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 1.(1分)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战国社会生活的是(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都江堰 D.甲骨文 2.(1分)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3.(1分)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1分)“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见图)是中国最早的商标。它出现在( ) 第23页(共23页)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1分)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成为北京奥运开幕式(见图)的一大亮点,舞蹈的编排令人耳目一新。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首创者是( ) A.蔡伦 B.李春 C.毕升 D.沈括 6.(1分)“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7.(1分)如图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8.(1分)170年前,清政府战败后对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第23页(共23页)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分)1898年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运动以谭嗣同等六人的被杀害宣告了失败。这次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③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④促进了思想启蒙(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0.(1分)2012年5月4日,为庆祝五四青年节90周年举行了《五月的鲜花 心中的歌儿唱给党 20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1分)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1927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所反映的重大革命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12.(1分)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重庆谈判 13.(1分)为解放阁亲笔题词的是( ) 第23页(共23页) A.毛泽东 B.粟裕 C.陈毅 D.许世友 14.(1分)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5.(1分)“它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 D.迈锡尼 16.(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下列现象与他当时生活不相符的是( ) A.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17.(1分)《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它是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8.(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1分)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 第23页(共23页)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20.(1分)有人谈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人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一、(15分) 21.(3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李白 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赞颂了秦王赢政的哪一历史功绩?为了巩固这一功绩,秦始皇在政治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见下图 (2)图一中姓氏的改变与哪一历 史事件有关?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体现了这一时期怎样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第23页(共23页)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二、(15分) 22.(5分)2012年中央发布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950年,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有的还分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中颁布的哪一文件使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后 在农村推行的经营体制是什么? (3)上述两个阶段,我国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对此有何感悟? 三、(15分) 23.(4分)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大国关系,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3页(共23页)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材料中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美国在后一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措施?美国的这些措施对世界格局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从长期目标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3)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24.(4分)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网络凭其自身的自由性、挑战性、虚拟性,迎合青少年的心理,客观上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找自我的手段.青少年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危害.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关于网络影响的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评论即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150以内) 第23页(共23页) 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1分)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战国社会生活的是(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都江堰 D.甲骨文 【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 【解答】由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在李冰父子主持下,在岷江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大型水利工程,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辨能力。 2.(1分)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解答】 第23页(共23页) 张骞通西域后,各国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至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朝形成的丝绸之路,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是因为通过这条东西方要道各种文明相互交流,被誉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识记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3.(1分)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解答】从题目看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都发生在唐朝,而隋唐时期的特点就是繁荣与开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体现了社会的繁荣;“唐政府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体现了社会的开放。 故选:A。 【点评】掌握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4.(1分)“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见图)是中国最早的商标。它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标的相关知识。 第23页(共23页) 【解答】1946年,历史学家杨宽与上海市(立)博物馆艺术部主任蒋大沂在一家古玩铺淘宝时,偶然发现了这块标有“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铜版”字样的印刷模版,这是已知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商标广告实物。 故选:C。 【点评】掌握宋朝商标的相关知识。培养分析记忆能力。 5.(1分)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成为北京奥运开幕式(见图)的一大亮点,舞蹈的编排令人耳目一新。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首创者是( ) A.蔡伦 B.李春 C.毕升 D.沈括 【分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解答】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准确识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6.(1分)“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分析】本题考查了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答】题干材料中“确保台湾入版图”可知这是张学良先生对郑成功的赞词。1661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故选:B。 第23页(共23页) 【点评】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台湾”这个关键信息,并准确识记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突出贡献。 7.(1分)如图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解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说明了清统治者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采取不对外交流的闭关锁国思想。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8.(1分)170年前,清政府战败后对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由“170年前”“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等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 第23页(共23页) 【解答】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9.(1分)1898年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运动以谭嗣同等六人的被杀害宣告了失败。这次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③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④促进了思想启蒙(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故选:A。 【点评】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10.(1分)2012年5月4日,为庆祝五四青年节90周年举行了《五月的鲜花 心中的歌儿唱给党 20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运动.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2012年5月4日,为庆祝五四青年节90周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5月4日,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故选:C。 【点评】 第23页(共23页)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重点掌握五四运动,难度中等. 11.(1分)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1927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所反映的重大革命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秋收起义。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可知是秋收起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重点掌握秋收起义,难度中等。 12.(1分)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重庆谈判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在民族矛盾上升的情况下,中共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提出的。1936年的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民族矛盾上升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面对外敌,国共两党携手并肩,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第23页(共23页)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3.