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课堂练习(附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课堂练习(附解析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2 溶解度 第 1 课时 饱和溶液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在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 3.(2019 陕西榆林横山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溶液 的质量(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4.(2019 内蒙古呼伦贝尔模拟)能证明 A 物质的溶液是 20 ℃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 10 ℃有 A 晶体析出 B.蒸发掉 10 克水,有 A 晶体析出 C.加热到 30 ℃时,再加 A 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 ℃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 A 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5.20 ℃时,100 g 水中不断加入 NaCl 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表所示,其中属于 饱和溶液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加入 NaCl 质量(g) 5 15 36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136 136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都是 6.20 ℃时,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升温至 35 ℃时杯中的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升温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液的浓度变大 7.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20 ℃时,向 50 g Na2CO3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5 g Na2CO3 粉末,溶液的质量是 55 g D.20 ℃时,从 50 g Na2CO3 的饱和溶液中取出 5 g,剩下的 45 g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8.海水晒盐是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粗盐的方法。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模拟 海水晒盐的过程,恒温蒸发一段时间后得到氯化钠晶体(如图所示),则对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判 断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可能是饱和溶液 C.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丁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9.(2019 北京石景山一模)温度不变,对 100 mL 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10.20 ℃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 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 应)各 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5 2 0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丙溶液的浓度最大 D.三种溶液的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 1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所示: (1)乙烧杯中的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12.将不同质量的 NaCl 晶体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 NaCl 晶体质量的对 应关系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NaCl 质量/g 5 15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x 130 136 (1)A 组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 组 x 的值为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NaCl 的质量为 。 13.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 100 mL 水,加入 25 g 硝酸钾,搅拌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 10 g 硝酸钾,搅拌,还有 3.4 g 固体不溶 得溶液② (1)溶液②的质量为 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①”或“②”)。 (2)将一块塑料板放入 5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若将溶液降温到 20 ℃时,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看到 20 ℃的溶液中的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 法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C 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2.答案 C 有的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因此通过升高温 度或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减少溶剂,一般采用蒸发的方法,操作较为复杂; 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 3.答案 D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 变。 4.答案 D 接近饱和的 A 溶液,降温至 10 ℃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故不能说明 20 ℃的 A 物质的溶液 是饱和溶液;蒸发 10 克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由于物质的 溶解能力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 30 ℃时,一定能溶解 A 物质,不能说明 20 ℃的 A 物质的 溶液是饱和溶液;20 ℃时,向题述溶液中加入少量 A 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不变,能说明 20 ℃的 A 物质 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5.答案 C 由 20 ℃时 NaCl 溶解实验的数据可知,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 36 g,形成 氯化钠饱和溶液 136 g,则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6.答案 C 20 ℃时,盛有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升温至 35 ℃时, 硝酸钾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变大,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浓度变大。 7.答案 A 温度不变时,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变,A 叙述 正确;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还可继续溶解其他溶质,B 叙述不正确;20 ℃时,50 g Na2CO3 的饱和溶液中不 能继续溶解 Na2CO3,溶液的质量仍是 50 g,C 叙述不正确;20 ℃时,从 50 g Na2CO3 的饱和溶液中取出 5 g, 剩下的 45 g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 叙述不正确。 8.答案 B 甲蒸发水后没有固体析出,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蒸发水分后有固体析出,可能是不饱和 溶液,也可能恰好达到饱和;丙、丁中都有固体析出,一定是饱和溶液。 9.答案 B 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 正确;实验二乙烧杯中 是饱和溶液,加入 5 g 氯化钠,溶质不再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 错误;实验二甲烧杯 中是饱和溶液,加入 5 g 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 正确;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 变,乙烧杯加入的 5 g 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正确。 10.答案 C 丙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 A、B 错误;溶剂质量相 同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大,所以丙溶液的浓度最大,故 C 正确;三种溶液的溶剂质量相等,溶解的溶 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三种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 D 错误。 二、填空题 11.答案 (1)可能是 (2)加快液面空气流速 解析 (1)由海水晒盐的过程可知,甲的溶液通过蒸发溶剂形成了乙的溶液,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 故其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2)加快液面空气流速可以加速水分蒸发,从而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 12.答案 (1)不饱和 (2)120 (3)36 g 解析 (1)分析 A、B 组数据可知,15 g 氯化钠能全部溶于 100 g 水中,所以 A 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 液。(2)分析 C、D 组数据可知,C 中的 20 g 氯化钠能全部溶解,所以 x 的值为 120。(3)分析 D、E 组数 据可知,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NaCl 的质量为 36 g。 13.答案 (1)131.6 ① (2)塑料板下沉,有晶体析出 加入其他可溶性物质 解析 (1)取 100 mL 水,加入 25 g 硝酸钾,搅拌,25 g 硝酸钾全部溶解,再加 10 g 硝酸钾,搅拌,还有 3.4 g 固体不溶,则第二次加入的 KNO3 中只溶解了 6.6 g,所以溶液②的质量为 100 g+25 g+6.6 g=131.6 g;溶液①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是不饱和溶液。(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 50 ℃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 20 ℃时会有晶体析出,此时溶质变少,溶液密度变小,所以塑料板会下沉;若 要看到塑料板上浮,需增大溶液密度,可加入其他可溶性物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