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高一化学试卷 卷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酒精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红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石灰石⑨乙烯⑩醋酸 A. ①②④⑤⑨ B. ①④⑤⑨⑩ C. ①③④⑤⑦⑧⑨⑩ D. ①④⑤⑥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除含碳元素外,常含有氢、氧、氮等元素,但是有机物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羰基金属等。 【详解】①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②食盐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③石墨是含有碳元素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④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⑤红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⑥水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⑦一氧化碳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⑧石灰石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⑨乙烯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⑩醋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答案为①④⑤⑨⑩,选B。 【点睛】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所以有机物一定属于化合物,所以不要认为单质C可以燃烧就属于有机物。 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 在过氧化钠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中OH- - 14 - 的氧原子和氢原子间存在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A正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B错误; C.稀有气体的单质分子均为单原子分子,没有共价键,C错误; D.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答案选AD。 【点睛】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3.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分子得电子式为:,A错误; B.NaOH的电子式为:,B错误; C.NH3的电子式为: ,C错误; D.NaBr的电子式为:,D正确; 答案选D。 4.X、Y、Z三种金属,X、Y组成原电池,X是负极;把Y放在Z的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其活泼顺序是 A. X>Y>Z B. Z>Y>X C. X>Z>Y D. Y>X>Z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X、Y组成原电池,X是负极,则金属性是X大于Y;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所以把Y放在Z的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金属性是Y大于Z,所以X、Y、Z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X>Y>Z,答案选A。 5.下图中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 14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并形成闭合回路。 详解:A选项中两个电极的活动性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A选项错误;B选项中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形成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B选项正确;C选项中酒精是非电解质,没有电解质溶液,同时两个电极的活动性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选项错误;D选项中,Zn与ZnSO4不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装置不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B。 点晴:理论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①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②确定电极材料,如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金属直接作负极;如为气体(如H2)或溶液中的还原性离子,可用惰性电极(如Pt、碳棒)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材料必须不如负极材料活泼。③确定电解质溶液,一般选用反应物中的电解质溶液即可。④构成闭合回路。 6.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A. 只存在于O2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 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 存在于SO2、O2和SO3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SO2和18O2反应生成SO3中含有18O,同时SO3分解生成SO2和O2,则SO2中含有18O原子,则18O原子存在于O2、SO2和SO3中。 - 14 - 答案选D。 7.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要根据可逆反应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来思考。 【详解】A. 可逆反应不论反应到什么程度,都会含有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即会达到一定的限度,故A正确; B.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 C. 可逆反应达到什么样的限度,与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何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由反应本身及反应速率有关,故C正确; D.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当条件(如温度、浓度)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即物质反应本身,外界条件的影响是次要因素。 8.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 反应停止 B. n(H2):n(I2):n(HI)=1:1:2 C. H2、I2、HI的浓度相等 D. I2浓度不再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还在继续进行,A错误; B.n(H2):n(I2):n(HI)=1:1:2,不能说明反应v正=v逆,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H2、I2、HI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反应v正=v逆,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改为H2、I2、HI的浓度不再改变,则可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 14 - D.气态的I2,其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v正=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D。 9.甲、乙两容器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要( ) A. 快 B. 慢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v=Δc/Δt,因为容器的体积不知道,所以无法求出一分钟内两容器中A的浓度变化量,仅根据每分钟减少了的A 的物质的量,是不能判断出甲乙两容器的反应速率孰大孰小的; 答案选D。 10.对10mL1mol/L的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 ) A. 降低温度 B. 增加大理石的量 C. 增加盐酸的浓度 D. 加入5mL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降低温度,减少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减少,反应速率减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一定量的CaCO3,反应物的接触面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加盐酸的浓度,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符合题意; D.加入5mL H2O,减小了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或纯液体,增大反应物的量,则反应速率不变,如题目中增加大理石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4+2O2CO2+2H2O B. CH2=CH2+HCl→CH3CH2Cl C. 2C2H5OH+2Na→2C2H5ONa+H2↑ - 14 - D. +Br2+HBr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4+2O2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 B、CH2=CH2+HCl→CH3CH2Cl,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两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氢原子和溴原子,生成一氯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B符合; C.2C2H5OH+2Na→2C2H5ONa+H2↑属于取代反应,C不符合; D.+Br2+HBr属于取代反应,D不符合; 答案选B。 12.一定条件下能与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 A. H2 B. 溴水 C. NaOH溶液 D. KMnO4酸性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苯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所以苯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因此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综上所述,A正确,答案选A。 【点睛】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学习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时,先掌握其结构特点是关键。 13.如图所示的某有机反应,其反应类型为( )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羧酸脱-OH,醇脱H,也属于取代反应,故选A。 - 14 - 14.下列烷烃按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正丁烷②异丁烷③正戊烷④异戊烷⑤新戊烷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①⑤④② D. ③④⑤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烷烃都是分子晶体,其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如果碳原子个数相等,支链越少,熔沸点越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所以: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大于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沸点;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少,沸点越高,所以: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丁烷>异丁烷, 故沸点大小关系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丁烷>异丁烷; 答案选D。 