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雅安中学高2019级高一4月月考试题 文综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24. “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25.《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乘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 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6. 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 ) A.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 B.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 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 27.《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 《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南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28.“(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B. 传统农业结构变化 C.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D. 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29. 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 A. 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 B. 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 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 D. 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30.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 ) A. 洋务派的军用工业 B. 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 31.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 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 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D. 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32.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 《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3. 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 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B. 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 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降低 D. 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34.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B. 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 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成的工业体 D.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35.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有( )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②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③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 ④“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右图是1995年发行的电话磁卡,卡上画面是根据我国 民间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发展脉络设计的。“你耕田来我织布, 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可谓 家喻户晓。 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三 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引自《苏州风俗考》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分) (1) 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突出特点? ( 6分)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回答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6分) (3) 根据材料三,判断在当时苏州的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从材料二中找出你判断的文字依据。(4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6分) (1)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6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 1 1895〜1900 100 4500 16. 7 750 1901〜1911 34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多 13000 75 1625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1) 结合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6分) (1) 简述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以及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6分) 高一政治月考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C A A D C D C A A A 22 23 A D 38、(1)公民应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有序参与。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微博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对科学决策发挥积极作用;(2分) ②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进行民主监督。通过微博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2分) ③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要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散播谣言,不传播虚假信息。(2分) ④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微博上不得发表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论。(2分) (2)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4分) ②政府通过网络民意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3分) ③针对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防止虚假信息;同时,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民主决策。(3分) (3)答案示例:通过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利用网络方式参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坚持有序参与,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6分) 39、①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人民意志的捍卫者。政府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履行了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3分) ②在防控疫情中,各地政府部门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及时供给,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分) ③卫健委指导地方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履行社会建设职能,有利于自觉接受人民监督。(3分) ④政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及时防控疫情。(3分) ⑤在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正确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疫情,做到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3分)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满分。 40、(1)①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精准扶贫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②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推进精准扶贫工程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摸清扶贫对象,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分) ③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脱贫任务。(2分) (2)①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甄别出真正贫困居民,找准脱贫措施。(2分) ②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扶贫相关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扶贫效果。(3分) ③强化行政监督体系建设,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分) 参考答案 1.D 2.B 3.C 【解析】 1.图示期间,④时期之前人口净迁移始终为正值,迁移人口数量一直增加,④时期迁移人口数量最多;②时期之前,人口自然增长出现波动,基本稳定,②--④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自然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到④时期,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人口数量都达到最多,所以D项正确。故选D。 2.外来迁移人口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导致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迁入人口开始减少,B正确。③时期以后,是迁入图示地区的人开始减少,但仍然是迁入状态,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东部沿海地区人口众多、水源丰富、工业发达,但突出问题是矿产资源(如能源资源)贫乏,加强该地与其它地区的联系,解决这一发展瓶颈,可以提高C项正确。