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每课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15 自相矛盾 16 田忌赛马 17 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语文园地 15 自相矛盾 这是一篇古文言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寓言所蕴涵的道理简单 明了,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白 话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不 仅力求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 式。在上课伊始我就明确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寓言故事。学生明白:没有充分的理解,是 不可能把故事表演地惟妙惟肖的。 上课一开始教室里的学习气氛就比较浓厚,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整堂 课充实紧凑。同时也不失轻松愉悦,教学任务比较流畅自然,教学重难点也在学生们的积极 参与下不攻自破。让我看到了班级中平时学习较差学生的潜力。这让我更深地体会到教学方 法对教学效果的巨大影响,一名老师的教学艺术是何等的重要: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 “我要学”,关键在于教师是如何引导启发。备课时多一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上课时老师 就会多几分轻松顺利。投其所好设计教学过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让每堂语文课充 满快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多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初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注意节奏。 学习新课时,先听磁带示范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 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我带领学生齐读一遍课文,明确读音,在文中把需要停顿的地方做 好标记,随后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同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 学生读熟课文后,对照课后注释读懂句意,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简单方法。 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对照注释,揣摩句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经过这一 步的学习,文章内容已在学生头脑中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读“吾 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两句时,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对古文 的理解和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出楚人炫耀的语气,从而体会到楚人说话做事言过其实,自 相矛盾。 3、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 教学“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时,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不 同人物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说出什么样的话呢?注重语气。抓住朗读。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应切实做好朗读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积累一点学习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16 田忌赛马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在《田忌赛马》 这一课的教学中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田忌赛马》写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第一场比赛,田 忌三场都输了,第二次比赛,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使齐威王转败为胜的关键的是 孙膑。他通过仔细观察,看出大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齐威王骄傲轻敌,它们的比赛 规则是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于是孙膑开动脑筋,想到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使田忌反败为胜。文章结尾言简意骇,耐人 寻味,启发我们做事须多动脑筋,广开思路,合理使用力量。这是对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的. 态度进行培养,对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启蒙的很好的教材。 一、创设动手操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 点,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到协同作用, 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此,我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次赛马的 情况,再学课文,摆一摆第二次赛马情况,要求用最简单的方法。再让学生思考,田忌为什 么先出下等马?齐威王赢了第一场后,有可能赢得第二场的胜利吗?如果你是齐威王的话, 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参与进去,进行求异思维。知道齐威王也是有可能赢的。再设疑,为什 么输了呢?引导学生学文,想象齐威王会得意洋洋地说些什么? 二、创造表达、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讨论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理 解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多处使用。例如解决课后第 2 题: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 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1)齐威王每个等到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三个句子体现了孙 膑的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三句话的联系,教师可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 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后,情况会怎样?再让学生讨论三句话 之间的联系,学生及时交换看法,相互启发,便很快地说出: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威 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同时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正是有了 这样的发现,孙膑才作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便可以转败为胜的准确判断。学生在讨论中解 决了问题,又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 三、创设动手操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 点,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到协同作用, 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田忌赛马》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了解现场赛马情况。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用卡片制作表示田忌 和齐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级的"马"。在导学第一段和第三段时,再让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排列 "马"的对阵情况,然后又叫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轻松 有趣地明白了两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 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 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导学《田忌赛马》第四段时,为了 帮助学生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两次赛马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次田忌齐威王第二次田忌齐威王 (斗力)(败)上-上(胜)(斗智)(败)下-上(胜) (败)中-中(胜)(胜)上-中(败) (败)下-下(胜)(胜)中-下(败) 学生经过比较分析,便很快地说出田忌转败为胜是因为在孙膑的指导下,改变了马的出 场顺序,终于以胜两场输一场的战绩获胜。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拓宽训练,启发他们 思考:除了这种出顺序田忌能取胜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取得胜利?让学生试着排其它顺序。 学生很快地排出另两种对阵方法: 田忌齐威王田忌齐威王 (败)上--上(胜)(败)中--上(胜) (败)下--中(胜)(胜)上--中(败) (胜)中--下(败)(败)下--下(胜) 结果:1 :2 结果:1 :2 学生很快又说出从以上排法可以看出,除了第二次比赛的顺序餐,其他顺序田忌都不能 取胜。教师再进一步拓宽训练,问道:"假如齐威王也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应当采取 什么办法才能保持不败?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地得到 发展。 总之,实施主体教育,主要途径是在课堂教学,关键所在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突 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具 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7 跳水 《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 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悬念叠起,整个故事始终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不仅能激发学生 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循环)的能力,更适合于学生的创新能 力培养,使之在学生心中栽培下创造的“小苗”。因此,我在教学《跳水》一文时,紧扣“问” 字,问在课前,问在课上,问在课后。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问在课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 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犹为重要。”因而在学习课文之前,应 该有意识将学生带进课文中,让他们在学习前生疑、思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在进一步思考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1、结合课前预习问 ①读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 ②哪些句子反映小孩子处境的危险? 2、启用图书资料问 ①列夫托尔斯泰是谁,他还写过哪些文章? ②你知道哪些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在课上 课堂是学习课文的主阵地。无任是教师的导问,学生的质疑,都应建立在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上,力求每一处的导问、质疑都能恰到好处。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在探索 过程中领会了真知。 1、从课题处问 ①谁跳水了,为什么跳水? ②怎样跳水,在什么情况下跳水,跳下去了吗? 2、从文章的思路入手问(不零敲碎打) 抓住文章思路,挖掘课堂中的“问”,有利于学生顺藤摸瓜,把握课文的思想和内容, 了解作者行文节局方面的特点。 ①孩子为什么会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②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3、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问(不平均使用力量) 文中的重难点是“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的发展和变化。” ①你能各用一个词归纳出孩子、猴子、船长、水手之间的关系吗? 4、从学生的知识实际问(设计坡度) 如“我们要向船长学习什么?”比较直接,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从知识实际出发, 设计坡度。 ①船长干什么了,他怎么会想到的? ②他碰到事情怎么做的? ③我们应该向船长学习什么? 5、从学生质疑能力角度问。 ①“40 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不是矛盾吗? 三、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问在课后 教育是一把值得人们警惕的双刃剑: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可能扼杀学生的创 新精神。语文课堂的内外必须着眼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对于学生首次获得的过 程或独立做好的,应该被认为是创新,应该给予鼓励。教学的全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再次发 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1、寻找适当的切入口补问 ①假如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呢? ②没有枪,该怎么办? 2、利用层次性作业追问 ①这艘航船上,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联系生活实际自问 ①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课文发生的事例,你能举出 1、2 个吗? ②说说自己的见解。 4、结合学生特点续问 ①请你以“船长的故事”为题,写下三、四个系列小故事。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探险之旅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 曲折的过程写具体,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怎样使学生根据情景编故事,写出情节的曲折是 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珍视独特感受,选取话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 选择探险的地点,自主选择探险的装备,自主选择探险的伙伴。 二、拓展想象空间,充分 表达。为使学生的想象有个广阔的天地,在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时,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为学 生提供想象的契机。我引导学生想象在探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又是怎样摆脱困 境的,在摆脱困境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求生的方法。 三、保护学生的个性写作。在习作设 计中,我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写作,引导学生曲 折的探险过程写具体。 想象是欲望的一种意象化表达和满足。因此,成功的想象作文,必始于欲望的有效唤醒 和刺激。而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冒险、探险、历险、惊险,无疑是其生命成长历程中 的一种本能的精神诉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渗透珍爱生命教育,避免学生不顾危险地去 进行冒险。 语文园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