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变异育种和进化第8讲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作业解析版
课时作业(八)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解析 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可能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项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B项错误;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后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为可育的植株,可用于育种,C项正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奇数倍的增加(如三倍体),其后代遗传会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利于育种,D项错误。 答案 C 2.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 由题图可知,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项错误;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只是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上有差异,仍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潍坊三模)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 8 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C.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 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解析 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A项正确;多倍体产生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如同源四倍体),若该单倍体中染色体组的数目为偶数,则可育,B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其中缺失和重复导致基因数目改变,倒位和易位导致基因排列顺序改变,C项错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的原因是基因重组,D项错误。 答案 A 4.(2019·乐山三模)变异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决定了生物产生的变异性状类型 B.染色体变异对新物种的形成没有意义,因为后代往往不育 C.生物基因突变的发生,一定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D.基因重组是生物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环境条件不能决定生物产生的变异性状类型,A项错误;染色体变异也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对新物种形成有意义,B项错误;生物基因突变的发生,不一定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也可能是自发突变,如碱基配对发生差错等,C项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项正确。 答案 D 5.(2019·深圳模拟)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两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和a基因,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 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因此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B项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项错误;皮肤生发层细胞只能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因此两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和a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项正确。 答案 D 6.(2019·成都模拟)紫外线对DNA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如图表示细胞中DNA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8 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 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 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解析 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会影响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A项正确;图示DNA分子损伤后修复时首先需要某种酶催化切除胸腺嘧啶二聚体,然后在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作用下填补、封闭缺口,B项正确;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恶性肿瘤,C项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因此DNA损伤引起的基因突变可以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项错误。 答案 D 7.(2019·成都模拟)某二倍体水稻品系中,高镉(A)对低镉(a)为显性,耐盐(B)对不耐盐(b)为显性。科研人员将低镉不耐盐水稻和高镉耐盐水稻进行杂交,再将F1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了的低镉耐盐水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体内含镉量高低与是否耐盐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B.将F1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可育低镉植株 C.F2低镉耐盐水稻植株中只有一部分可以稳定遗传 D.F2水稻中出现变异类型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解析 根据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和F2中低镉耐盐(aaB_)水稻的比例为=×,据此可判断F1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将F1(AaBb)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二倍体水稻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且既有低镉植株也有高镉植株,B项错误;F2低镉耐盐(aaB_)水稻植株中1/3为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C项正确;F2水稻中出现性状重组的原因是基因重组,D项正确。 答案 B 8.(2019·洛阳三模)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基因重组,基因的种类也会改变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因而不具有可育性 解析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基因重组,但基因的种类不会改变,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染色体变异(易位),A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但第21号染色体含有3条,B 8 项错误;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项正确;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若单倍体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时,具有可育性,如同源四倍体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具有可育性,D项错误。 答案 C 9.(2019·郴州三模)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 B.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自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C.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发生了整倍性的变化 解析 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高度不育,因此其不能结种子,A项错误;获得的矮生突变体植株为杂合子,可通过逐代自交淘汰隐性植株的方法使矮生基因纯合,以获得纯合的矮生植株,B项正确;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项正确;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减少一半,D项正确。 答案 A 10.(2019·泰安模拟)小麦的穿梭育种是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小麦穿梭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穿梭育种使小麦的染色体发生了定向变异 B.