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全国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教师版

‎1.油条佬的棉袄 ‎ 肖复兴 ‎①牛家兄弟俩,长得都不随爹妈。牛大爷和牛大妈,都是胖子,他哥儿俩却很瘦削。尤其是哥儿俩上中学了,出落得更是清秀。那时候,我们大院里的大爷大妈,常拿他哥儿俩开玩笑,说你们不是你妈亲生的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 ‎②牛大爷和牛大妈一辈子老实。他们在大院门前支一口大铁锅,每天早晨炸油条。牛家的油条,在我们那条街上是有名的,炸得松、软、脆、香、透──这五字诀,全靠着牛大爷的看家本事:白矾如何放,是第一关;油锅的温度是第二关;炸的火候是最后一道关。看似简单的油条,让牛大爷炸出了好生意。牛家哥儿俩,就是靠牛大爷和牛大妈炸油条赚的钱供出来的。‎ ‎③大牛上高一时,小牛上初一。那时候,大牛高过小牛一头多,比小牛英俊,也知道美了,每天上学前照镜子,还用清水抹头发,让小分头光亮些。但是,他特别讨厌我们拿他和他爹妈作对比。他也不爱和爹妈一起出门,最不能忍受的是学校开家长会。好几次家长会通知单,他都没有拿回家给爹妈看。‎ ‎④小牛和哥哥不太一样。他常常帮助爹妈干活儿,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他还曾帮爹妈炸油条。不过,牛大爷嫌他炸油条的手艺潮,只让他收钱。而且,大牛的学习成绩一直比他好,因此在哥哥面前小牛有点儿低眉顺眼。于是,牛家也习惯了,大牛一进屋就捧着书本学习,小牛一放学就拿扫帚扫地干活儿。‎ ‎⑤大牛高三那年,小牛初三。两个人同时毕业,大牛考上了工业学院,小牛考上了中专学校。两个人都住校,家里就剩下牛大爷和牛大妈,老两口接着炸油条,用沾满油渍的钞票,供他们读书。‎ ‎⑥小牛毕业后,在工厂工作,又住回家里。大牛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自己租房子住,再也没回家住过。没两年,大牛结婚了。结婚前,他回了趟家,跟爹妈要钱。要多少钱,牛大爷和牛大妈都给了他,但结婚的大喜日子,他不让牛大爷和牛大妈去,怕给他丢脸。‎ ‎⑦就是从这以后,牛大爷和牛大妈的身子骨儿开始走下坡路。没几年工夫,牛大爷先卧病在床,油条炸不成了。紧接着,牛大妈一个跟头栽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落下半身瘫痪。家里两个病人,小牛不放心,只好请长假回家伺候。大牛倒是回来看过爹妈,但主要目的还是要钱。牛大爷躺在床上一声不吭,牛大妈气得扯过油脂麻花的破棉袄,说你看看这棉袄,你爸爸辛辛苦苦炸油条赚钱容易吗?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我们没跟你要过一分钱就不错了!此后,大牛再也没进这个家门。‎ ‎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病床上躺了五六年,先后走了。牛大妈是后走的,看着小牛为了伺候他们老两口,连个对象都没找,心疼得很。但那时,她的病很重,已说不清话了。咽气前,牛大妈一直指着牛大爷那件破棉袄,不知道什么意思。‎ ‎⑨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小牛又开始处理爹妈的东西,看见那件破棉袄,又想起母亲临终前那个动作。他拿起棉袄,抖了一下,里面哗哗响。他忍不住拆开棉袄──棉花中间竟然夹着一张张十元的票子。那时候,十元钱就属于大票子了。据大院里知情的街坊说,老爷子足给小牛留下两百多张大票子──也就是说有两千多元。那时候,一般干部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元。‎ ‎⑩这之后,小牛离开了大院。谁也不知道他搬到了哪里。我再也没见到他们哥儿俩。‎ 20‎ ‎(11)好多年过去了,往事突然复活,是因为最近听到张宇唱的一首歌,歌名叫《蛋佬的棉袄》。歌曲讲了一个蛋佬的故事。蛋佬年轻时,常嫌母亲唠叨。长大懂事后,他靠母亲给他的棉袄里藏着的金条作本,在外卖鸡蛋讨生活。他攒了钱回家,要让母亲“富贵终老”,母亲却已经去世了。“蛋佬恨自己没能回报,夜夜狂啸,成了午夜凄厉的调……他那件棉袄,四季都不肯脱掉。”唱得一往情深,让我鼻酸,禁不住想起牛大爷那件破棉袄。‎ ‎12. 第②段用大量的文字来介绍牛家的油条,有什么用意?(2分)‎ ‎13. 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2分)‎ ‎(2)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2分)‎ ‎14. “小牛和哥哥不大一样”。从全文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16. 牛大爷和牛大妈有哪些品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4分)‎ ‎12.表现了牛大爷牛大妈手艺高超,体现了两位老人的勤劳质朴;为下文下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节做铺垫;‎ ‎13.(1)突出老两口的善良朴实,为两个儿子的优秀而骄傲;(2)委婉回应邻居的玩笑,刻画出牛大爷和牛大妈的朴实,为大牛学习好、小牛勤劳而感到欣慰。‎ ‎14.小牛帮父母干活,不像哥哥嫌弃父母;工作以后小牛回家看望父母,哥哥疏远父母;父母生病时,小牛照顾父母;父母过世以后,小牛感激父母恩德,舍不得扔掉就棉袄。‎ ‎15.(1)借蛋佬的愧疚自责,体现孝敬、感恩父母的主题;(2)与题目照应,交代了想起牛大爷故事的原因,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16.善良淳朴 忠诚老实 勤劳能干 关爱儿子 ‎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初,郑武公娶于申1,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2,惊姜氏,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3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京4,使居之。‎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5,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6,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7。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注释】1申:国名,国姓为姜。2寤生:逆生,指生产时婴儿脚先出来。3亟:屡次。4京:地名。请京:请求以京地为共叔段的封地。5雉:古代城墙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6不度:不合法度。7蔓:发展,蔓延。‎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 (1)遂恶之( ) (2)子姑待之(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16.请根据选文,写出姜氏“多行不义”的具体表现。(2分)‎ ‎ ‎ 20‎ 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柿子树 曹文轩 去东京女子大学,要经过山本家。山本家的院子里长了一棵柿子树,已是一棵老树了,枝杈飞张开来,有几枝探出院外,横在小道的上空。 柿子树开花后不久,便结了小小的青果。这些青果经受着阳光雨露,在你不知不觉之中长大了,大得你再从枝下经过时,不得不注意它们了。我将伸出院外的枝上所结的柿子很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二十八颗。‎ 二十八颗柿子,二十八盏小灯笼。你只要从枝下走,总要看它们一眼。它们青得十分均匀,青得发黑,加上其它果实所没有的光泽,让人有了玉的感觉。‎ 秋天来了。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它们往往是不等果实成熟,就先黄了叶子。‎ 随着几阵秋风,你再从小道上走时,便看到了宿叶脱柯、萧萧下坠的秋景。那二十八颗柿子,便一天一天地裸露了出来。终于有一天,风吹下了最后一片枯叶,此时,你看到的只是一树赤裸裸的柿子。这些柿子因没有任何遮挡,在依旧还有些力量的秋阳之下,终于开始变色——灯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先轻轻地亮,接着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起来。‎ 此时,那横到路上的枝头上的柿子一下子就能数清了。从夏天到现在,它们居然不少一颗,还是二十八颗。‎ 二十八盏小灯笼,装点着这条小道。‎ 柿子终于成熟了。它们沉甸甸地坠着,将枝头坠弯了。二十八颗柿子,你只要伸一下手,几乎颗颗都能摸着。我想:从此以后,这二十八颗柿子,会一天一天地少下去的。这些灯笼,早晚会一盏一盏地被摘掉的,最后只剩下几根铁一样的黑枝。‎ 然而,一星期过去了,枝上依然是二十八颗柿子。‎ 又过去了十天,枝上还是二十八颗柿子。