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4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4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导学案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 ‎1.背景 政治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主张屡屡碰壁 阶级 ‎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2.提出 ‎(1)1905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三民主义”。‎ ‎3.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关系 前提 核心 补充发展 来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范畴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含义 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推翻专制帝制,建立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实质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夺取政权 资产阶级的经济纲领 进 步 性 把推翻清朝统治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加速了清朝的瓦解 解决了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 认识到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局 限 性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 没有触动专制政体存在的社会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4.实践 ‎(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2)法制建设: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二、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从时代 背景看 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从纲领 内容看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从民生 意识看 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从民主 政治看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从时代 发展看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三、新三民主义 ‎1.标志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内容 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评价 ‎(1)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1.(2019·固原模拟)孙中山1894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 A.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 C.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不断完善民主革命理论,探索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容,推翻清政府不是其主旨,故A项错误;从材料“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 学说”,可知孙中山建立的政治体制与美国不同,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同时,也融入中国传统优良政治,故不是更加崇尚古代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从材料“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可知孙中山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从中国固有传统制度中寻找有用之处,以建立新制度,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娄底高三统考)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己,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巩固民国政权 D.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 本题时间定位于“1899年”,考查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萌芽。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在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剥削严重导致农民贫困,实行土地国有与“耕者有其田”,可使农民免受地主的剥削,农民负担则会大大减轻,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错误;B项不是孙中山主张的主要目的,故错误;此时民国尚未建立,故C项错误。‎ 答案 D ‎3.(2019·湖北四市七校联考)1921年,孙中山在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认为“马克思主义里面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中国的经典学说早在两千年前就都已经说过了”,而自己的三民主义才是“造成新世界之工具”,“共产之在苏俄行之,而在中国断乎不能”。此言论表明孙中山(  )‎ A.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坚持用资产阶级纲领来改造中国 C.不愿联俄联共 D.主张发展三民主义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并不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用资产阶级纲领来改造中国,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答案 B ‎4.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1924年1月”,我们可以判断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新民族主义观。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是孙中山的旧民族主义现,故A项错误;B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只能说明孙中山民族主义观中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处理,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以得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则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9·益阳高三联考)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 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他主张(  )‎ A.解决民生问题 B.废除封建剥削 C.实行土地国有 D.践行社会主义 解析 据材料“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可知孙中山关注民生问题,属于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孙中山意在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和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材料不涉及废除封建剥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平均地权”,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制,不涉及土地国有,故C项错误;孙中山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主张践行社会主义的是中国共产党,故D项错误。‎ 答案 A 命题点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选集》‎ ‎⇨解读:史料一中“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反映了孙中山反对一切君主政体,体现了其民权思想较为彻底的反封建性。‎ 史料二 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选集》‎ ‎⇨解读:史料二中“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度。‎ 史料三 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 ‎⇨解读:史料三中“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说明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说明孙中山对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史料四 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要农工政策,不是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不实行《总理遗嘱》上的“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解读:史料四中“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是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说明了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紧密。‎ ‎【探究1】 依据史料一,归纳孙中山的核心主张。‎ 试答:核心主张: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须一次完成。‎ ‎【探究2】 史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 试答:‎ 核心内容: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探究3】 史料三中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及革命的力量是如何认识的?‎ 试答:孙中山逐步认识到帝国主义是我国革命的大敌,逐渐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探究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四观点的认识。‎ 试答:认识: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如果不要农工政策,不“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中国民主革命如果想取得胜利,必须取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唤起民众”,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 历史理解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由不反帝到反帝;由反满到民族平等(联俄)‎ 民权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联共)‎ 民生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 ‎■ 素养提升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练习 ‎(2019·临沂高三联考)19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1923年8月,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这表明(  )‎ A.