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1年济南长清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A2021年济南长清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1-6)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1. 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透,经过石化变成石头。这种石头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那么,这种“石头”是 (  )‎ A.钻石 B.玉石[来源:Z。xx。k.Com]C.化石 D.宝石 ‎2. 它的周口店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里的“它”指的是(  )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北京人遗址厚达六米的灰烬 B.河姆渡、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 C.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 D.春秋时期铁器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5.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遗存稻谷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骄傲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主要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创造了人类 B.他们联合打败了蚩尤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7.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 禅让制   C.世袭制 D. 分封制 ‎8. 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来源:学科网]‎ A.黄帝 B.炎帝 C. 禹 D.启 ‎9. 记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某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远古的传说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0.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35‎ A.西周、春秋 B.西周、东周 C.春秋、战国 D.东周、战国 ‎11. 能反映商朝灭亡和西周建立的历史故事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楚汉之争 D.烽火戏诸侯 ‎12. 2018年3月14日,中央纪委网站“博物馆时光”栏目第三期推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系列专题片第一集《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下列青铜器中,哪个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 ‎    ‎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司母戊鼎       D.利簋 ‎13.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4. 历史学家一般通过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研究历史。下面哪段历史能通过文献进行研究?(  )‎ A.黄帝 B.尧舜禹 C.夏朝 D.商朝 ‎15.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B.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C.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 D.骨耜的应用与推广  ‎ ‎16. 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春秋争霸导致王室衰微 ②春秋争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③春秋争霸消灭了一些诸侯国,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④春秋争霸有利于民族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 战国时期历时250余年,期间战争此起彼伏,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8.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 A.鼓励耕织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19. 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了一个综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 (  ) ‎ A.大运河B.灵渠 C.都江堰D.长城 ‎20.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如果前往发现地参观、研究,以下地方去哪里最合适?(  )‎ 35‎ A.太原 B.济南 C.北京 D.西安 ‎21.秦的都城是(   )A.象郡 B.咸阳 C.长安 D.陇西 ‎2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歌颂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   ) A.统一文字 B.统一全国C.修筑长城 D.统一车轨 ‎23. 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分封制 ‎24.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25.“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 A. 西周 B. 东周 C. 秦朝 D. 西汉 ‎26.(2020·山西省·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27.(2020·山东东营·4)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28.(2020·黑龙江大庆·3)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中,为加中央集权,他采取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置西域都护C.设立军机处 D.设立“三司”‎ ‎29.(2020·山东滨州·2)《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29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30.(2020·山东菏泽·2)统一是秦汉时代的主题,思想的统一也势在必然。 “思想的统一’在汉代表现为( )‎ A.焚书坑儒 B.以法治国中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写出该制度的作用。(6分)‎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周王室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5‎ 材料三 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晋国相当于卿大夫的贵族墓里,居然用了九鼎、八簋、三套编钟与一套编磬来随葬,其逾越古礼的程度实不亚于鲁国季氏的“八佾舞于庭”。‎ ‎(3)依据材料三,回答“用九鼎”的人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反映出社会怎样的变化?(6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无不为”‎ ‎(1)材料一与哪位思想家有关?请依据材料用自己一句话简要写出他的主要观点(6分)。‎ ‎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    ‎ (2) 材料二与哪位思想家有关?请依据材料用自己一句话简要写出他的主要观点(6分)。‎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代表了当时人智慧的结晶,总结了上古以来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3) 材料三中“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 历史上称为什么?依据材料简要回答这一现象的影响。(5分)‎ ‎2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 (1) 请依据材料判断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自己的话说明他“治秦”的影响(6分)‎ 材料二:‎ ‎ ‎ ‎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哪项措施?(6分)‎ 材料三:汉初,经济萧条,国力贫困……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一个措施?文景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被称作什么?(5分) ‎ 35‎ ‎2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3分)‎ ‎②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2分)‎ 材料二 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战争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根据材料二回答:‎ ‎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3分)‎ ‎②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置了什么官职?