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桂林、贺州、崇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广西桂林、贺州、崇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2020年广西桂林、贺州、崇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文艺创作千变万化。如何创造精品力作?文艺家能否端正创作心态、能否确立高远的精神追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任何一位致力于打造传世经典的文艺家,在创作心态和精神追求上都应注意清心、崇德、弘艺。         “清心”即清除私心杂念,这是防治和抵挡时下社会大环境与文坛小环境对文艺家诱惑和干扰的良方。文艺创作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做法,不能也不应机械化生产,它不仅杜绝如法炮制、千人一面,甚至忌讳照猫画虎、大同小异,乃至小同大异。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篇》中说:“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为、有大作为的文艺家,要像清理手机和电脑里储存的太多垃圾文件那样,删除内心的各种急功近利的诱惑和欲望,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情绪,以任凭潮起潮落、坐观云卷云舒的从容和定力,踏上真正属于艺术的、可能发现无限风光的寂寞崎岖之路。         “崇德”即崇尚道德,这是文艺家立身处世、畅行艺林、保持身正影正的精神支架和思想砝码。         如果说,道德素养的高下优劣,是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待人接物以至立足社会的根基;那么,崇德向善则不仅是文艺家做人不可偏离的正道,更是其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当下的文坛艺苑,当然不乏黄钟大吕、启人心智的雄浑旋律和绕梁之音,但瓦釜雷鸣、混淆视听的剌耳杂音,也时常摇唇鼓舌招摇过市。文艺家面对五彩缤纷、斑驳陆离的社会现实,不能只是粉饰生活、歌颂光明。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其实,直面人生不仅是文艺家应有的创作状态和宝贵品质,也是作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广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保证。文艺家在描绘生活美好和幸福的同时,当然可以反映生活的矛盾和苦难,表现生活中隐含的欺诈和无情等。但应该在揭示矛盾和刻画苦难时,看到人们为解决矛盾和摆脱苦难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呈现背叛无情时,表现真诚善良的可贵和世道人心的向背。         “弘艺”即弘扬艺术精神,这是文艺家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立身之基和职责所在。文艺是用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这需要文艺家对古今中外长期积累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勤学苦练,熟稔于心,乃至了若指掌,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武林高手。能够随时使用多种套路和手段应对立体塑造表现对象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文艺家别具只眼,以敏慧的艺术心灵不断摸索、尝试,发明和创造新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在有力刻画对象的同时,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构造世界开拓新途径和新空间。如文学创作上的遣词造句而言,古代许多文豪巨匠都曾为之殚精竭虑,直至孕沙成珠。         弘扬艺术精神,就是保持对艺术的虔诚、敬重和挚爱,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寻觅和探求。文艺之于文艺家,应是乐此不疲、近乎痴迷的爱好,甚至是常人难以理解、很难用利益和价值衡量判断的癖好。文艺创作之路,永远没有尽头,只有需要跋涉行进的前方。         (摘编自钱念孙《文艺家应恪守的创作心态与精神追求》)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家只要端正创作心态,确立高远的精神追求,就能打造传世经典,创造精品力作。‎ B.文艺家清除内心的各种急功近利的诱惑和欲望后,能够在创作的道路上发现无限风光。‎ C.对文艺家来说,崇德向善既是做人应坚持的正道,也是畅行艺林的精神支架和思想砝码。‎ D.时下社会,文艺家在创作时应多抒写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少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难。‎ ‎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入,引出当下文艺创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岀论点。‎ B.文章引用刘勰《文心雕龙》里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清心“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在围绕论点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时,都针对现实创作中的不良现象进行了批驳。‎ D.文章用“武林高手”的设喻,论证了文艺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 ‎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社会大环境和文坛小环境,文艺家在创作时要清除私心杂念,杜绝如法炮制、千人一面,做到淡泊、从容。‎ B.文艺家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在展示生活中矛盾和苦难的同时,要传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到直面人生。‎ C.“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文坛佳话,都体现了古代文豪巨匠的“弘艺”精神。‎ D.