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讲义—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讲义—7

1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 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牛耕在当时 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③东汉 绘画技术高超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2. 观察下图并阅读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 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 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4.右图是现存的古代某水利灌溉工程照 片,它能反映该工程修建时所在地区文明 特征的是 ①农耕文明 ②大河流域 ③国家管理 ④科技进步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 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6.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 ) 2 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 7.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 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 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 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右图所反映的经 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9.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 座墓葬的时间应 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10. 右图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8克。 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A.麻 B.丝 C.棉 D.化纤 11.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 8 万余件。下图是从 “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3 ①青瓷 ②白瓷 ③彩瓷 ④青花瓷 A.②③ B.①④ C. ③④ D.①② 1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 母已簋(食器) 角(酒器) 耜 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 进入铁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 自明代中期起,全国各地陆续兴起 一支支地域商帮。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 ①徽商②浙商③闽商④晋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电视剧《乔家大院》中,“走万里茶路,打开货运通道,创南北票号,实现汇通天下和 货通天下,为国强盛为民造福。”是主人公乔致庸经商的最终理想。下列关于晋商的兴起, 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于明清时期 B.反映了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C.晋商为全国性的商人群体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5、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 农业税 相对稳定 ②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 商品经济发展 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 安做生意, 4 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17.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 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1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②唐朝长安 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 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海禁政策 20.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 影响是 A、资金短缺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 多治麻丝葛绪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 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 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 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新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进暑 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5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扶持小农经济的政策?历代封 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表明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封建社会农民要对国家承担哪些 负担?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 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⑴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⑵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 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 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6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 20 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 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 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 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 “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 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 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 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迭数万人。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24.阅读材料: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 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 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 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 史》 7 材料二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 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 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 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 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6 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 民 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 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 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3)简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8 参考答案 1-5 BCDDD 6-10ADCDB 11-15CACBA 16-20AADCA 21.(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 直接 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但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农民要承担繁 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倍受水旱之灾;遭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以至卖田宅卖 子孙。负担: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 22. ⑴时间:春秋时期。⑵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 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 耕细作。 23 (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问限制。 (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 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 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4)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 24.(1)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人口剧增;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手工业生 产技术及生产率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 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任意写出五点) (2)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 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 (3) 本问分两个层次评分:(考生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一层次,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归 纳: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②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 碍商业发展; ③文化: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 9 ①政治: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 ②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