(3分)‎ ‎③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 ‎(2)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古猿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比北京人进步,主要表现在( )‎ ‎①种植农作物,是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②普通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聚落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教民开垦耕种,创造了文字 C.与炎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制作了音律,发明了算盘 ‎4.《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 A.禅让制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夏朝时,天下为公 ‎5.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 A.鱼纹彩陶盆 B.猪纹陶体 C.甲骨文 D.司母戊鼎 ‎6.张明向美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5‎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7.商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够印证商朝青铜器高超工艺的是( )‎ A.细腰爵 B.毛公鼎 C.司母戊鼎 D.铜冰鉴[来源:Z|xx|k.Com]‎ ‎8.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9.《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材料说明 ( )‎ A.周平王建立了新的王朝 B.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诸侯崛起导致周王室衰微 D.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10.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 ③铁制农具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1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开始使用牛耕 ②最早使用天然漆 ③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④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战国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间的是(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3.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4.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它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它”是指(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15.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16.“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7.中国银行行徽(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35‎ 图一 中国银行行徽 图二 古钱币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18.秦朝时辉煌的,也是短暂的。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其表现为( )‎ ‎①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强征赋税④严刑苛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张鑫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商鞅 秦孝公 B.陈胜 吴广 C.项羽 刘邦 D.李斯 秦二世 ‎20.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以下几个时间,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 )‎ 历史事件:1、西周分封制2、青铜文明3、春秋五霸4、战国七雄5、百家争鸣 A.动荡和变革 B.国家分裂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 ‎21.“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2.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3..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设立锦衣卫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行省制 ‎24..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孟子 B.韩非 C.主父偃 D.董仲舒 ‎25.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 A.促进艺术繁荣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强思想控制 D.保持思想活跃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是孔子哪一思想的具体体现?(2分)‎ 材料二 百家争鸣孔子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2)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8分)‎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A B[来源:学科网ZXXK]‎ C[来源:Zxxk.Com]‎ 35‎ ‎[来源:学,科,网]‎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 墨家 D E 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F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G 韩非子 H 材料三 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搜寻到诸子百家思想的痕迹。比如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素质教育;依法治国、与时俱进;难得糊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团队精神........‎ (1)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对后世有何影响?(4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形势 ‎(1)图中A、B、C、D代表诸侯国名称,秦国位于图中________处(填写字母)(1分)图中E、F、G代表战役地点,经此战役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进攻的战役是________(填写字母)(1分)‎ 材料二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徒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史记.秦本纪》‎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其主要措施。(6分)‎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3)依据材料三,分析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材料二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网将韩非送往秦国。‎ (1)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王实现“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4分)‎ 材料三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2) 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8分)‎ 项目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35‎ 交通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4.杜牧在《阿房宫赋》冲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同理,我们可以认为,灭秦者,秦也。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秦帝国的灭亡。‎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农民甲:我们村本来有300多口人的,被抓了200多人去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驰道。‎ 农民乙:唉!这日子怎么过啊!官府的赋税又那么重,要交三分之二的收成,叫人怎么活啊!‎ 农民丙:怎么样你也得交了,朝廷的刑罚那么严酷,迟交、少交都会让你断手断脚!众农民:唉!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啊!‎ ‎(1)从历史短剧中归纳秦朝有哪些暴政。(5分)‎ ‎(2)从农民的谈话中,分析老百姓的生活状况。(5分)‎ ‎【揭竿而起齐响应】‎ ‎(3)有人认为如果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如果你不赞同,请尝试反驳上面的观点。(5分)‎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带给我们什么深刻启示?