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步步高》(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必修1第二章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步步高》(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必修1第二章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最新 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思维导图 考纲 解读 ‎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3.学会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计算。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微专题一 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 ‎1.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 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昼夜交替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相等,约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思维拓展 海南文昌是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之后建设的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从地球运动角度分析文昌发射中心的优势条件。‎ 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 低发射成本。‎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考向一 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地区 D.南极附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 3个多小时 C. 5个多小时 D. 7个多小时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数。由图示信息知,当地观测北极星高度很低,说明其所在位置纬度很低,位于低纬度地区。第2题,观察者看到恒星的视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转周期为15°/h,据此可计算摄影者连续拍摄的时间 为3个多小时。‎ 考向二 自转的速度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4题。‎ ‎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4.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线速度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 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第4题,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 微专题二 昼夜交替和时间计算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现象 ‎①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昼夜半球: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 ‎③晨昏线:图中AOB为晨线。 ‎ ‎(2)昼夜交替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 易错辨析 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2)地方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思维拓展 有同学认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为当地的地方时。请判断是否正确。‎ 答案 不正确。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NA。‎ ‎(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来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 ‎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2.区时的计算 计算区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①定时区,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 ‎①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地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特别提示 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 考向一 区时和地方时计算 ‎1.(2014·四川文综)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答案 A 解析 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0时区在北京西边,区时计算中按“东加西减”的办法,两地时区相差8个小时,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时间是1日17时30分。 ‎ 易错警示 ‎1.加、减原则:“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这里的东西方向是人为规定,以180°经线为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靠近180°经线的地方越靠东)。‎ ‎2.两地经度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都在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用较大的度数减去较小的度数,其差值即为两地的经度差;若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一个在东经度,一个在西经度,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其和即为两地的经度差。‎ 考向二 时间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2014年3月22日9时30分从北京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东一区区时)12时30分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开启欧洲之旅。据此推算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  )‎ A.12小时 B.10小时 C.3小时 D.6小时 答案 B 解析 根据区时计算方法,当飞机从北京起飞时,荷兰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的时间为 ‎2014年3月22日2时30分,据此可计算出飞机的飞行时间。‎ 微专题三 日期变更及日期范围的判定 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日界线 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80°经线附近 日期 分割 特点 ‎0时所在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该线空间位置不断移动,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变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发散思维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1)0时和24时位于同一条经线上;0时是新一天的开始,24时是旧一天的结束。‎ ‎(2)国际日界线是一条直线,为180°经线。‎ 答案 (1)正确。‎ ‎(2)错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这是为了保证附近国家时间的完整性,方便附近国家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避免了日界线通过陆地。‎ 考向一 日期的变更 ‎1.12月31日12时一艘轮船用5分钟时间穿过了180°经线,越过180°经线后的时间不可能是(  )‎ A.12月31日12时05分 B.12月30日12时05分 C.1月1日12时05分 D.12月31日11时55分 答案 D 解析 180°经线两侧日期不同,但时间相同。