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 B.孙中山认同苏俄革命道路 C.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 D.反帝反封已成为时代潮流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均无法看出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苏俄的革命道路,即城市中心论,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孙中山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到派遣代表团赴苏考察可以看出孙中山已经产生联俄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反帝反封,故D项错误。‎ 答案 C ‎【思维升华】 ‎ ‎“三大政策”并不是说明孙中山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一生是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主张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道路。‎ ‎(1)三大政策促成了新三民主义的诞生。孙中山通过总结民主革命经验教训,认识到欲求三民主义实现,必须抛弃依靠军阀、幻想取得帝国主义帮助的做法,寻找新的革命方法和革命力量,因而形成三大政策。在共产国际、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之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和更鲜明的民主主义色彩。‎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和必然要求。如果没有“联俄”,没有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那就必然倒向帝国主义;如果不“联共”和“扶助农工”‎ ‎,就必然要反共并导致民主革命的失败。所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成功实践的必然要求。‎ ‎(3)三大政策为新三民主义的实行提供了基础和保证。三大政策确立后,孙中山的革命斗争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大力援助,得到了掌握先进思想武器、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踊跃参加,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积极支持,这就使三民主义有了实现的基本保证。‎ 题源史料——大领悟 史料一 (摘自全国卷)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史料二 (摘自全国卷)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高考原题)‎ 试答: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2)结合史料二指出为什么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新创题)‎ 试答:原因: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指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高考原题)‎ 试答:历史必然性: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微课说法——大提能 定位:对三民主义的发展演变认识不清 典例 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  )‎ 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解题悟法 ‎ 定时空:材料未指明 抓关键:劳资平等、男女平等,保障人民权益 析选项:‎ 选项 排查分析 正误 设障方法 A.‎ 材料未涉及推翻帝制的思想 ‎×‎ 提出与材料信息不符的选项 B.‎ 国民政府抗战期间,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 混淆史实 C.‎ 实业救国思想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而实业救国本质上是反对革命的,国民政府的政策纲领不可能顺应实业救国的发展 ‎×‎ 曲解材料主旨 D.‎ 根据材料中的“劳资间地位之平等”“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可知国民政府意在调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是新三民主义提出后国民政府为加强国共合作采取的“扶助农工”政策的表现。国共合作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 历史追问 根据上题材料思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思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试答:原因:吸取以往革命、斗争失败的教训;国民政府认识到仅靠资产阶级自身力量难以完成革命任务,必须发动民众;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查错补短 ‎1.‎ 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2.无论旧三民主义还是新三民主义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上则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名家评史——大收获 观点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积极宣传和倡导“五族共和”。但到1919年,他在《三民主义》一文中写道:“我国人自汉族推覆清朝政权后,则以民族主义已达到目的矣。更有无知妄作者,于革命成功后,创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说。”“今日讲民族主义,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他称美国的这种以美国原有民族为基础同化其他不同民族为一个民族的民族主义为积极的民族主义。中国也需要实行这样的民族主义。到了1923年,孙中山在阐述“民族主义”时又指出:“吾党所持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随革命形势之伸张,渐与诸民族为有组织的联络。”“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族。”‎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 ‎“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问题设置】 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演变过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孙中山各阶段“民族主义”观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试答: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主张“五族共和”;1919年反对“五族共和”‎ ‎,主张美国式的民族主义;1923年主张各民族平等,并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特征:辛亥革命前后,以“五族共和”为核心;1919年,以同化为基础,一元一体;1923年,以平等为基础,多元一体。原因:辛亥革命前后,面临着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任务;1919年,一战结束,美国迅速崛起,给反专制斗争屡屡失败的孙中山带来新的希望;1923年,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1.(2015·上海高考)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 A.《民报》《时务报》 ‎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 D.《海国图志》《天演论》‎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变法之本……在开学校”是梁启超发表在《时务报》上的有关变法的主张。‎ 答案 A ‎2.(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析 材料中所宣扬的各个主义明显不同,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由材料中的“三民主义”“标榜三爱”“主张三权”可知C项正确;材料中各军阀标榜的主义多与三民主义无关,谈不上是对三民主义理解的差异,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浙江高考)(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 解析 两种认识任选一种作答即可,在阐述时要做到史实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 (3)侧重①: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资料1 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 ‎1.在推翻清政府后,如何实现国内各民族真正平等,孙中山构想建立一个“五族共和”的国家来解决民族问题。“五族共和”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其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反对一个民族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实现各民族平等,任何民族不得享有特权,也不应受到排斥;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族团结,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政治上都有发言权和参政权,五族一家,地位平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没有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2.“五族共和”思想是孙中山根据中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和清政府民族压迫造成民族不团结,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新形势提出的民族政策,它进一步发展了民族主义内容。‎ 资料2 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 ‎1.从文明史的角度重新构建体系 近年来,从文明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历史日益受到重视。文明史反映了我国历史学学科体系的新趋势。著名学者马克垚先生说,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但是文明史不同于世界史。确实,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 认真解读新课标,可以从中看出潜在的文明史观的线索。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基本知识点的命题 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境,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也可以侧重于课标明确规定的,或者史学界公认的重要概念、因果关系等内容来命制试题。还可以考虑改变评分标准,不采取以往踩点给分的方法,而是根据作答情况反映出的考生的能力,分层次给分。例如,基本知识在一道题目的总分中占一定比例,只要是符合题意的基本知识点,无论是知识点ABC,还是知识点DEF,均可给分。其余的赋分点放在能力的考查上。‎ ‎——据杨宁一《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 考试测量命题改革》整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