大量迁入人口不会影响环境承载力;东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进行人工降水意义不大。故远C。 4.D 5. C 【解析】 【分析】 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重。发达国家人口中老龄化不断加重,①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中51-60岁劳动力比重较小,对应的年份比②对应的年份时间早。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过低。 4.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重,A错误。发达国家人口中老龄化不断加重,①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中51-60岁劳动力比重较小,对应的年份比②对应的年份时间早,B错误。在①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劳动力人口数的30%,C错误。在②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40%,D正确。 5.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十年中,该国劳动力人口的总量稳定,A错误。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过低,B错误,C正确。10年来,该国人口快速增长,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D错误。 6.C 【解析】 6.这类题考查的是城市不同地域地租不同。地租的影响因素主要在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两个方面上考虑。根据图示,图中的等地租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其地租偏高,AB排除。地势较高不会导致其地租偏高,D不对;该地交通通达度高会导致其地租偏高,故C对。所以选C。 7.D 【解析】 7.根据图示三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大小判断,甲城市等级最高,乙城市次之,而丙城市的等级最低,根据城市等级越高,则提供的服务等级越高,而城市等级越低,提供的服务功能等级越低判断即可。地租水平: 甲 >乙>丙,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少,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 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有交通线通过,服务范围和功能可能有增大的趋势,故答案选D项。 【点睛】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范围。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成反比,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比。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品和服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商品和服务。 8.C 9.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功能区,各种功能区的功能不同,人口活动也不一样,通过人口的活动情况可以判断功能区。 8.从图中可以看出7-8点钟,上车人数增加很多,出行人数增多;17点左右下班时间下车人数增多,回家人数增多,说明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住宅区,选择C。 9.从图中可以看出7-8点钟,甲站上车人数增加很多,行车方向是M方向通向近人口活动比较多的地区,不可能是近郊区,应该是繁华的商业区;去N方向人数少,说明N方向不要可能是人数活动较多的地区,不是近文化区和近工业区,选择B。 10.D 11.C 【解析】 考查城市化。 10.读图可知,根据城市化进程可判断,Ⅰ阶段为城市化、Ⅱ阶段为郊区城市化、Ⅲ阶段为逆城市化、Ⅳ阶段为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相继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用地明显扩大,但因都市边缘区土地面积大,不会造成用地明显紧张,故A、B、C错。郊区城市化阶段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故Ⅱ阶段都市边缘区既有低密度的高级住宅,也有外来人口聚居社区、低级住区。故选D。 11.Ⅲ 阶段为逆城市化阶段,该阶段是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减少、经济衰落的现象。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城市现在提前进入Ⅲ阶段,原因最可能是农村土地升值空间大,投资回报率更高,故选C。 【点睛】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 间 19~20世纪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 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 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 解 36题 (12分)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3点即可, 6分)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3点即可,6分) 【解析】 试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详解】 (1)由攀枝花气候资料表可知,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最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结合图可分析出该地有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机场,说明交通便利;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说明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2)结合材料“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 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可知,大量外来人口促进该地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37题 (20分) (1) 文教 住宅 (4分) (2) ① 邻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6分) (3) 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位于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分) (4) 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较好;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可利用荒地,少占用耕地 (6分) 【解析】 (1)在城市功能区里,属于公共服务事业用地的是政府,医疗,文教。因此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有文教区。在城市功能区里,住宅区的占地面积最大,分布较广,是城市最主要的城市功能区。 (2)大型批发市场建设要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所以要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地价较低,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所以在①处。 (3)化学工业有水污染,所以要布局在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读图,根据图中的风频区,可知东北方向是最小风频上风向,化学工业建在东北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水质好。从风频图看,西南是盛行风的上风向,这里污染少,环境较好。西南部是荒地,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 【点睛】 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38题 (24分) (1)非农业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 (8分) (2)城市化 影响: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养殖等产业的比重增加;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 (6分) (3)问题:城市建筑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迅速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10分)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详解】 (1)本题简单,直接读图即可。由图中的图例与纵轴可知人口变化包括非农业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两种情况;用地变化包括建成区面积和耕地面积两种情况。 (2)材料一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养殖等产业的比重增加,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 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减少。 (3)读图可知,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降水量接近相等的情况下,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量远小于少郊区,地表径流量远大于郊区,说明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路面高度硬化以及湿地破坏等原因造成排水不畅,雨水下渗量减小,形成城市洪涝。采取的措施:①增加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②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下四月月考试题(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B C B B D C C A A D A 二、 非选择题 42、(18分) (1)铁犁牛耕 (2分) (2)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生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任意答3点 ,6分) (3)土地兼并(2分)。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4分) (4)资本主义萌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雇佣关系)(4分) 43、(16分 ) (1)特点:由政府设置于城中特定位置;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任意答3点,6分) (2)表现: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4分) (3)特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任意答三点6分) 44、(18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2分)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任意答2点,4分) (2)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建立,推行一系列有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等。(6分) (3)轻工业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绝对优势,重工业发展缓慢。(2分) 主要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无力投资重工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对矿产资源的掠夺。(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