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导学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温故知新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整数、分数、自然数.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3.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收入1000元与支出800元;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可以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例题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一、师生合作 (课本P3例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解: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_kg,小华体重增长-1_kg,小强体重增长0_kg; 二、跟踪练习 (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 美国__-6.4%__; 德国__1.3%____; 法国__-2.4%__; 英国__-3.5%__; 意大利__0.2%__; 中国__7.5%____. 1.P4练习第1-4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2万元,-4万元表示支取4万元. 3.已知下列各数:-,-2,3.14,+3065,0,-239.则正数有3.14,+3065;负数有-,-2,-239.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0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3,+3.1,-,2004,+2010.其中是负数的有( B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1.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2)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 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正数、负数的分界. 3.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负数. 1.2.1 有理数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的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标准分类. 一、温故知新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4名学生板书) 二、自主学习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12个数,我们将这4位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该分为几类,又该怎样分呢? 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写出来分为__五__类,分别是:正数,0,负数,正分数,负分数 问题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师生共同交流、归纳. 三、引导归纳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 1.P6练习.(做在课本上) 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 15,-,-5,,-,0.1,-5.32,-80,123,2.333.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有理数分类 或者 有理数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大部分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C.-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1.2.2 数轴 1.掌握数轴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3.领会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 重点:数轴的概念与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根据数轴上的点写出有理数. 一、温故知新 1.观察下面的温度计,读出温度.分别是__5__℃;__-10__℃;__0__℃. 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 m和4.8 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 汽车站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二、自主学习 1.由上面的两个问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能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 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自己动手操作,看看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三、引导归纳 (1)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数轴. 1.请画一条数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 1.5,-2,2,-2.5,,,0. 3.写出数轴上的点A,B,C,D,E所表示的数. 小组讨论交流. 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负数都在原点左边,正数都在原点右边. 2.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非负数. 3.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P9归纳. 1.画数轴需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右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a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左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a__个单位长度. 3.数轴的出现将图形(直线上的点)和数紧密联系起来,使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图直观地表示,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 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4,-2,-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4__个. 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A ) A.-5 B.-4 C.-3 D.-2 3.