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醉翁亭记 (16)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醉翁亭记 (16)_鲁教版

醉翁亭记欧阳修 简介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写作背景 滁壑蔚琅潺酿辄暝晦伛偻佝偻携清洌凛冽山肴野蔌觥翳yì给下面的字注音。chúhèwèilángchánniàngzhémínghuìyǔlǚgōulóuxiélièlièyáosùgōng 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西南诸峰翼然临于泉上太守自谓寓之酒佳木秀杂然前陈非丝非竹苍颜游人去述以文太守谓谁 合作交流3.在描写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时又采用了什么顺序?1.本文第一节中,作者采用什么顺序来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的?空间顺序2.联系课文第一节最后两句话和下文内容,想想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的?乐,定下了本文的抒情基调,是本文的线索。时间顺序作者先写朝暮变化之美,然后写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个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物点的景物,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 4.课文第三节为何描写“滁人游”?写“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为下文太守宴,众宾欢创设欢乐的氛围,体现了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是太守醉共同的心情是“乐” 7.课文最后一节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请你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最后又是如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的?6.太守“颓然乎其间”是太守贪杯喝多了吗?你是如何理解太守的醉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和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作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进而点明太守不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拓展延伸1.课文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你知道太守以什么为乐吗?这儿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比较《岳》和《醉》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3.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补全对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________________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1、本文选自《》,作者,他是时著名的家,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是。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桃花源记》中则是用“”来指代。4、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老人、小孩。黄发垂髫6、“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7、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淡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