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共27分。1—7小题,每小题3分;8—10小题,每小题2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菡萏(dàn) 沐浴(mù) 渊博(yuān) 美不胜收 B.悔恨(huǐ) 绅士(shēn) 笃志(dú) 人声鼎沸 C.搓捻(cuō) 贮蓄(zhù) 拼凑(pīng) 疲倦不堪 D.攲斜(qī) 轻捷(jié) 论语(lún) 花团景簇 ‎【解析】B项,“笃”应读“dǔ”;C项,“拼”应读“pīn”;D项,“花团景簇”应为“花团锦簇”。‎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山有雄壮的________,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________,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________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平素________显得和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 A.风骨  巧夺天工  虽然  却 B.风采  鬼斧神工  虽然  却 C.风采  巧夺天工  不仅  还 D.风骨  鬼斧神工  不仅  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B.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D.贵港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删去“和质量”;B.两面对一面,应该删去“能不能”;D.语序不当,应该把“分类处理”移到“分类运输”的后面。‎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 D.人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解析】A项,顿号都改为逗号;C项,引号之间的顿号去掉;D项,分号都改为逗号。‎ 二、现代文阅读(5—7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核桃爹爹 ‎①桃树湾村东头的老七最大的爱好是植树。他种过很多树,但最珍惜的就数屋后那五棵核桃树了。这五棵核桃树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斧头帮”手里抢回来的。要不,早就被劈成小块当柴火了,事情还得从大旱的时候说起。‎ ‎②有一年,桃树湾遇到多少年都难得一见的大旱,庄稼地差点绝收,村里的泉水干了,吃水也成了难题。村里人说:“泉水干了得怪泉水上游的那些核桃树,这核桃树叶厚根壮,把咱们泉水全吸干了!”村里人不约而同地扛着斧头,‎ 7‎ 说要去把那害人的核桃树都砍了。爱树的老七眼瞅着碗口一样粗的核桃树一棵棵倒下了,心比刀割还疼。砍到老七的屋后时,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哭着大喊:“你们谁要砍树,就先把我砍了!”“斧头帮”看到老七一副拼命的架势,不得不停了下来,看着剩下的这五棵核桃树,不情愿地离开了。就这样,老七用命换下了五棵核桃树。‎ ‎③核桃树救下了,老七对这几棵树宠爱有加,施肥、杀虫、防霜冻,一点都不敢马虎。核桃树枝繁叶茂,挂果格外繁密。每年核桃成熟了,老七就上树摇核桃。老七把脱了皮的核桃晒干,装在袋子里,背到市场上卖。虽然卖核桃有了些收入,可是,老七却欠下村里孩子们的“嘴馋账”,不少人打起摘核桃的主意。‎ ‎④这天,村里的几个调皮的孩子聚在一起,突然说起老七的核桃。“七爷的核桃结得那么好,摘来吃些该多好!”一个孩子说。另一个胆大的说:“咱们想法骗走七爷,去偷核桃不就成了!”‎ ‎⑤几个小子来到老七家门口,最小的阿旺跑进老七家里,着急地喊着:“七爷,我家花牛要生了,我爹叫我请您去看看呢!”老七一听,穿上外套就跟着阿旺往他家的方向跑。这时候,另外几个孩子像猴子一样蹿上树,抓住树枝用力摇,成熟的核桃落了一地,几个孩子脱下衣服包起核桃就逃跑了,只剩下一地狼藉和核桃树被折断的枝干。‎ ‎⑥第二天一早,阿旺正在家砸核桃吃,就见老七气冲冲地闯进来,“阿旺爹,你家小子不简单啊!学会骗人啦!”阿旺爹听了事情的经过,赶忙跟老七赔礼道歉,老七不依不饶地说:“一会儿你们父子俩到我家来,把我剩下的核桃都给我收下来,就当赔礼了!”说罢就出门了。‎ ‎⑦阿旺爹一边责怪阿旺,一边和阿旺把老七家的核桃全收了下来,一颗颗全装在麻袋里扎好。正准备回家的时候,老七却叫住了他俩,老七说:“早上生气是吓唬人呢,我知道你们家里困难,供孩子上学不容易,这些核桃你们拿去卖了,就当我的一点心意,还能补贴补贴你们的生活。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去卖核桃把钱给阿旺的,这下你们帮我大忙了。”阿旺和爹呆呆地站在原地,不敢相信老七说的话。‎ ‎⑧原来,老七这几年卖核桃的钱一直攒着供村里贫困的孩子上学,一分都没往自己口袋里装过。通过阿旺这件事,老七卖核桃供孩子上学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从那时起,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们都亲切地把老七叫作“核桃爹爹”。‎ ‎5.下列对文章以“核桃爹爹”为题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称呼“爹爹”,表达大学生对老七的感激之情以及作者的敬佩之情。‎ B.这是在巧设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爹爹”前以“核桃”修饰,暗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D.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了文章主题。‎ ‎6.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 ‎②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去卖核桃把钱给阿旺的。‎ A.句①“终于”一词,表明老七对村民们不分青红皂白肆意破坏的行为忍无可忍。‎ B.句①“斧头帮”是特定的称呼,是对村民们没有头脑的砍树行为的讽刺。‎ C.句②“本来”一词点明老七对卖核桃所得之钱的打算,表现出他的善良无私。‎ D.读到句②时读者可以大致明白文章标题的含义和来历了。‎ ‎【解析】“终于”是最终的意思,写出了老七看到村民们将一棵棵核桃树砍倒,内心无比愤怒,突出了他对核桃树的珍爱。‎ ‎7. 下列对老七的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勤劳,对这几棵树宠爱有加,施肥、杀虫、防霜冻,一点都不敢马虎。‎ 7‎ B.爱护树木,豁命拦在“斧头帮”前面保护五棵核桃树。‎ C.尽心尽职,经常守着这五棵核桃树,防止有人来破坏。‎ D.有爱心,几年来卖核桃所得的钱,用于供村里贫困孩子上学,自己分文未用。‎ ‎【解析】C项的归纳,文中并无这种说法。‎ 三、古诗文阅读(8—15小题,共18分)‎ ‎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博学而笃志 人不知而不愠 C.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吾日三省吾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解析】 A项,第一个“乐”,愉快,快乐;第二个“乐”,以……为快乐。B项,第一个“而”,表并列,并且;第二个“而”,表示转折关系,却。C项,两个“之”都是代词,它。D项,第一个“日”,名词作状语,每天;第二个“日”,名词,某一天。‎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C )‎ A.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 ‎ C.可以为师矣 D.饭疏食,饮水 ‎【解析】A项,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指人格高尚的人;B项,古义泛指多次,今义是二加一所得的数目;C项,古、今都是“老师”的意思;D项,古义指冷水,今义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文中的内容涉及到了关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人生修养及治国的道理等方面。