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原点的右边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越大;原点的左边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越小. 1.2.3 相反数 1.掌握相反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3.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难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 一、温故知新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在下面画出一条数轴: 2.在上面的数轴上描出表示5,-2,-5,+2 这四个数的点. 3.观察上图并填空: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__2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2或-2;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__2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5或-5.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一般地,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即一个表示a,另一个是 __-a__,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9,P10的内容并填空: 1.相反数的概念 像2和-2,5和-5,3和-3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练习 (1)2.5的相反数是__-2.5__,-1和__1__互为相反数,-2010的相反数是2010; (2)a和__-a__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说,-a是__a__的相反数. 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规律. 例如a=7时,-a=-7,即7的相反数是-7. a=-5时,-a=-(-5),“-(-5)”读作“-5的相反数”,而-5的相反数是5,所以,-(-5)=5. 你发现了吗,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这个数就成了原数的相反数. 1.简化符号:-(+0.75)=-0.75,-(-68)=__68__,-(-0.5)=0.5,-(+3.8)=-3.8. 2.0的相反数是__0__. 3.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P10第1,2,3,4题. 1.一般地,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即一个是a,另一个是-a,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右边和左边,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2.要表示一个数或式子的相反数,只需要在这个数或式子前加“-”. 1.在数轴上标出3,-1.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 2.-1.6的相反数是__1.6__,2x的相反数是__-2x__,a-b的相反数是__b-a__. 3.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0__,相反数大于它本身的数是__负数__. 4.填空: (1)如果a=-13,那么-a=__13__; (2)如果-a=-5.4,那么a=__5.4__; (3)如果-x=-6,那么x=__6__; (4)如果-x=9,那么x=__-9__. 5.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为10,求这两个数.(±5) 1.2.4 绝对值(一) 1.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 2.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 3.掌握绝对值的有关性质. 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难点:理解绝对值的作用和意义.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相反数?相反数有什么特点? 问题:如下图 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10米,他们行走的路线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相同. 2.如图,小黄狗,小白兔,小灰狗分别位于点A,B,C处,单位长度为1,小黄狗,小白兔,小灰狗分别距原点多远? 小黄狗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小白兔距原点1.5个单位长度,小灰狗距原点4.5个单位长度. 二、自主学习 1.绝对值的概念 上面问题中,A,B,C三个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什么数?离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归纳: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2的绝对值等于__2__,记作:|-2|=2. 跟踪练习 1.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它们的绝对值. -4,3.5,-2,0,-3.5,5. 2.从上题寻找规律,正数、零、负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等于__零__.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你能用式子表示上面的意思吗? ①当a>0时,│a│=__a__; ②当a=0时,│a│=__0__; ③当a<0时,│a│=__-a__. 跟踪练习: (1)什么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什么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非负数,非正数. (2)有人说因为2的绝对值等于2,-2的绝对值等于2,所以a的绝对值等于a,-a绝对值也等于a.你认为对吗?你的观点呢? 不对,当a为负数时,a的绝对值为-a,-a的绝对值等于-a. 三、拓展提高 1.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2,-,-7.5,0. 例2绝对值等于7的有理数有哪些? 跟踪练习:(1)|+2|=__2__,||=____,|+8.2|=__8.2__; (2)|0|=__0__; (3)|-3|=__3__,|-0.2|=__0.2__,|-8.2|=__8.2__. 2.与绝对值的意义有关的问题. 例3 (1)如果|a|>a,则a是什么数? a为负数. (2)如果=1,那么__a>__0;如果=-1,那么a__<__0. P11第1,2,3大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1.2.4 绝对值(二) 1.理解、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运用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一、温故知新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①2__<__3;②__>__; ③__>__0;④0__<__0.001. 