‎ 那天,我在枝下仰望着这些熟得亮闪闪的柿子,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可思议。‎ 十多年前我家也有一棵柿子树——这棵柿子树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给的,起初,母亲不同意种它,可我偏要种。母亲没法,只好同意我将这棵柿子树种在了院子里。‎ 柿子树长得很快,只一年,就蹿得比我还高。‎ 又过了一年。这一年春天,在还带有几分寒意的日子里,我们家的柿子树居然开出了几十朵花。‎ 几阵风,几阵雨,将花吹打掉了十几朵。后来,天气一直平和得很,那十几朵花居然一朵未再凋零,在枝头上很漂亮地开放了好几天,直到它们结出了小小的青果。‎ 从此,我就盼着柿子长大成熟。‎ 这天,我放学回来,母亲站在门口说: “你先看看柿子树上少了柿子没有。”‎ 我直奔柿子树,只看了一眼,就发现少掉了四颗——那些柿子,我几乎是天天看的,它们长在哪根枝上,有多大,各自是什么样子,我是清楚的。‎ ‎“是谁摘的?”我问母亲。‎ 20‎ ‎“西头的天龙摘的。”‎ 我骂了一句,扔下书包,就朝院门外跑,母亲一把拉住我:“你去哪?”‎ ‎“揍他去!”‎ ‎“他还小呢。”‎ ‎“他还小?不也小学六年级了吗?”我使劲从母亲手中挣出,直奔天龙家。半路上,我看到了天龙,我一把揪住他,并将他掼到田埂下。他翻转身,躺在那里望着:“你打人!”‎ ‎“谁让你摘柿子的?”我跳下田埂,揪住他的衣领,将他拖起来,又猛地向后一推,他一屁股跌在地上,随即哇哇大哭起来。‎ 过不一会儿,天龙被他母亲揪着找到我家门上来了:“是我们家天龙小,还是你们家文轩小?”‎ 母亲赶紧从屋里出来,向天龙的母亲赔不是,并对天龙说:“等柿子长大了,天龙再来摘。”‎ 天龙的母亲从天龙口袋里掏出那四只还小的青柿子扔在地上,然后在天龙的屁股上连连打了几下:“你嘴怎么这样馋?你嘴怎么这样馋?”然后,抓住天龙的胳膊,将他拖走了。 ‎ 母亲回到屋里,对我说:“当初,我就让你不要种这柿子树,你偏不听。”‎ ‎“种柿子树怎么啦?种柿子树也有罪吗?”‎ ‎“你等着吧。不安稳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后来,事情果然像母亲所说的那样,这棵柿子树,使我们家接连几次陷入了邻里的纠纷。最后,柿子树上,只留下了三颗成熟的柿子。‎ 三颗柿子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上,十分耀眼。‎ 这天夜里,我隐约听到院里有动静,我打开屋门,就见朦胧的月光下有个人影斜穿过庄稼地,消失于夜色之中。‎ 再看那棵柿子树,已一果不存,干巴巴地站在苍白的月光下。‎ 我站在凉丝丝的夜风里,望着那棵柿子树,默然无语。‎ 月色凄清,我用斧头将这棵柿子树砍倒了。从此,我们家的院子又变成了与别人家一样单调而平庸的院子。……‎ 面对山本先生家的柿子树,我深感疑惑:世界上竟能有这样纯净的民风?‎ 那天,中由美子女士陪同我去拜访前川康男先生。在前川先生的书房里,我说起了柿子树,并将我对日本民风的赞赏,告诉了前川先生。然而,我没有想到前川先生听罢之后,竟叹息了一声,然后说出一番话来,这番话一下子颠覆了我的印象,使我陷入了对整个世界的茫然与困惑。‎ 前川先生说:“我倒希望有人来摘这些柿子呢!”‎ 我不免惊讶。‎ 前川先生将双手平放在双膝上:“许多年前,我家的院子里也长了一棵柿子树。柿子成熟时,有许多上学的孩子从这里路过,他们就会进来摘柿子,我一边帮他们摘,一边说,摘吧摘吧,多吃几颗。看着他们吃得满嘴是柿子汁,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孩子们吃完柿子上学去了,我们就会站到院门口说,放了学再来吃。可是现在,这温馨的时光已永远地逝去了。你说得对,那挂在枝头上的柿子,是不会有人偷摘一颗的,但面对这样情景,你不觉得人太谦谦君子,太相敬如宾,太隔膜,太清冷了吗?那一树的柿子,竟没有一个人来摘,不太无趣了吗?那柿子树不也太寂寞了吗?”‎ 20‎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心中回味着前川先生的话。他使我忽然面对着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不知如何是好了。‎ 我又见到了山本家的柿子树。我突然地感到那一树的柿子美丽得有些苍凉。它孤独地立着,徒有一树好好的果实。从这经过的人,是不会有一个人来光顾它的。‎ 我绝不能接受我家那棵柿子树的遭遇,但我对本以欣赏之心看待的山本家的柿子树的处境,也在心底深处长出悲哀之情。‎ 秋深了,山本家柿子树上的柿子,终于在等待中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要有一阵风吹来,就会从枝上脱落下三两颗,直跌在地上。那柿子实在熟透了,跌在地上,顿作糊状,像一摊摊废弃了的颜色。‎ 还不等它们一颗颗落尽,我便不再走这条小道。‎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日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17.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1)宿叶脱柯( ) (2)揪住( ) (3)胆怯( )(4)田埂( )‎ ‎18.文章1-10段中,作者反复提及山本家的“二十八颗柿子”有何目的?(3分)‎ ‎ ‎ ‎19.请从修辞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这些柿子因没有任何遮挡,在依旧还有些力量的秋阳之下,终于开始变色——灯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先轻轻地亮,接着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起来。‎ ‎20.文章记述了十多年前“我”家也曾经种过一棵柿子树的经历,这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我”家柿子树的成长经历。(4分)‎ ‎21.联系上下文,细读文中两处描写“我”内心感受的语句,如何理解“我”的“不可思议”和“默然无语”?‎ ‎①那天,我在枝下仰望着这些熟得亮闪闪的柿子,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可思议。‎ ‎②我站在凉丝丝的夜风里,望着那棵柿子树,默然无语。‎ ‎22.文中说,“他使我忽然面对着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不知如何是好了。”作者究竟面临怎样的“两难困境”? ‎ ‎23.不同的民风带给柿子树不同的遭遇,哪种柿子树的遭遇是作者能够接受且欣赏的呢?作者期待的民风又是怎样的呢?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次日平明,南皮大开四门,军在后,驱百姓在前,喊声大举,一齐拥出,直抵曹寨。两军混战,自辰至午,胜负未分,杀人遍地。操见未获全胜,弃马上山,亲自击鼓。将士见之,奋力向前,谭军大败。百姓被杀者无数。曹洪奋威突阵,正迎袁谭,举刀乱砍,谭竟被曹洪杀于阵中,郭图见阵大乱,急驰入城中。乐进望见,拈弓搭箭,射下城壕,人马俱陷。操引兵入南皮,安抚百姓。忽有一彪军来到,乃袁熙部将焦触、张南也。操自引军迎之。二将倒戈卸甲,特来投降。操封为列侯。又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操封为平北将军。‎ 20‎ 下令将袁谭首级号令,敢有哭者斩。头挂北门外。一人布冠衰衣,哭于头下。左右拿来见操。操问之,乃青州别驾王修也,因谏袁谭被逐,今知谭死,故来哭之。操曰:“汝知吾令否?”修曰:“知之。”操曰:“汝不怕死耶?”修曰:“我生受其辟命①,亡而不哭,非义也。畏死忘义,何以立世乎!若得收葬谭尸,受戮无恨。”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遂命收葬谭尸,礼修为上宾,以为司金中郎将。因问之曰:“今袁尚已投袁熙,取之当用何策?”修不答。操曰:“忠臣也。”‎ ‎【注释】①辟命:辟除的命令;汉代州郡长官有权自行任用属吏,王修官青州别驾,即为青州刺史袁谭生前所任用,所以说“生受其辟命”。‎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曹军与袁谭军混战,请依据选文第一段分析,曹军能够入城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26.曹操不杀王修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可见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4.(1)厌恶、讨厌 (2)等待、等候 15.蔓延的野草都不可以除去,更何况是您的宠爱的弟弟呢 16.姜氏欲立自己喜爱的共叔段为王;为共叔段请求不合法度的京地作为封地。(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 ‎17.(1)kē(2)jiū (3)qiè (4)gěng ‎18.作者意在强调这28颗柿子自始至终一直在枝头,没有人摘他们。和后文“我”家的柿子被乡邻们偷走的境遇形成对比。表现日本社会自律的民风。‎ ‎19.比喻或者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柿子成熟后美丽灿烂、光彩夺目的样子,表现了我对柿子的喜爱。‎ ‎20.插叙。