‎ C.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而从”等。‎ 7‎ ‎【解析】没有治国道理方面的内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3分)‎ 非选择题,本卷共14小题,共93分。‎ 阅读下两首诗曲,回答11—12小题。‎ ‎【甲】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乙】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诗。(2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12.甲乙两首诗曲在写作方式上都很巧妙,甲诗中五个地名连用,乙曲中九种景物并置,请仿照示例分析这样的写作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3分)‎ 示例:甲诗中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乙曲中把九种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秋郊夕照图,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13—15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 振奋精神 ‎ ‎(2)年与时驰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5.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什么?学习了本文后,请谈一谈你有了什么感想。(3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感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变化频繁,丰富多彩。怎样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坚定不移地去努力,不停追求,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言之有理即可)‎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6.(1)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7‎ ‎(6)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7)《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绘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征人”思乡情绪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五、综合题(17—18小题,共8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李白幼年在山中求学读书时,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便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便问她在做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听后触动很大,后来便发奋读书。‎ ‎(1)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材料。(1分)‎ 铁杵成针。‎ ‎(2)这则材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下去,做下去,终会有所成就。‎ ‎(3)我校将举行“我爱文学”读书活动。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邀请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3分)‎ 读书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使平凡的生命变得高尚。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体验美妙的读书之旅吧!‎ ‎1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段话出自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是 鲁迅 。‎ 六、现代文阅读(19—23小题,共15分)‎ ‎(2020·广东)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________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嘛?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 7‎ 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9.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4分)‎ ‎①母亲张罗儿孙们的吃喝和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②母亲为儿女们腌腊肉晒腊肉;③母亲侍弄小菜园;④母亲惦记着弥补闺女,做发条青蛙。‎ ‎20.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3分)‎ 第⑦段运用插叙,写了母亲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时,与母亲对话的情节,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女们的牵挂和无私的爱,又表现了母亲因父亲去世子女远离的内心的孤独和落寞,照应上文父亲的去世,补充故事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1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 ‎“揪扯“本义是指撕拉的动作,这里指莉君想到母亲要照顾一大家子的辛苦而内心酸楚的心理,表达了莉君对母亲的心疼。‎ ‎2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2分)‎ 母亲________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补充:得意;‎ 理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疫情为借口留住女儿的得意心理,写出了母亲渴望女儿的陪伴。‎ ‎23.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 7‎ 人间亲情。选材:本文选择了疫情期间一位勤劳母亲和女儿的事件,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活中的细节,真实而又真情流露;主题:通过这些生活细节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和牵挂,而子女则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感激,告诉我们长大后要时刻记得家的温暖,时刻记得对母亲的怀念。‎ 七、作文(50分)‎ ‎24.远行前,母亲的皱纹让儿子怦然心动;送别时,父亲的背影让儿子潸然泪下……我们生活在爱的包围中。‎ 请以“被爱的感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5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③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得抄袭。‎ 7‎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