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概念及基本初等函数Ⅰ第4节幂函数与二次函数课件新人教A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概念及基本初等函数Ⅰ第4节幂函数与二次函数课件新人教A版

第 4 节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知 识 梳 理 y = x α 1. 幂函数 (1) 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 __________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 α 为常数 . (2) 常见的五种幂函数的图象 (3) 幂函数的性质 ① 幂函数在 (0 ,+ ∞ ) 上都有定义; ② 当 α >0 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 (1 , 1) 和 (0 , 0) ,且在 (0 ,+ ∞ ) 上单调递增; ③ 当 α <0 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 (1 , 1) ,且在 (0 ,+ ∞ ) 上单调递减 . 2. 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 f ( x ) = ___________________ . 顶点式: f ( x ) = a ( x - m ) 2 + n ( a ≠ 0) ,顶点坐标为 _________ . 零点式: f ( x ) = a ( x - x 1 )( x - x 2 )( a ≠ 0) , x 1 , x 2 为 f ( x ) 的零点 . ax 2 + bx + c ( a ≠ 0) ( m , n ) (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 y = ax 2 + bx + c ( a >0) y = ax 2 + bx + c ( a <0) 图象 ( 抛物线 )     定义域 ______ 值域 R 偶 非奇非偶 减 增 增 减 [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 1.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及给定区间的范围有关 . 3.(1) 幂函数的图象一定会出现在第一象限内,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四象限; (2) 幂函数的图象过定点 (1 , 1) ,如果幂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相交,则交点一定是原点 . 诊 断 自 测 1. 判断下列结论正误 ( 在括号内打 “√” 或 “×” ) (3)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三个独立的条件,两个零点不能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 答案  (1) ×   (2) √   (3) ×   (4) × 解析  因为 f ( x ) = k · x α 是幂函数,所以 k = 1. 3. ( 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P86T7 改编 ) 如果函数 f ( x ) = ax 2 + 2 x - 3 在区间 ( - ∞ , 4)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解析  当 a = 0 时, f ( x ) = 2 x - 3 在 ( - ∞ , 4) 单调递增 . 当 a ≠ 0 时, f ( x ) 在 ( - ∞ , 4) 上单调递增 . A. b < a < c B. a < b < c C. b < c < a D. c < a < b 答案  A 5. (2020· 河南省实验中学质检 ) 已知函数 f ( x ) = 3 x 2 - 2( m + 3) x + m + 3 的值域为 [0 ,+ ∞ )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 A.{0 ,- 3} B.[ - 3 , 0] C.{0 , 3} D.( - ∞ ,- 3] ∪ [0 ,+ ∞ ) 解析  依题意,得 Δ = 4( m + 3) 2 - 4 × 3( m + 3) = 0 ,则 m = 0 或 m =- 3. ∴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0 ,- 3}. 答案  A 解析  由 y = x α 为奇函数,知 α 取- 1 , 1 , 3. 又 y = x α 在 (0 ,+ ∞ ) 上递减, ∴ α <0 ,取 α =- 1. 答案  - 1 考点一 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例 1 】 (1) 幂函数 y = f ( x ) 的图象过点 (4 , 2) ,则幂函数 y = f ( x ) 的大致图象是 (    ) 解析  (1) 设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x α , 因为幂函数 y = f ( x ) 的图象过点 (4 , 2) , (2) 由于 f ( x ) = ( m - 1) x n 为幂函数, 所以 m - 1 = 1 ,则 m = 2 , f ( x ) = x n . 又点 (2 , 8) 在函数 f ( x ) = x n 的图象上, 所以 8 = 2 n ,知 n = 3 ,故 f ( x ) = x 3 ,且在 R 上是增函数, 答案  (1)C   (2)A 规律方法  1. 