我从同学那里得到树种种下柿子树,刚刚结果时邻居天龙偷走了四颗柿子,后来村民们陆续偷走了全部的柿子,我愤怒之下砍倒柿子树。‎ ‎21.①不可思议是我看到山本家的柿子无人采摘,这让我觉得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也有我对日本淳朴民风的赞美 ‎②默然无语是因为我看到自己家的柿子树的果实全部被人偷走,内心愤怒、无奈、失落,痛苦,所以说不出话来。‎ ‎22. 果实被人偷光是被剥夺了喜悦和希望的,这让作者觉得愤怒不能接受;但是没有人采摘的果实是寂寞的,无人欣赏的,这也让人难以接受。两者都一样地让人悲哀。23.如前川先生家曾经的柿子树那样,结出的果实能够有人分享,带给自己和他人快乐的柿子树是作者希望看到的。作者期待淳朴善良、和平温馨,人人守本分,不贪图他人东西,亦懂得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的和谐民风。‎ ‎24.《三国演义》 罗贯中 ‎25.(1)曹操身先士卒,奋勇争先。(2)手下曹洪等将领武功高强,勇不可当。(3)袁军倒戈。‎ ‎26.因为王修忠义,可见曹操爱惜人才。‎ ‎3.散文阅读。(18分)‎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1)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醉人的清香。‎ ‎(2)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3)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20‎ ‎(4)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5)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6)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7)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8)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9)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10)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11)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19、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3分)‎ ‎20、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 ‎ ‎21、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和加粗的词语。(4分)‎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22、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既有 之情,又有 之情。(2分)‎ ‎23、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3分)‎ ‎24、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3分)‎ ‎25、作文。(60分)‎ ‎19、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有美感富有诗意。‎ ‎②有意蕴,暗示(揭示)文章的中心。‎ ‎③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答对一点得1分)‎ 20‎ 线索一:→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拦腰截断)‎ ‎ 线索二:→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每空1分,意近即可)‎ ‎21、(4分)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盛开时的美丽,表达了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弟弟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 ‎ (指出其中一处的修辞,并能结合内容或情感作答即可。修辞1分,内容或情感1分)‎ ‎ ②“期待”是期望、等待的意思。这里体现了我盼望弟弟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的心情;“忐忑”是心神不定的意思,体现了我不知道回故乡是否会给弟弟带来好影响的不安心情。(每词1分)‎ ‎(2分)①对槐树经受磨难重获生机的敬佩(或感动)之情;‎ ‎②对自己因伤痛一蹶不振的羞愧(或自责)之情;‎ ‎③受槐树的启迪幡然醒悟的振奋(或喜悦)之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23、(3分)①人应该像树一样,在遭受灾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默默承受,做一个智者;②同时,人应该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乐观,做一个强者。‎ ‎24、(3分)开放题,能围绕“花、树、人都会遇到不幸,但只要保持平和心态、乐观坚强面对,就一定能抵达幸福的彼岸”这一主旨;(1分)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2分)‎ ‎4.阅读加练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瓷器 ‎①17、18世纪,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瓷器同黄金一样贵重。中国瓷器受到西方人的热烈追捧,成为王室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之宝,国王们相互馈赠的礼品。许多世袭贵族,甚至不远万里,专门到中国定制印有自己族徽的瓷盘,然后作为传世珍宝收藏。‎ ‎②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③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④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⑤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 000 ℃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 200 ℃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 300 ℃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⑥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20‎ ‎⑦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的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⑧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请简要说明文章第①段的作用。(3分)‎ ‎2.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 200 ℃了。‎ ‎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4.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粉墨人生 韩静霆 ‎①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如同使剑,左右开弓,有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到了夜里,蘸满色彩的笔放下了,人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后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 ‎②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妆的和没化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妆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 ‎③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留到戏园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 ‎④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密不可分的插科打诨,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梦霞、彩霞、晓霞,我永远不会忘记。