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第8讲 期中考试复习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8讲 期中考试复习 教学内容 1.综合复习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和答题技巧。 2.综合复习上半学期课内学习的古诗文,拓展阅读课外文言文。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三个步骤:一、通过材料阅读引出本节课主题,并让学生用思维导图交流分享期中考试范围,明确复习重点;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梳理需复习的内容;三、背诵、默写小PK,老师可根据学生期中考试范围情况选择背诵、默写形式或者内容。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实行1300多年)】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 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16岁参加科举,一直到46岁才考中。在这30年当中,他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所以他考中以后心情是非常高兴的。他考中之后做了一首《登科后》,前面两句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所谓的“昔日龌龊”就是从16岁到46岁这段时间读书的艰难生活。后面两句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实他不仅仅是看花,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的抑郁生活的一种倾吐。 明清两代的读书人对科举做官的欲望显得更为强烈,与此相同的是人们更加重视考试的结果,对考试的一些要求也提到了一种非常高的地步,比如说像明代的大诗人杨慎,他做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很有名的一首词。这个杨慎在科举考试的时候曾经连中三元。因为他的父亲在朝廷里边做官,而且是分管教育这一块的,所以很多人对杨慎的成绩提出了异议。于是皇帝下诏让杨慎在某月某日在皇宫前面的一个鳌,在一个鳌的头上站着,接受相关的官员的考试。 杨慎在那一天就站在那个鳌头上,大家向他提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这个提问从早晨一直持续到晚上, 其中有一个人拿着一个竹篮子问杨慎:“竹篮里边装的是什么?”杨慎讲:“竹篮里边装的是东西。”这个人进行反驳说:“这里边装的不是东西,而是南北。”杨慎给他进行了一番解释说:“按照方位来讲,这个南是属于火,竹篮里边不能放火;这个北属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所以只能是放东西。那么东是金,西是木,里边可以放金木。”杨慎的这个回答博得满堂喝彩,因此大家没有考住他,杨慎得以独占鳌头。所以我们现在把考试第一名的人称为独占鳌头,就是从杨慎这里边来的。另外我们把一些所谓的物品叫做“东西”,这个也是从杨慎这个故事来的。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两个小故事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也希望大家在这次考试中能够“独占鳌头”下面我们来复习巩固下期中考范围与课内的重点古诗文吧! 1. 请大家用思维导图画出各自的期中考范围,注意知识脉络的清晰,并探讨出共同的范围。 2. 预习作业探讨与交流分享 3.课内默写与文言文基础检测大PK。 教法指导:初步讲解课内重要现代文,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文本,讲解阅读方法,并通过巩固练习进行强化,注意过程中的讲练结合,同时也可以采取学生之间相互PK、以教代学、优先选择等方式。教师也可根据生的考试范围做在选题上做适当的调整。 课内现代文阅读 上海市黄浦区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⑴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⑵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⑶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 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⑷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所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⑸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 bi, bo, 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⑹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⑺“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⑻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⑼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⑽“法兰西万岁!” ⑾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2.本文段选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小说《最后一课》。(2分) 13.第⑴段画线句中的“监狱”喻指,“钥匙”喻指。(4分) 14.第⑴段中“恨不得”、“一下子”表达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2分) 15.第⑵段中“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是对小弗郎士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第⑷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 (2分) A. 改变话题 B. 语音延续 C. 意思的递进 D.解释说明 17.课题“最后一课”指的是小弗朗士到学校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堂课意义非常,这是因为这堂课意味着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被侵略而亡国的法国人民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2.法 ;都德(各1分,共2分) 13.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封锁和统治(“被外族占领统治的民族”或者“被普鲁士占领统治的法国”亦可);祖国语言(或“法国语言”)(各2分,共4分) 14.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握祖国语言的迫切心情,反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2分,每个要点1分) 15.心理;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愚昧,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慨之情(4分,第一空2分,第 二空“嘲笑”要点2分,“愤慨”要点1分) 16.D(2分) 17.法国主权的丧失、文化的实收以及发过孩子被剥夺母语教育权利;对母语、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德国侵略者的满腔仇恨(第1空1分;第2空2分——“爱国”1分,“仇恨”1分,共3分) 教法指导:由于是期中专题复习与检测,教师注意限时PK的把控,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上海市徐汇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3. 