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第3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第3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第3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重点)‎ ‎2.掌握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函数公式的综合应用.(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三角形面积公式 阅读教材P10探索与研究~P11,完成下列问题.‎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a·ha=b·hb=c·hc(ha,hb,hc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 ‎(2)S=absin C=bcsin_A=casin_B;‎ ‎(3)S=(a+b+c)·r(r为内切圆半径).‎ ‎2.三角形中常用的结论 ‎(1)∠A+∠B=π-∠C,=-;‎ ‎(2)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 ‎(3)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诱导公式 sin(A+B)=sin_C,cos(A+B)=-cos_C,‎ tan(A+B)=-tan_C,‎ sin =cos ,‎ cos =sin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9‎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三角形的面积S=(a+b+c)r;‎ ‎(2)在△ABC中,若c=b=2,S△ABC=,则∠A=60°;‎ ‎(3)在△ABC中,若a=6,b=4,∠C=30°,则S△ABC的面积是6;‎ ‎(4)在△ABC中,若sin ‎2A=sin 2B,则∠A=∠B.‎ ‎【解析】 (1)错误.因为一个三角形可以分割成三个分别以a,b,c为底,以内切圆的半径为高的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S=ar+br+cr=(a+b+c)r.‎ ‎(2)错误.由三角形面积公式S=bcsin A得,‎ ×2×2×sin A=,所以sin A=,则∠A=60°或∠A=120°.‎ ‎(3)正确.因为三角形的面积S=absin C=×6×4×sin 30°=6.‎ ‎(4)错误.因为在△ABC中,若sin ‎2A=sin 2B,则2∠A=2∠B或2∠A=π-2∠B,即∠A=∠B或∠A=-∠B.‎ ‎【答案】 (3)‎ ‎2.在△ABC中,a=6,∠B=30°,∠C=120°,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知∠A=180°-120°-30°=30°.∴=,∴b=6,∴S=×6×6×sin 120°=9.‎ ‎【答案】 9 ‎3.在△ABC中,ab=60,S△ABC=15,△ABC的外接圆半径为,则边c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S△ABC=absin C=15,∴sin C=.‎ 由正弦定理=2R,∴c=2R×sin C=3.‎ ‎【答案】 3‎ ‎4.若△ABC的面积为,BC=2,∠C=60°,则边AB的长度等于________.‎ ‎【解析】 在△ABC中,由面积公式得S=BC·AC·sin C=×2·AC·sin 60°=AC=,‎ ‎∴AC=2.‎ ‎∵BC=2,C=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9‎ ‎∴AB=2.‎ ‎【答案】 2‎ ‎[小组合作型]‎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 (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B=,∠C=,则△ABC的面积为(  )‎ A.2+2 B.+1‎ C.2-2 D.-1‎ ‎(2)在△ABC中,S△ABC=(a2+b2-c2),则∠C=_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中,∠A=60°,AB=2,且△ABC的面积S△ABC=,则边BC的长为________. ‎ ‎【导学号:18082012】‎ ‎【精彩点拨】 (1)利用正弦定理求边c,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2)由三角形面积S=absin C与余弦定理cos C=相结合求解.‎ ‎(3)由已知可先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S=bcsin A求出AC,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BC.‎ ‎【自主解答】 (1)由正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c=2,又sin A=sin(B+C)=×+×=.‎ 从而S△ABC=bcsin A=×2×2×=+1.‎ ‎(2)由S△ABC=(a2+b2-c2)得 absin C=(a2+b2-c2),即sin C=.‎ ‎∴sin C=cos C,即tan C=1,∴∠C=.‎ ‎(3)由S△ABC=,得AB·AC·sin A=,‎ 即×‎2AC×=,‎ 9‎ ‎∴AC=1.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 A ‎=22+12-2×2×1×=3.∴BC=.‎ ‎【答案】 (1)B (2) (3) ‎1.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三种形式,实际使用时要结合题目的条件灵活运用.‎ ‎2.如果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可以直接求面积,否则先用正、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边或角,再套用公式计算.‎ ‎[再练一题]‎ ‎1.已知在△ABC中,cos A=-,cos B=,BC=5,求△ABC的面积.‎ ‎【解】 由cos A=-,得sin A==.‎ 由cos B=,得sin B==.‎ 所以sin C=sin(A+B)‎ ‎=sin Acos B+cos Asin B ‎=×+×=-=.‎ 由正弦定理得AC===.‎ 所以△ABC的面积为S=·BC·AC·sin C=×5××=.‎ 三角形的证明问题 ‎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证明:=.‎ ‎【精彩点拨】 由左往右证,可由边化角展开;由右往左证,可由角化边展开.‎ ‎【自主解答】 法一:由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 ‎∴a2-b2=b2-a2-2bccos A+2accos B,‎ 整理得:=.