2.引入负数后,对于任意有理数(如-2和-1,-3和0,-2和2)怎样比较大小呢? 二、自主学习 阅读思考,发现新知. 阅读P12,你有什么发现吗? 讨论交流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要大于左边的数.也就是: (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自学例题 P13 (教师指导) 重点书写格式示范指导 三、拓展提高 例1 写出3个小于-1并且大于-2的数. 如:-1.2,-1.5,-1.8. 例2 已知|x|=6,|y|=5,且x<y,求x,y的值. 解:∵|x|=6,|y|=5,又∵x<y, ∴x=±6,y=±5.∴x=-6,y=±5. 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3和-5; -2.5和-∣-2.25∣. -3>-5; -2.5<-|-2.25|. 1.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利用数轴,把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数轴上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比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小”来比较. 方法二:利用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进行. 2.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前,要先化简,从而知道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一、温故知新 1.比较大小:2__>__-3,-5__>__-7, 4__<__|-5|. 2.已知a=-5,b=+3,则︱a︳+︱b︱=__8__. 3.9+12=__21__,11+0=__11__,4+(-2)=______,(+3)+(-8)=______,怎样计算4+(-2)呢. 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二、自主学习 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__6__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4+2=6;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__6__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4)=-6. 如图所示: (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__2__米,写成算式就是-2+(+4)=2.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 (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西 )走了( 2 )米; 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东 )走了( 0 )米; 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东 )走了( 0 )米.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 3+(-5)=-2;5+(-5)=0;(-5)+5=0. (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__5__米.写成算式就是5+0=5或(-5)+0=-5. 2.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 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新知应用 例1 (老师演示,书写规范格式)计算: (1)(-3)+(-9); 解:原式=-(3+9) =-12; (2)(-4.7)+3.9; 解:原式=-(4.7-3.9) =-0.8; (3)(-25)+(+36). 解:原式=+(36-25) =11. 例2 计算: (1)15+(-22); (2)(-13)+(-8); (3)(-0.9)+1.51. 1.填空:(口答) (1)(-4)+(-6)=__-10__; (2)3+(-8)=__-5__; (3)7+(-7)=__0__; (4)(-9)+1=__-8__; (5)(-6)+0=__-6__; (6)0+(-3)=__-3__. 2.课本P19第1-4题. 有理数加法法则简单理解:同号取同号,绝对值相加,异号取(绝对值)大号,绝对值(大-小)相减.计算一般步骤: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1.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__<__b,︱a︱__>__︱b︱. 1.3.1 有理数的加法(二) 掌握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一、温故知新 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先说说,再用字母表示写在下面: 2.计算: (1)30+(-20)=10; (-20)+30=__10__; (2)[8+(-5)]+(-4)=-1; 8+[(-5)+(-4)]=-1. 思考: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二、自主学习 1.请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2.自己换几个数字验证一下,还有上面的规律吗? 3.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合,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式子表示为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c=a+(b+c).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三、新知应用 例1 (教师示范书写格式)计算: (1)16+(-25)+24+(-35); 解:原式=(16+24)+[(-25)+(-35)] =40+(-60) =-20; (2)(-2.48)+(+4.33)+(-7.52)+(-4.33). 解:原式=[(-2.48)+(-7.52)]+[4.33+(-4.33)] =-10+0 =-10. 四、跟踪练习 1.计算: (1)23+(-17)+6+(-22); 解:原式=-10; (2)(-2)+3+1+(-3)+2+(-4); 解:原式=-3; (3)(-)+(-)++(-). 解:原式=-1. 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质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想一想,你会怎样计算,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 课本P20练习1,2.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运算的步骤:1.互为相反数的先加;2.能凑整的先加;3.同分母的先加;4.同号的放在一起加. 1.计算: (1)(-7)+11+3+(-2); 解:原式=5; (2)+(-)++(-)+(-). 解:原式=-. 2.绝对值不大于10的整数有__21__个,它们的和是 __0__. 3.