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清六 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清六 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检测内容:第五单元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 分) A.抹.杀(mǒ) 腐朽.(xiǎo) 脊.梁(jǐ) 模.式(mó) B.遁.词(dùn) 省.悟(xǐng) 慨.叹(kài) 譬.如(pì) C.鲁钝.(dùn) 汲.取(jí) 玄.虚(xuán) 滞.留(zhì) D.诓.骗(kuāng) 诬.蔑(wū) 创.意(chuàn) 豢.养(huàn) 【解析】A.“朽”应读 xiǔ;B.“慨”应读 kǎi;D.“创”应读 chuà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 分) A.腐草为萤辨伪去妄持之以恒轻而易举 B.走头无路孜孜不倦自吹自擂根深蒂固 C.不足为据自暴自弃契而不舍地大物博 D.怀古伤今行之有效哑口无言随即应变 【解析】B.走投无路;C.锲而不舍;D.随机应变。 3.(原创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 分) A.在抗击疫情的艰苦战役中,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前仆后继....,同时间赛跑,同病魔 较量,事迹感人至深。 B.清华大学资深院士潘际銮教授做研究孜孜不倦....,为我国第一条高铁建设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C.这本小说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曲折感人,语言生动传神,再加上画龙点睛....的题目, 堪称完美。 D.“依依濠江情,拳拳中国心”,千余名观众欢聚一堂,袖手旁观....,庆祝澳门回归祖 国 20 周年文艺晚会。 4.(创新题)指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并写出修改意见。(2 分)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处理、预防和干预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D.考试前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修改意见:“处理、预防和干预”应改为“预防、干预和处理”。 5.将①~⑤句连缀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B )(2 分) ①像文韬武略的辛弃疾沦为田舍菜翁,把一腔孤愤化为词间沟壑,青史留名。 ②苦而不言不是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因为所有的苦难还得自己去解决。 ③喜而不语是不炫耀,不能为了自己高兴而让别人不快乐。 ④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是一种人生智慧。 ⑤像炎樱常在经济困难的好友张爱玲面前大谈投资理财,最后两人感情淡漠。 A.②⑤③①④B.④②①③⑤ C.⑤①④②③D.②④③⑤① 6.名著阅读。(3 分) 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水浒传》里,酒香飘于江湖之上,融入英雄骨髓之中。酒壮英 雄胆,酒误英雄事,酒伤英雄心,酒要英雄命。请列出一个与酒有关的故事名称,并简述其 故事情节。 示例:宋江酒后题反诗: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发配到江州。一日,感念遭遇,借酒消愁, 愤懑之下便在浔阳楼墙壁上题诗,黄文炳发现宋江写反诗,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装疯未 遂,被下到死囚牢中。 7.名句默写。(6 分) (1)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 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盐城中考)综合性学习。(7 分) 盐海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观看科技成果展,请你参与,并 完成相关任务。 (1)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能 超过 20 个字)(2 分) 人民日报 5 月 20 日电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 统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 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 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 建”到“能力输出”的转变。 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 (2)来到第二展厅,同学们看到一张关于甲、乙两家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此图,写出两点结论。(3 分)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单位:亿元) 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支出均远超 乙公司。 (3)进入第三展厅,同学们看到一组展示中国科技进步成果的实物模型。大家探究发现, 它们的命名都很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命名的深意。(2 分) ①登月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北斗 选择:①(填序号),命名的深意:“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最为广泛的美 丽神话。以“嫦娥”命名中国登月工程实现了古人对“登月”的幻想,可以赋予它更多的历 史内涵和人文气息。 ②悟空:“悟”有领悟的意思,“悟空”寓意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寓意暗 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③北斗:北斗七星能够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寓意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二、阅读理解(44 分) (一)(6 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9.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2 分) A.【甲】诗首联概写诗人谪守巴蜀、受尽劫难的经历。 B.【乙】诗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谁都会顾及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 C.【甲】诗中诗人借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的现状,虽有惆怅之感,却暗含新事物必将 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乙】诗借“桑榆”比喻自己年岁已高,“霞满天”却暗含希望。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阅尽人世沧桑之后消极、失望、与世无争,想要安度晚年 的愿望。 10.【甲】诗颔联中连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2 分) 用向秀写《思旧赋》和王质烂柯的典故,表达对逝去的故友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11.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和所传达出的人生态度上的相同之处。(2 分) 写法上:【甲】诗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自己被贬的悲凉;【乙】诗 也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来写老境的悲凉,到末尾都诗 风突转而积极。人生态度上:分别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二)(13 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 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 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 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B )(2 分) A.是日.更定矣一日.之盛 B.与.余舟一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及.鲁肃过寻阳 D.安.可为俗士道哉安.求其能千里也 【解析】A.天;B.和/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C.等到;D.表示反问, 怎么。 1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2)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月景之美更是清丽绝妙,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一番 趣味。 1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15.简析【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 分) 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 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埋伏笔。 16.【甲】【乙】两文都在借景抒情,说说两者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3 分) 相同:都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不同:【甲】文还 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乙参考译文】西湖景色最美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 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西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 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身穿丝织品的游人比堤畔的小草还多,真是艳丽极 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 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清丽绝妙,那花的姿态,柳的 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一番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 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三)(12 分) 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部 潘裕民 ①常常有人问我,该读什么样的书?我的回答是“经典”。因为经典原著的思想内涵和 知识含量是非经典书籍所不能比拟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②所谓“经典”,指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经过千百年来的千锤百炼、大浪淘沙, 留下来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强、最有价值的经典。