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从三到万练习语文版
10 从三到万 1.基础考点链接 标点:问号 【技法点睛】 (1)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虽有疑问词“如何”,但句子并不含疑问语气,所以不能用问号而应用句号。) (2)选择疑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选择项之间均用逗号。 如: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该句为选择疑问句,中间连接的标点应为逗号,所以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3)如果连续几个疑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注意:选择问是最后一问才用问号,其余用逗号;连续问每个问句后面都用问号。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因为问句为倒装,所以问号应放在“同学们”的后面。) 注意:感叹号在倒装句中也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4。 2.阅读考点链接 论证思路 【技法点睛】分析论证思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统观全局。无论是全文还是个别段落,在分析论证思路时,都要有全局观,这样才能将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完整、通顺、正确地整合,并加以表述。 (2)紧扣中心论点。议论文全文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所以分析论证思路时要紧抓中心论点,依照“何处提出—怎样论证”或“怎样论证—推导出中心论点”的思路进行分析。 (3)言之有序。利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答题思路。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2。 01 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笼统(lǒnɡ) 轻俘 循序渐进(xún) 自命不凡 B.逾时(yú) 教训 终南捷径(jié) 谦虚谨慎 C.请帖(tiē) 妄人 辄欣欣然(zhé) 通俗易懂 D.累世(lěi) 殷盛 搦管临朱(ruò) 举一反三 (解析:A.“俘”应写作“浮”;C.“帖”应读作“tiě”;D.“搦”应读作“nuò”。)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他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 B.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 5 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D.《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爱民惜才、谦虚谨慎的人,为后人所景仰。 (解析:C.“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该成语为贬义词,与语境不符合。) 3.字词积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 搦:持,握 (2)书一画 书:写 (3)其子辄欣欣然 辄:立即,就 (4)请谢去 谢:这里指辞退 (5)其父趣之 趣:督促,催促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木匠、瓦匠、油漆匠、水暖、房屋维修等应有尽有,做各种小生意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B.面对这个问题,他感到非常为难,因为他担心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被拒之门外? C.参加庆祝建军80周年纪念升旗仪式的有解放军、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D.王老师走进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解析:B.句末问号应改为句号;C.省略号与“等”重复,任删其一即可;D.应把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落实,需要明确奖惩机制,建立追责制度。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解析:B.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C.“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任删其一即可;D.表意不明,“他”是“王宾”还是“张凯”指代不明。)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C) A.赵东对王丹说:“明天我将登门拜访你,请你在家恭候。” B.张燕对同学说:“你这么虚心地求教于我,我定会不吝赐教的。” C.丁婷对老师说:“明天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纪念‘一二·九’活动,请您一定赏光啊!” D.李宁向老师介绍自己的爸爸:“这是令尊大人,特来拜访您。” 7.句子积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辞退打发了。 (2)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开篇提出了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的论点,再从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和从古代一则故事中得到的教训两方面加以论述,然后又从学习态度要谦虚谨慎和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 5 两点经验教训中告诉我们怎么做,最后总结全文。 9.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写两种。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10.请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仿照例句补写一个“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的事例。 相关链接: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带着战火硝烟的陈毅,在第二天便以市长的身份正式接管了上海市政府。刚解放的上海各种物品奇缺,当陈毅市长了解到市民缺乏盘尼西林等药品时,他连夜登门造访深居简出、闭门著书的化学家齐仰之,请他出面主持此类研究工作。但齐几番推脱,后来陈毅终于用他的真诚,让齐仰之欣然同意主持筹建盘尼西林药厂。 例句: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 【示例】陈毅夜登陋室诚聘齐仰之。 03 拓展阅读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5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1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1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04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示例】2017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6年略有增加。 16.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儿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示例】少上网,多读书;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17.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九年级(1)班班委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创建书香校园”的倡议,请你对下面一份倡议书按要求进行修改。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营造读书氛围,我校围绕“创建书香校园”这一主题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建好阅读空间。各班图书角图书不少于100本,让大家阅读,共同分享。 二、保证读书时间。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让读书成为一种追求、一种习惯。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点燃读书的热情,在书海中扬帆,在书海中成长!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青春的激情,让琅琅的书声飘荡在校园上空,让校园因书香更显无穷魅力!为创建书香校园而共同努力吧! 2018年4月15日 (1)这则倡议书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5 少了落款,应在日期上方写“九年级(1)班班委会”。 (2)请在正文中补充一条倡议。 掌握读书方法。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