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音乐是非常复杂的,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两个演员在台上,说说笑笑,忽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这就开始动弦子了,开始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 ‎⑤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我们便一起到成人干活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挖土方啊、挑土啊,干了整整七天,弄得灰头土脸,每人挣了六块四毛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如此这般“巨大”数目的人民币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龙头的破二胡,一人买了一支笛子,迫不及待地在街边上就吱扭吱扭地拉起二胡,开始了我们的艺术之旅!‎ 20‎ ‎⑥等我学会拉琴之后,地方戏院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演出。坐在他们那个骡马大车上,非常骄傲地和演员们坐在一起。那时候,在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而它更重要的恩惠和好处,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 ‎⑦地方戏院和地方戏,把我和郝同学黏在一起。可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灾祸不期而至。大概是因为郝同学生的一副讨女生喜欢的小白脸儿吧,一日放学,我们班几个大个儿的同学纠集了一帮人,喊着让我闪开,我回头还没醒过神儿来,雨点儿一般的砖头就砸向郝同学了,追着打他。我呆呆地站在路上,浑身发抖,觉得冷。这一番砖头和叫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残酷和丑恶的东西。后来,郝同学退学了,到地方戏院去学习操琴。最后他成了我们那个城市的地方剧院院长。他的爱人是我们那个地方最漂亮的、最好的地方戏演员。地方戏慷慨地给了郝同学一个好生活。我呢,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新的艺术人生。‎ ‎⑧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一幕一幕地拉开。我的老伴儿陪我走过了五十多年,她常常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可惜,再也不容易找到童年趴戏园子窗台那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了,老花的眼睛是不是也磨出了老茧?老家的旧房院落和地方戏园子全都铲光了。今年母亲病逝,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 ‎⑨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童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好的想象和追忆,调动起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入。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代,回到从少年开始的粉墨人生。‎ ‎(选自2015年11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改)‎ ‎1.选文写了“我”和戏曲结缘的过程。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补充完整故事情节。(4分)‎ 趴在窗台看化妆→________________→痴迷沉醉二人转→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词句的含义或表达效果。(每小题3分,共6分)‎ ‎(1)文中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场面描写,体会这样写的表达作用。(3分)‎ 那时候,在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孤儿”有什么含义?(3分)‎ 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 ‎3.有的人认为文中写到的郝同学是个多余的人物形象,应该删掉,也有的人认为写郝同学正体现了作者的巧思。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一说你的理由。(4分)‎ ‎4.本文以画戏曲人物开头,又以画戏曲人物结尾。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和作用。‎ ‎ ‎ 参考答案 一、1.第①段写了中国瓷器受到西方人的热烈追捧,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瓷器,说明了中国瓷器享誉世界,到处受到人们的喜爱,突出中国瓷器的珍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据推测”是“根据猜测”的意思,表示估计,说明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 200 ℃只是一种猜测,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康熙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花卉瓷盅加彩题句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瓷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 ‎4.①科学技术含量高;②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③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二、‎ ‎1.混票逃票进戏院 辛苦赚钱买乐器 ‎2.(1)采用味觉、嗅觉等多感官的铺叙和生动的场面描写,突出了老乡的热情好客,反映了老乡对民间艺术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和戏曲结缘的美好记忆和浓郁的怀恋之情。‎ ‎(2)“我”失去了老母亲,而且老家、老戏园子全都消逝,失去了戏曲这一精神寄托、心灵家园。‎ ‎3.郝同学是我戏剧梦想的“伙伴”,是彼此“人生”的见证,拓展了文章容量。郝同学的人生之路和戏剧不分离,因戏而买乐器,退学后去学戏,戏又给了他一个好生活,他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强化了“粉墨人生”的主题。‎ ‎4.作者由看戏曲,到演戏曲,又到画戏曲,结构上,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形成回环的结构之美。内容上,扣住标题,表明作者和戏曲的关系之深,强化戏曲对作者人生的影响,表达作者热爱戏曲、热爱人生的感情。‎ ‎5. 阅读加练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说“茶”‎ 李国文 ‎①我们中国老百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虽然排在末尾,却是一门最有讲究、最有情趣、最有文化、最给人启迪的学问。‎ ‎②饮茶的要义,就是通过有一定温度的白水,将茶叶中的精华析解出来。这个过程,今人曰冲,古人曰煎,做法不同,道理是相似的。宋代苏轼有一首题为《试院煎茶》的诗:“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写出了茶与水、火与水的关系。据传唐宰相李德裕,曾托去江南的朋友舀回长江之水,供他煎茶,此人疏忽了,船已渡江,方想起汲水事,只好临时于江边舀了两罐捎回长安。李德裕煎出茶来一品,便说,你取的非中段中流之水吧?不要瞒我。可见唐代文人饮茶,对水的要求是很高的。‎ ‎③为什么呢?因为好水还要配以“活火”,才能真正煎出好茶。水加热时释放出气泡,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地便像鱼眼大小。古人认为,沏茶的水若是滚过了头,也就是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沸腾而逸出,水便“老”了,用这样的水,煎出来的茶,在口味上就要差一点了。