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 冀教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 冀教版 (1)

‎《观察物体(一)——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例1及相关内容。 ‎ 设计理念 ‎ 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 ‎ 教学目标 ‎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教学难点 ‎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 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 ‎ 学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小狗玩偶。 ‎ 课桌:4人小组拼桌,4名学生分别坐在东、南、西、北的位置上。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师:老师的女儿有一个宝贝,我还给她的宝贝拍了照片,同学们想看看吗?‎ ‎ 出示第一张照片 多数学生会猜是一个球。 ‎ 师:不对不对,再给大家看看,我从另一个位置拍到的照片。 ‎ 出示第二张照片。‎ 多数学生都猜是一只小猪 师:是的,是一只小猪子,但是她的宝贝可不只是一个摆件这么简单。请看。 ‎ 出示第三张照片 ‎ 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存钱罐。 ‎ 师:没错,她的宝贝就是一只小猪存钱罐,她从小就有存钱的习惯,不乱花钱,不浪费,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好习惯呢?‎ 师:同学们,为什么同一个存钱罐拍到的照片却不一样呢? ‎ 生:因为拍摄的位置不同。 ‎ 师:想要看到物体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呈现的不同照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利用存钱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 ‎(一)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 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一位小客人——小狗,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请组长把小狗放在桌子的正中间,面朝黑板摆正。小狗要协助我们学习新知识,我们除了要感谢小狗,还要尊重小狗,不可以随便碰它,能做到吗? ‎ 生:能!‎ ‎ 师:你们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 ‎[设计意图:学生要能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则需要根据人物与观察对象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空间想象、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因此,需要给学生一个实物情境进行观察。实物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所以要先跟学生约定好规矩。] ‎ ‎(二)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 ‎1.小组合作观察、交流。 ‎ 课件出示:请仔细观察,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小狗是什么样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头不偏、手不动,目光正对着小狗,仔细观察。然后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小狗是什么样的? ‎ 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把自己看到的与同组同学交流。 ‎ ‎2.学生汇报。 先选一个看到小狗的正面的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的小狗有两只眼睛,, ‎ 出示小狗正面的照片: ‎ 师:你看到的小狗是这个样子的吗?(把照片贴在黑板上)是的,这个面的特点就是有两只眼睛。请看到这个面的同学站起来。站在这些站起来的同学的位置就能看到小狗的这个面。 ‎ ‎3.引导学生想象,由立体图过渡到平面图。 ‎ 师: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小狗的前面,你看到了什么?小狗的两只圆溜溜的眼睛、两只前腿.......。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从正面观察到的小狗的样子。 ‎ ‎4.重复体验,加深认识。 ‎ 再选一个看到小狗后面的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的小狗的尾巴和后面的两条腿,, 出示小狗后面的照片: ‎ 师:你看到的小狗是这个样子的吗?(把照片贴在黑板上)请看到这个面的同学站起来。站在这些站起来的同学的位置就能看到小狗的这个面。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小狗的后面,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从后面观察到的小狗的样子。‎ ‎ 再请一个看到小狗左侧面的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小狗长长的身体、一只眼睛和半边鼻子....... 出示小狗左侧面的照片: ‎ 师:你看到的小狗是这个样子的吗?(把照片贴在黑板上)请看到这个面的同学站起来。站在这些站起来的同学的位置就能看到小狗的这个面。 ‎ 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小狗的旁边,你可以看到小狗......与汇报观察左侧面同样的步骤,汇报观察小狗的右侧面。6.小结。 ‎ 师:为什么同一只小狗,看到的却不一样? ‎ 生:在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小狗是不同的。 ‎ ‎ [设计意图:设计按顺序从小狗的正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来观察,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自己描述在本位观察到的小狗的样子,了解观察物的形状特征,出示图片是让学生由立体图形过渡到平面图形,继而想象,初步建立表象。四次重复同样的观察步骤,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看平面图时进行表象的提取作准备。] ‎ ‎(三)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 ‎1.交换位置观察。‎ ‎ 师:不管是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是在别的同学的位置上,我们都只能看到小狗的一个面,如果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咱们看到小狗的四个面,那才叫过瘾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刚才我们经过自己仔细的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小狗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 ‎ ‎ [设计意图:学生必须具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经验,并通过想象,唤醒自己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表象,作出正确的判断。] ‎ 三、小小摄影师(实践活动)‎ ‎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拍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借助语言、动作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变得清晰、可视化,从而形成表象。]‎ 四、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 ‎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 ‎ 课件出示课本68页,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4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把名字写在熊猫图片的下面。 ‎ ‎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 ‎ 师:现在我们都一起想象,我们都站在小明的位置上,能看到熊猫的什么特征? ‎ 生:看到熊猫的脸、肚子。、 教师继续让学生描述小亮、小红、小芳分别看到的熊猫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想象出自己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从而正确判断不同的图形分别是哪个学生看到的。] ‎ 五、全课总结。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那个环节的学习让你印象深刻? ‎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收获、学习的感受,让其情感态度得到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 前面 后面 左侧面 右侧面 ‎ 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