(2.5分)‎ ‎25.所谓高处不胜寒,帝王也有帝王的困惑与苦衷。某班同学编写了一部关于“秦皇汉武”跨时空对话的穿越剧,聊聊往事,吐吐心声。‎ ‎【第一幕 问策】‎ 秦始皇:“汉武帝,看来你遇到了封国问题,这可不利于你对地方的管理!我曾在全国推行①‎ ‎(制度名称),能够很好地控制地方权力。若你想解此难题,主父偃之策②(策略名称),可以一试。”‎ ‎(1)请在①、②处填人适当的内容,将上述对话补充完整。(5分)‎ ‎【第二幕 共识】‎ 秦始皇:“建立和治理一个国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在建国之初,就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 你看我这货币图,我就被这小小货币困扰了很久,后来,我下令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在全国流通,效果不错。”‎ 汉武帝:“我也曾效仿你,统一货币,效果也很好。”‎ 35‎ ‎(2)汉武帝效仿秦始皇统一货币,其铸币名称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都说统一货币“效果不错”。(5)‎ ‎【第三幕 分歧】‎ 汉武帝:“秦始皇,近日我得一贤臣,采纳了他提出的‘罢融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秦始皇:“这怎么可以!那些儒生甚为讨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3)汉武帝提出的“贤臣”指的是谁?秦始皇对“儒生”采取了什么手段?(5分)‎ ‎(4)不同时期的两位帝王对待“儒家”的作法是不同的。你认同谁的做法,请说明理由。(5分)‎ ‎【第四幕 评说】‎ (5) 请你为这部话剧取一个适当的题目,并谈谈你眼中的“秦皇汉武”。(2.5分)‎ ‎(3)LC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1. 记忆关键词是记忆知识的好方法。“周口店”“距今70万—20万年”“会保存火种”“资料最丰富、最齐全”,这些关键词反映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遗址?‎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2. 1910年,考古学家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了一个上颌骨破片化石。‎ ‎1934年将其定名为腊玛古猿,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类。下列材料中,能成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的是 A. 化石 B. 神话传说 C. 历史小说 D. 影视剧 3. ‎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干栏式建筑属于哪一原始居民的的房屋样式?‎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4. 下列图片资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生活状况?‎ 人面纹彩陶盆 半地穴式房屋 出土的粟和蔬菜种子 A. 元谋人 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5. 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准备编排历史情景剧《炎帝传奇》,着重表现炎帝神农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下列能作为剧情出现的是 ‎①教民耕种,制作陶器 ②在阪泉之战打败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③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④建立夏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 历史课上,同学们做自我介绍,一位同学说:“我的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另一位同学说:“我的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这两位同学的姓分别是什么?‎ A.夏、秦 B.秦、夏 C.商、周 D.夏、周 ‎7. 历史学家樊树志先生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周王有权对诸侯国进行巡狩、赏罚,诸侯国有义务向周王述职,并向周王缴纳贡赋,而当诸侯国受到外来侵袭或发生内讧时,周王要给予保护或进行调解。”与这段叙述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8.“青铜文明”是对商周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高度概括。下列出土的青铜器中,世界上已知最重的青铜器是 35‎ ‎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商周时期,是我们所见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那么,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周王室在这一时期地位不断下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C.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些战争加剧分裂,不利于民族交融。‎ D.各诸侯国在这一时期进行变法改革,以确立新的统治秩序。‎ ‎11. 都江堰修建于何时?‎ A.夏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2.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3. 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辉映着一部五千年文明史。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先哲就提出了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他的思想集中在右图所示的这部著作里。这位先哲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14. 下图一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 A.灵渠 B. 长江 C.大运河 D.都江堰 ‎15. 上图二是某个中国古代王朝的疆域图。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任用商鞅改革的秦孝公,统一了全国,建立该朝代 B.该朝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C.该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D.该朝十分短暂,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16. 下列不属于秦朝灭亡原因的是 A.赋税、徭役沉重 B.刑法严苛 C.秦二世昏庸无道 D.统一了文字货币 ‎17. 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8.我国某个朝代是刘邦建立的,这个朝代的名称应该是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19.“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牧野之战 B.北击匈奴 C.秦末农民起义 D.文景之治 35‎ ‎20.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情节不符合史实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21.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22西汉董仲舒,他曾经向汉武帝提出什么主张?(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盐铁专营 ‎23.汉初,诸侯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到汉武帝时,王国中“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汉朝( )‎ A.实行推恩政令B.平定七国之乱C.采取盐铁专营 D.推崇儒家学术 ‎24.下列货币是汉武帝时期使用的货币是( )‎ ‎25.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一.(16分)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om]‎ 图1 周游列国            图2 创办私学 ‎21. 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哪位思想家的活动?(3分)结合所学,列举出他的一个重要思想。(3分)‎ 材料二: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2.“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 ‎3.“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韩非子》‎ ‎22. 依据材料,选择其中的两个,答出它们分别属于百家争鸣中的哪个派别?(4分)‎ ‎  材料三: 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隆重开幕。来自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150篇,并展开百余场研讨,推进儒学研究的创新化、国际化发展。‎ ‎23. 如果你能去参加这个研讨活动,请结合对儒学的认识,简要写出你的观点。(6分)‎ 二.(16分)改革奏出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改革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尽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为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35‎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24. 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3分)这次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 侯国?