对于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文艺家只有在勤学苦练并牢记已有的之后,才能实现突破,发明和创造新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受疫情影响,中小学校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让在线教育迅速走进大部分学校和家庭。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积极布局的同时,在线教育企业、平台也按学校教学计划积极提供免费线上课程。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在线教育信息化市场上主流的几类分别为: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如希沃等),新兴创业型教育信息化企业(晓羊教育等),互联网企业(阿里、腾讯等),传统教育企业(新东方等),以及转型或布局的企业。同时,不少互联网巨头包括阿里、百度、腾讯等,也加入了“圈地运动”。此外,还有不少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拓展业务,跨行业涉足教育信息化领域。         专家表示,保守估计肯定是个千亿市场。2018年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00亿元,渗透率不足10%.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突破4300亿元,涉及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业内人士也认为,此次疫情让很多人对在线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重新认识。         (摘编自《“停课不停学”引爆“教育信息化”千亿市场》)         材料二: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摘编自新浪网)         材料三:         为了阻止疫情在校园内蔓延,教育部要求在2020年春季推迟学期,并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停课继续学习”。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这种“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但调查发现,部分学校超时、超纲教学,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中、晚打卡,打卡次数不够、提交作业不及时,开学后还要进行处分;明令禁止讲授新课,结果25.66%的受访者表示,老师完全教授新知识……这些做法不仅给学生增加了负担,导致他们因为没能达到学校要求而造成新的焦虑,不利于当前防控疫情工作有序开展,而且违背了“停课不停学”的本意。         这样的好经之所以在一些学校会被念歪,源于教育功利的驱使。其实,停课不停学是为了学生在居家隔离时也能学习成长。这种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内容的学习。此外,地区之间、学生家庭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强力加快教学进度,是不恰当的。         (摘编自《“停课不停学”的好经岂能被念歪?》)         材料四:         “这段时间,我们要静下心来‘读’疫情、‘读’社会,把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表示。         延期开学背景下,如何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像在学校一样,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是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思考的。于是,该校老师组成的“专题研究活动”项目组迅速成立。“从专题活动项目组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道德与法治各学科组一步一步细化、深化……不一样的‘停课不停学’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上的启发,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收获。”学校不妨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时间交给学生,把‘控’变为‘推’,把‘教’变为‘学’停课不停学的倡导和行为,要立足于密切家校联系,共创育人环境,而不是单纯为了课程学习。”上海大学教授谭旭东说,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与学习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因此,家校合作,共育学生,需要倡导。         “停课不停学”不是急于在网课教学中掌握多少学科新知识,也不是急于借机“弯道超车”。不管是父母。抑或教育工作者,还是教育部门,都应该抓住教育的契机,全方位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摘编自《“停课不停学”该如何教,怎么学》)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和在线教育企业、平台都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 B.我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所迫设立,时间短,但资源很丰富。‎ C.目前部分老师在网络平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停课不停学”的本意相悖。‎ D.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要形成合力,全方位提升“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教育质量。‎ ‎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在线教育的市场需求很大,无论是传统教育企业还是新兴创业型教育信息化企业,纷纷加入了“圈地运动”的行列。‎ B.在“停课不停学”中,在线教育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从1月24日起,向全国中小学生赠送或免费提供线上课程。‎ C.“停课不停学”这种方式虽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教育功利的驱使,也使学生新产生了怕达不到学校要求的焦虑。‎ D.