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

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重点: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的思想及其实践活动的探究,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难点:通过评价新文化运动,认识它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商业的热情。他们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中心:北京大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3.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并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力倡“文学革命”,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4.表现 ‎(1)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文小说。‎ ‎5.作用 对推动文学革命和推广国民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误区警示] 正确区分维新派与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的态度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6 -‎ ‎(2)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打倒孔教。‎ ‎(3)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 一条主线: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二个转变: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由“制度”变革到“思想”变革。‎ 三个派别: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四股思潮:变法维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1)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传播 ‎(1)19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的开始。‎ ‎(2)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陆续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4)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5)留学生杨夸包安、李达、李汉俊等人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3.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青年杂志》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则是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 6 -‎ 新文化运动 ‎[史料一]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解读] 史料一结尾处的中心句:“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说明孔道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 ‎(1)史料一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有何进步意义?‎ ‎【提示】 看待: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中国社会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意义:对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有进步意义。‎ ‎[史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史料解读] 抓住史料二中关键词“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来归纳陈独秀主张培养的“六义”新青年。‎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提示】 “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2)内容:新文化运动分前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3)积极影响 ‎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②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局限性 - 6 -‎ ‎①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 ‎②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 ‎(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的氛围。‎ ‎(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2.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D [题干材料反映了袁世凯宣扬尊孔复古,其根本目的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故选D项。]‎ ‎2.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6 -‎ D.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B [题干中抵制“烈女传”“反抗礼教”等关键信息都是冲击传统礼教的表现,是新文化运动促进妇女思想解放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 ‎3.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有(  ) ‎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B [魏源的“长技”指西方的自然科学,陈独秀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故①正确;魏源的“长技”属于器物层面,故②错误;“制夷”体现了反侵略,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故③正确;两者思想均来自于西方,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4.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A [从材料可以看出,祥林嫂遭到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学革命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痛斥封建礼教,不是彻底否定传统道德,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是表达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是鲁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故D项错误。]‎ ‎5.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  ) ‎ 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 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迫害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D.受西方侵华战争的冲击 C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故选C项。]‎ ‎6.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 6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1899年马克思刚刚为中国人所知,从材料看,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马克思是德国人),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以后,介绍马克思不等于介绍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敬告青年》‎ 材料二 欲建设西洋式社会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知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宪法与孔教》‎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2)简述材料二的基本主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关键信息从民主权利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二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第(3)问评述“历史作用”从运动的积极影响去考虑。‎ ‎[答案] (1)同西方国家一样,中国也要求得到政治、经济、信仰、妇女等各方面的解放。‎ ‎(2)对西方的政治、文化、制度给予绝对肯定,对当时流行的“孔孟”之道给予绝对否定。‎ ‎(3)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醒,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