所以需特别讲究“火候”。东坡诗“贵从活火发新泉”中的“活火”,就是要不停地用扇子扇,使炭火得到充分燃烧,使水沸腾出“鱼目”则止,这样煎出的茶,才让人饮后神清气爽。‎ ‎④茶不仅有清心明目的功效,还给世人增添了许多情趣。据说宋代上至宫廷,下到民间,饮茶成为时尚。据《梦粱录》里记载,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茶肆、茶楼、茶坊、茶担,遍布全市,饮之外,有吃,吃之外,有乐,是广大民众的消闲去处。而苏东坡题为《惠山烹小龙团》诗中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小团月”,则是专供宫廷饮用的龙团茶饼,属于极品的贵族饮料了。欧阳修《归田录》有云:“茶之品莫贵于龙凤团,凡二十余饼重一斤,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龙团茶分大小,小者贵重于大者,所以,有此口福的苏东坡,情不自禁咏诗记事,记叙他的这次高级消费。‎ 20‎ ‎⑤今人泡茶,谁都会的,用烧开的水往杯子里或茶壶里一冲,就行了。古人煎茶,就比较麻烦,一是在炉子上将茶煮来饮用,二是在炉子上现烧水现沏。虽是烦琐,但也显得精致些,高雅些。我国至今还保留着饮茶风俗的,有闽粤一带的潮汕功夫茶,还有北京地区的盖碗茶等。有些少数民族也沿用着古老的茶道,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等。各地时常举办的茶艺表演,成为当地老百姓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⑥茶是有品格的,它的味道不十分浓烈,也不过于绵软。喜清新、倡自然、求本色、好自如的茶道,恐怕,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呢!‎ ‎(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1.本文针对“茶”,主要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分)‎ ‎2.文章第②段讲述唐代宰相李德裕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3.文中画线句用到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应推崇饮茶。(3分)‎ ‎【材料一】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了。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唐朝时饮茶成风。到南宋时,《梦粱录》中更说道:“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日常饮料。‎ ‎【材料二】 茶叶和茶饮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的常见主题,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战国大诗人屈原曾在自己作品里提到“茶茗”。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有关于茶的诗。李白一首敬亭山饮茶诗云:“茗生此山石,玉泉流不歇。”杜甫有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写茶文化雅事最多的算是《红楼梦》,栊翠庵女尼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吃“体己”茶,使人觉得雅性十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青春的纸条 余显斌 ‎①王老师用一个善良的谎言,挽救了我们的青春。‎ ‎②那时,我还在初三读书,正是情感懵懂的时候。同桌是个女生,一个很美的女孩,一笑,让人心中一片明亮,好像面对一片春草,一片山花,十分舒畅。女孩爱笑,爱叽叽喳喳地说话。说话时,望着人,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仿佛蝶翅一般,给人带来一片清凉。‎ ‎③有一天上午第四节课,是班主任王老师的。他教我们语文,戴着一副眼镜,能说会道,古诗词基本功很好。能将随便一首诗词,分析得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让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他把班上女生男生看得忒紧,不许走得太近,不许有恋爱迹象,用他的话说:“豆子大的娃娃,好好读书。”‎ ‎④谁知,那天上课时,就发生一件事。‎ ‎⑤当时,他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课,眼睛突然一斜,马上停下了,然后快步走到我面前,伸出手说:“拿出来!”我红了脸,左顾右盼,假装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暗地里,把手中一张纸条揉成团,悄悄丢在地上。谁知,这个细小的动作仍被他看见了。他俯下身子,拾起那个纸团,严肃地对大家说:“这是吴晓蒙给周至的纸条。”吴晓蒙,是那个女生。周至,就是我。‎ ‎⑥他说,自己最近经常听到有同学反映,说我们两人走得很近,总有些不信,不料,今天竟让自己抓了个现场。说完,他得意地转身问同学们:“我曾经说过,这样的纸条抓住该怎么办?”大家听了,异口同声地回答:“读!”他打开来看看,眉毛一挑,瞪大了眼。大家以为他不想读,都起哄道:“读,读。”他点点头,咳嗽一声,字正腔圆地读起来:“周至同学你好,你的英语那么棒,能教一下我吗?我特想考上重点高中。”‎ 20‎ ‎⑦他读完,眉毛一扬,眨了眨眼睛,脸一下子红得像个大苹果,失望地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回事。”大家都不说话了,望着我们俩。他叹了口气:“看来,是我想错了,把同学们的关系想得太复杂了。现在,我得向他们道歉。”‎ ‎⑧他说完,真的向我们道歉了。接着,他向全班同学号召,向吴晓蒙和周至同学学习,一个桌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且,他当场预言,吴晓蒙同学和周至同学有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中考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全班同学听了,都鼓起掌来。他笑着,把纸条随手装入衣兜,也跟着鼓起掌。我和吴晓蒙都红了脸,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⑨以后,我们班竟然没有早恋现象发生,即使有这样苗头的学生,也停止了。大家整日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学习,如一群鸟儿。我,还有吴晓蒙,竟然成了大家效仿的对象。我们当然不甘落后,不只是我们成了大家的榜样,更因为,王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打了包票,说我们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那年,我们班考得出奇的好。我和吴晓蒙都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 ‎⑩临走,王老师拿出那张纸条,悄悄还给了我。那张纸条上写:周至,我很喜欢你,你呢?纸条的背面,是一行龙飞凤舞的字,是王老师的:芽儿只有茁壮成长,将来,才会长成大树,才会在事业上开出红硕的花朵,否则,只能早早凋谢。我相信,我的学生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⑪这张纸条,我一直夹在笔记本中。‎ ‎⑫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已经忘记,独有那件事,还有那个善意的谎言,以及那张纸条,我永远忘不了。因为,王老师用一个善良的谎言,挽救了我们的青春。‎ ‎(选自《读者》,有改动)‎ ‎1.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2.你怎样理解第⑩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3.本文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4.将文章题目“青春的纸条”换成“善意的谎言”好吗?为什么?(3分)‎ ‎ ‎ 参考答案 一、‎ ‎1.①如何能煎出好茶:好水配活火。②茶的功用:不仅能清心明目,还能给世人增添情趣。③我国至今保留的饮茶风俗和茶的品格与中国人精神的联系。‎ ‎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文人饮茶对水要求很高,使说明更加具体、真实、有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作比较。拿今人泡茶的简单和古人煎茶的麻烦进行对比,突出说明古人泡茶的精致和高雅。‎ ‎4.