(3分)‎ ‎25.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两条即可)(6分)‎ ‎27.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秦朝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 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1分)列举一个用此制度选出的首领名称。(1分)‎ (2)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2分)这种变化从谁开始的?(1分)‎ (3) 材料三描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1分)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什么?(1分)实行的目的是什么?(2分)‎ (4) 材料四表明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1分)‎ ‎(5)西汉时期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取了什么办法?(1分)建立了负责监视地方的什么制度?(1分)‎ ‎(6)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 ‎28.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1) 阅读材料一,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国家是什么?(1分)该国家的统一有什么意义?(2分)‎ 材料二 ‎ 图三 (2) 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那么统一使用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2分)‎ (3) 图三事件是什么?(1分)这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 百代皆行秦政制。 ——毛泽东 35‎ (1) 依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名称叫什么?(1分)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家谁的思想?‎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来实现他的思想大一统的?(1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1分)‎ ‎(6)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中共同对抗的少数民族是什么?(1分)他们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分)‎ ‎(7)秦始皇、汉武帝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今天台湾地区至今未回归祖国,请你为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献计献策。(2分)‎ ‎(4)七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里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北京人 会制造石器 ‚会种植粟 ƒ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来源:学科网]‎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遗存稻谷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立伟业,雄立东方”。诗中被奉为“始祖”的是 A.盘古、黄帝 B.黄帝、炎帝 C.黄帝、大禹 D.炎帝、大禹 ‎4.千佛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因为古史称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请指出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世袭制 B.委任制 C.禅让制 D.选举制 ‎5.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结束了部落联盟的状态,建立了第一个早期国家。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 B.舜 C.禹 D.启 ‎6.“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 C.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7.下列对如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多为占卜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反映了夏朝历史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8.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利簋(guǐ) C.铁农具 D.冰裂纹瓷器 ‎9.北京出土青铜器“克盉(hé,古代盛酒器或盥洗用具)”上面有载:周成王封克做堰的诸侯,管理羌族……克进驻堰地,接受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反映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从周天子作战 35‎ C.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10.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 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灭掉商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 ‎11.夏商周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B.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C.重视国防,充实军备D.重视敛财,增加赋税 ‎12.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13.战国时期,动荡纷争,战争众多,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牧野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民族大融合 C.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15.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重视教化 B.兵家: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6.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所称赞的“秦王”指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7.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是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8.西汉贾谊《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19.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陈胜 B.项羽 C.吴广 D.刘邦 ‎20.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统一六国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罚 ‎21.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35‎ ‎22.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23.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24.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铸造五铢钱 D.建立刺史制度 ‎25.统一是秦汉时代的主题,思想的统一也势在必然。 “思想的统一’在汉代表现为( )‎ A.焚书坑儒 B.以法治国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26. 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 A.李冰         B.黄帝              C.管仲      D.禹 ‎2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文帝 一、(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诸侯国分布图》‎ ‎21. 依据材料一,说明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制度根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回答,该制度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材料二 《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 ‎22.比较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形势图,指出图中诸侯国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简述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和积极意义。(4分)‎ ‎[来源:学科网]‎ 二、(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成就示意图 ‎ ‎ ‎23.依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 35‎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至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24.