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小数点位置变化 |冀教版 (1)
小数点位置变化 一、教材分析 1、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7页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和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除法计算打下基础。本课重在发现、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10、100、1000的口算,总结出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乘法。 2、本课教材编写意图及其特点 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1,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扣子,呈现了10枚、100枚、1000枚包装的三袋纽扣示意图,提出了“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100枚、1000枚呢?”的问题。用兔博士的话“把你的算法和同学交流一下,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提示让学生自己计算并交流。然后用亮亮的话给出了计算方法:1枚纽扣5分,10枚是5角,5角是0.5元,呈现了三个算式0.05×10=0.5(元)、0.05×100=5(元)、0.05×1000=50(元)。接着“说一说”提出:“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并交流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用书中同伴的话给出了提示,丫丫说:“0.05乘10,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红红接着说:“0.05乘100……”。最后,用大头蛙的话总结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总结出规律后,在“试一试”中安排了应用规律进行乘法口算,“把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用学生板书的形式展示出计算方法和结果。用丫丫的话特别提出:3.87×1000,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大头蛙告诉学生“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哟!”例2,把写字台的长和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标出长1.3m,宽0.65m。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改写。兔博士要求“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两种改写方法。红红的方法:分别把1米和0.3米改写成100厘米和30厘米,再相加。亮亮的方法:根据1米=100厘米,用1.3直接乘进率100。然后兔博士总结出: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3、本节课的教育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学本节课时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此前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进行整十、整百、整千的计算,有一定的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本节课时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小数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导致数的变化,对小数的大小具备了一些感性经验,但小数点移动后,蕴涵了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的移动和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建立联系。 3、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和学习方法 本节课通过计算10枚、100枚、1000枚纽扣价格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 4、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小数点位置变化,在计算小数点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在理解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换算时,要乘进率,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掌握。学生以往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稍有遗忘。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发现、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10、100、1000的口算,总结出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和描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引出一枚纽扣5分钱。 二、解决问题 1.解决“10、100、10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 2. 提出“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最近天气越来越热,看来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要换夏装了。看,这是一件短袖衬衫。它的上边有这样的纽扣,服装厂要大量生产这种衬衫就需要大量购买这种纽扣。猜一猜一枚这样的纽扣批发价多少钱? 师:1枚这样的纽扣5分钱,想一想,10枚多少钱呢?100枚、1000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结果) 师:一枚纽扣5分钱,化成以元为单位是多少元? 师:10枚多少元,该怎么列式?100枚多少元,怎么列式?1000枚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0枚纽扣是多少元?0.05× 通过谈话,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设置每个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都能解答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的要求并根据结果和算式之间的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 三、总结规律 1.提出“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 交流学生的发现,重点引导学生总结算式中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四、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问题,鼓励学生列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计算的结果,验证规律。 10求的是什么,0.5元呢?他们有什么关系?0.05×100和5元呢?0.05×1000和50呢?(教师板书,完成三个算式)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说一说。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把0.05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所得的积和原数0.0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小数点移动的过程)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是不是像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再做一道题来验证一下。 (出示题目:把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要求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列出算式写出结果,再用计算器检查一下。) (指名汇报。) 在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背景下,由学生自己写出小数乘法算式,既为总结规律提供课程资源,也为下面自己计算并列式打下基础。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为下面的交流奠定基础。 重点讨论,总结一个算式,有利于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的方法,经历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 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前提下提出验证,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可以充分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检验的结果。 3.利用规律进行口算。 五、单位换算 1.出示书上的例2,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 交流学生的结果,总结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六、课堂练习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了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所得的积,只是小数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课件呈现规律,学生小声读)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做一组口算题。(呈现课本练一练口算题,学生口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出示例2,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汇报一下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单位换算的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分享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和互相学习的过程,至此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的完整过程。 体会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简便,考查学生是否会口算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运用规律进行单位换算的机会。 交流的过程是知识整合、提升的过程,使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方法融合在一起。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单位换算题,重点交流改写成复名数的方法。 2. 出示“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口答。 3. 补充习题“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读题,并列式计算。 先让学生了解表中的信息和题目要求,再口答。 学生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 考查学生是否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提高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使学生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