对于幂函数图象的掌握,需记住在第一象限内三条线分第一象限为六个区域,即 x = 1 , y = 1 , y = x 所分区域 . 根据 α <0 , 0< α <1 , α = 1 , α >1 的取值确定位置后,其余象限部分由奇偶性决定 . 2. 在比较幂值的大小时,必须结合幂值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函数,借助其单调性进行比较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定义域内的减函数 D. 定义域内的增函数 (2) 若幂函数 y = x - 1 , y = x m 与 y = x n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m 与 n 的取值情况为 (    ) A. - 1< m <0< n <1 B. - 1< n <0< m C. - 1< m <0< n D. - 1< n <0< m <1 (2) 幂函数 y = x α ,当 α >0 时, y = x α 在 (0 ,+ ∞ ) 上为增函数,且 0< α <1 时,图象上凸, ∴ 0< m <1. 当 α <0 时, y = x α 在 (0 ,+ ∞ ) 上为减函数 . 不妨令 x = 2 ,由图象得 2 - 1 <2 n ,则- 1< n <0. 综上可知,- 1< n <0< m <1. 答案  (1)A   (2)D 考点二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 2 】 ( 一题多解 ) 已知二次函数 f ( x ) 满足 f (2) =- 1 , f ( - 1) =- 1 ,且 f ( x ) 的最大值是 8 ,试确定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解 法一  ( 利用 “ 一般式 ” 解题 ) 设 f ( x ) = ax 2 + bx + c ( a ≠ 0). ∴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f ( x ) =- 4 x 2 + 4 x + 7. 法二  ( 利用 “ 顶点式 ” 解题 ) 设 f ( x ) = a ( x - m ) 2 + n ( a ≠ 0). 因为 f (2) = f ( - 1) , 法三  ( 利用 “ 零点式 ” 解题 ) 由已知 f ( x ) + 1 = 0 的两根为 x 1 = 2 , x 2 =- 1 , 故可设 f ( x ) + 1 = a ( x - 2)( x + 1)( a ≠ 0) , 即 f ( x ) = ax 2 - ax - 2 a - 1. 解得 a =- 4 或 a = 0( 舍 ).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f ( x ) =- 4 x 2 + 4 x + 7. 规律方法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其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恰当选择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一般选择规律如下: 【训练 2 】 已知二次函数 f ( x ) 的图象经过点 (4 , 3) ,它在 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 2 ,并且对任意 x ∈ R ,都有 f (2 - x ) = f (2 + x ) ,则 f ( x ) = ________. 解析  因为 f (2 - x ) = f (2 + x ) 对 x ∈ R 恒成立, 所以 y = f ( x ) 的图象关于 x = 2 对称 . 又 y = f ( x ) 的图象在 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 2 , 所以二次函数 f ( x ) 与 x 轴的两交点坐标为 (1 , 0) 和 (3 , 0). 因此设 f ( x ) = a ( x - 1)( x - 3). 又点 (4 , 3) 在 y = f ( x ) 的图象上,所以 3 a = 3 ,则 a = 1. 故 f ( x ) = ( x - 1)( x - 3) = x 2 - 4 x + 3. 答案  x 2 - 4 x + 3 考点三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例 3 】 (1) 对数函数 y = log a x ( a >0 且 a ≠ 1) 与二次函数 y = ( a - 1) x 2 - x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 (2) 设函数 f ( x ) = x 2 + x + a ( a >0) ,已知 f ( m )<0 ,则 (    ) A. f ( m + 1) ≥ 0 B. f ( m + 1) ≤ 0 C. f ( m + 1)>0 D. f ( m + 1)<0 解析   (1) 若 0< a <1 ,则 y = log a x 在 (0 ,+ ∞ ) 上单调递减, y = ( a - 1) x 2 - x 开口向下,其图象的对称轴在 y 轴左侧,排除 C , D. 若 a >1 ,则 y = log a x 在 (0 ,+ ∞ ) 上是增函数, y = ( a - 1) x 2 - x 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因此 B 项不正确,只有选项 A 满足 . 由 f ( m )<0 ,得- 1< m <0 , 所以 m + 1>0 ,所以 f ( m + 1)> f (0)>0. 答案   (1)A   (2)C 规律方法  1. 