不论轮船是从180°经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穿过,5分钟过后,时间都应该是12时05分。‎ 考向二 日期范围的判定 ‎2.(2013·广东文综)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时,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0 B.1/3 C.1/2 D.2/3‎ 答案 A 解析 根据区时划分,东十二区是地球上时间最早的地方,已知东八区区时可以计算出东十二区区时为2012年12月21日23:18,也就是说此时2012年12月22日还未到来。‎ 方法技巧 如何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 方法一: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方法二: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两条日界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 如下图,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微专题四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判断及应用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_不偏转。‎ 深度思考 ‎1.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无关的是________,并说明原因。‎ ‎①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②北半球的东北信风 ③垂直发射的导弹 ④长江下游南岸冲刷严重 ⑤高空坠落物体 ⑥京广线铁路右侧铁轨磨损严重 答案 ③、⑤两现象与地转偏向力无关。地转偏向力会使做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对垂直运动物体没有影响。‎ ‎2.“左右手”‎ 演示法是判断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要领是掌心朝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据此推断下列表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判断方法的是__________。‎ 答案 ②③‎ 解析 根据“左右手”演示法的判断要领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结合图示物体运动过程中偏向表现,②③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都向右发生偏转,为北半球的判断方法。‎ 考向一 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的应用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之一。但千百年来,水患灾害成为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为此国家斥巨资加固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堤防,其中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大河段将投资近百亿人民币将部分江内堤岸由沙土改为石砌。‎ 材料二 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用沙量大增,由此引发了长江非法采沙屡禁不止。由于非法采沙导致的长江交通事故、江岸崩塌时有发生。‎ ‎(1)图中河段是荆江河段的一部分,A、B两岸更需加固江内堤坝的是哪一岸?为什么?‎ ‎(2)长江航道内的非法采沙船要想采到更多的江沙,一般把采沙船停在靠近A、B两岸的哪一岸附近?为什么?‎ ‎(3)图中江心小岛若干年后由于泥沙淤积可能与C、D两岸的哪一岸相连(仅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 答案 (1)B岸。 B岸易受江水冲刷。‎ ‎(2)A岸。 A岸泥沙淤积。‎ ‎(3)C岸。‎ 解析 第(1)题,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江水不断向右偏,B岸江内堤坝不断受到冲刷。第(2)题,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江水不断向右偏,致使左岸(A岸)水流减缓,泥沙更易淤积。第(3)题,本题是近年的一个时政热点题。自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以来,‎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长江防洪减灾。但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长江非法采沙导致江岸崩塌等问题不断被曝光,本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的一个考查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的案例题。‎ 微专题五 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 ‎1.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_0°。‎ ‎(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5)晨昏线(面)与地轴的夹角=(=或>或<)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6)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深度思考 如何分别利用地球的自转、时间和方位判断晨昏线?‎ 答案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考向 晨昏线的综合应用 下图示意“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各点相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R点位于P点东南 B.R点位于Q点西南 C.Q点位于P点的正东 D.P点位于Q点的正东 ‎2.图示时刻(  )‎ A.R点的地方时为12时 B.Q点的地方时不到18时 C.P点的地方时不到6时 D.Q点的地方时较R点早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知P、Q、R三点都位于南半球,P、Q两点纬度较低且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地球公转位置知,PRQ弧为劣弧,据此可以判断R点位于P点西南,Q 点东南方;Q点位于P点的正西方;P点位于Q点的正东方。第2题,此时R位于晨昏线与70°S切点上,其地方时为0时。Q点的地方时已过18时;P点的地方时不到6时;Q点位于R以西,地方时较晚。‎ 方法技巧 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上图中若弧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弧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若上图中弧AB为晨线,AO的地方时为6:00;若弧AB为昏线,AO的地方时为18:00。完整晨线中点为地方时6:00,完整昏线中点为地方时18:00。‎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如上图中的OD。‎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4转方向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图,自转方向自西向东;②图,结合经度知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错误;③图,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④图,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读“某地景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假如该河流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 B.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 C.假若该河流在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 D.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知,图中a位于左岸,b位于右岸,如果河流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受侵蚀的为b处,淤积的是a处,河流有沙金的是a处。如果河流在南半球,易受侵蚀的是a处,淤积的是b处,河流有沙金的是b处。‎ 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②地所在经度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线速度小于②地,但二者角速度相等。