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太原市 2020 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迹 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 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承嗣再命”。这一做法 A. 确保了宗法制度的长期稳定 B. 旨在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 C. 侧重于巩固贵族的等级特权 D. 保障了西周分封制度的持久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 可知,诸侯虽然有世袭统治权,但是其子孙仍须经过周天子的认可后才能正式继任,这有利 于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故选 B;A 项“确保”的说法是错误的,否则又怎么解释宗法制和 分封制的崩溃,排除;材料重在表达对周天子地位的巩固,而非对贵族等级特权的巩固,排 除 C;D 项“保障”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瓦解了,排除。 2.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指出,道家黄老“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这说明当时 A. 黄老之学符合统治需要 B. 道家学说集百家之大成 C. 社会思想领域复杂多元 D. 不同学派开始相互借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道家黄老‘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意思是司马 - 2 - 谈认为道家思想对儒家、墨家、名家、法家思想采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态度,表明当时 社会思想领域复杂多元,故选 C;材料显示黄老之说融合多家学说,没有体现符合统治需要, A 错误;B 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体现道家思想融合其他学派,没有体现不同学派相互借鉴, D 错误。 3.唐代以尚书省六部通过寺监和州县维持国家正常运行,以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 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 省”并列。据此可知,唐代 A. 权力制衡特征明显 B. “台省”平行和平等 C. 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 监察权成为最高层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行政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可知,尚书省负责各项 行政事务的运作,而御史台负责国家的监察系统,各司其职,彼此制衡,故 A 项说法正确; 两个权力机构的权力难以实现平行和平等,故 B 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行政效 率的问题,故 C 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监察权是最高层级,故 D 项不合题意, 排除。 4.隋朝在楚州(今江苏淮安)设漕运专署;宋于此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 至京师;明清继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 筹运工作。这表明 A. 南方经济与运河息息相关 B. 大运河运输线路始终未变 C. 漕运兴盛得益于政府重视 D. 漕运是国家主要经济命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隋朝在楚州(今江苏淮安)设漕运专署”“宋于此设江淮转运使”“明清 继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可知漕运兴盛得益于政府重视,故选 C;材 料没有体现南方经济与运河的关系,A 错误;“始终未变”不符合史实,B 错误;漕运是一项 经济措施,D 说法过于笼统,排除。 5.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于 1878 年,产品纳税享有优惠,营业兴旺、利润丰厚;同期兴办的汉 阳铁厂也享有优惠政策,经营情况却恰恰相反: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销路少,难以为 - 3 - 继。这一现象折射出 A. 管理水平决定企业发展前景 B. 民族工业更容易获得发展 C. 近代企业工业布局不够合理 D. 企业发展受制于多重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都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上海织布局营业兴旺, 利润丰厚,而汉阳铁厂却难以为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样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企 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都会影响企业发展情况,D 正确;A、C 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不能通过单 一因素论断企业发展,排除;题干涉及的是洋务企业,并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且从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更加曲折,排除 B。 6.1910 年 2 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4 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烧毁巡 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和教堂,终于迫使清廷妥协;10 月,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这些现象表明 A. 晚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B. 清末新政引发群众不满 C. 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D. 群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答案】A 【解析】 【详解】革命派的军事暴动、民众的反抗以及立宪派的请愿活动都说明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清 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说明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危机,A 正确;清末新政主要是在政府层面进行 改革,并未直接波及群众,而且题干所列群众运动与清末新政无直接关联,排除 B;题干体现 的是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排除 C;题干不仅仅罗列了群众反抗运动,还有资产阶级的行动, 而且民族意识更多的强调对外,题干中群众运动指向清政府,属于对内,排除 D。 7.1936 年 5 月 5 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南京政府和各党派、各团体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 日通电》,呼吁:“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 法。”通电未再提“讨蒋”“反蒋”口号,且将“蒋贼”改为“蒋氏”。这一通电 A. 推动抗日民族统放线初步形成 B. 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必然选择 C. 顺应了西安事变之后的政治形势 D. 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1935 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6 年中共领导人呼吁两党停止对抗, - 4 - 商讨抗日救亡,而且在通电用词方面弱化了反蒋色彩,这说明中共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适时调整方针政策,D 正确;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 排除 A;全面抗战爆发时间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排除 B;西安事变发生时间是 1936 年 12 月, 排除 C。 8.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两次留学苏联的热潮:20 年代曾有一批进步青年留学苏联,主要学革 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而 50、60 年代留苏学习重心转变为冶金、采矿、电气、地质建筑、水利 等专门技术。这一变化 A. 得益于中苏两国长期友好 B. 反映了时代主题的变迁 C.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D. 