填空: (1)若a>0,b>0,那么a+b__>__0; (2)若a<0,b<0,那么a+b__<__0; (3)若a>0,b<0,且│a│>│b│,那么a+b__>__0; (4)若a<0,b>0,且│a│>│b│,那么a+b__<__0. 3.某储蓄所在某日内做了7件工作,取出950元,存入5000元,取出800元,存入12000元,取出10000元,取出2000元.问这个储蓄所这一天共增加多少元? 解:把取出记为负,存入记为正,得-950+5000-800+12000-10000-2000=3250(元) 答:共增加了3250元. 4.课本P21实验与探究. 1.3.2 有理数的减法(一)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 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一、温故知新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 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8844-(-154).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 2.长春某天的气温是-2°C~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 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2). 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3-(-2)=__5__. 二、自主学习 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__差__;差+减数=被减数. 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 要计算3-(-2)=?实际上也就是要求?+(-2)=3,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__5__,也就是3-(-2)=5; 再看看,3+2=__5__;所以3-(-2)_=_3+2; 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1-(-3)=__2__,-1+3=__2__,所以-1-(-3)__=__-1+3; 0-(-3)=__3__,0+3=__3__,所以0-(-3)__=__0+3. 4.师生归纳 (1)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字母表示:__a-b=a+(-b)__. 三、新知应用 例1.例题(示范书写格式) 计算: (1)(-3)-(-5); (2)0-7; (3)7.2-(-4.8); (4)-3-5.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D ) A.3.58-(-1.58)=3.58+(-1.58)=2 B.(-2.6)-(-4)=2.6+4=6.6 C.0-(+)-=(+)-=+(-)=-1 D.-1=+(-)=- 2.课本P23练习1—2题.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小学时学的减法都是大数-小数,够减,差的符号为正,现在引入了负数后,小数-大数不够减也能减了,差是负数.即:大数-小数=正数,小数-大数=负数. 1.计算: (1)(-37)-(-47); 解:原式=10 (2)(-53)-16; 解:原式=-69 (3)(-210)-87; 解:原式=-297 (4)1.3-(-2.7); 解:原式=4 (5)(-2)-(-1). 解:原式=-1 2.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解:(1)8-3=5 (2)-2-(-3)=1 3.若|m-n|=n-m,|m|=4,|n|=3,则m-n=-1或-7. 1.3.2 有理数的减法(二) 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 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一、温故知新 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的变化 上升4.5千米 下降3.2千米 上升1.1千米 下降1.4千米 记作 +4.5千米 -3.2千米 +1.1千米 -1.4千米 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__1__千米.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4.5+(-3.2)+(+1.1)+(-1.4)=1. 二、自主学习 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 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 如:(-20)+(+3)-(-5)-(+7)=(-20)+(+3)+(+5)+(-7)=-20+3+5-7,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__和__”或者“负20加3加5减7”. 4.师生完整写出解题过程: 5.计算:-4.4-(-4)-(+2)+(-2)+12.4. 解:原式=-4.4+4-2-2+12.4 =[(-4.4)+12.4]+(4-2-2) =8-1 =7. 1.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b+c的是( B ) A.a-(+b)-(+c) B.a-(+b)-(-c) C.a+(-b)+(-c) D.a+(-b)-(+c) 2.算式(-7)-9-(-3)+(-5)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为-7-9+3-5,读作负7、负9、正3、负5的和,或读作负7减9加3减5. 3.计算:(课本P24练习) (1)1-4+3-0.5; 解:原式=-0.5; (2)-2.4+3.5-4.6+3.5; 解:原式=0; (3)(-7)-(+5)+(-4)-(-10); 解:原式=-6; (4)-+(-)-(-)-1. 解:原式=-. 4.数轴上A,B两点分别表示数a,b,若a=3,b=7,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4__;若a=-1,b=-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4__;若a=2,b=-6,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8__;若a=-8,b=-4,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4__;若a=m,b=n,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m-n|.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先运用减法法则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形式,然后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2.数轴上A,B两点分别表示数a,b,则两点间的距离为|a-b|或|b-a|.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 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加法法则内容是什么? 2.计算: (1)2+2+2=__6__; (2)(-2)+(-2)+(-2)=__-6__. 3.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1)2×3=6; (2)(-2)×3=-6. 二、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28—P29,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3×3=9, 3×2=6, 3×1=3, 3×0=0. 