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下《词四首》pptx课件(40页)
词 四 首 在我国古代 , 每一时代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为诗歌;宋代为词;元朝为曲;明清为小说。而其中宋词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 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 —— 婉约派和豪放派 ,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婉约派是我国词坛上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有: 李清照、秦观、柳永等。 豪放派与婉约派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题材到风格都大不同。其代表人物为 苏轼、辛弃疾 等 . 词 ,又称 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 词牌 。比如 《 沁园春 》 、 《 虞美人 》 、 《 水调歌头 》 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 如 《 沁园春 · 雪 》 “ 沁园春 ” 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一首词称为一阕; 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 上下阕 。 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范仲淹 范仲淹, 字希文 。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 范仲淹 解题: 宋仁宗康定元年 , 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 “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 阳 雁 去无留意。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 嶂 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 一杯 家万里, 燕然未 勒 归无计。 羌 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 塞下 ” 点明了地点, “ 秋来 ” 点明了时间, “ 异 ” 字 统领全词 。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 拟人手法 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 边声连角起 ” 表明战事紧, “ 孤城闭 ” 暗示敌强我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借酒浇愁 数字对比写思乡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承上启下,进一层 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 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 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 怎样理解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 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 的心情。 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 “ 塞下 ” ,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 归无计 羌管悠 - 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中心思想 << 渔家傲 秋思 》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 《 东坡乐府 》 ,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 “ 豪放 ” 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 这首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擎 (q í ng) 锦帽 貂 (di ā o) 裘 (qi ú ) 鬓 微霜(b ì n) 骑 ( jì ) 酣 (h ā n) 谴 (qi ǎ n) 加色字读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赏析 1 、 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2. 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 、 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 2 、 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 、 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 英武的身姿 ; 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 非凡的气概 .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 铺垫 。 2 、 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3 、 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 —— 豪壮 4 、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鬓微霜,又何妨! 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表现 作者不认老的心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 典故 ,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建功立业的决心,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 “ 亲射虎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上 片 下 片 出 猎 情 景 报 国 之 志 豪 情英 姿阵 容场 面气 概 信 心 忠 心 雄 心 借出猎表达报国决心 风 格 豪 放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 雄心壮志 ,表达了为国效命的 坚定决心 和 爱国 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 期盼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小结: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 (1140--1207) , 字幼安,号稼轩 ,著有 《 稼轩词 》 ,存词 600 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 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它既有经邦济世之才,又有廓清天下之职,个人经历,颇富传奇色彩,词作充满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嬉笑怒骂,皆成妙笔。 这首 《 破阵子 》 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题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的声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在梦中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 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拉着气势极强的雕弓。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结句笔锋急转, “ 可怜白发生 ” 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 “ 看剑 ” 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 从 “ 梦回 ” 句起到 “ 赢得 ” 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思考: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 “ 壮词 ” ? 从题材看写 军营生活 ; 从情感看表达了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赏析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 “ 醉态 — 梦境 — 现实 ” 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 “ 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 ” 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 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 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 ,中间八句一气呵成, 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 , 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 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 独创精神 。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 渔家傲 》 : 《 江城子 》 : 《 破阵子 》 : 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打猎:雄壮、开阔。 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 渔家傲 》 : 《 江城子 》 : 《 破阵子 》 : 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 3 )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 不同: 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 渔家傲 》 与思乡紧紧联系。 《 江城子 》 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 破阵子 》 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词中着力铺写的梦中景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等看剑、人老白发平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总结全文 《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中回顾军旅生活画面的句子是: __ ___ 、 、_____。 《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_____ 、_____。 《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 、 、_____。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 霹雳弦惊 填空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