衰的滋味 , 加深 了“我”对生活、对历史的认识。 读 《 红楼梦 》 总而言之, 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写读书的收获 ① ②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我 自 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 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 ③ 同时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 《 西游记 》 就会丢下烦琐的 《 封神榜 》 ,看了人物 栩栩如生的 《 水浒传 》 就不会看 索然无味的 《 荡寇志 》 。 ④ 对于 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 的、堆砌 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 呻的 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 去。但是 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 几百上千 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读现代的文艺作品 × √ 写“我”读现代文艺作品的喜好标准: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作品是“我”喜欢的,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作品是“我”摒弃的。 书 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要在对比中找好书,读好书。 因此 ,某年 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 读书 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 是全文的中心句,是作者对儿童提出的倡议,也是对全文的总结,更是对孩子们 的期望。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的中心 读书的意义 有 数量 有 质量 1 . 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冰心读了许多书。 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好书,挑着读,选着读。 2.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①能激起 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 ②能扩大 自己的知识面 ; ③有助于得到 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 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我们应选择怎样的书来读? 好书应该是故事 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 质朴的。能 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 书才能算是好书,我们应该选这类书来读。 4.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 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 《 三国演义 》 ,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作者 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我们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