发现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这一规律引入负数仍然成立,所以有: 3×(-1)=-3, 3×(-2)=-6, 3×(-3)=-9, 3×(-4)=-12. 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又有: (-1)×3=-3, (-2)×3=-6, (-3)×3=-9, (-4)×3=-12. 从符号和绝对值的角度观察发现: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的绝对值的积. 利用这个规律计算: (-3)×3=__-9__, (-3)×2=__-6__, (-3)×1=__-3__, (-3)×0=__0____. 发现规律:随着后一个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 按照这个规律填空: (-3)×(-1)=__3__, (-3)×(-2)=__6__, (-3)×(-3)=__9__. 可归纳如下结论: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由上可知: (1)2×4=__8__; (2)(-2)×4=__-8__; (3)(+2)×(-4)=__-8__; (4)(-2)×(-4)=__8__; (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0时,结果为__0__. 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0__.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书写步骤,格式) 例1 计算: (1)(-3)×9; (2)8×(-1); 解:原式=-27; 解:原式=-8; (3)(-)×(-2). 解:原式=1. 1.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 (1)5×(-3);“-” (2)(-4)×6;“-” (3)(-7)×(-9);“+” (4)0.9×8.“+” 2.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C ) A.符号必定为正 B.符号必定为负 C.一定不大于零 D.一定不小于零 3.书本P30第1题 例2 计算: (1)6×; (2)(-)×(-7); (3)(-)×(-). 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课本P30练习1,2,3.(直接做在课本上) 2.填空: (1)-7的倒数是__-__,它的相反数是__7__,它的绝对值是__7__; (2)-2的倒数是-,-2.5的倒数是-;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1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1和-1互为负倒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4.1 有理数的乘法(二) 1.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多个有理数相乘运算符号的确定; 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B ) A.(-7)×(-6) B.(-4)+(-6) C.0×(-2) D.(-7)-(-10) 3.计算: (1)(-1)×(-); 解:原式=+(×)=1; (2)(-2)×(-6); 解:原式=×6=14; (3)-×. 解:原式=-(×)=-. 二、自主学习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 例题3(P31)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7.8×(-8.1)×0×(-19.6). 1.计算:(课本P32练习1,2)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 一、选择题 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C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B ) A.(-7)×(-6) B.(-6)+(-4) C.0×(-2)(-3) D.(-7)-(-15) 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B ) A.(-2)×(-3)=6 B.(-)×(+6)=3 C.(-5)×(-2)×(-4)=-40 D.(-3)×(-2)×(-4)=-24 二、计算: (1)(-2)××(-)×(-); 解:原式=-; (2)(-6)×5×(-)×; 解:原式=10; (3)(-4)×7×(-1)×(-0.25); 解:原式=-7; (4)(-)××(-)×; 解:原式=; (5)(-1)×(-1)×(-1)×(-1)×(-1)×(-1). 解:原式=××××× =4.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三) 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一、温故知新 1.请同学们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6)×5=-30, 5×(-6)=-30; (2)[3×(-4)]×(-5)=60, 3×[(-4)×(-5)]=60; (3)5×[3+(-7)]=-20,5×3+5×(-7)=-20. 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 二、自主学习 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3.归纳、总结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 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三、新知应用 计算: (1)(-0.4)×(+25)×(-5); 解:原式=50; (2)(-15)×(-8)×125; 解:原式=15000; (3)(-)×(-36); 解:原式=-28+10=-18; (4)39×(-13)+39×(-27) 解:原式=39×(-13-27) =39×(-40) =-1560. 例4 用两种方法计算(+-)×12. 解法一:原式=(+-)×12 =-×12 =-1. 解法二:原式=×12+×12-×12 =3+2-6 =-1. 总结:计算中运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运算量变小,分配律的反用,有时也能起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课本P33练习. 1.乘法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出来.(提问) 2.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运用时可以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分配律运用时括号内的数要看清符号,分配律反用时要注意相同的因数提起来后,剩下的数连同符号一起放入括号. 1.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1)(-7)×(-)×; 解:原式=; (2)9×18; 解:原式=(10-)×18 =180-7 =173; (3)-9×(-11)+12×(-9); 解:原式=-9×(-11+12) =-9×1 =-9; (4)(-+-)×36. 解:原式=×36-×36+×36-×36 =28-30+27-14 =55-44 =11. 