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 (14)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 (14)_鲁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第1课时 激趣导入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课前信息1.关于马生——马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马君则是作者的同乡,在京城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学生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里读书。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召入朝觐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去拜访他。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了这篇序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珍惜太学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课前信息2.关于“序”。这是一种文体。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赠序:文人在送别时,常常以诗文相赠,有人把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再作一篇序,就称之为赠序。后来,尽管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是劝勉、赞扬之词。本文就是一篇赠序。本文题目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课前信息3.作者信息。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浙江义乌人)。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学士文集》。 课前信息4.关于背景。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现在浙江义乌)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确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疑难字的读音,标注疑难语句的节奏。2.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判。4.齐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和读音。5.朗读指导: 确读课文(1)节奏指导: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手指/不可屈伸……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确读课文(2)强调字音:怠()冠()逾()叩问()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 媵人()以衾拥覆()皆被绮绣()容臭()烨然()缊袍()敝衣()dàiguānyúkòuchìduōsìqièyèxǐjūnyìngqīnpīxiùyèyùnbì 译读课文(一)生以同桌为单位,开展读译互助,一人读,一人译,然后再调换过来。(二)同桌标画出疑难语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三)班内展示翻译的效果。师指名读句,然后其他学生举手翻译语句。(四)补充特殊语句的翻译。1.弗之怠(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3.寓逆旅(省略句。“寓”后省略介词“于”。) 译读课文(五)检测翻译效果。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余幼时即嗜学。2.无从致书以观。3.益慕圣贤之道。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俟其欣悦,则又请焉。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译文:我从小就爱好读书。译文:没有办法买书来看。译文: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译文: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不能与有名望的人交往。译文: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译文:等先生高兴了,便又向他请教。译文:在我当年从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译读课文(六)积累文言词汇。1.同义连用。找出课文中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联系课文理解其含义。(1)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2)沃灌:同义连用,都有浇的意思。(3)门人弟子:学生。门人,门生,指学生;弟子,学生。2.古今异义。(1)录毕,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2)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未尝稍降辞色(古义:脸色,表情;今义:多指颜色)(4)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死)(5)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6)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菜汤) 译读课文3.一词多义。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以衾拥覆()4.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把,介词因为,连词用,介词“支”同“肢”,肢体“被”同“披”,穿 译读课文5.词类活用。(1)手自笔录(手:名词用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2)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鲜鱼和肥肉)(4)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思读课文梳理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延读课文组内交流积累读书的名言,选取一则,谈谈个人认识和体会。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延读课文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延读课文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布置作业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板书设计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不敢稍逾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余: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同舍生: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勤艰求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