在当前疫情环境下,学生合理地进行居家学习,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扩充知识面,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 ‎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学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孙少平把他外出谋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决定先和父亲谈这件事。         这天吃过午饭,父子俩到山上一块坡地种玉米。两个人都赤脚片,一前一后,来来回回,也顾不得说话。         父亲挖坑就像母亲纳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远看如同工艺美术家精心设计的图案。少平耐着性子,尽量把籽种不偏不露点在土坑中间,再补一个不轻不重的脚印。终于休息了。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他用父亲的打火机点着烟抽了几口,然后才鼓起勇气,和父亲谈起了他走黄原的打算。孙玉厚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他“吱吱”地用劲吸着烟锅。思谋了好一阵,才说:“你还小哩!出那么远的门,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妈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门哩?”         少平一时难以给父亲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待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父亲低倾下头,手指头抠着脚指头,说:“我能想来哩。你从学校回来劳了动,心里难过。没办法啊!世事就是这样。爸爸看见你一天灰土满面的,心里也难过……不过,而今政策宽了,劳动虽说熬苦一些,但吃饭不要再受熬煎。你刚开始出山,爸爸晓得你不习惯。过上一两年,也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的,你出去,还不是要受苦?再说,有个什么事,也没有人帮扶你。”         “爸爸,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几的人了,自个儿能管得了自个儿,你就让我出上几天门!你年轻时不是也吆牲灵跑过山西吗。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里平不下来,你就让我走吧!咱们家现在有你和我哥,这点土地你们能耕务过来。我出去,也不是去瞎逛!我也长两只手,兴许还能给家里赚几个活钱,爸爸,你放心……”         孙少平几乎要哭了。         父亲看出儿子为他的行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显然很难再说服他放弃这种冒险念头,他只好犹豫地说:“那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们闹。不过,爸爸生怕你们有个闪失……”         少平严肃而感动地对父亲点了点头。         父子俩回家后,离吃晚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于是他们又收拾了一下,赶到后村头烧砖窑那里给少安两口子帮忙。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天黑以后,少安让家里人回去吃饭。等父亲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却磨蹭着没有急忙回家。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呑呑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惊讶得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生气地对弟弟说:“你胡想啥哩!家里现在这么忙,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这个“逛”字刺伤了少平的心。他也有点生硬地对哥哥说:“我不是去逛!我是要出去干点事!”         “干什么事?无非是去揽工!你又不是匠人,当个小工,一天挣一两块钱,连自己的嘴都糊不住!你何必要受这罪呢?你在家里,咱们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边种地,一边经营咱们的烧砖窑,这不好好的嘛!”         “我已经二十几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点什么事!“         少安一时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没事可干吗?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了!是啊,弟弟大了本来他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此刻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他早已看出来,弟弟是一个和他想法不太一样的人         现在,少安已经明白,尽管他不情愿弟弟出走,但看来已经很难劝阻他了。         兄弟俩圪蹴在土场边上沉默了一会,孙少安已不再和弟弟争辩。他伤感地对少平说:“那你看着办吧,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他感到语塞,竟不知说什么了。         这时候,孙少平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他对哥哥说:“我走了,你和爸爸的负担就更重了……”         少安轻轻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一心要出去,也就不要牵挂家里,你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无依无靠,倒要好好操心哩!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哩。”         黑暗中,两团泪水涌满了少平的双眼……几天以后,少平就决定走黄原了。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和衣躺在土炕上,一直半睡半醒。明天他就要走了,走向一个前途未卜的世界,他现在才感到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渺茫,由不得手心里捏出两把汗水。睡梦中,他感觉有人轻轻地摩学他的头发,他知道这是父亲的手。他一直等汹涌的泪水通过鼻孔管流进肚子里,才睁开眼睛。         第二天早晨,从米家镇开往黄原的第一辆长途汽车过来后,少平就立刻提起那卷破烂行李挤了上去。他尽量笑着挥手向亲人们告别,而并不知道两颗泪珠早已从他的脸颊上滑落下来…… (有删改) ‎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少平向父亲提出外出闯荡后,孙玉厚表达了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描述了在外生活的艰辛,想以此留住儿子。