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学生需抓住关键词“礼义”“法”“刑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强调礼法并用,因此D符合题意。而A只体现了“礼义”,B只体现了“法”,C与此无关。学生需注意荀子的特殊身份,及他的思想受到了法家的影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可以看出,不论是汉代还是唐代的选官制度都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所以答案选C。A中日益公开说法绝对;行政效率提高材料没有反映,故B错误;中央集权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3.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10 -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元朝 形成路、府、州、县多层管理体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答案】B 【解析】自秦统一直 至今天,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一个在“二级制”与“三级制”之间反复变更的过程,似乎形成 了“二级制—三级制—二级制„„”的循环往复。而这种自发形成的历史现象,深刻反映出地方行 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因此选B。分析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项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与“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无关;C项封建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说法错误, 唐末藩镇割据较为严重,从简表不能反映出“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 点睛:表格题解题技巧: (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根据问题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4. 有学者认为:“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其表明内阁的设立 A. 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 B. 协调了君相矛盾,是皇权弱化的产物 C. 随侍皇帝左右,实质上等同于宰相 - 10 - D. 仅备皇帝随时顾问,不具有决策权力 【答案】A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内阁 5. 清代学者陶煦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 D. 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古代的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土地可以在所有者之间买卖。因为土地具有保值功能,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是根本原因;B项不是土地兼并的原因;D项与土地的兼并无关。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清朝 【名师点睛】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往往会造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因此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往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抑制土地兼并,如北魏的均田制等。但是随着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不断地减少,均田制难以继续,说明封建社会只要土地私有制不发生变化,土地兼并就无法根除。 6. 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 A. “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 10 - B. 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 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 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政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照旧交粮纳税”是维护政权正常运转的经济需要,即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平天国是废除封建地租关系,封建地租关系不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并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而是政权正常运转必须征收一定的租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不是解决财政问题而是解决等级森严的秩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政策 7. 十九世纪90年代初,不少官僚地主,既投资新式产业,如棉纺织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 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 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答案】D 【解析】官僚地主既选择了新式产业,又选择购田置地,说明当时中国社会既有新经济因素又受到传统经济的制约,体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故D正确;其他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同时指出“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 A. 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 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 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 袁世凯上台利于社会发展 【答案】A - 10 - 【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袁世凯上台的背景可得出正确的结论。袁世凯当时是清政府的总理大臣,掌握着北洋军队,又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所以符合材料的“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这个主客观条件。加之材料中又阐述“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所以可得出A项是正确的。BC断章取义,说法不全面,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9. 张太雷在《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中说,“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这反映 A. 思想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B. 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 C. 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 新文化运动已经走向终结 【答案】C 10. 对于抗日持久战,国民党把抗战命运寄托在英、美、法、苏各国与中国“共同一致来打日本”之上。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表明两党认识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 持久抗战的理论基点 B. 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 C. 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 D. 抗战进程的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国民党是把抗战的命运寄托于帝国主义,中共是主张依靠民众,体现了国共不同的抗战路线,体现出对抗日持久战不同的依据,故A项正确;关于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两党的认识是相同的,故B项错误;对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两者都主张实行持久战,故C项错误;抗战进程发展方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抗战时期国共抗日: - 10 - (1)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2)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11.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 去殖民化 B. 政治中立 C. 经济独立 D. 区域集团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万隆会议的成就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精神的结晶,是与会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BCD三项都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12.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A. 《论联合政府》 B. 《论十大关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共同纲领》 【答案】D - 10 -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即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AB明显不属于“国家层面”范畴;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13.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举行通车典礼,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比西方最早修建的铁路晚了半个世纪。它是英美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清政府在交齐28.5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后,竞把这条有用的铁路给拆除了。 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1万多公里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 1909年10月,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1910年湖北省要求准予商办川汉铁路。 从1928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10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关内仅修建36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勉强修建了19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只顾发动内战,基本没有修建铁路。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能够维持通车的只有l万多公里。 材料二从195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新建的宝成、兰新两大干线以及黎湛、蓝烟、鹰厦、萧穿等线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全国的联系。 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旧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 10 - (2)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答案】(1)状况:起步晚;发展缓慢;列强争夺路权;由国办到商办;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衡。 因素:列强入侵;政府腐败无能;战乱频繁,政局不稳;经济落后。 (2)变化:铁路数量增加;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网;运行速度提高;实现铁路现代化。 背景:民族独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第一小问紧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中的“1876年7月3日”和“比西方最早修建的铁路晚了半个世纪”,可知中国铁路发展起步晚;根据材料中的“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可知中国铁路发展缓慢、分布不均衡;根据材料中的“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1万多公里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可知列强针夺中国的铁路权;根据材料中的“1910年湖北省要求准予商办川汉铁路”,可知中国铁路发展由国办到商办;整体感知材料,可知中国铁路发展数量少、质量差。第二小问注意联系所学知识,从列强侵略、政府腐败、中国政局及经济落后等方面展开说明。 (2)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注意与材料一的比较,从铁路发展的数量、运行速度、覆盖面及科技含量等方面展开说明。第二小问主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国家独立、科技革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展开说明。 14. 照片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从图中提取三幅结婚照所提供的信息,指出其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提取信息准确,图片间有比较。说明部分符合史实。 示例:变化:婚姻观:从体现了纲常伦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追求个性。 - 10 - 服装:由原来的象征吉祥如意喜庆的红色变为体现文革时期突出时代政治特征军装为主到西式服装。 典礼过程:由原来的拜天地到敬毛主席像再到自由选择。 说明:由图一到图二,经历了近代思想解放;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封建保守思想收到冲击;由古代专制制度到新中国建立。 从图片二到图片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文化多元。 【解析】第一小问材料图片体现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从婚姻观、结婚服饰、典礼过程等三个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原因从近代西方民主平等观念对中国传统婚姻观的冲击来分析;改革开放之后,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接受外来文化,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日趋多元化。 15. 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政府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税收,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一些人力主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中断一切正规教育,停办高中及大专院校。国民政府提出“战时应作平时看”,“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教育部长以个人名义建立贷金制度,为来自沦陷区学生提供生活资助,后改为公费制,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共资助学生128000余人,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批日后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救济,并继续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前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案】(1)具有前瞻性,更加重视教育;扩大免费范围,发展公益教育;将教育与救国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规模、数量增长迅速。 (2)促进教育大发展;有利于推动抗战的胜利;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传承;有利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为未来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 10 -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即在于根据材料,把握住关键信息,诸如“国民政府提出”“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然后,分析、认知,即可得出答案。重点注意把握以下方面:A.政府更加更加重视教育;B.将教育与救国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C.规模、数量增长迅速等。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从材料总体立意来看,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本问比较简单。因此,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只要把握住“积极作用”维度展开,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中国改革·抗战时期的教育改革·特点及影响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