依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6分)‎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2.仁者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3.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4.兼爱、非攻、尚贤。‎ ‎25.依据上图言论主张,判断四位思想家分别是谁?(任写其三)(6分)结合所学回答,这种思想学术的繁荣在战国时期形成了怎样的局面?(2分)‎ 三、(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26.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其中,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材料二 秦朝重要措施示意图 图三 铜权和铜量 图1一 图2二 ‎ ‎ ‎27.依据材料二回答,秦朝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6分)结合所学,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自古以来,世人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说:“秦王怀贪鄙(贪婪卑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个人智慧),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仁政),立私权(个人威信),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丢在后面)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毛泽东曾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 35‎ 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28.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29.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 ——《史记•商君列传》 ‎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观点是什么?(1分)此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1分)‎ ‎(2)材料一中体现的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3)卫鞅变法内容中最受新兴地主阶级欢迎的是什么?(2分)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卫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2分)请说出变法或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2分)‎ ‎ ‎ ‎30.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请回答:‎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1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3分)‎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编自《“大一统”之梦》‎ 35‎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1分)举一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2分)‎ 材料四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除谥法。 ……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来源:学科网]‎ ‎(4)从材料四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初并天下”发生在何时?(1分)它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2分)这两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2分)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列举出他暴政的表现。(3分)‎ ‎(5)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1分)‎ ‎31.认识历史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 ‎ ‎ ‎ ‎(1)‎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指的是谁?(3分)图一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图二和图三两位帝王统治时期,都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巩固了一个怎样的封建国家?(2分)‎ 材料二 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被焚毁,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当时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都被活埋。‎ 材料三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统治者的赞赏。他做官的时间不长,后回家著书讲学,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仍向他请教。‎ ‎(2)结合所学史实,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图二和图三两位帝王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材料三中的皇帝在政治方面分别采用什么制度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4分)‎ hyi2016—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学者指出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得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传说 B. 化石 C.遗物 D.记载 ‎ 35‎ ‎2.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4.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遗存稻谷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来源:Zxx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来源:学§科§网]‎ ‎5.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来源:Zxxk.Com]‎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6.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7.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8.据《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许多成语典故都源于历史事件,比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发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奴隶制的瓦解 B. 封建制的确立 C. 生产力发展 D.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10.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 周天子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国 B.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 C. 诸侯可以随意左右周天子的生老病死 D.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 ‎11.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12.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分封制的瓦解 C.战争的频繁 D.兴修水利 ‎1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秦国的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 C.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5‎ ‎14.《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建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奖励军功 ‎15.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6.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 C.灵渠 D.元朝的运河 ‎17.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8.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下列关于“好国君应该怎样作为”的表述,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哪家的思想A同学:国君要以法治国,实施严刑峻法,加强君主权威和中央集权统治。