示例:茶可以用来清心明目,冲浊爽气,颐神养性,饮茶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时尚;饮茶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品出人生的况味,获得悠然自得、高雅闲适的心情;茶道,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深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了一种茶文化。‎ 二、‎ ‎1.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王老师带领大家赏析诗词时充分享受诗词之美”比作“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见解独到、把握精准、用语生动形象,让人身临其境,沉醉其中。‎ 20‎ ‎2.王老师把“学生”比作“芽儿”,告诉他们,只有踏踏实实完成学业,将来才会成长,才会有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若现在沉迷早恋,只能早早失败。‎ ‎3.内容上:总结自身感触,点明中心,说出王老师“善良的谎言”对自己成长的意义。结构上:首尾呼应,对应题目,点明主旨。‎ ‎4.不好。“纸条”是故事发展的线索,暗含“纸条”在那段青春岁月里对自己的影响,因此用“青春的纸条”作题目更合适。‎ ‎6.(1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B.太丘舍去 去:离开 C.相委而去 委:委托 D.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去后乃至 乃吾前狼假寐 C.相委而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下车引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1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陈太丘与友期》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8题。‎ 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巡阅长江时,每赴营官处,营官急将厅事陈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陈,一律撤去,始敢迎入。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堕地。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不敢仰视。‎ 20‎ 曾饭友人处,见珍馔,辄蹙额,终席不下箸,惟嗜辣椒豆腐。友人谒之于西湖“退省庵①”,公衣茧绸袍,加羊毛外褂,已裂数处,冠缨作黄色。室中除笔砚外,惟竹簏二事②。久之,命饭,园蔬数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注释】 ①退省庵:彭雪琴晚年休憩之所。 ②事:件。‎ ‎16.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3分)‎ 彭 雪 琴 力 崇 俭 朴 偶 微 服 出 状 如 村 夫 子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曾饭友人处,见珍馔,辄蹙额,终席不下箸,惟嗜辣椒豆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彭雪琴的俭朴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C 14.B 15.B ‎16.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17.(彭雪琴)曾经在友人家吃饭,见满桌山珍海味,就皱起眉头,自始至终没动筷子,只是嗜好吃点辣椒豆腐。‎ ‎18.①衣着简朴破旧;②住处陈设简陋;③饮食粗茶淡饭。‎ ‎ 7.十八、记叙文阅读(共12分) ‎ 有光就有影 ‎ 刘 同 ‎①高一时,我就读于理科重点班,而老贺是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高二的时候,文、理正式分班,分班考试我考得很糟糕,爸爸妈妈急坏了,我想改学文科。 ‎ ‎②我和老贺不熟,但是学校里到处都是他的传说:他上的课很牛,英文口语全市冠军,还有每天晚上去吹萨克斯。 ‎ ‎③我很羡慕这样的人,崇拜久了,就好像和他很熟了一样。鬼使神差,我鼓起勇气站在了他们班的门口,等着他下课。 ‎ ‎④老贺夹着教材走出来,怯懦的我站在走廊上,喊了一声:“贺老师。” ‎ ‎⑤一米八五的他停下来,低头看着当时一米五八的我,他的目光有压迫感,可是我看到他的嘴角突然扬起了微笑,我突然就拥有了能够与他平视的力量。 ‎ ‎⑥我说:“贺老师,我是理科班的学生刘同,也许您不认识我,但是我很想进入您的班,我知道这一次考试自己考得不好,但是我肯定下次可以考好的,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 ‎⑦“好的,我知道了。我回去考虑一下。”老贺带着微笑说。 ‎ ‎⑧后来,当我的名字真的出现在文科重点班的编排表里时,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老贺对我的信任。 ‎ ‎⑨可进入高二之后,我的成绩依然起色不明显。我开始躲着老贺,不光因为缺乏自信,而且怕他摇头失望。 ‎ 20‎ ‎⑩老贺似乎发现了我的异样,他也不找我聊天,而是点名让我参加各种文科班的课余活动。我的普通话很烂,他偏让我参加演讲比赛;我说话的逻辑不是特别清楚,他偏让我组织班级的辩论队;我根本不会跳舞,他让我和几个男生一起跳民族舞;我的英文不怎么好,但他给了我一篇稿子,让我参加英文口语比赛……‎ ‎⑪我每天疲于奔波,很多同学对我并不感冒,我觉得世界全是黑的,唯一的光,可能就是老贺发现我沉到海底,冷不丁把我打捞上来那一下。虽然我想一直沉底,但他每次点到我名字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他“我一定要做好”。 ‎ ‎⑫高三前,我去一所重点大学参观,突然意识到,原来一个人成绩好的话,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交往的朋友。那时我明白了,老贺让我参加各种活动,是想让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向学习要能力的想法更重要,只要敢于向自己的弱势开刀,就有很大的可能性。 ‎ ‎⑬高考结束,我考上了一所省级师范大学,老贺特别开心,他说你要好好加油。然后对我爸爸说:“你儿子总是能从一片废墟中,找到一点点光,打也打不死。” ‎ ‎⑭也许是老贺当初说“他是一个会在黑暗中找光的人”,所以后来无论遇见怎样的事情,我的第一个念头都不是“怎么办,完蛋了”,而是“来,我们看看光在哪里吧”。 ‎ ‎⑮后来,我问老贺为什么会允许我进入文科重点班,他似乎想了很久,然后说:“我完全没有想到你能主动来找我,说实话,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暗影,但我被你冲过来的光吓倒了。有影就有光,一个学生千万不要被你黑色的身影吓倒。与其说是我相信你成绩会好,不如说是我知道你的弱势在哪里,于是,我鼓励你向薄弱的地方冲击。” ‎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10) ‎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⑬段画线的句子。(3分)‎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我的普通话很烂,他偏让我参加演讲比赛;我说话的逻辑不是特别清楚,他偏让我组织班级的辩论队。‎ ‎3.文章以“有光就有影”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4.结合第⑮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3分)‎ 十九、记叙文阅读(共12分) ‎ 掠过青春的红榜 ‎①高三第一个月月考发榜,红红的榜单上竟然有我的名字,“137名”,而且还是第一张红榜。上高中以来,我的成绩从来没有上过榜,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②顾不得学校的校规校纪,我偷偷去超市买了一瓶啤酒,顺便带了一包豆腐干,悄悄地带进宿舍,几口下去,瓶子见底。脑子感觉晕乎乎的,像做梦似的,脑海中浮现出我考第一的画面,我竟然上了985大学。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被查寝室的老师发现。 ‎ 20‎ ‎③老师直接把我叫进办公室,问我为什么喝酒。我语无伦次,说了半天才说出祝贺取得好的成绩。老师又问我考到全校多少名。137名!我脱口而出。老师“嗯”了一声,站起身,指着操场上跑步的一个女同学说,她的成绩全校前十名,她在跑步。又指了一个坐在操场上看书的同学说,他的成绩也一样。‎ ‎④老师接着说,这是你新的起点,自己记住就行了。