‎ B.孙少平出门是为了“闯荡”,这一想法却被哥哥孙少安说成是为了去“逛”,表明孙少安和孙少平之间存有误会。‎ C.孙少安是一个新型的农民,他有自己的事业﹣﹣砖窑,希望和弟弟一起开创新生活,但太过满足于现状。‎ D.小说节选部分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质朴无华,有地域特色。‎ ‎ ‎ ‎(2)请结合选文,分析概括孙少平的形象特点。‎ ‎ ‎ ‎(3)文中孙少平的形象代表了无数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他的心理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之痛”。这种“成长之痛”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概括分析。‎ 四、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耆,字元弼,开封人。年十一,给事真宗藩邸,及即位,授西头供奉官。尝与石知颙侍射苑中,连发中的。咸平中,契丹犯边围望都,耆与诸将从间道往援,比至,城已陷矣。耆与敌战,身被数创,杀契丹枭将。迟明复战,而王继忠为契丹所执。耆还,因言天道方利先举者。请大举讨之,及上兴师出境之日。帝以问辅臣,以为不可。明年,契丹兵复入,帝欲亲征,耆奏边事十余条,多论兵贵持重及所以取胜者。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耆请行。帝喜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者驰骑往事平会曹州赵谏告耆受金为人求荐礼部贬供备库使潞州都监久之,事稍辨。复官管勾皇城司。帝以看历河未;稔边亨,召耆至宣和阁,问地里险易状。耆因言:“云、应、蔚、朔四郡,间遣人以文移至并、代间,非觇边虚实,即欲熟道路。宜密谕代州,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自朔至者由土墱入,余间道皆塞之以示险。”景德罢兵,耆与曹璨等阅军籍,请汰罢癃者。从帝东封。时建玉清宫,耆奏疏谓岸国财力,非所以承天意。从祀汾阴,授威塞军节度使。耆为人重密,有智数,颇知传记及术数之学,言象纬‎​‎‎①‎辄中。章献太后微时尝寓其家,耆事之甚谨。及太后预政,宠遇最厚,赐第尚书省西,凡七百楹。家居为曲阑,积百货其中,与群婢相贸易。有病者亲为诊切,以药债之,欲钱不出也。然御诸子严,日一见之,即出就外舍‎​‎‎②‎,论者亦以此多之。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谥荣僖。         (选自《宋史・张耆传》,有删改)         [注]①象纬: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②外舍:宋代太学三舍之一。初入学为外舍,由外舍而升内舍,由内舍而升上舍。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喜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耆驰骑往/事平/会曹州赵谏告耆受金为人/求荐礼部/贬供备库使/潞州都监/‎ B.帝喜/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耆驰骑往/事平/会曹州赵谏告耆受金为人/求荐礼部/贬供备库使/潞州都监/‎ C.帝喜/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耆驰骑往/事平/会曹州赵谏告耆受金/为人求荐礼部/贬供备库使/潞州都监/‎ D.帝喜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耆驰骑往/事平/会曹州赵谏告耆受金/为人求荐礼部/贬供备库使/潞州都监/‎ ‎ ‎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字,表示谦虚;称人用名,表示尊敬。‎ B.咸平,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初以前无年号。‎ C.术数,“术”指方法,“数”指气数。《汉书》列有天文、历谱、五行、蓍龟等方面内容。‎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耆擅长射箭,作战勇敢。他陪皇帝在御苑里射箭,接连射中靶心;支援望都时身体多处受伤,还杀死了契丹猛将。‎ B.张耆关心国事,积极进言。他提出十多条有关边境战事的建议;进言应抓住时机讨伐契丹;建议淘汰衰老病弱的士兵。‎ C.张耆深得信任,勇担重任。他跟随皇帝先后去了东部边境和汾阴;在领兵守卫澶州的人没确定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 D.张耆学识广博,倡导节俭。他通晓传记等学问,善于观察日月五星,奴婢生病他亲自为她们诊断;反对兴建玉清宫。‎ ‎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以耆历河东,稔边事,召耆至宣和阁,问地里险易状。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②然御诸子严,日一见之,即出就外舍,论者亦以此多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真州驿‎​‎‎【注】‎         文天祥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注]真州:今江苏仪征。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北上出使元都,至元营被扣。后逃归,进入真州城。文天祥原想与守将计议反攻,却被误认为是元人奸细,最终计划落空。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被俘北上,此诗是途经真州而作。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首句不说“我识山川”,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说成“山川识我”,无理而妙,新颖别致。‎ B.第二句紧承上句,由故地写到故人,暗扣标题,用“更无人”三字表达了内心的隐痛。‎ C.颔联写敌占区的真州安于异族统治,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异曲同工之妙。‎ D.前四句写事,事中含情;后四句抒情,融情于景。形成纵横交织、天衣无缝的艺术风格。‎ ‎ ‎ ‎(2)本诗情感十分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 ‎ 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以前盛行壁画,画家也是画工,从敦煌壁画和出土的大量唐代壁画来看,画的艺术水准_______,但大家都是为了同一目标互相_______,互相补充。当时作画以人物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成教化,助人伦”,用以规范人的道德品行。