(1分)为解放阁亲笔题词的是( ) A.毛泽东 B.粟裕 C.陈毅 D.许世友 【分析】本题结合乡土历史考查解放战争,旨在考查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1948年10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80年代初,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台上建阁,以缅怀革命先烈。上面题款为华东野战军总司令陈毅。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了解济南的乡土历史。 14.(1分)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的理解。 【解答】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D选项与“一国两制”不相符。1992年“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C选项是两岸坚持的基本原则,但不是最根本的前提。 故选:A。 第23页(共23页)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的理解,也是最根本的原则问题,不能出错。 15.(1分)“它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 D.迈锡尼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的历史。 【解答】根据题干中“民主政治、奥运圣火”等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就是在雅典举行的。 故选:B。 【点评】注意雅典民主政治内容的识记。 16.(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下列现象与他当时生活不相符的是( ) A.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A.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交通工具。 B.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试飞成功,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属于空中交通工具。 C.电脑网络技术是1945年在美国最早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故选:C。 第23页(共23页) 【点评】本题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重要发明. 17.(1分)《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它是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 【解答】由所学知识可知,1921﹣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是为美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使美国取得了和英法等列强同样剥削中国的权利,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18.(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解答】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第23页(共23页) 故选:B。 【点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大大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灭亡。 19.(1分)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是:美国的经济援助;都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政府都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有关内容. 20.(1分)有人谈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人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分析】本题考查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解答】材料提到“当今世界,巨人林立”,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有多个力量中心。据课本所学知,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试图称霸世界,但遭到了其他几大力量中心的反对。在世界几大主要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还没有最终形成。 故选:A。 【点评】识记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第23页(共23页) 一、(15分) 21.(3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李白 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赞颂了秦王赢政的哪一历史功绩?为了巩固这一功绩,秦始皇在政治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见下图 (2)图一中姓氏的改变与哪一历 史事件有关?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体现了这一时期怎样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1)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回族的形成. (3)本题考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 【解答】(1)材料一中主要赞颂了秦王赢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为加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第23页(共23页) (2)图一中姓氏的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等,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元朝,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体现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历史发展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的统一,统治阶级的努力,少数民族改革,民族交往等. 故答案为: (1)统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元朝;民族融合. (3)国家的统一,统治阶级的努力. 【点评】理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的统一,统治阶级的努力,少数民族改革,民族交往等. 二、(15分) 22.(5分)2012年中央发布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950年,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有的还分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请回答: 第23页(共23页) (1)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中颁布的哪一文件使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后 在农村推行的经营体制是什么? (3)上述两个阶段,我国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对此有何感悟? 【分析】(1)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2)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的理解与认识。 【解答】(1)根据材料内容及图片内容可知反映的是我国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经营体制”可知在农村推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感悟属于历史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23页(共23页) 故答案为: (1)事件:土地改革;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共同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村的发展。感悟: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点评】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关系国家的发展富强的重要问题,对古今中外与三农有关的问题要重点把握。 三、(15分) 23.(4分)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大国关系,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材料中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美国在后一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措施?美国的这些措施对世界格局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从长期目标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3)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分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美苏“冷战”. 第23页(共23页) (2)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发展. (3)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答】(1)根据“1945年…“可知,这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是指二战已经结束,但战后的美苏“冷战”刚刚开始.后一场战争就是冷战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的措施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等. (2)根据材料“西欧与日本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可知,西欧和日本是美国的对手、也是朋友、盟国;但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遭遇到了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说明了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等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 (3)据材料“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可知,尼克松在任期间在中美关系上的活动,主要是指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而这次访华使得中美结束了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为; (1)两个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美苏“冷战”;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影响:两极格局形成. (2)变化: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等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点评】理解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4.(4分)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第23页(共23页) 网络凭其自身的自由性、挑战性、虚拟性,迎合青少年的心理,客观上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找自我的手段.青少年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危害.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关于网络影响的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评论即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150以内) 【分析】本题考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解答】网络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当今社会,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们一天也离不开它.网络的使用范围广,速度快.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看网络电视、网上阅卷等.网络的速度之快更是让人难以想象.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有了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就不用担心速度的问题,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是又快捷又方便的全新体验.网上阅卷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实现客观题自动阅卷,主观题网上评卷的一种现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工作的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网上阅卷不仅速度快,而且更准确. 故答案为: 网络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当今社会,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们一天也离不开它.网络的使用范围广,速度快.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识记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特点和用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7 7:29:52;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3页(共23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