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从时空观念角度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过程及影响,指出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了解中国振兴所经历的阶段与概况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状况。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两极对峙格局的冲击。 知识点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西欧各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1)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才能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3.影响 (1)各成员国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知识点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 7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4)日本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 (5)朝鲜战争爆发后,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6)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知识点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2)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走向联合。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3.内容 (1)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2)重要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3)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4.影响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5.中国的振兴 (1)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 7 - 西欧走向联合及其影响 史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①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解读] ①处信息说明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丧失了优势地位。 [思考] 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史料二 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②,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③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 [解读] ②处信息主要从法国的角度阐述了法德和谈的重要性。③处信息从德国复兴的角度阐述了欧洲联合的必要性。 [思考] 根据史料二,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 【提示】 法国:重新恢复大国地位。德国: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 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1)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失去了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作用,谁也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联合”。 (2)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人民反战情绪强烈,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恢复发展经济。 (3)西欧各国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原有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纷纷独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既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又受到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 - 7 - 2.可能性 (1)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2)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 (3)西欧各国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4)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5)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一 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①……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雅斯托莫 《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解读] ①处信息说明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要在国际事务中体现它的份量。 [思考] 根据史料一,指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提示】 策略: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 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史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②。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解读] ②处信息说明“新的力量”在冲击着两极格局,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思考] 史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有哪些? 【提示】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新的力量: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2.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 - 7 - 4.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弱。 欧共体、日本和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冲击的比较 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联合美国对苏联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答题术语 1.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2.欧共体的成立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冲击着两极格局。 3.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5.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深受美国的压迫与剥削 C.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 - 7 - D.法国与联邦德国已开始和解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美苏“冷战”的外部环境是诱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2.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D [题干中的“日耳曼”和“高卢”分别指德国和法国,“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法德之间能否和解,故选D项。] 3.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这表明( ) 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C [战后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大发战争横财,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C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它的综合国力,尤其是自身的经济实力状况,可知C项正确。] 5.20世纪60年代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A [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选A项。] 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假日酒店对一批美国报纸、杂志编辑发表演讲时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下列符合尼克松观点的是( ) - 7 - A.冷战状态已经结束 B.美苏均势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C.意识到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 D.西欧、中国、日本仍未被视为独立力量 C [由“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可知,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受到冲击,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故选C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很深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1 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每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 2 003 700 698 600 317 570 91 290 所占% 100 34.87 15.85 4.56 1973年 23 112 566 6 259 899 6 255 762 4 214 204 所占% 100 27.08 27.07 18.23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政治智慧”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变化?试指出这种变化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关系的影响。 [解析] 第(1)问,由“相逢一笑泯恩仇”联系战后法德和解的方式及对欧洲的影响。第(2)问,变化可根据美国、欧共体、日本的数据变化分析;影响从经济、政治、外交政策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法德实现和解,共同探索欧洲一体化的道路。 (2)变化:欧共体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比重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促使西欧六国和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削弱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