如晋顾恺之传世的“女史箴“图,就是女士们如何做女人的行为准则。一部分为佛教题材,主要体现在敦煌壁画里。宣扬与人为善、舍己救人、前世修得、来世报应的因果关系,其中也有画的是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形象_______.另外墓葬出土的大量壁画,则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喜乐爱好和活动场景,刻画得非常生动。而景物比较_______,往往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仅以线条勾勒山石树木,再敷色,中间少有皴笔和渲染,但已见山水画的端倪了。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良莠不齐接纳惟妙惟肖简洁 B.良莠不齐接受栩栩如生简捷 C.参差不齐接纳栩栩如生简洁 D.参差不齐接受惟妙惟肖简捷 ‎ ‎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基本上人物是作为山水的背景 B.山水基本上是作为人物的背景 C.人物的背景基本上是山水 D.人物基本上是作为山水的背景 ‎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时作画以人物为主,其目的是“成教化,助人伦”,人的道德品行得以规范。‎ B.当时作画以人物为主,其目的是“成教化,助人伦”,用以规范人的道德品行。‎ C.当时作画以人物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成教化,助人伦”,规范人的道德品行。‎ D.当时作画以人物为主,其目的是“成教化,助人伦”,规范人的道德品行。‎ ‎ ‎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机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并不是由一个因素构成,而是由呼吸道的物理屏障、血液中的补体系统等方面共同构成,就像给病毒设置了重重“关卡”。①________。空气中的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进入机体时,鼻腔内分布浓密的鼻毛可直接阻挡病毒向深部入侵。血液中的补体形成免疫力第二层次。病毒必须进入细胞内才能体现其感染性和毒力。人体内的细胞并非像在陆地一样,②________,而这种液体来自血液。在血液中,有一套蛋白质形成的保护体系,被称为补体系统,③________。当病毒进入细胞时,补体系统被激活,产生两种抗病毒效应。 ‎ ‎ ‎ ‎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70个字。 中国华为法国首家旗舰店3月6日在巴黎开业,这是华为在欧洲地区营业的第四家旗舰店。该店位于巴黎歌剧院附近。店内划分为智能生活、智能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人工智能体验等区域,销售华为的系列电子产品,包括手机、手表、智能音箱、耳机等,并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科技体验。同日开始预售华为最新款折叠屏5G手机。华为用两年时间来筹备这家旗舰店,意在全面展示华为的全系列产品和智能生态,让消费者获得沉浸式体验,实现售前售后的综合服务。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八、写作(60分)‎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约翰•多恩(英国诗人) ②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③2020年初疫情爆发,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世界人民感同身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现在疫情已经跨越国界,需要全球担当。面对灾难疫情,每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就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阅读上述材料后,相信你对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请你在以下任务中选择其一,根据材料的关注点写一篇文章。 ①两头密切的联络,三次机场的转航,四天煎熬的等待﹣﹣在英国留学的冯同学终于到家了。在某个电视访谈节目上,代表留学生和华侨做一次主题发言。 ②55个非洲国家中,已有54个国家出现确诊病例。假如你是首批援助非洲医疗队的代表,在出征前动员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年广西桂林、贺州、崇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 ‎【答案】‎ C C D ‎【考点】‎ 社会科学类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 A.“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成立,应改为必要条件,第一段为“文艺家能否端正创作心态、能否确立高远的精神追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任何一位致力于打造传世经典的文艺家,在创作心态和精神追求上都应注意清心、崇德、弘艺”。B.以偏概全、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二段是“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为、有大作为的文艺家”“可能发现无限风光的寂寞崎岖之路”。D.“少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难”不合文意,原文第四段是“当然可以反映生活的矛盾和苦难,表现生活中隐含的欺诈和无情等”。‎ C.第三个角度“弘艺”,只是提出建议并没有“针对现实创作中的不良现象”。‎ D.“只有在勤学苦练并牢记已有的之后,才能实现突破,发明和创造新的”错误,原文第五段是“这需要文艺家对古今中外长期积累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勤学苦练……同时,还要求文艺……”,前后是并列而非顺承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答案】‎ B B ‎①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把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②进行“专题研究活动”,细化、深化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③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时间交给学生,把“控”变为“推”,把“教”变为“学”。