【点睛】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S,C2H5OH>CH3—O—CH3),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 ⅰ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 ⅱ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 CO>N2,CH3OH>CH3—CH3; ⅲ 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iv 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如:CH3(CH2)3CH3>CH3CH2CH(CH3)2>(CH3)4C。 15.已知在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实验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实验室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 14 - ⑤苯不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而褪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正确; ②苯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则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正确;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不能说明苯分子是否含有碳碳双键,错误; ④实验室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正确; ⑤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正确。 答案为D。 16.下列化合物中,既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又不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 丙烷 B. 乙醇 C. 盐酸 D. 乙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丙烷性质稳定,与氢氧化钠、溴的四氯化碳以及高锰酸钾都不反应,故A符合题意; B.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7.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 A. 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 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 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A 【解析】 - 14 - 【分析】 根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时的热量,据此来解答。 【详解】A.因2C+O2=2CO是放热反应,所以12g C和16g O2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 CO所具有的能量,故A错误; B.因2CO+O2═2CO2是放热反应,所以56g CO和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因2C+O2=2CO,2CO+O2═2CO2都是放热反应,所以C+O2=CO2也是放热反应,所以12g C和32g O2所具有总能量一定高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 D.因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所以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 答案选A。 18.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最快的是( ) A. v(A)=0.15mol/(L•min) B. v(B)=0.6mol/(L•min) C. v(c)=0.4mol/(L•min) D. v(D)=0.45mol/(L•min)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某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 【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大。 A. B. C. D. 所以反应速率v(D)>v(B)=v(C)>v(A); 答案选D。 - 14 - 【点睛】比较反应速率快慢常用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比较,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2)比值法: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 卷Ⅱ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计46分) 19.下列各题中有关物质的比较,请用“>”、“<”、“=”填空: (1)酸性:H3PO4____HNO3,H2SO4___HClO4; (2)氧化性:F2____S,N2___O2; (3)热稳定性:CH4____NH3,HCl____HI。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解析】 【详解】(1)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来越强,所以非金属性S<Cl,同族元素,从上往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来越弱,所以非金属性P<N,所以酸性:H3PO4<HNO3,H2SO4<HClO4; (2)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Cl>S,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F>Cl,非金属性F>Cl>S,所以非金属性F>S,则单质的氧化性F2>S;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O>N,则单质的氧化性N2<O2; (3)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C<N,则有稳定性:CH4<NH3,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I,且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有稳定性:HCl>HI。 【点睛】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的原因: 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得到电子的能力,当与氢气反应时,非金属元素原子与氢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即形成共价键,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即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形成共用电子对,所以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 20.现有下列各组物质:(以下各题请按要求填写相应编号) A.O2和O3 B.C和C C.和D.CH3CH2CH2CH3和E.甲烷和庚烷 F.CH(CH3)3和C(CH3)4 G.C3H8和C10H22 H.CH2=CH2和CH3CH=CH2 I.H2和D2 J.C3H6和C5H10 - 14 - (1)___组互为同位素; (2)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系物; (4)___组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 (1). B (2). A (3). E、F、G、H (4). D (5). C、I 【解析】 【详解】(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因此答案选B; (2)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则答案选A; (3)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E、F、G、H组中两物质都是饱和烃,结构相似,组内两者分子间分别相差6、1、7、1个CH2原子团,所以这四组的两物质互为同系物;J中C3H6和C5H10二者可能为烯烃或者环烷烃,由于结构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4)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答案选D; (5)性质和结构都完全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因为甲烷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空间结构,C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种物质;H2和D2是同一种物质,因为二者分子结构相同且均是由氢元素组成,所以答案选C、I。 21.(1)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此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 (2)乙烷的结构简式为___,乙烯的电子式为___; (3)甲烷的分子式为__,电子式为__; (4)乙烯与氢气加成反应方程式___; (5)苯与液溴取代反应方程式___。 【答案】 (1). 或或 (2). CH3CH3 (3). (4). CH4 (5). (6). CH2=CH2+H2→CH3CH3 (7). +Br2+HBr - 14 - 【解析】 【详解】(1)设烷烃的分子式为CxH2x+2,则14x+2=72,解得x=5,所以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其存在3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分别如下:、、; (2)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乙烯的电子式为; (3)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为; (4)乙烯与氢气加成反应方程式CH2=CH2+H2→CH3CH3; (5)苯与液溴取代反应方程式为: +Br2+HBr 2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发生装置和验证乙烯性质的实验装置,反应原理为 CH3CH2OHCH2=CH2↑+H2O。 图1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②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收集乙烯气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向溴的CCl4溶液中通入乙烯(如图2),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温度计 (2). 圆底烧瓶 (3). 排水集气法 (4). 加成反应 (5). CH2=CH2+Br2CH2BrCH2Br - 14 - 【解析】 【分析】 (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和反应的条件作答。 (2)乙烯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乙烯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收集乙烯最好用排水集气法。 (3)乙烯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详解】(1)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温度控制为170℃,仪器①的名称为温度计,根据反应原理和仪器的构造特点,仪器②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2)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略小,乙烯的密度比空气略小,用排空气法难以收集到较纯净的乙烯;乙烯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收集乙烯最好用排水集气法。 (3)向溴的CCl4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因为乙烯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无色的BrCH2CH2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 - 14 - -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