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_鲁教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自学重点(一)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委是这放弃地利道仁政畔通“叛”,背叛寡助之至到顺归顺,服从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弃城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自学重点(二)梳理本文的论述思路。提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分析问题环而攻之而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层层推进,论证严密 思想主张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中期。当时,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老百姓则“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也就是要重视“人和”。为此,他到处游说,宣扬只有“施仁政”“行王道”,才能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巩固提高当堂背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