研究二次函数图象应从 “ 三点一线一开口 ” 进行分析, “ 三点 ” 中有一个点是顶点,另两个点是图象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个点,常取与 x 轴的交点; “ 一线 ” 是指对称轴这条直线; “ 一开口 ” 是指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 2. 求解与二次函数有关的不等式问题,可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分析不等关系成立的条件 . 【训练 3 】 一次函数 y = ax + b 与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 解析  A 中,由一次函数 y = ax + b 的图象可得 a >0 ,此时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图象应该开口向上, A 错误; D 中,由一次函数 y = ax + b 的图象可得 a <0 , b <0 ,此时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图象应该开口向下, D 错误 . 答案  C 考点四 二次函数的性质  多维探究 角度 1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例 4 - 1 】 已知二次函数 f ( x ) = ax 2 + bx + 1( a , b ∈ R 且 a ≠ 0) , x ∈ R . (1) 若函数 f ( x ) 的最小值为 f ( - 1) = 0 ,求 f ( x ) 的解析式,并写出单调区间; (2) 在 (1) 的条件下, f ( x )> x + k 在区间 [ - 3 ,- 1] 上恒成立,试求 k 的取值范围 . 所以 f ( x ) = x 2 + 2 x + 1 , 由 f ( x ) = ( x + 1) 2 知,函数 f ( x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 1 ,+ ∞ ) ,单调递减区间为 ( - ∞ ,- 1]. (2) 由题意知, x 2 + 2 x + 1> x + k 在区间 [ - 3 ,- 1] 上恒成立,即 k < x 2 + x + 1 在区间 [ - 3 ,- 1] 上恒成立, 令 g ( x ) = x 2 + x + 1 , x ∈ [ - 3 ,- 1] , 所以 k <1 , 故 k 的取值范围是 ( - ∞ , 1). 角度 2  二次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 【例 4 - 2 】 (2020· 沈阳模拟 ) 已知函数 f ( x ) =- x 2 + ax - 6 , g ( x ) = x + 4. 若对任意 x 1 ∈ (0 ,+ ∞ ) ,存在 x 2 ∈ ( - ∞ ,- 1] ,使 f ( x 1 ) ≤ g ( x 2 ) ,则实数 a 的最大值为 (    ) A.6 B.4 C.3 D.2 当 a ≤ 0 时, f ( x ) 在 [0 ,+ ∞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f ( x )< f (0) =- 6 ,显然 f ( x )< g ( x ) max = 3. 所以当 a ≤ 0 时, (*) 恒成立 . 解析  由题意 f ( x ) max ≤ g ( x ) max , (*) 由 g ( x ) 在 ( - ∞ ,- 1] 上单调递增,则 g ( x ) max = g ( - 1) = 3 , 综上可知 a ≤ 6 ,则 a 的最大值为 6. 答案  A 规律方法  1. 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解法:抓住 “ 三点一轴 ” 数形结合,三点是指区间两个端点和中点,一轴指的是对称轴,结合图象,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 . 2. 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思路及关键 (1) 一般有两个解题思路:一是分离参数;二是不分离参数 . (2) 两种思路都是将问题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值,至于用哪种方法,关键是看参数是否易分离 . 这两个思路的依据是: a ≥ f ( x ) 恒成立 ⇔ a ≥ f ( x ) max , a ≤ f ( x ) 恒成立 ⇔ a ≤ f ( x ) min . 【训练 4 】 (1) ( 角度 1) 若函数 f ( x ) = x 2 + ax + b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为 (1 , 0) 和 (3 , 0) ,则函数 f ( x )(    ) A. 在 ( - ∞ , 2] 上递减,在 [2 ,+ ∞ ) 上递增 B. 在 ( - ∞ , 3) 上递增 C. 在 [1 , 3] 上递增 D. 单调性不能确定 (2) ( 角度 2) 若函数 f ( x ) = ax 2 - (2 a + 1) x + a + 1 对于 x ∈ [ - 1 , 1] 时恒有 f ( x ) ≥ 0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解析  (1) 由已知可得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 x = 2 ,又二次项系数为 1>0 ,所以 f ( x ) 在 ( - ∞ , 2] 上是递减的,在 [2 ,+ ∞ ) 上是递增的 . (2) ∀ x ∈ [ - 1 , 1] 时, f ( x ) ≥ 0 ⇔ a ( x - 1) 2 ≥ x - 1.(*) 当 x = 1 时, a ∈ R , (*) 式恒成立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