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4.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蜀相》 5.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晚泊孤舟古祠下,。《淮中晚泊犊头》 7. 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答案:1.夜阑卧听风吹雨 2.毅魄归来日 3.可怜夜半虚前席 4.隔叶黄鹂空好音 5.一山放出一山拦 6.野渡无人舟自横 7.孤村落日残霞 8.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词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断肠人”在曲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枯藤老树昏鸦”描摹了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 C.“古道西风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答案:6、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7、B 上海市黄浦区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课内与课外文言文阅读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本诗《木兰诗》选自宋代 编的《 》。(2分) 7.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准确的是 ( )(2分) A.可汗(hán) 鞍鞯(jiàn) 金柝(chè) 扑朔(shuò) B.可汗(hàn) 鞍鞯(jiān) 金柝(tuò) 扑朔(suò) C. 可汗(hán) 鞍鞯(jiān) 金柝(tuò) 扑朔(shuò) D. 可汗(hàn) 鞍鞯(jiàn) 金柝(chè) 扑朔(suò) 8. 诗中画线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的气氛,烘托出木兰的性格(2分) 答案:6.郭茂倩;《乐府诗集》(2分,每空1分) 7. C(2分) 8.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 勇敢、坚强(各1分,共2分,意思符合即可)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⑤顿愈。 【注】 ①久阔:久别 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chénkē):久治不愈的病。 9.解释加点词。(4分) (1)乐广尝有亲客( ) (2)广问其故(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11.“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9.(1)曾经 (2)原因(或“缘故”)(4分,每空2分) 10.(我)看到杯子里有蛇,心里失分厌恶它,喝完后就生病了。(3分)(关键词“意”、“恶”、“疾”) 11.告诉人们在了解事情真相之前不要疑神疑鬼、胡乱猜测,庸人自扰。(或:凡事应多做调查研究,千万不能看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 意思对即可)(2分) 现代文阅读 上海市黄浦区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⑴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⑵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⑶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⑷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⑸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⑹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8.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9.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20.第⑶段画线处填入的最合适的词语是 ( ) (2分) A.或许 B.只要 C.即便 D.但是 21.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填空: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2.文章第⑸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 23.请用6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你对篇末“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18.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2分)(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否则不得分) 19.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每个要点1分) 20.C(2分) 21.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22.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23.开放性试题,回答示例:对于优秀的人来说,优秀会使其前进更加顺利,使其得以战胜前进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而对于平庸者来说,平庸会加速其失败的过程,成为其失败的丑陋注脚。(6分) 上海市徐汇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藏起母亲的秘密 ①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 ②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居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也被感动了。 ③姥姥开始不停的嘘寒问暖,唠唠不停,手也不停交互揉搓着,可见她心中的急切。 ④她问母亲:“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 ⑤母亲微笑着说:“感觉还好,就是没有什么食欲,米饭都不想吃。” ⑥姥姥急了,说:“孩子,不吃东西怎么行呀?你想想到底想吃点什么?” ⑦母亲诡秘地笑了:“其实我就想吃你包的芹菜饺子了。” ⑧姥姥顿时微笑起来,仿佛终于找到治病的良方,拍膝而起,说:“好!我去给你包,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饺子!”说完便起身拉我回家,和面包饺子去了。 ⑨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时候,姥姥不让我插手,因为我向来不进厨房,她怕我坏了她的好事。我在厨房门口,悄悄看着,姥姥包得极为细心,搓揉扭捏间,老泪轻流,看得我心事阑珊。 ⑩一个多小时后,芹菜饺子终于做好了,个个饱满鲜香,姥姥将它装进保温饭盒,扯着我就匆匆出门了。姥姥一路上步子走得很急,巍巍颤颤的,我知道她定然是怕饺子凉了! ⑪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 ⑫把外婆接回来的时候,我们忽然看见母亲已经吃开了。母亲笑着说:“嘴巴实在馋了,干脆吃了。”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姥姥责骂她还是那样嘴馋,脸上却浮起笑容,因为母亲终于还是吃下东西了。 ⑬接下来的几餐,母亲依然病重,但食欲却变好了,总是把姥姥包的饺子吃个精光。 ⑭第二天晚上,我留下来陪母亲。母亲在一旁看书,而我坐在桌前写东西。 ⑮ 此间,一个不小心,笔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母亲的病床底下,于是伸手去摸,笔没摸到,却摸到一袋东西。拖出来一看,我满脸惊讶,竟然是一大袋饺子。 ⑯我连忙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叫我塞回去,红着脸说:“待会你拿去扔了,不要让姥姥看见了。” ⑰我问:“饺子你都没吃呀?” ⑱母亲叹气说:“我一点食欲都没有,哪吃得下呀?不要让姥姥知道了,她知道我没有吃,会很担心的。” ⑲“你没食欲,那你还叫姥姥包饺子干什么?” ⑳“你姥姥千里tiáotiáo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知道不?” ㉑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母亲 。 ㉒我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饺子来到病房后院,扬手一挥,饺子被隐没在黑色的夜里。秘密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 17.根据拼音写汉字:千里tiáotiáo( )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姥姥关爱自己女儿的情节。 (1) (2) 19.根据上下文,将第(21)段空白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原来 20.品味结尾段中两个沉甸甸含义。 21.题目“藏起母亲的秘密”的作用是 答案:17.迢迢 18.(1)姥姥在家里细心的给母亲包饺子。(2)姥姥怕饺子凉了急匆匆的赶路。19.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 20.第一个“沉甸甸”形容饺子很重,第二个“沉甸甸”是形容姥姥和母亲之间爱的深重。2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情节围绕“我”和母亲藏饺子展开,体现了姥姥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姥姥的爱。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等。本次课主要是期中复习与检测,所以在总结环节可以针对学生们考前还需再强化巩固的内容。 一.本节课检测的课内背诵还有哪些需要巩固的呢? 二.综合考试范围与基本题型,你的疑惑点或待提高的题型还有哪些?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上海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一.巩固练习 狠爱 ①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的“万水千山”。 ②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仿佛是风中的一根脆弱的芦苇,一吹就倒。 ③好在,出门就是一条小巷,路的两边都有一堵墙,她只能用一双小手使劲地扒扶着墙,艰难地一点点,一步步地向前挪,慢得出奇。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 ④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的帮助。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A)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自己走过去!” ⑤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对他太过于凶狠和无情了。 ⑥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 ⑦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⑧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B)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走”进了学校…… ⑨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⑩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⑪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马蹄内翻足”,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C)那些年,母亲见到的最多的、最熟悉的,是女儿的无能和无助,以及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而这正是她最不能接受的,她不能让孩子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 ⑫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⑬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能直立行走了,还不是那么稳当,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比之从前,已经有天rǎng之别了。 ⑭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D)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训斥”,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19.(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天rǎng( )之别 (2)填入第⑬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竟然 虽然 而且 B.居然 虽然 但是 C.竟然 但是 而且 D.居然 不但 而且 20.文章开头反复强调“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的意图是: 21.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22.从记叙顺序看,第⑪段属于 ,其作用是: 2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当时的狠心和“无情”。 B.第⑧段划线句子写出了女孩在短短的距离间行走的艰难及女孩的坚强。 C.第⑪段划线句子写出了母亲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决定逼迫残疾的女儿自己走路。 D.第⑭段划线句子写出了女孩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也揭示了文章标题的含义。 24.第⑨段写到,“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请结合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要求80字左右。 答案: 19.壤 B 20.反复强调学校离家的距离之短,是为了反衬出她“行走”的艰难,也为下文“500米”路上的挣扎做了铺垫。 21.比喻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女孩因为身体残疾而走路艰难的样子。 22.插叙 补充交代了她腿脚残疾的原因以及母亲对她“无情”的原因,为最终她的直立行走做了铺垫。 23.C 24.要点:为女儿终于可以独立坚强的走完这段路而感到欣慰;内心的无比心疼和对女儿深深的爱。 二.预习思考 (一)下节课主题:《记叙文写作之点题手法》 (二)预习作业: 请你以《长大的感觉真好》为题,以开门见山法(开头点题)拟写文章的开头。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