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苏教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苏教版 (1)

解决问题的策略 ‎ ——从条件出发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上教材第71~73页的例1,“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业纸、板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授 ‎1.猜年龄游戏 ‎2.揭示课题 师:对,只要根据给出的条件就能求出所求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例题教学 ‎1.引入情境(出示图片)‎ 师:瞧,这是小猴兵兵,它特别喜欢吃桃。‎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隐去题目,‎ 师:现在题目不见了,谁能说说这道题目已知了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呢?‎ ‎2.理解题意 ‎(1)理解第一个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 师:“30个”就表示小猴第一天到桃园摘桃子的数量是30个,很简单的一个数量。‎ ‎(2)理解第二个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这个“5”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解释。谁还能解释这个“5”的含义?‎ 师:就是第几天比第几天多摘5个? ‎ ‎3.说解题思路 师: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你打算先根据( ),求出( ),再求……‎ 3‎ 和同桌说一说。指名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先根据( )和( ),求出( )?‎ 师:我们根据第一天摘了30个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可以求出第几天摘的个数?你们会求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吗?‎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方法一和方法二,有其他方法的可以写在方法二的旁边。‎ ‎4.交流不同解法。‎ ‎(1)填表 师:谁是用填表解答的?你把思考过程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求出第二天摘了35个的?‎ 学生说解题思路,教师指着板书演示。‎ 然后呢?根据什么求出第三天摘的个数?‎ ‎(2)列式计算 师:有没有是用列式计算解决的?‎ 指名说一说,教师出示算式。‎ 师:这个同学求出来的答案是不是“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3)交流其他方法(没有省略)‎ 师:有没有同学想出第三种方法的?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回答。‎ ‎7.过程回顾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填表的,有列式计算的,在不同的方法背后,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补充完整课题:的策略)‎ 师:策略这个词听说过吗?是什么意思? ‎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1)第1小题第一幅图 师:他们来到了水果区。(出示图片)理解图片的意思。‎ 想:根据( )和( ),可以求出( )。‎ 口算答案。‎ 第二幅图:从这幅图中又可以找到什么条件,求出什么问题?‎ 口算答案。‎ 回顾小结:先根据( )和( ),求出( )。‎ ‎ 再根据( )和( ),求出( )。‎ ‎(2)第2小题 3‎ 师:三年级要开始写钢笔字了,兵兵和妈妈一起去文具用品区买钢笔。‎ 想:先根据( )和( ),求出( )。‎ ‎ 再根据( )和( ),求出( )。‎ 小结:用“从条件出发”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是一个阶梯,根据条件一步一步地推算出答案。‎ ‎2.第2题 出示题目,理解条件:皮球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独立完成,指名交流。怎么想的?‎ 开始下落时 第一次弹起 第二次弹起 第三次弹起 ‎16米 师:第四次弹起是多少米?第五次呢?‎ 四、综合应用 ‎1.第5题(条件依次出现)‎ 口答第2个,第3个。‎ 师: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你能估计第8个(最后一个)正方形里可能要画多少个吗? ‎ 再和你们估计的比一比,你有什么体会?‎ ‎2.出示故事 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从条件出发,只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还有很多的策略,希望同学们以后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研究,好不好?‎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