B同学:国君要顺应自然,让人民自由发展,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人民安乐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    D.法家、道家 ‎20.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以下哪本书 ‎ A. 《韩非子》 B. 《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2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 A.夏B.商C.秦朝 D.西汉 ‎2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货币D.修筑万里长城 ‎23.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罚 ‎24.歼灭秦军主力的是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25.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间,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由此可以联想到的一场战役是 A.楚汉战争B.巨鹿之战C.垓下之战D.长平之战 ‎26.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对外征战B.增加徭役C.焚书坑儒D.休养生息 35‎ ‎27.汉武帝每州部派一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这种制度叫 A.刺史制度B.御史大夫C.州县制D.郡县制 ‎28.“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向当时的统治者说出这一段话的是 A.董仲舒B.主父偃C.司马迁D.张骞 二 非选题(共50分)‎ ‎21.(共14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随从周天子作战。” ‎ ‎。(1)右图和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4分) ‎ 材料二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6分)‎ ‎(3)学以致用,说说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理由是什么?(4分)‎ ‎22.(20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材料一中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条?(2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条款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6分)‎ ‎(3)分析以上材料,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及理由。(6分)‎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23.(16分)近几年来,孔子学院数量激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大力弘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说“孔子的智慧”有哪些?(至少四条)(8分)‎ 材料二 从零起步到今天,我国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已有61个国家和欧盟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1亿人。‎ ‎——《 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11日 17 版 35‎ ‎(2)依据材料二,概括 “孔子学院”的主要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用一句话评价孔子。(4分)‎ ‎24.(9分)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2分)‎ ‎(2)图2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写出这一时期两位霸主?(2分)‎ ‎(3)图3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到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哪个国家?(2分)‎ ‎(4)从图1到图3,诸侯对周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3分)‎ ‎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臭,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 ‎(2)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6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有何意义?(4分)‎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26.(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势,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材料二:‎ 汉初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户商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1)材料一中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巧妙消除诸侯国对抗中央能力?(2分)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建立了什么制度监视豪强地主,严禁他们为非作歹?(2分)‎ 35‎ ‎(2)材料二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3分)‎ ‎(3)材料三中的董仲舒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用历史术语8个字概括这个建议。这个建议后,什么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 ‎(4)西汉建国之初和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不断袭扰,中央政府应对之策发生了怎样转变?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下列各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中(每题2分,共50分)‎ ‎ ‎ ‎1.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会不会自己找食物 ‎2. 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 3. 仔细观察右图: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 正确的是( ) ①图1属于半坡人居住房屋,图2属于河姆渡人居住房屋。 ②图1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2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③图1居民种植粟为主,图2居民种植水稻为主。 ④房屋样式的区别是自然环境差异的结果。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B.炎帝 C.尧 D.舜 ‎ 5. 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 6.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产生的。 A.禅让制B.奴隶制C.世袭制D.分封制 ‎ 7. 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A.原始社会后期B.夏、商、西周 C.夏朝 D.西周 ‎ 8.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9. 你知道“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跟谁有关吗( )A.夏桀B.商汤 C.周厉王D.周幽王 ‎10.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1.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牧野大战 ②城濮大战 ③围魏救赵 ④长平之战。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2. 齐桓公和晋文公为了称霸,都很重视( )①训练军队②发展生产③改革内政④远交近攻.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 不属于战国七雄的(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 ‎ ‎14. 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15. 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 16. 在四川有一座20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它就是( )A. 灵渠 B. 都江堰 C. 永济渠 D. 通济渠 ‎17.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 18. 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C.墨子D.韩非 ‎19. 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 20. 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35‎ ‎ 21.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22. 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开封 ‎ 23.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 24. 