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20 世纪 20 年代国民大革命时期,进步青年留学苏联,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而 50、60 年代正值新中国建设时期,因此留苏学习重心转变为冶金、采矿、电气、地质建筑、 水利等专门技术,说明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留学学习内容重心也发生变化,B 正确;20 世 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排除 A;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排除 C;留苏学 生学习内容的差异取决于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而非国际形势,排除 D。 9.在古希腊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本来是行政机构,却又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陪审 法庭主要职能是司法权,却也有一定的立法权;执政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能行使审 判权。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 A. 权力交叉相互制约 B. 机构设置三权分立 C. 权责不清权力滥用 D. 效率提高避免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行政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同时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同样的职权交叉现象在司法 机构、执政官都存在,这样的职权交叉有利于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A 正确;三权分立指 的是各机构之间职权分明,并不重合,排除 B;每一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相对明确的,造成权 力滥用并非职能部门而是轮番而治和抽签选举,排除 C;职权交叉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 除 D。 10.1713 年,英国报纸发行总额达 250 万份,到 1780 年达到 1400 万份;各种专业化的政经杂 志和休闲娱乐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图书阅读成为中等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 5 - 反映出 A. 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主流 B. 文化繁荣积聚社会转型力量 C. 工业革命带动文化消费 D. 劳动阶层的识字率大幅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1713 年至 1780 年英国报刊发行量大增,而且大量出现政经杂志和休闲娱乐杂志,阅 读成为中产阶层重要的文化生活组成部分,结合时间可知,1780 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整个社会重视阅读,尤其是中产阶级,这样有利于推动社 会转型,B 正确;题干未对其它的消费内容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文化消费成为主流,排除 A;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 1765 年,但是题干的开始时间是 1713 年,工业革命无法涵盖材 料时间段,排除 C;题干强调的是中产阶层而非劳动阶层,排除 D。 11.下图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年平均增长率,%)。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 产业结构失衡加剧 B. 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C. 经济改革带来混乱 D. 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从 19 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增长率 在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说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D 正确;从比例来看,农业和工业总产值差距并未有明显的扩大,因此不能认为失衡加剧,排 除 A;从柱状图来看,当时农业依然在发展,只是增长率放缓,因此不能认为农村经济长期停 滞不前,排除 B;通过题干无法判断这是经济改革的结果,排除 C。 12.1964 年 6 月,第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 ,77 个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联合 起来,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后发展为七十七国 - 6 - 集团。这一现象 A.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B. 有利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 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D.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七十七国集团主要成员国是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以新兴的民族国家为主,其诉 求是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这说明新兴的民族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力 量,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C 正确;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标志是不结盟运动,排除 A; 七十七国集团不属于区域集团化,排除 B;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间是 1961 年,排除 D。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以来,德国迅速向工业国转型,各地区之间商业活动频繁,但地区 交易规则的差别和习惯法差异对商业规范造成诸多不便;1871 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 为法律统一化和法典化提供了依据;强调价值观统一、重民族传统的民族主义深刻影响德国, 直接作用于法典的编纂;强调个人民主权利和经济自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思潮, 影响法典的价值取向;丰富细密的各地方民事普通法以及法国、奥地利的法典化实践为德国 提供了广泛的资料来源;由罗马法发展而来的潘德克顿法学学派,建构了德国民法典的理论 基础;主张保留封建政制的保守派最终占据上风,塑造了德国民法典内容上保守的特征。德 国民法典在长达 23 年的制定过程中历经多次审查和广泛订论,不仅为本国制定了一个法典, 也为各国学者留下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立法资料。 ——摘编自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续)》 材料二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为制定民法典创造了政治前 提;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人力支持;国民政府出于巩固统治、树立法 治政府形象的需要,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决定。 整个民法典编纂历时三年,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发展而来, 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政治精英和法学家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 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精英化和政治化,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 舆情的了解。用大陆法系的标准来衡量,民国民法典“集现代各国民法之精英,而弃其糟粕”, “民法和民事诉讼法足以跻身最优良的现代法典之林”,“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 - 7 - 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 ——摘编自张生、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学家的合作》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民法典与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华民国民法典。 