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3
1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 3 限时训练:5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 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 法和结果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总体艰难,政府对其限制非常严格,但下列现象中并没能体 现这一限制的是 A.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B.汉武帝规定盐铁官办 C.唐朝赋税加征户调 D.明清规定苏州织机规模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这一言论的观点最相符的是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15.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 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的是 A.铲除了封建帝制 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16.和下列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7.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出现最早的一批民族企业 ③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厦门 18.1958 年毛泽东提出生产计划要作“三本帐”,中央要作两本帐: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 外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帐:第一本帐就是中央的第 二本帐,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帐也是期成的。“三本帐”的提出,导致的直接后 果是 2 A.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B.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提高 C.大跃进追求高指标 D.中央与地方强化经济职能 19.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 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破坏了世界经济,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 鸦片战争 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工业革命 世界各地区生活方式趋于同化,民族性逐渐消亡 D 世界贸易组织 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0.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 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只有通过选举才能继续留任其职位,而由政府首长或部门指派的其 他官员则根据指派人的意愿决定去留,而且随时可以被罢免。这一规则也存在例外,这 个例外指: A.副总统 B.各州州长 C.最高法院大法官 D.国会议员 21.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 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 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由此可见,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C.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22.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 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 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 有识之士强烈要求 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 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3.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的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 事融合”。而这一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刚好于 30 年前也获得了这一奖项,这位作家是 A.雨果 B.普希金 C.马尔克斯 D.高尔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满分 52 分。 38.(30 分)规则和制度无处不在。人们制定和遵守规则制度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 破坏规则和制度则是为了有所突破或另有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材料二: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 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 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三:安倍卷土重来,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欲望,试图实现 5 年前的未竟之志,而其 最大心愿就是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让日本摆脱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所谓“战后体制”束缚,实 现“国家正常化”。 ——《京华时报·更保守的安倍会将日本带向何方》(2012、9、27) 材料四:近日欧盟理事会以及欧洲议会联合修改了欧盟反倾销基本法中关于市场经济 待遇调查的规则。其突破口在于被调查商品出口国企业能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 欧盟等均将中国的国有企业视为中国政府的公共机构。中国反倾销之路很难走。 ——新浪微博(2013、1、10) 3 (1)材料一中孔子维护的是什么秩序?(2 分)宋代理学家是怎样发展这一规则的?(2 分) (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两大势力争夺规则制定权?(2 分)其最终结果如何?(2 分)出现 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6 分) (3)材料三中的“战后体制”指什么?(2 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摆脱“战后体 制”的束缚采取了哪些行动?(6 分) (4)材料四中中国面临什么问题?(2 分)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该如何突破?(6 分) 39.(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读需要审视,而审视需要怀疑,特别是要怀疑那些流行的说法。实际上, 流行未必正确。比如‘封建专制主义’,就很可疑。为什么?因为封建必不专制,专制必非封 建。 ——易中天《历史需要不断解读》 4 材料二: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 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已的文化综合 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 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我们人数居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们对于人类全 体的幸福,该负四分之一的责任。不尽这责任,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同进的人类,其实 是对不起自己。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 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 ——梁启超《游欧心影录》 材料三:这种批评(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 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是一场“解放战争”,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能想问题了。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西周和秦朝史实说明“封建必不专制,专制必非封建”。(4 分)你如何看待易中天对 “封建专制主义”的怀疑?(3 分) (2)材料二反映了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一种什么倾向的批判和质疑?(2 分)有学者 认为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放弃西学,复归传统,是新文化运动的落伍者,结合材料二 谈谈你的看法。(4 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苏共二十大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所进行的改革尝试及 其结果。(5 分)中国从 1956 年开始对斯大林模式也进行以反思,但为何在很长时间 内没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试从主客观方面分析。(4 分) 5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 3 参考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A C A D B C B C D A C 38.(30 分) (1)西周的等级制度。(2 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2 分) (2)议会与国王。(2 分) 结果:议会取得胜利(或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 分) 原因:①国王专权不得人心; ②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③英国有宪政的传统; ④光荣革命推翻王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⑤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 即可) (3)雅尔塔体制。(2 分)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大国;对外追随美国;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席位;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口号。(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 可)。 (4)问题: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 分) 对策:提高中国企业自身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争 取规则制订权;团结国际力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 分,每点给 2 分,言 之有理,即可给分) 39.(22 分) (1)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导致后来王权衰微;(2 分)秦朝废分封,行郡 县,加强中央集权。(2 分) 答案一:易中天的说法是正确的。“封建”即“封土建国”,指中国古代的分封制, 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王权衰弱。(3 分) 答案二:易中天的说法不正确。“封建”的含义则是指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社会形态。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加强。(3 分) 答案三: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两个“封建”的含义是不同的。易中天的“封建”是指分 封制;“封建专制主义”中的“封建”是指封建社会这种社会形态。(3 分) (2)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2 分)不正确。(1 分)梁启超反对的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主张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梁启超在游历欧洲过程中目睹了西方社会的 弊端。(3 分) (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 分)改革先后失败,最终苏联 解体。(2 分) 主观上,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左”倾错误的影响。(2 分)客观上,中国面 临严峻的国际形势。(2 分)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