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北京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北京版 (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用“四舍法试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除数是正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本课主要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便是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的例3呈现购物的情境,引出算出8421。此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试商,由小精灵直接告诉学生把“21同时看作20试商”的方法,并把试商的思考过程放在虚线的方框里,同时呈现完整的除法竖式,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第二部分的呈现在出示的算式后,就由学生自己理解应把62看作多少来试商,关键在于试商和调商的过程。‎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逻辑起点来看,经过第一学段除数是一位数(及整十数)除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笔算除法的直接经验, 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步骤和确定商的位置。为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而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能够用“四舍”法把除数想成整十数来试商,因而学生只要有够解决试商以及调商等问题,就会很快的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9‎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使学生能够运用“四舍”的方法来试商,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2、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试商的方法。‎ ‎3、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比较、概括、试商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学生讨论与交流中,促进学生之间在交流中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法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试商的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用“四舍”法试商初商易大,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和调商。‎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先学后教的方法 。‎ 教学过程:‎ 9‎ 师:同学们,平常都是老师教你们学习,那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习,由小老师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板书:互学)‎ 一、 回忆旧知,复习铺垫。‎ ‎92÷30= 178÷30=‎ 二、探究新知 。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3(1)情境图图)‎ ‎ 师:明来到一个文具店,看看他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1)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什么数学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多少个?”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 ‎1、教学例3(1)‎ 师:这是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跟我们之前学的不一样,你们能解决吗?试一下? ‎ ‎ (1)尝试计算84÷21 ‎ ‎(2)指名板演并汇报计算过程; ‎ 9‎ ‎(3)引导学生质疑;(预设:理解为什么把21看成20来试商?这个84是怎么来的?商写在哪个位置?)‎ ‎ (4)指名说说计算过程;(除数21接近20,把它看作20,4个20是80,接近84又小于84,所以商4,把4与21 相乘,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 师:像刚才我们把除数21各位上的数舍去先舍去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20来试商的方法,叫做“四舍法”求商。我们这节课探讨的就是“四舍法”求商。‎ 师板书课题:“四舍法”求商。‎ 师:我有一个问题两个84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第一个84是表示被除数,第二个84表示4乘21的积。‎ ‎(5)小老师带同学说一遍计算过程,老师总结计算步骤。‎ 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小老师教我们学会了例3的第一问,你们都明白了,那现在继续由小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吧。(板书:互教)‎ ‎2、出示例3(2)继续呈现购物情境,提出问题430元可以买几个台灯?还剩多少元?‎ 小老师:小红也来了,我们来看一下小红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9‎ 师生交流后,列出算式430÷62。 ‎ (1) 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汇报交流(师:你看出了什么?)(板书:互研)‎ 试商的过程:把62看成60试商,430里面最多有7个60,因此先用7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发现627的积比被除数大,这说明商7太大了,要进行改商,也就是把商改写成6再进行计算。(调小) ‎ 师:‎ ‎430‎ ‎62‎ ‎6‎ ‎372‎ ‎ 有必要的板书:‎ ‎ ‎ ‎ 想:62估成60,试商7,62×7=434,434>430,不合适,把商调小,先调小几?(换颜色笔写)‎ 师: 用“四舍”法试商,商可能会怎么样?(偏大)需要怎样调商?(调小)‎ 教师总结:①估把除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即把这个两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②试先用( “ 四舍” ‎ 9‎ ‎ )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试商,看被除数最多有多少个这样的整十数。‎ ‎③乘:试的商和除数相乘,得数和被除数比较。‎ ‎④调:发现实际情况时商可能会偏大,需要调小。‎ ‎⑤减:被除数减得数,看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小老师:我和大家的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三、 新知识运用:(老师)‎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法试商,那我来考考大家!‎ 1、 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 2、 计算下面各题。‎ ‎3、下面的计算对吗?‎ 教师:在笔算除法时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的?‎ ‎4.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用今天我们的学习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9‎ 小老师:数学信息是什么?数学问题是?怎么解决?‎ 生:132是总数,22是每份数,求份数用除法计算。‎ ‎132÷22=6(件)‎ 答:共寄了6件特快专递。‎ 学生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四、全课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四舍”法试商:商可能会偏大,需要调小。 ‎ ‎2、评价(从小老师身上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五、板书设计 ‎ 四舍法试商 ‎ ‎430‎ ‎62‎ ‎6‎ ‎372‎ ‎60‎ ‎430‎ ‎62‎ ‎7‎ ‎434‎ ‎60‎ ‎84‎ ‎21‎ ‎4‎ ‎84‎ ‎20‎ ‎ ‎ 9‎ ‎ ‎ ‎1、估 2、试 3、乘 4、 调 5、减 教学反思:‎ 目标:数学问题解读、师生合作教学。‎ 1、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组轮值进行预习报告,“今天准备学什么,我的问题在哪里”。促进学生明确目标,课前交流,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学情。‎ 2、 片段式小老师教学、收集数学信息环节,分析数量关系环节由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小老师的讲解更深入,也能更好地发挥。‎ 3、 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小老师的能力,比如:‎ 新课讲解突破重、难点时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分享、展示的想法、过程。‎ 问题及原因:学生当小老师,不能很好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能及时作出点评,对于重难点不能及时突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容易掌握。‎ 对策:‎ 9‎ ‎1、试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面对一道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孩子们首先要确定的是拿多少去试商,什么情况下商大了、小了还是合适。小老师通过和同学们总结得出计算步骤:估、试、乘、调、减这样的计算步骤,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竖式计算时,学生用试的商乘估出来的整十数相乘,而不是拿试的商乘它实际的除数,针对真个问题,我及时点拨:84÷21 =4,两个84表示的一样一样吗?通过比较:狄亿歌84试被除数,第二个84是21×4的得数,这样就容易突破重难点。 ‎ ‎2.学生对于四舍五入试商慢慢熟练了以后锻炼孩子们不用把接近的整十数写在除数的上面。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心算、估算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其次在孩子们每完成一个习题之后都要习惯性的拿除数和余数来比较大小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个难点,只有在练习中不断熟练方法,掌握技巧。才能提高计算的能力吧! ‎ ‎3.不注意通过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主要表现在余数比除数大的时候,商往往是小了,需要在试商的基础上改商,可孩子们得到结果后就不在去做检查,导致计算错误。特别是表现在学困生这一群体中。‎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