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福兮,祸之所伏”‎ ‎ 25.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26.泰朝创立了大-统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7.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28.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29.统一是秦汉时代的主题,思想的统一也势在必然。“思想的统一”在汉代表现为(  )‎ A.焚书坑儒B.以法治国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大兴文字狱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材料四:“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文字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 ‎(3)根据材料三,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4)根据材料四,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35‎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 ‎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请按顺序列出。‎ ‎(2)材料一言论出自哪位人物?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列举两条)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是谁?‎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 (2)“卫鞅”的变法中,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什么?‎ ‎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他“扫六合”的含义是什么?‎ ‎ (4)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基业,汉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秦朝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来巩固这一成果?‎ ‎(2)秦始皇、汉武帝在政治上分别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统一?‎ ‎(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对待儒学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 35‎ 35‎ 35‎ ‎(1)‎ 一、选择题:‎ ‎1—5 CCBCD 6—10 DBCCB 11-15 BCADC 16-20 BABCD 21-25 BBCBD26【答案】B27【答案】A28【答案】A29【答案】A中30【答案】C ‎26.(1)①制度:分封制(3分)‎ ‎②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依据材料归纳即可)(3分)。‎ ‎(2)变化:由一统于周天子而政由方伯(必须写出变化,由什么样到什么样)(4分)。‎ ‎(3)天子而诸侯、卿大夫(必须写出变化) (4分);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社会发展等(2分)。 ‎ ‎27.(1)老子(3分);无为而治 (3分) (2)孔子(3分),实行德政(3分)。 (3) ①局面:百家争鸣(3分) ‎ ‎②影响: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总结了古代文化发展方面的成就;(任意1条即可,必须依据材料概括)(2分)‎ ‎28. (1)商鞅。(3分) 影响:言之成理,符合要求(3分)。(2)措施:图一:统一货币 (3分) 图二:统一度量衡(3分)‎ ‎(3)措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 民耕作;提倡节俭;“以德化民”(任意1条即可,必须依据材料概括(3分) 局面:“文景之治” (2分)‎ ‎29.(1)①秦朝 (3分) ②郡县制(3分)法家(2分)2、①推恩令 (3分) ②刺史 (3分)‎ ‎ ③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3分)‎ ‎(2)‎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C B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B B D C D B C ‎21-25CACDC二.非选题 ‎21. (16分)‎ ‎(1)治国主张:“以德治国”或“为政以德”(2分) 思想:“仁”(2分)‎ ‎(2)A儒家B孟子C“仁政”,“民贵君轻”D墨子 E“兼爱”“非攻”F道家G法家 H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每空2分)‎ ‎(3)影响: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对后世也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每条2分,写出其中任意两条都可。)‎ ‎22.(16分)(1) D(1分) E(1分)‎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2分)‎ 35‎ ‎ 主要措施:1、奖励耕织 2、奖励军功 3、确立县制(每条2分)‎ (3) 做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2分)‎ ‎ 历史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23. ‎(18分)原因:1、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2、秦王嬴政重用人才,求贤若渴 (每条2分,共4分)(每空2分,出现错别字扣1分)‎ 项目 措施 政治 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如果只写确立皇帝制度或者实行郡县制只得1分)‎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如果只写一项只得1分)‎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轨,修筑驰道 (4) 影响:‎ ‎1、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 2、 便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的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 使得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写出其中任意3条即可得到满分)‎ ‎24、‎ (1) 暴政:徭役繁重 赋税繁重 刑罚严酷 (2) 生活状况:饥寒交迫 穷困潦倒 苦不堪言 ‎(3)是否同意:不同意 观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源是秦朝的暴政 ‎(4)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25、‎ ‎(1)①郡县制②推恩令 ‎(2)名称 :五铢钱 ‎ 原因:货币的统一,避免了币制混乱,统治得到巩固,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3) 贤臣:董仲舒 手段:焚书坑儒 ‎(4)认同:汉武帝做法。‎ 理由: 统一了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5)题目:帝王之谈 35‎ ‎(3)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DCC 6—10 ACDAC 11—15 CABDA 16—20 DBDCDCBACA ‎21.思想家: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有教无类”等。‎ ‎22.派别:1是道家、2是墨家、3是法家。‎ ‎2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许多为人处事、学习认知的哲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它的精华,推动儒家思想走向世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4.改革:商鞅变法 诸侯国:秦国 ‎25.措施: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严禁私斗;鼓励耕织;抑制商业等。(两条即可)‎ ‎26.材料二观点:韩非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商鞅变法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观点:董仲舒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造成的后果是出现了大规模土地兼并,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27.(1)禅让制 尧舜禹(1个即可)‎ ‎(2)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启[来源:学科网ZXXK]‎ ‎(3)分封制 天子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4)郡县制 丞相 ‎(5)颁布推恩令 刺史制度 ‎(6)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28.(1)嬴政 秦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小篆 圆形方孔半两钱 ‎(3)大泽乡起义 秦的暴政 ‎(4)中央集权制度 法家韩非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来源:Zxxk.Com]‎ ‎(6)匈奴族 秦始皇修建长城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北击匈奴(7)言之有理即可 35‎ ‎(4)七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C D C A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B C A B C B A 二、非选择题(50分)‎ ‎21.