你的人生,还有很多新的起点,不是拿来庆祝的,而是让你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 ‎ ‎⑤我是一个差等生,我不止一次地说,我讨厌读书,但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我被动地学习。高一到高二,学校有几十个班,学生上千人,我年级排名五百上下,每次张榜前200名,我的名字从来没有上去过。‎ ‎⑥我想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该玩就玩,该上课就上课,运气好上个二本学校,运气不好就上专科。不像班上的一些学霸,为了成绩拼死拼活,把人弄得像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高中时光,这么宝贵,一辈子只有3年,应该好好享受。 ‎ ‎⑦父亲每天在耳边唠叨,在他眼中,只有985大学才入法眼,其他学校不值一提。我也想考这样的大学,在我所就读的乡镇学校,每年能考上这样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我叫他认清现实,我不是天才,是普通人,考一般的大学,找一般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出人头地。我想给他说这番话,但我没有说出来,我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编造一个跟985靠谱的成绩,发给他,让他高兴高兴。‎ ‎⑧父亲每天还会发些鸡汤、段子。老实说,我的成绩能够提升,多少受到他的影响。如果不是他发的信息,我不知道985大学有哪几所,在什么地方。受他的励志鸡汤的影响,我稍微努下力,考了全校137名,成绩竟然上升得这么快。数学成绩从来没有上百分,这次考了121分。 ‎ ‎⑨跟聪明的同学相比,我发现我不笨,只是我投入太少。我还没有熬到凌晨,周末节假日照常休息,睡到自然醒。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将考试的真实成绩给父亲看。他没有惊讶,只是叹了一口气。我才想起,以前我总在编故事,我不止一次地将我的成绩提到了百名以内,他在外地打工,每年只回来一次,只要不说第一名,他大概相信。只有这样,母亲给钱才爽快。 ‎ ‎⑩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我去了操场,那两个学霸仍然还在操场上,尽管这时候已经很晚。要是平时,我已经进入梦乡。看看他们,再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特别羞愧。突然之间,我立下志向,考上985大学,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⑪我跟那些学霸一样,像机器般运转,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虽然很疲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适应了学习节奏。‎ ‎⑫经过几个月的苦拼,我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每次考试我都上了红榜,从年级的137名到前几名,期期不落。高考来临,我超常发挥,顺利考上了985大学。‎ ‎⑬如今,我坐在一所985大学的宽敞教室里,想起青春岁月的那张红榜,如果没有老师的殷切教诲,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回忆过去走过的路,曾经叛逆过,自暴自弃过,好在醒悟过来。青春是允许犯错的,但不能一错再错,成绩不好也不可怕,只要肯努力,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摘自《意林》,2017.11)‎ ‎1.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3分)‎ ‎(1) →(2) →回忆过去,自暴自弃→(3) ‎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 ‎(1)受他的励志鸡汤的影响,我稍微努下力,考了全校137名,成绩竟然上升得这么快。(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0‎ ‎(2)我跟那些学霸一样,像机器般运转,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分析“我”此时的神态及情感。(2分)‎ 看看他们,再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特别羞愧。‎ ‎4.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叛逆,文中老师用殷切的教诲警醒“我”,促“我”成长。在你成长中最重要的人是谁?请具体谈一谈。(3分)‎ 二十、记叙文阅读(共12分) ‎ 只想看看你 曾令娥 ‎①在他眼里,来回二三十里崎岖山路算不得什么,凛冽寒风也算不得什么,它们都抵不过发自肺腑的五个字:“只想看看你!”‎ ‎②刚从师范毕业,在那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我认识了让我一生难忘的朋友,他就是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是我班上的“大”学生,说他大,一是因为他的年龄比同班孩子足足大了两岁;二是因为他身子小,面黄肌瘦,脑袋显得特别大。开学一个月了,小萝卜头的学费仍然拖欠着,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决定去他家看看。‎ ‎③“小萝卜头的家在哪儿?”我问一个正锄红薯地的村民,他直起腰,用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手指了指西边,说:“就在那山坳坳里,最破烂的那家,就是了。”‎ ‎④果真,小萝卜头家的屋子破烂不堪,要不是门槛边上坐着一个眉眼和小萝卜头酷似的小男孩儿,我还真以为走错了地方。我问了那个小男孩儿一句,他乌溜溜的眼珠迅速转了转,露出开心的表情:“哥哥,你老西(师)来啦!”‎ ‎⑤屋子里太暗,我的眼睛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小萝卜头蹲在灶火前,费了好大劲儿把火点燃,房子里总算有了亮光。“你爸爸妈妈呢?”我问。“还没回来……”他用吹火筒吹了吹火,柴火“噼噼啪啪”烧起来,映照出他汗津津的脸。“怎么不开灯?”我又问。“欠着电费,人家就给断了。”小萝卜头答。就这样,我和小萝卜头聊了很多,总算弄清楚了他家的基本情况:他的父母先天性双目失明,在城里摆了个算命摊子,早出晚归,赚不了几个钱;小萝卜头的弟弟才刚刚满三岁……他们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苦,靠政府的救济金才勉强对付。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小萝卜头和他弟弟都瘦骨嶙峋。“等救济金发下来,我就能交学费了。”他扳扳手指头,“再过57天,就可以了。”小萝卜头认真的模样让我心里堵得难受,于是,我站起身来,说:“老师要走了。你爸爸妈妈回家以后,告诉他们,你的学费老师帮你出了……”‎ ‎⑥后来,我帮小萝卜头买了书包、作业本、文具盒等,还给他添置了秋衣冬裤。‎ 20‎ ‎⑦12月的一个周日,我回了家(平时我都住在学校)。天气寒冷,我窝在炉火旁慵懒地翻着书。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大冷天的,会是谁呢?带着疑问,我打开门,惊讶地发现门外站着的竟然是他——小萝卜头!一摸他的小手,冰凉的,冻得像紫芽姜。我心疼地把他拉到炉火旁,添上炭,又赶紧煮了热腾腾的甜酒蛋,递给他,问:“你怎么找来的?”要知道,从他所在的村里走到城里,足足有十多里山路!天气那么冷,他又不识路!“到城里还好,以前我跟爸爸妈妈来过,就是你家难找,问了好多人呢!”他边说边大口吃着甜酒蛋,吃完了用舌头舔舔碗底,高兴地点点头,“真好吃!”抹干净了嘴,他又说:“我要走了,弟弟还在家里,没人看管。对了,老师,生日快乐!”我停下往他口袋里塞零食的手,问:“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生日?”“我看到了你的朋友寄给你的生日贺卡……今天,我只想作为朋友,来看看你。”我的泪水瞬间涌了出来,小萝卜头的话语不掺一丝功利,在他眼里,来回二三十里崎岖山路算不得什么,凛冽寒风也算不得什么,它们都抵不过发自肺腑的五个字:“只想看看你!”‎ ‎⑧后来,我离开了那所学校,再也没有见过小萝卜头,也没有他父母的消息。日子似流水一天天过去,我也经历了不少委屈、挫折和伤痛,但是,我总会想起小萝卜头,想起他在我18岁生日那天来看我的情形。我是多么幸运,不仅拥有父母、爱人,还拥有许许多多真挚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小萝卜头。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算起来,如今他应该也到了而立之年,如果有缘再见到他,我会微笑着说一句:“来,小萝卜头,让我好好看看你!”‎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7年10期)‎ ‎1.小萝卜头的家庭情况如何?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3分)‎ ‎2.