【答案】(1)同: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产生。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吸收了其他国 家的民法典实践成果(都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理论成果);都为世界法学提供了立法经验。 异:德国立法依据来源广泛,民国主要是仿照《德国民法典》;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参与法典编 纂,民国主要依维政府强力推动;德国立法过程中各种思想激烈斗争,民国立法统一于“三 民主义”思想;德国立法历经长时间反复讨论,民国短期内封闭立法。 (2)奠定了中国民事法律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法制进步(法制近代化);为民国经济发 展 提供法律保障;照搬西方法律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反映民众的诉求(舆情)。 【解析】 【详解】(1)同:根据“1871 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为法律统一化和法典化提供了 依据”“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得出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产 生。根据“强调个人民主权利和经济自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法典的 价值取向”“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结合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可得出都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产物;根据“丰富细密的各地方民事普通法以及法国、奥地利的法典化实践为德国提供了 广泛的资料来源”“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发展而来,各编相 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得出都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民法典实践成果(都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理论 成果);根据“不仅为本国制定了一个法典,也为各国学者留下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立法资 料。”“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 得出都为世界法学提供了立法经验。异:根据“丰富细密的各地方民事普通法以及法国、奥地 利的法典化实践为德国提供了广泛的资料来源”“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 案》基础上发展而来,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从来源方面分析可得出德国立法依据 来源广泛,民国主要是仿照《德国民法典》;根据“德国民法典在长达 23 年的制定过程中历 经多次审查和广泛订论”“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 决定。整个民法典编纂历时三年”得出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参与法典编纂,民国主要依维政府 强力推动;根据“德国民法典在长达 23 年的制定过程中历经多次审查和广泛订论”“政治精 英和法学家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 - 8 - 精英化和政治化,”得出德国立法过程中各种思想激烈斗争,民国立法统一于“三民主义” 思想;根据“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舆情的了解”德国立法历经长时间反复讨论, 民国短期内封闭立法。 (2)根据所学,可从奠定了中国民事法律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法制进步(法制近代化); 为民国经济发 展提供法律保障;照搬西方法律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反映民众的 诉求等角度概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 1750-1900 年中、英、美德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国家和地区 1750 年 1860 年 1900 年 中国 32.8 19.7 6.2 英国 1.9 19.9 18.5 美国 0.1 7.2 23.6 德国 2.9 4.9 13.2 ——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的数据整理 根据表中数据(任选一组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 须有史实依据,结论不能简单重复论题。) 【答案】示例 1: 论题:近代以来,美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 阐述: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在 18 世纪中叶,北美只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存在,在世界制 造业中所占的比重比较有限。到了 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向欧美各地传导,美国作为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在世界制造 业中拥有了一席之地。19 世纪后期,南北战争的结束为美国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在随后 展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一马当先,成为当时世界上制造业最强大的国家。 综上,美国的崛起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其崛起之路值得世界各国借 鉴。 示例 2: - 9 - 论题: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版图。 阐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19 世纪以来,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展开, 制造业霸主地位几易其主。中国是传统制造业大国,在 19 世纪之前,中国凭借着比较发达的 手工业和数量优势,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但是 19 世纪以后,由于技术上缺乏 突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崛起,到 19 世纪中叶,英国已经逐渐超过中 国,成为世界制造业霸主。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英国创新力度不够,制造业霸主地 位让位于美国。美国作为新兴大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政体的创新推动了美国的崛起。 尤其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一马当先,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霸主。 综上,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世界制造业比重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应该聚焦于技术创新,实 现民族伟大复兴。 (说明:示例只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根据“1750-1900 年中、英、美德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比 重的变化情况”及表格中的信息,从美国工业发展的情况提炼主题,如美国逐渐成为制造业 大国。论述时,可从 18 世纪中叶北美的发展状况及后来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状况、19 世 纪中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一马当先,成为当时世界上制造业最强大的国家。最后再 对美国的整个发展历程做一个总结,综上,美国的崛起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密 切相关,其崛起之路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二)选考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前,各类工矿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建把头、包工头等封建残余 势力,他们利用发放工资、监督生产等权力,对工人实行残酷的“中间剥削”。比较典型的 是纺织企业的“抄身制”和脚行(搬运工)、煤矿的把头制。