1.4.2 有理数的除法(一) 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理解倒数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3.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一、温故知新 (1)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 问小红家离学校有1000米,列出的算式为50×20=1000. (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__20__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1000÷50=20.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4的倒数__-__,3的倒数____, -2的倒数-. 二、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完成 比较大小:8÷(-4)__=__8×(-); (-15)÷3__=__(-15)×; (一1)÷(-2)__=__(-1)×(-). 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并把绝对值相__除__,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0__. 2.自学P35例5、例6. 3.师生共同完成例7.(指导书写格式) 1.练习:P35. 2.练习:P36第1,2题.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运算步骤是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再算绝对值. 1.填空: (1)(-27)÷9=-3;(2)(-)÷(-)=; (3)1÷(-9)=__-__;(4)0÷(-7)=__0__; (5)÷(-1)=-;(6)-0.25÷=-. 2.化简下列分数: (1);(2);(3);(4). 解:(1)-8; (2)-; (3)9; (4)30. 3.计算: (1)(-3)÷(5); (2)0÷(-1000); 解:原式=-; 解:原式=0; (3)375÷(-)÷(-). 解:原式=375×× =375. 4.如果a÷b(b≠0)的商是负数,那么a与b( A ) A.异号 B.同为正数 C.同为负数 D.同号 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若a,b异号,则a·b<0,<0 B.若a,b同号,则a·b>0,>0 C.==- D.=- 6.若a≠0,求的值. 解:①当a>0时,原式==1; ②当a<0时,原式==-1. 1.4.2有理数的除法(二)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符号的处理. 一、温故知新 1.计算: (1)(-8)÷(-4); (2)(-9)÷3; 解:原式=2; 解:原式=-3; (3)(-0.1)÷×(-100); 解:原式=20.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二、自主学习 1.例8 计算: (1)(-8)+4÷(-2); (2)(-7)×(-5)-90÷(-15). 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理数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先乘除,后加减.写出解答过程: 2.自学完成例9.阅读课本P36—P37内容, 1.计算: (1)6-(-12)÷(-3); 解:原式=6-4=2; (2)3×(-4)+(-28)÷7; 解:原式=-12-4=-16; (3)(-48)÷8-(-25)×(-6); 解:原式=-6-150=-156; (4)42×(-)+(-)÷(-0.25); 解:原式=-28+3=-25. 2.P37练习.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无括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选择题 (1)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 ) A.÷(-3)=3×(-3) B.(-5)÷(-)=-5×(-2) C.8-(-2)=8+2 D.2-7=(+2)+(-7)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 A.(-3)-(-)=4 B.0-2=-2 C.×(-)=1 D.(-2)÷(-4)=2 2.计算: (1)18-6÷(-2)×(-); 解:原式=18-(-3)×(-) =18-1 =17; (2)11+(-22)-3×(-11); 解:原式=-11-(-33) =-11+33 =22. 1.5.1 乘方(一)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一、温故知新 1.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要到了一块面包.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用去要饭了! 请你们交流讨论,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1”,那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__()10__. 2.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想想看,捏合__5__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条. 二、自主学习 1.分小组合作学习P42内容,然后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式子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式子an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 (3)从运算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a的n次方,从结果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a的n次幂. 三、新知应用 1.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 (1)(-2)×(-2)×(-2)×(-2)=(-2)4; (2)(-)×(-)×(-)×(-)=(-)4; (3)x·x·x·……·x,sdo4(210个))=x210. 2.例题P42例1师生共同完成,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__负__数,负数的偶次幂是__正__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正__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0__. 3.思考:(-2)4和-24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答:意义不一样.(-2)4表示-2的4次方;-24表示2的4次方的相反数. 4.自学例2.(教师指导) 1.完成P42练习1,2题. 2.(-3)2=__9__;-32=__-9__. 3.已知n是正整数,那么(-1)2n=__1__,(-1)2n+1=__-1__. 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有理数是__D__ A.正数 B.负数 C.0 D.任何有理数 5.平方等于9的数是__±3__,立方等于27的数是__+3__,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__0或1__,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0,±1. 