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 C.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小麦的基因多样性 D.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 解析 穿梭育种使小麦的染色体发生了不定向变异,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可知,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B项正确;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小麦的基因多样性,C项正确;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D项正确。 答案 A 11.(2019·宁德二模)某DNA上的W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合成的mRNA上一个碱基C变成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W基因的一个碱基对G—C替换成T—A,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突变后,基因中的嘧啶类脱氧核苷酸比例下降 8 C.突变后,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不变 D.突变前后,mRNA、tRNA、rRNA都参与翻译过程 解析 已知W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合成的mRNA上一个碱基C变成A,故W基因的一个碱基对G—C替换成T—A,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A项正确;基因中碱基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的,所以突变后,基因中的嘧啶类脱氧核苷酸比例与嘌呤类脱氧核苷酸比例仍然相等,B项错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突变后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不变,C项正确;翻译过程都需要mRNA(翻译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核糖体组成成分)三者的参与,D项正确。 答案 B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 B.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C.用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D.基因频率改变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易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B项正确;用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高度不育,C项错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9·贵阳二模)小鼠眼睛大小正常为野生型。现有两个独立发现的隐性突变纯合的小鼠品系,两个突变都能导致小鼠的眼睛变小,其中一个突变品系称为littleeye(品系1),另一个称为tinyeye(品系2)。这两个突变品系的出现可能来自同一基因的突变(如A突变为a1、a2),也可能来自不同基因的突变(如A突变为a,B突变为b)。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这两个突变是同一基因发生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若要证明这两个突变是由同一个基因还是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可以选用________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若由同一基因突变引起的,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由两个不同基因独立突变引起的,则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 (3)实验小鼠的另一突变品系发生了X染色体隐性突变,该突变在雄性个体中的发病率是1%,则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基因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两个突变品系的出现如果来自同一基因的突变(如A突变为a1、a2), 8 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2)要证明这两个突变是由同一个基因还是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可以选用品系1和品系2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若由同一基因突变引起的,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1a1和a2a2,子代均为小眼;若由两个不同基因独立突变引起的,则后代的表现型为眼睛大小正常(野生型)。(3)实验小鼠的另一突变品系发生了X染色体隐性突变,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该突变在雄性个体中的发病率是1%,则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答案 (1)不定向性 (2)品系1和品系2(或littleeye和tinyeye) a1a1和a2a2 眼睛大小正常(或野生型) (3)1%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14.(2019·陕西模拟)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28对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该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图中F1有斑纹的个体中染色体正常的比例为________。 (3)根据题意,在生产中,选取题中的家蚕作亲本培育,并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选出雄蚕。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表示该过程。 解析 (1)由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28对染色体,可以推出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28条染色体,其中一条为性染色体Z或W。(2)Ⅱ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移位到W染色体上, 8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染色体断裂和重接造成的,可以发生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期。F1有斑纹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ZZ∶AaZWA∶aOZWA=1∶1∶1(O表示染色体缺失的基因),染色体正常的为AaZZ。(3)根据题意可知,在生产中,应选取题中的普通家蚕2(即无斑纹雄蚕)和限性斑纹雌蚕作亲本,子代中雄蚕全为无斑纹,雌蚕全为有斑纹,选出无斑纹的即为雄蚕。 答案 (1)27+Z或27+W (2)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3) 后代中有斑纹的均为雌蚕,应淘汰;无斑纹的为雄蚕,应保留 15.(2019·株洲一模)贝茨拟态:不同种类的蝴蝶在外形和色彩上彼此极为相似的现象称为拟态。有些蝴蝶是有毒的,通常都具有色彩鲜艳的警戒色,以使捕食者易于识别和回避;而另一些无毒的蝴蝶,往往因在形态和色彩斑纹上模拟前者而获得安全上的好处。 (1)上述模拟现象的研究属于________(填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的研究,在贝茨拟态中,被模拟种和模拟种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分布在同一地区;被模拟种的数量一般会比模拟种________(填“多”“少”或“不确定”)。 (2)普累克西普斑蝶的毒素可以被当做药物使用,这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价值;因为药用价值,普累克西普斑蝶被大量捕杀,副王峡蝶(现代型)的种群密度会________, 8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形和色彩上彼此极为相似的副王峡蝶和普累克西普斑蝶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解析 (1)模拟现象研究的是不同种类的蝴蝶在外形和色彩上彼此极为相似的现象,即研究的是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模拟个体和被模拟个体一定是生活在同一地区,才能“以假乱真”,对捕食者给予警戒作用,使模拟个体不被捕食。由于被模拟的个体有毒,导致捕食者不敢轻易对其捕食,而模拟的个体只是“以假乱真”,捕食者对其捕食的概率大于被模拟者,故被模拟种的数量一般会比模拟种的数量多。(2)根据分析可知,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由于副王峡蝶(现代型)是普累克西普斑蝶的模拟者,当普累克西普斑蝶被大量捕杀,普累克西普斑蝶对副王峡蝶的保护作用下降,导致副王峡蝶(现代型)的种群密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外形和色彩上彼此极为相似的副王峡蝶和普累克西普斑蝶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 (1)群落 一定 多 (2)直接 下降 普累克西普斑蝶对副王峡蝶的保护作用下降(或捕食者对副王峡蝶的捕食作用加强或捕食者对副王峡蝶的捕食概率增加) 物种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