‎ 9‎ 依正弦定理有=,=,‎ ‎∴==.‎ 法二:= ‎===.‎ ‎1.三角恒等式证明的三个基本原则 ‎(1)统一边角关系.‎ ‎(2)由繁推简.‎ ‎(3)目标明确,等价转化.‎ ‎2.三角恒等式证明的基本途径 ‎(1)把角的关系通过正、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然后进行化简、变形.‎ ‎(2)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一般是通过正弦定理,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再练一题]‎ ‎2.在△ABC中,求证:=.‎ ‎【证明】 由正弦定理得右边= ‎= ‎= ‎===左边.‎ ‎∴原等式成立.‎ ‎[探究共研型]‎ 三角形中的综合问题 探究1 如图1228所示,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线段AD分别是哪些三角形的边,∠B是哪些三角形的内角?‎ 9‎ 图1228‎ ‎【提示】 在图形中共有三个三角形,分别为△ABC,△ABD,△ADC;线段AD是△ADC与△ABD的公共边,∠B既是△ABC的内角,又是△ABD的内角.‎ 探究2 在探究1中,若sin B=sin ∠ADB,则△ABD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在此条件下若已知AB=m,DC=n,如何求出AC?‎ ‎【提示】 若sin B=sin ∠ADB,则△ABD为等腰三角形,在此条件下,可在△ABD中先求出AD,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在△ADC中求出AC,也可以在△ABD中先求出BD,然后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C.‎ 探究3 在探究1的图形中若已知∠B与∠C的大小如何表示(或求)∠A,如何用∠B与∠C的正、余弦值表示∠A的正弦值?‎ ‎【提示】 ∠A=π-(∠B+∠C),sin A=sin[π-(B+C)]‎ ‎=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 ‎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sin-csin=a.‎ ‎(1)求证:∠B-∠C=;‎ ‎(2)若a=,求△ABC的面积. ‎ ‎【导学号:18082013】‎ ‎【精彩点拨】 (1)先由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再化简已知三角形即证.‎ ‎(2)结合第(1)问可直接求出∠B,∠C,再利用面积公式求值;也可以作辅助线导出b,c的大小关系,再由余弦定理求值,最后用面积公式求解.‎ ‎【自主解答】 (1)由bsin-csin=a,应用正弦定理,‎ 得sin Bsin-sin C·sin=sin A,‎ 所以sin B-sin Csin B+cos B=,‎ 整理得sin Bcos C-cos Bsin C=1,即sin(B-C)=1,‎ 因为0<∠B<π,0<∠C<π,从而∠B-∠C=.‎ ‎(2)因∠B+∠C=π-∠A=,所以∠B=π,∠C=.‎ 9‎ 由a=,∠A=得b==2sin ,c==2sin ,所以△ABC的面积S=bcsin A=sin ·sin =cos sin =.‎ ‎1.解三角形综合问题,除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外,一般还要用到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平面向量等知识,因此掌握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公式及性质是解题关键.‎ ‎2.三角形问题中,涉及变量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要注意函数思想的应用.‎ ‎[再练一题]‎ ‎3.如图1229,在四边形ABCD中,AC=CD=AB=1,·=1,sin∠BCD=.‎ 图1229‎ ‎(1)求BC边的长;‎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1)∵AC=CD=AB=1,‎ ‎∴·=||·||·cos∠BAC=2cos∠BAC=1,∴cos∠BAC=,∴∠BAC=60°.‎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BC2=AB2+AC2-2AB·AC·cos∠BAC=22+12-2×2×1×=3,∴BC=.‎ ‎(2)由(1)知,在△ABC中,有AB2=BC2+AC2,‎ ‎∴△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CB=90°,‎ ‎∴S△ABC=BC·AC=××1=.‎ 又∠BCD=∠ACB+∠ACD=90°+∠ACD,‎ sin∠BCD=,∴cos∠ACD=,‎ 从而sin∠ACD==,‎ 9‎ ‎∴S△ACD=AC·CD·sin∠ACD=×1×1×=.‎ ‎∴S四边形ABCD=S△ABC+S△ACD=+=.‎ ‎1.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a=5,b=4,cos C=,则△ABC的面积是(  )‎ A.8 B‎.6 ‎‎ C.4 D.2‎ ‎【解析】 ∵cos C=,∠C∈(0,π),∴sin C=,‎ ‎∴S△ABC=absin C=×5×4×=6.故选B.‎ ‎【答案】 B ‎2.已知△ABC的面积为,且b=2,c=,则(  )‎ A.∠A=30° B.∠A=60°‎ C.∠A=30°或150° D.∠A=60°或120°‎ ‎【解析】 ∵S=bcsin A=,‎ ‎∴×2×sin A=,∴sin A=,‎ ‎∴∠A=60°或120°.故选D.‎ ‎【答案】 D ‎3.在△ABC中,已知AB=3,∠A=120°,且△ABC的面积为,则BC边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S△ABC=×3×b×sin 120°=,∴b=5,∴由余弦定理得a2=32+52-2×3×5×cos 120°=49,∴a=7,即BC=7.‎ ‎【答案】 7‎ ‎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C=,a=,b=1,则S△ABC等于________.‎ ‎【解析】 因为∠B+∠C=π,所以∠A=π-π=,‎ 9‎ 由=,得=,则sin B=,‎ 因为a>b,所以∠A>∠B,则∠B=,‎ 所以∠C=,‎ ‎∴S△ABC=absin C=××1×1=.‎ ‎【答案】  ‎5.在△ABC中,内角A,B,C对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已知c=2,∠C=.‎ ‎(1)若△ABC的面积等于,求a,b;‎ ‎(2)若sin B=2sin A,求△ABC的面积.‎ ‎【解】 (1)由余弦定理,得a2+b2-ab=4.‎ 因为△ABC的面积等于,‎ 所以absin C=,得ab=4.‎ 联立方程 解得 ‎(2)由正弦定理,已知条件可化为b=‎2a.‎ 联立方程 解得 所以△ABC的面积S=absin C=.‎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