1.乘方; 2.乘方的计算. 1.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 (1)-24;(2)(-)3;(3)-. 2.观察下列各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____;第2012个数是__=__. 3.计算: (1)(-2)2-22-|-|×(-10)2; 解:原式=4-4-×100 =-25; (2)(-2)×(-0.5)3×(-2)2×(-8). 解:原式=-××4×8 =-10. 1.5.1 乘方(二) 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 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温故知新 1.在2+3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__三__种运算. 2.以4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二、自主学习 1.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P43例题3,学生试练,教师指导. 3.师生共同探讨P43例题4. 1.P44练习. 2.计算: (1)(-1)10×2+(-2)3÷4; 解:原式=2-8÷4 =2-2 =0; (2)(-5)3-3×(-)4; 解:原式=-125-3×=-125; (3)×(-)×÷; 解:原式=×(-)×× =-××× =-; (4)(-10)4+[(-4)2-(3+32)×2]. 解:原式=10000+[16-(3+9)×2] =10000+(16-12×2) =10000+(16-24) =10000-8 =999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计算: (1)(-3)2×[-+(-)]; 解:原式=9×(--) =9×(-)-9× =-6-5 =-11; (2)-23÷÷(-)3; 解:原式=-8××(-)=; (3)(0.25)29×430. 解:原式=0.2529×429×4 =1×4 =4. 2.观察下面三行数: ①-3,9,-27,81,-243,729,…; ②0,12,-24,84,-240,732,…; ③-1,3,-9,27,-81,243,…. (1)第①行数有什么规律? 第①行是(-3)1,(-3)2,(-3)3,(-3)4,…(-3)n. (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3. (3)第③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乘以. (4)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3)10+[(-3)10+3]+(-3)10× =59049+59049+3+59049× =59049+59049+19683+3 =137784. 3.x,y为有理数,且|x-1|+2(y+3)2=0,求x2-3xy+2y2的值. 解:由题意知x-1=0,y+3=0. ∴x=1,y=-3. ∴x2-3xy+2y2=28.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剩下的,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吗?为什么? 解:()6=≈0.016(米) ∵0.016米>1厘米 ∴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 1.5.2 科学记数法 1.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会写出原来的数; 3.懂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一、温故知新 1.根据乘方的意义,填写下表: 10的乘方 表示的意义 运算结果 结果中的0 的个数 102 10×10 100 2 103 10×10×10 1000 3 104 10×10×10×10 10000 4 105 10×10×10×10×10 100000 5 二、自主学习 1.我们知道:光的速度约为300 000 000米/秒,地球表面积约为510 000 000 000 000平方米.这些数非常大,写起来比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数吗? 300 000 000=3×100000000=3×108; 5 100 000 000 000=5.1×1000000000000=5.1×1012. 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叫做科学记数法. 2.例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 000 000=106; (2)57 000 000=5.7×107; (3)123 000 000 000=1.23×1011; (4)800 800=8.008×105; (5)-10 000=-104; (6)12 030 000=1.203×107. 归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时,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少1. 1.课本45页练习1,2,3题. 2.下列各数,属于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__D__. A.53.7×102 B.0.537×104 C.537×102 D.5.37×103 3.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 (1)8.848×103=8 848; (2)3.021×102=302.1; (3)3×106=3 000 000; (4)7.5×105=750 000. 4.第五次人口普查知山西省人口总数约为3297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人? 3297万=32 970 000=3.297×107. 1.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2.科学记数法:a×10n(1≤a<10,n为正整数). 1.5.3 近似数 1.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会区分准确数、近似数,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难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 一、温故知新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 250 000 000=1.25×109; (2)-130 000=-1.3×105; (3)-1 025 000=-1.025×106.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把原数写在横线上: (1)-2.03×105=-203_000; (2)5.8×107=58_000_000. 二.自主学习 1.(1)我们班有____名学生,____名男生,____名女生; (2)一天有__24__小时,一小时有__60__分,一分钟有__60__秒; (3)我的体重约为____千克,我的身高约为____厘米; (4)我国大约有__13__亿人口. 在上题中,第(1)(2)题中的数字是准确的,第(3)(4)题中的数字是与实际接近的.这种只是接近实际数字,但与实际数字还有差别的数被称为近似数. 2.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吗?请将你举的例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3.