‎ 据报道,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从当地时间的2011年12月29日起,将该国所处的时区从西十二区调整到东十二区。据此回答5~6题。‎ ‎5.萨摩亚调整时区时,北京时间为(  )‎ A.12月29日20:00 B.12月29日4:00‎ C.12月30日20:00 D.12月28日20:00‎ ‎6.萨摩亚人庆祝新年的时间比原来(  )‎ A.没有变化 B.提前一小时 C.提前一天 D.推迟一天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由题意可知,萨摩亚调整时区时,西十二区的区时为12月29日零时,而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计算可得北京时间为12月29日20:00,故选A。第6题,由于东、西十二区的区时都以180°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因此萨摩亚的时区从西十二区调整到东十二区,区时时刻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东十二区的区时要比西十二区早24个小时,因此萨摩亚人庆祝新年的时间将比原来提前一天,故选C。‎ ‎[能力提升练]‎ 下图中,a为晨昏线,b为经线,P为交点,O、Q为晨昏线上位于P两侧的两点,L1和L2分别为OP和PQ的长度。读图,回答7~8题。‎ ‎7.若每天同一时刻,P点总能分布在该经线66.5°~90°的纬度范围之间,则该时刻可能是(  )‎ A.6 B.9 C.12 D.16‎ ‎8.若P位于北半球中纬度,OP的时间差与PQ的相等,则L1和L2相比(  )‎ A.L1>L2 B.L1<L2‎ C.L1=L2 D.L1=2L2‎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由于除春秋分日外晨昏线和经线不重合,而是有一夹角,为保证每天同一时刻,P点总能分布在该经线66.5°~90°的纬度范围之间,该时刻可能为0(24)时或12时,从而根据选择项可得结论。第8题,由于P点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根据OP的时间差与PQ的相等知其经度差相同,由于纬度越低经度间距离越大,所以OP长度小于PQ的长度,即L1<L2。‎ 下图为河南登封市观星台,夜晚观察北极星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为35°。观星台上两间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每天北京时间12点28分时,横梁的影子会投上“长堤”。读图回答第9题。‎ ‎9.观星台的地理坐标是(  )‎ A.127°E,35°N B.113°E,35°S C.113°E,35°N D.103°W,35°S ‎ 答案 C 解析 由于当地北极星高度等于当地的纬度数,所以观星台的纬度为35°N;由于每天北京时间12点28分时,当地地方时为12点,据此可计算当地的经度为113°E。‎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00秒,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9月29日21时25分,“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346.9公里,周期5 382秒的运行轨道。根据材料及图回答10~12题。‎ ‎ ‎ ‎10.当“天宫一号”进入运行轨道时,纽约(西五区)当地的时间为(  )‎ A.9月30日18时25分 B.9月29日15时25分 C.9月29日16时25分 D.9月29时8时25分 ‎11.右图为“天宫一号”飞行器轨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 则飞行器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间距约为(  )‎ A.2 100千米 B.2 500千米 C.2 700千米 D.2 800千米 ‎12.“天宫一号”在近地点时,则(  )‎ A.角速度较小,线速度较大 B.角速度较大,线速度较小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答案 10.D 11.B 12.C 解析 第10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时间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结合区时的计算方法可知该小题结论。第11题,结合“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知相邻两轨道间的时间差约为1.5小时,经度差大约为22.5°,据此计算出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间距。第12题,根据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知,“天宫一号”在近地点时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14.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地方时为6: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答案 13.D 14.D 解析 第13题,结合线速度分布规律知,线速度P=Q=M=N>O;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南半球,所在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严重;根据日期的特点可以判断过极点与 P点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第14题,过 Q点的经线为 180°经线,过 P点的经线即60°W地方时为0点,那么北京时间为12点,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Q点即180°地方时为16:00;图示中纬线圈上昼夜不平分,N 地不在赤道,地方时不可能是6:00;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 ‎1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 ‎(4)分别计算甲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 ‎(5)此时,由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答案 (1)画图略 晨线 ‎(2)线速度:乙>甲=丙>丁 角速度:甲=乙=丙=丁 ‎(3)自西向东。‎ ‎(4)4点;10点;6点。‎ ‎(5)60°W 180°‎ 解析 第(1)题,在北极点附近,围绕北极点画逆时针箭头。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变化判断晨昏线。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判断大小。第(3)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该处河流流向。第(4)题,结合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乙地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正值日出。第(5)题,全球由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为两个日期。‎ ‎16.比较下面四幅图(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图1、图2和图3的晨线并判断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差。‎ ‎(2)假设图1中A、C处各有一河流发育,在其水文和水系特征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发育的河流________(左岸或右岸)受侵蚀更严重一些。‎ ‎(3)结合图2信息,分别计算北京的地方时、世界时并说明新一天的范围。‎ 答案 (1)AC、AO、AB;180°。‎ ‎(2)C 左岸 ‎(3)14时44分;7时;从105°W向东到180°。‎ 解析 第(1)题,结合晨昏线的概念进行判断。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知,图1位于南半球,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左岸受侵蚀严重;纬度越高,受到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越大,在河流特征相同的情况下,C处发育的河流受侵蚀更严重。第(3)题,由图2信息知,75°E为12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中时区的区时,结合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可得出结果;新的一天范围为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范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