制度:分封制。(2分)‎ ‎ 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分)‎ ‎22.变化: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2分)‎ 原因:兼并战争。(2分)‎ 意义: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2分)‎ ‎23.成就:铁器(2分);牛耕(2分);都江堰。(2分)‎ ‎24.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2分)‎ ‎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分)‎ ‎ ƒ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分)‎ ‎ ④建立县制;(2分)‎ ‎(每条2分,答对任意三条得6分。)‎ ‎25.人物:图一:老子(2分);图二:孔子(2分) ;图三:孟子(2分);图四:韩非子(2分)。‎ ‎(每人2分,答对任意三人给6分。)‎ 局面:百家争鸣。(2分)‎ ‎26.政治制度名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 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2分)‎ ‎27.措施:经济:统一货币(2分),统一度量衡。(2分)‎ ‎ ‚文化:统一文字。(2分)‎ ‎ 共同作用:巩固统一。(2分)[来源:学|科|网Z|X|X|K]‎ ‎28. 赞同毛泽东的观点。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君主。(2分)‎ 他结束战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政治上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他北筑长城,击匈奴,派军队南开灵渠。(4分,答出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赞同司马迁的观点。秦始皇是一个残酷的暴君。(2分)‎ 他下令焚书坑儒,摧残文化;(2分)在他统治期间,刑罚严酷、徭役繁多,赋税沉重。(2分,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35‎ ‎③赞同将两人观点结合起来全面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既是杰出明君,又是著名暴君。(2分)‎ 作为杰出明君,他结束战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政治上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他北筑长城,击匈奴,派军队南开灵渠。(2分,答出一点即可。)‎ 作为著名暴君,他下令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在他统治期间,刑罚严酷、徭役繁多,赋税沉重。(2分,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29.(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商鞅 (1分)实行变法(1分)法家(1分) ‎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严明法度,禁止私斗;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4分)‎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分)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4)赏罚分明,公平无私,不畏强权,严格执法。(2分) 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或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2分,言之成理即可)‎ ‎30..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①东周②战国(2分)周武王(1分)‎ ‎(2)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3分)‎ ‎(3)儒家思想(1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分)‎ ‎(4)分封制(1分)公元前221年(1分)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立郡县制。(2分)秦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等(3分)(5)追求大一统(1分)‎ ‎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 孔子(1分)图二: 秦始皇(1分) 图三: 汉武帝 (1分) ‎ ‎(2) 思想 : 仁 (1分)统一的多民族的(2分)‎ ‎(3)图二(秦始皇): 焚书坑儒 (2分) ‎ 图三(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 ‎(4)图三(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2分) 建立刺史制度 (2分) ‎ ‎(5)2016—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来源:Z*xx*k.Com]‎ 参考答案:‎ ‎1-5 B A D D B 6-10 B B B D A 11-15 D A B D C 16-20 A C B D C ‎21.(14分)‎ ‎(1)制度:实行分封制(4分) ‎ ‎ (2)作用: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弊端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三个方面即可6分)‎ 35‎ ‎(3)理由: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山东建立齐国和鲁国。(4分)‎ ‎22.(20分)‎ ‎(1)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分)‎ 条款: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6分)‎ ‎(2)支持。理由: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6分)‎ ‎(3)商鞅变法成功了。(2分)理由:因为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4分)‎ ‎23.(16分)‎ ‎ (1)孔子智慧:创立儒家学说; 主张“仁”;“爱人”;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8分)[来源:学科网]‎ ‎(2)影响:孔子学院带动了世界对汉语的学习,扩大了汉语的影响。(或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学习汉语的人数急剧增加。有类似意思即可得分,照抄不得分。满分4分)‎ ‎ (3)评价: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4分)‎ ‎24.(共9分)‎ ‎(1)分封制(1分);为了稳定西周初期的政治形势,巩固西周的统治(1分)‎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2分,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3)战国七雄;秦国(2分)‎ ‎(4)西周时,诸侯需要向周天子进纳贡物,并服从调兵。但从春秋时期开始,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各自为政,也不向其纳贡,竞相争当霸主。(3分)‎ ‎25(14分)‎ (1) 商鞅(1分);秦国(1分)‎ (2) 商鞅变法(1分)‎ 经济措施: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3分)‎ 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嬴政(1分);统一六国(1分); ‎ ‎(4)分封制(1分) 郡县制(1分)‎ ‎26.(17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实施“推恩令”政策(2分);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3分)刺史制度(2分)。‎ ‎(2)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3分)。‎ ‎(3)汉武帝(1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儒家思想(1分)‎ 35‎ ‎(4)由汉初的被动和亲到汉武帝主动出击匈奴(2分);西汉国力疲弱转向了强盛。(1分)‎ ‎(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1.B2.C3.B4A5B6D7B8D9D10A11D12A13B14B15B16D17C18C19C20D21C22B23A24B25B 二、非选择题:‎ ‎1【答案】‎ ‎(1)分封制;巩固统治.‎ ‎(2)圆形方孔铜钱;小篆;焚书坑儒.‎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推恩令.‎ ‎ ‎ ‎2.【答案】‎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2)孔子;《论语》; 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老子.‎ ‎(3)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3.【答案】‎ ‎(1)商鞅;秦国;法家.‎ ‎(2)奖励耕作,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嬴政;统一全国.‎ ‎(4)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1)统一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秦:郡县制;汉: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3)措施: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统一思想,维护统治)(言之有理即可)‎ 35‎ 3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