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也就是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 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数时,有 π≈3(精确到个位), π≈3.1(精确到0.1,或叫精确到十分位), π≈3.14(精确到__0.01__,或叫精确到百分位), π≈3.142(精确到__0.001__,或叫精确到千分位), π≈3.1416(精确到__0.0001__,或叫精确到万分位). …… 4.例6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158(精确到0.001); 解:0.016; (2)304.35(精确到个位); 解:304; (3)1.804(精确到0.1); 解:1.8; (4)1.804(精确到0.01). 解:1.80. 思考:1.8与1.80的精确度相同吗?在表示近似数时,能将小数点后的0随便去掉吗? 不能去掉,因为它们的精确度不同. 1.下列各数中,是准确数的是( C ) A.小明身高大约165 cm B.天安门广场约44万平方米 C.天空中有8只飞鸟 D.国庆长假到北京旅游的有60万人 2.下列各数中,是近似数的是( C ) A.七(1)班共有65名同学 B.足球比赛每方共有11名球员 C.光速是300 000 000米/秒 D.小王比小华多2元钱 3.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按要求取0.06018的近似值,下列四个结果中错误的是( B ) A.0.1(精确到0.1) B.0.06(精确到0.001) C.0.06(精确到0.01) D.0.0602(精确到0.0001) 4.用四舍五入法对它们取近似数:(P46练习) (1)0.00356(精确到万分位); 解:0.0036 (2)61.235(精确到个位); 解:61 (3)1.8935(精确到0.001); 解:1.894 (4)0.0571(精确到0.1). 解:0.1 5.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0.025; (2)0.4040; (3)1.8; 解:(1)千分位; (2)万分位; (3)十分位; (4)1.80; (5)103万; (6)1.60×104. (4)百分位; (5)万位; (6)百位; (7)10亿; (8)10. (7)亿位; (8)个位. 1.准确数和近似数; 2.按要求取近似数.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 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数等有关知识.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 难点: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理解. 知识回顾 (一)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 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三)相反数的概念 像2和-2、-5和5、2.5和-2.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__0__.一般地:若a为任一有理数,则a的相反数为-a. 相反数的相关性质: 1.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除0外)分别在原点0的两边,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四)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__0__. 一个有理数a的绝对值,用式子表示就是: (1)当a是正数(即a>0)时,∣a∣= a ; (2)当a是负数(即a<0)时,∣a∣=__-a__; (3)当a=0时,∣a∣= 0 . (五)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乘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理数除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理数的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乘方. 即:an=aa…a(有n个a). 从运算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a的n次方;从结果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a的n次幂.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六)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叫做科学记数法.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 正整数集{1,25,…}; 正有理数集{1,25,…}; 负有理数集{-0.1,-789,-20,-3.14,-590…}; 负整数集{-789,-20,-590…}; 自然数集{1,25,0…}; 正分数集{…}; 负分数集{-0.1,-3.14,…}. 2.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D ) 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4.5,1,0. 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D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5.-5的相反数是__5__;-(-8)的相反数是-8;-[+(-6)]=__6__;0的相反数是__0__;a的相反数是-a. 6.若a和b是互为相反数,则a+b=__0__. 7.如果-x=-6,那么x=__6__;-x=9,那么x=-9. 8.|-8|=__8__;-|-5|=-5;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 9.如果a>3,则|a-3|=__a-3__,|3-a|=a-3. 10.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1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1__,最大的非正数是__0__. 11.33=__27__;(-)2=____;-52=-25;22的平方是__16__. 1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C ) A.-52=(-5)2 B.(-1)1996=-1996 C.(-1)2003-(-1)=0 D.(-1)99-1=0 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 305 000 000=1.305×109;-1 020=-1.02×103. 14.120万用科学记数法应写成1.20×106;2.4万的原数是24000. 15.近似数3.5万精确到__千__位;近似数0.4062精确到万分位;5.47×105精确到__千__位. 16.计算: (1)12-(-18)+(-7)-15; 解:原式=12+18-7-15 =30-22 =8; (2)-23÷×(-)3; 解:原式=-8××(-) =; (3)(-1)10×2+(-2)3÷4; 解:原式=1×2-8÷4 =2-2 =0; (4)(-10)4+[(-4)2-(3+32)×2]. 解:原式=10000+[16-(3+9)×2] =10000+(16-24) =10000-8 =999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