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雷电颂 (19)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雷电颂 (19)_鲁教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雷电颂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屈原 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橘颂”“受诬”全剧分为五幕“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第一学时自习1.初步感知,调动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应积累的字词并标记。脚镣(liào)睥睨(pìnì)咆哮(páoxiào)波澜(lán)雷霆(tíng)污秽(huì)炫(xuàn)目驰骋(chěng)伫(zhù)立木梗(gěng)稽(qǐ)首虐(nüè)待鞺鞳(tāngtà)迸(bèng)射犀(xī)利鞭挞(biāntà)忏(chàn)悔罪孽(niè) 2.词语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睥睨: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污秽:不干净的东西。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是跪下、叩头到底。驰骋:奔驰。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自探活动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有情感地朗读诗歌,注意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2、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3、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什么特点?激情澎湃,气势雄浑。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3、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第一层(1-8):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向往。第二层(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活动二:体会象征,理解主题象征手法:是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用某种具体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意义。由“象征物”和“象征义”两部分构成。可以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情都赋予了其他含义,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情什么特殊含义?结合课文分析体会。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在诗人心目中,风、雷、电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力量,诗人又把自己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电之中。风、雷、电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开”,这正是屈原在个黑暗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也是对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颂。 洞庭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人民群众。象征坚定的信念。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