新中国成立后,工人要求解放的 呼声日益强烈,部分地区的工人相互串联,自发地开展反把头斗争。从 1950 年开始,人民政 府对工矿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首先,改造旧的领导机构,选举成立工厂管理委 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工人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第二,废除搜身制、 把头制、包工制,在企业中实行党领导下的班组、车间、厂矿三级管理制度;第三,初步建 立按劳分配制度,提高工人工资,逐步解决管理人员与工人工资差别过大的问题。到 1952 年 底,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民主改革全部完成,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 - 10 - ——摘编自白云涛《建国初期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建国初期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意义。 【答案】(1)旧有封建残余势力严重损害工人利益;工人要求解放的呼声较高;巩固政权和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人民政权重视工人利益。 (2)使工人获得了解放:提高了工人待遇,有利于改善工人生活;提高企业效益,推动生产 发展(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为其它领域的民主改革提供 借鉴。 【解析】 【详解】(1)根据“各类工矿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建把头、包工头等封建残余势力” 得出旧有封建残余势力严重损害工人利益;根据“工人要求解放的呼声日益强烈”得出工人 要求解放的呼声较高;再结合新中国建立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人民政权重 视工人利益等方面进行概括。 (2)根据“初步建立按劳分配制度,提高工人工资”得出使工人获得了解放:提高了工人待 遇,有利于改善工人生活;根据“到 1952 年底,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民主改革全部完成,为大 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得出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根据所学可从有利于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为其它领域的民主改革提供借鉴等角度概括。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分别组成以美国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 联为盟主的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长期冷战对峙。60 年代,为了进一步控制东欧国家, 并向西欧渗透,苏联倡议召开欧洲国家会议,讨论欧洲安全和合作问题,但不许美国参加, 遭美国坚决反对。70 年代初,联邦德国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先后签订一系列条约;苏、 美、法四国签署《关于柏林问题的协定》;苏、美签订《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东西方关系 有所缓和。1975 年 7 月 30 日,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在赫尔辛基举行,与会国签署了《最后文 件》。其中特别提到“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双方 还探讨了经济、科学技术和其它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最后文件》墨迹未干,苏联就在欧洲和 其他地区采采取许多攻势行动,美国极力保护其既得利益,双方争夺不断加剧,欧安会的协 议随之黯然失色。1995 年 1 月 1 日,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更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摘编自魏宁《苏联外交与“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73-197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召开的背景。 - 11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影响。 【答案】(1)两极格局长期对峙;欧洲国家渴望和平;苏联希望扩大影响力;美苏关系有所 缓和。 (2)推动欧洲各国加强合作;有利于欧洲的长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并不 能完全遏制美苏对抗。 【解析】 【分析】 【详解】(1)背景:从材料中的“……东西欧之间长期冷战对峙……”一处得出:两极格局 长期对峙;从“……为了进一步控制东欧国家,并向西欧渗透,苏联倡议召开欧洲国家会 议……”一处得出:欧洲国家渴望和平;苏联希望扩大影响力;从材料中的“第……70 年代 初,联邦德国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先后签订一系列条约……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 一处可以得出:美苏关系有所缓和。 (2)该题属于相对开放的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严谨性和全面性,学生在作答的 时候既要紧扣材料,又要找好角度、全面概括,主要包括对欧洲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等等, 例如:推动欧洲各国加强合作;有利于欧洲的长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并 不能完全遏制美苏对抗。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思想家李贽(1527-1602)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以自己的是非为标准对 战国至元代的八百余名历史人物,以及神宗以前明代的四百余名人物进行了品评。李贽对那 些主张因时变革、变法图强,并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物大力颂扬,如称“商君相秦, 不过十年,能使秦立致富强、成帝业者”。对秦始皇,李贽虽然肯定他统一天下,结束战国 七雄混战杀伐局面的历史功绩,但对他在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后,残酷镇压百姓,荒淫挥霍民 脂民膏的行径则痛恨不已。他还充分肯定武则天治理国家的政治才干,称颂武则天“知人之 明”、爱养人才”,是一个“聪明主”。对五代时期一生历仕四朝十余君的冯道,后人多责 其丧尽廉耻,失去大节。但李贽却认为在五代乱世而朝代兴替如走马灯一般的世道下,冯道 苟活于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他认为冯道生活俭朴,而且其散财与人、奖拔善类等行为是 有利于民的。明代张居正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李贽对他仍持肯定态度,称张居正是“宰相之 杰”,“大有功于社稷者”。 ——摘编自刘锦涛《李贽评价历史人物的特点探析》 - 12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贽评价历史人物原则形成的原因。 【答案】(1)与时俱进; 一分为二;关注百姓利益;看重实际效果;回到历史当时,“同情 地理解”历史人物(能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不以成败论英雄。 (2)明朝中后期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败;程朱理学空谈义理,逐渐僵化;民本和功利思想 的影响;李贽学识渊博;李贽独立思考的史学素养。 【解析】 【详解】(1)根据“对那些主张因时变革、变法图强,并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物大力 颂扬”得出与时俱进; 根据“对秦始皇,李贽虽然肯定他统一天下,结束战国七雄混战杀伐 局面的历史功绩,但对他在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后,残酷镇压百姓,荒淫挥霍民脂民膏的行径 则痛恨不已。”得出一分为二;根据“他认为冯道生活俭朴,而且其散财与人、奖拔善类等 行为是有利于民的”得出关注百姓利益;根据“冯道苟活于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得出 “同情地理解”历史人物(能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历史人物);根据“明代张居正改 革最终失败了,但李贽对他仍持肯定态度,称张居正是“宰相之杰”,“大有功于社稷者”。” 得出不以成败论英雄,看重实际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从明朝中后期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败;程朱理 学空谈义理,逐渐僵化;民本和功利思想的影响;李贽学识渊博;李贽独立思考的史学素养 等角度概括。 - 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