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中,强调了天很冷,有何作用?(2分)‎ ‎3.结合语境,从人物的描写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等救济金发下来,我就能交学费了。”他扳扳手指头,“再过57天,就可以了。”‎ ‎(2)我的泪水瞬间涌了出来……‎ ‎4.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3分)‎ 十八、(3分)画线句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出我考上大学时老贺发自内心的高兴,以及他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也从侧面表现出在老贺的引导下,我懂得了朝自己的弱势冲击,找到了生命的亮光。(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题干可知是考查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从“老贺特别开心”“对我爸爸说……”可知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既表现了他发自内心的高兴,也流露出他对我的努力的肯定,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我的成长改变。‎ ‎2.(3分)两个“偏”字加重语气,更能表现出老贺是一个讲究教育方式,关爱学生和赏识学生的好老师,使人物形象丰满,叙述更生动。‎ ‎3.(3分)揭示了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弱势开刀,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道理。‎ ‎【解析】文章写分班考试考砸的“我”转入老贺的班级后仍不见长进,老贺逼“我”参加各种活动,鼓励“我”向自己的弱势开刀,并对“我”的人生成长产生巨大影响,文章标题点明了主题。‎ ‎4.(3分)每个人都有优势和不足,就像有影就有光,我们不能被影子吓到,要能发现自己的优势,还要敢于向自己的弱势开刀,在黑暗中寻找光亮,才能成功。(意思对即可)‎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画线句子,画线句中“有影就有光”“我知道你的弱势在哪里,于是,我鼓励你向薄弱的地方冲击”是关键信息,再结合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不难得出“向自己的弱势开刀才能成功”的主旨,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十九、1.(3分)(1)初登红榜,喝酒庆祝(2)被老师发现,接受教诲(3)幡然醒悟,勤奋圆梦 ‎【解析】细读文章可知,(1)处填写内容在第①②段,写我考到“137名”登上了红榜,于是喝酒庆祝;(2)处填写内容在第③④段,写老师拿拥有优异成绩学生的刻苦教育“我”,让“我”明白每一次成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3)处填写内容在第⑩~⑫段,写“我”幡然醒悟,刻苦努力,终于考上理想的大学,最后归纳筛选的信息即可。‎ ‎2.(4分)(1)准确刻画出成绩的上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为后文“我”考上985学校作铺垫。‎ ‎(2)把“我”比作“机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的艰辛努力。‎ ‎【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思,“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这里结合句子“成绩竟然上升得这么快”和后文“我”努力后考上理想的学校可以明确其表达效果。(2)题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抓住句子“像机器般运转”可知,将“我”比作“机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句子“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一句可以体会“我”的努力。 ‎ ‎3.(2分)表现了“我”看到学霸的努力而内心产生的内疚、惭愧之情;暗示了“我”决心考上理想的大学。‎ ‎【解析】解答此题,结合题干可知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把握,然后抓住上文句子“那两个学霸仍然还在操场上,尽管这时候已经很晚”“再对照一下自己”可以体会“我”内心产生的内疚、惭愧之情,结合下文“我立下志向,考上985大学,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可以体会“我”立志学习,最后综合进行表述即可。‎ 20‎ ‎4.(3分)示例:在我成长中最重要的人是母亲。她在学习上督促我,生活上细心地照料我。有一次,母亲走进我的书房对我说:“宝贝,去看一会书吧,背一会英语单词吧……”“好啦,我知道了,你好烦!”我用不耐烦的语气回答她。但母亲没有吱声,而是默默地转身离开,走进了厨房……没多久,她端着一杯柠檬汁,一脸慈祥地对我说:“宝贝,喝口柠檬汁降降火,别太累了哦!”‎ ‎【解析】题干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陪伴你青春成长最重要的是谁”,二是“他(她)是如何陪伴你成长的”。所以,答题时,应先明确陪伴的对象,是父母、朋友、还是老师,再说明他(她)是如何陪伴自己的,可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注意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便于写出他(她)陪伴自己的具体过程。‎ 二十、1.(3分)(1)屋子破烂不堪,欠电费而被停电;(2)父母先天性双目失明,在城里摆了个算命摊子,收入微薄,靠政府的救济金才勉强生活;(3)小萝卜头的弟弟才刚满三岁。‎ ‎【解析】解答时,要抓住“家庭情况”这一关键词来分析。通读全文后,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段落,即第④⑤段。再从段落中找到与家庭情况相关的句子,住的情况可从“小萝卜头家的屋子破烂不堪”中得知;从“欠着电费,人家就给断了”这句话中了解到他家的用电情况;再从“小萝卜头聊了很多,总算弄清楚了他家的基本情况”可以了解其他情况,最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即可。‎ ‎2.(2分)突出环境恶劣,为后文小萝卜头来看“我”作铺垫。‎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中后面的内容,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写人叙事的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有交代时间、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设置悬念等作用。文中写天气寒冷,自己在烤火,显然是为了突出小萝卜头来看“我”的艰难,为小萝卜头的到来作铺垫。‎ ‎3.(4分)(1)通过语言与动作描写,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小萝卜头对救济金的渴盼,以及希望能早点交学费的心理。‎ ‎(2)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小萝卜头对“我”表示真诚的生日祝福时“我”无比感动的心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一定要注意审题,题干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1)题中的小萝卜头的话是语言描写,“扳扳手指头”是动作描写;强调“就能交学费了”“再过57天,就可以了”,可见他对交学费的着急心理。(2)题“流泪”是神态描写,分析作用时可根据小萝卜头说的“只想来看看你”,以及后面的文字可分析出来。‎ ‎4.(3分)(1)小萝卜头是一个懂事的人。他独自烧火做饭,照顾3岁的弟弟。(2)小萝卜头是一个乐观的人。家庭条件那么艰难,却没有表现出沮丧和伤心。(3)小萝卜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在老师生日那天独自行走二三十里山路去看望老师。‎ ‎【解析】分析人物应结合人物的语言及相关的事件着手。文中第⑤段写小萝卜头烧火煮饭,照顾三岁的弟弟,可以看出他能干、懂事,独立生活能力强;在生活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不伤心,表现他乐观;第⑦段写老师帮助了他,他独自行走二三十里山路去看望老师,说明他懂得感恩。‎ ‎ ‎ ‎ ‎ ‎ ‎ 2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