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和一代又 一代读者对话,可以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思考。苏格拉底曾说:“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 是好的生活。”没有经典,当然不会有好的生活。 ③我认为读经典,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读”。所谓“读书”,不是说你今天去书店买两 本书,明天从网上购回一包书,这不难办到;难以办到的是,你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完 一本书,尤其是要阅读经典著作。 ④哲学家周国平说:“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譬如说,我不认 为背功课和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阅读经典著作。日本有一位哲学家 叫柳田谦十郎,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 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个 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也不容易,也同样值得庆贺。 ⑤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如果不读经典,只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我们可 能成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机器,还有什么灵魂和境界可言?从一定意义上说.......,.读经典是为了...... 人格更加完善......,.包括精神的自我提升和灵魂的自我觉醒.................。.在我看来,精神追求可以丰富我们 的内心,让我们变得强大。比如我们读哲学,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已故著名学者 俞吾金教授曾指出,“哲学赋予了人们一种‘Choice(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 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 们应该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现在在哪儿、明天可能去哪儿,这样才能生活得比较自在、 比较自信,也更加乐观。 ⑥其实,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要直接读大师的作品。叔本华 说过一句话:“谁向往哲学,就必须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不朽的大师。”从一定程度上 说,大师的原著是最可靠的。朱光潜先生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 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 遍。”这是因为,读书有着特殊的规律,必须经历一个吸收、转化、升华的过程。 17.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①引出中心论点“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②点题(与标题呼应);③充当论据;④设 问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议论设伏笔(做铺垫)。 18.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 分) 首先引用周国平的话,强调“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进而引出分论点: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阅读经典著作。”然后运用举例论证,举日本哲学家柳田谦十郎用一 年时间阅读《纯粹理性批判》的例子进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 易,读完一本书也不容易。 19.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不能删。“从一定意义上说”指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起限制作用。读经典在一定程度上 来讲可以让人格更加完善,不是一定会或者绝对会。如果删去,夸大了读经典的作用,太绝 对化。这里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0.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运用道理论证,论证了大师的原著是最可靠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四)(13 分)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 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 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 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 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 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 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 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 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 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 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 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 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 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 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的可怕不在于它本身, 而是它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 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 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 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 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 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 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 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 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 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 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 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 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21.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2 分) 耻辱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或贫穷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或贫穷和耻辱是人生的另一种 财富。(任答一点即可) 22.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纵观全文,试说说究竟有哪些原 因让“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摆脱耻辱,又是什么原因使“我”彻底走出了耻辱?试用简洁语 言概括。(3 分) 耻辱的原因:小时候因父亲是蹬三轮的怕被同学嘲笑而自卑;上大学后因自己特困生身 份使同学们好奇、怜悯而孤独;因偶尔上网和吃了红烧肉受到同学提意见而无地自容。(写 对两点即可) 走出耻辱的原因:“我”在感受耻辱的过程,不断反思贫穷的意义,并有所感悟,特别 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充分认识到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让“我”最终走出了耻辱。(意对 即可) 23.文中多次写到了对贫穷的感悟,试仿照示例,根据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写一句对贫穷 的理解感悟。 (2 分) 贫穷的可怕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它对人的精神折磨。 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 我的感悟:贫穷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只要精神富足,就足以让我们昂首挺胸;贫穷 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自卑的心理。(感悟正确,有一定启发意义即可) 24.文章结尾提到“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假如你是文 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 (只写内容要点) (3 分) ①告诉到家时间;②让父亲蹬三轮车来接;③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情况;④向父母道 歉;⑤表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态度;⑥假期不准备回家(或迟几天回家),去打工或当家 教……(符合文章内容及故事基本发展趋势,言之有理即可) 25.通读全文后,你能理解老师所说的“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吗?试举个人在生活 中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的做法或看法。(3 分) 能结合个人实际,可举自己生活中的小事,谈谈如何理解、回报父母的爱,或如何与同 学有尊严地平等交往等。 三、作文(50 分) 26.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向________致敬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600 字左右。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17 年前,非典爆发,67 岁的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7 年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84 岁的他把自己送到了疫情的重灾区! 在他眼里,“医院是战场,医生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 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 多岁赴英国 进修,60 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 80 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 状病毒”战斗。 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