④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合作,共育学生。⑤考虑地区之间、学生家庭条件之间的差异,精准指导学生学习。‎ ‎【考点】‎ 科普阅读 社会科学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手法分析,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 B.时态不当,“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所迫设立,时间短”分析有误,从图一可知,教育部只是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服务,其目的在于配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因此,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并不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所迫才设立。以前就有,时间并不一定短。‎ B.不合文意,从图二可看出,1月24日有道教育只向武汉地区赠送名师直播课,而且有的仅提供平台。‎ 材料三“停课不停学是为了学生在居家隔离时也能学习成长。这种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内容的学习。此外,地区之间、学生家庭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强力加快教学进度,是不恰当的”; 材料四“这段时间,我们要静下心来‘读’疫情、‘读’社会,把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延期开学背景下,如何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像在学校一样,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是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思考的。于是,该校老师组成的‘专题研究活动’项目组迅速成立。从专题活动项目组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道德与法治各学科组一步一步细化、深化”; “学校不妨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时间交给学生,把‘控’变为‘推’,把‘教’变为‘学’停课不停学的倡导和行为,要立足于密切家校联系,共创育人环境,而不是单纯为了课程学习”。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概括出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答案】‎ C ‎①渴望自立,有自己的理想。不顾父亲和哥哥的阻拦,不顺从父亲和哥哥替他安排好的生活方式,坚决请求自己外出谋生。②克制、坚强,有强烈的自尊心。不让父亲看到自己流泪,尽量笑着与亲人告别;哥哥说他“跑到外面逛去”时,他极力辩解。③看重亲情,有家庭责任感。虽然渴望离开家庭,但依然牵挂父亲和哥哥;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家庭。‎ ‎①“成长之痛”反映了年轻人的理想与长辈传统意识之间的矛盾。孙少平的理想并没有得到父亲与哥哥的支持,他们都极力阻挠他独自外出闯世界。②“成长之痛”反映了年轻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靠读书来改变命运的想法目前还未能实现。③“成长之痛”反映了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理想追求的不太成熟的认识。孙少平对自己外出之后到底可以做什么事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并不能和父亲、哥哥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考点】‎ 小说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艺术效果及探究思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 ‎【解答】‎ C.“太过满足于现状”无中生有,从选文中看不出这一点。‎ 孙少平是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中心人物,也是主人公之一。他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精神丰富,拥有梦想,他是那个时代诸多年轻人的缩影。他有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不甘于在穷乡僻壤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他渴望外面的世界。他对亲人和家庭怀有很深的感情,想为苦难的家庭出一份力。‎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答此题,要从“成长之痛”入手,概括出能反映这个方面的矛盾、冲突或认识,同时要联系选文中主人公孙少平和“成长之痛”有关的情节进行说明。孙少平迫于生活的艰苦,在高中毕业之后,不得不回到双水村那个狭隘的天地里,而这种环境基本上很难让他实现改变父辈命运的理想,因此他萌发了去远方的想法,即使有父兄的阻挠、未知的困难也不能让他改变心志。‎ 四、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答案】‎ C A C ‎①皇帝因为张耆到过河东,熟悉边境事务,征召张耆到宣和阁,询问他地域乡里险峻或平坦的情况。 ②译文:但(张耆)对儿子们管教严格,每天要见他们一次,才让他们出去到太学上学,议论的人也因此称赞他。 参考译文: 张耆,字元弼,是开封人。十一岁时,在真宗的王府供职做事,到真宗即位后,授任他西头供奉官的职位。曾经和石知颙在御苑里陪侍皇帝射箭,接连射中靶心。咸平年间,契丹侵犯边境,包围了望都,张耆和众将领从小路前去支援,等赶到时,望都已经陷落了。张耆和敌人作战,身体多处受伤,杀死了契丹的猛将。黎明时再次开战,王继忠被契丹俘虏。张耆返回后,趁机进言说上天的规律正是对先行动的人有利,请求大举讨伐契丹,并进奏发兵出境的日期。皇帝询问辅助的大臣,认为不可以。第二年,契丹军队再次入侵,皇帝想亲自带兵出征,张耆上奏十多条有关边境战事的建议,大多是论证用兵贵在持重以及取胜的方法。皇帝下令召他回来,入朝应对,皇帝说:“你曾经请求北伐,契丹进入边塞的时间,和你请求发兵的时间相同,后悔没有采用你的策略,现在带领守卫澶州的人还没有确定,怎么办?“张耆请求前去。皇帝很高兴,命令他到澶州观察契丹军队的远近情况。张耆骑马飞奔前往。战事平息后,恰逢曹州赵谏告发张耆收受钱财,替人请求向礼部推荐,就把他贬为供备库使、潞州都监。过了很久,事情渐渐辨明,恢复了管勾皇城司的官职。皇帝因为张耆到过河东,熟悉边境事务,征召张耆到宣和阁,询问他地域乡里的险峻或平坦的情况。于是张耆说:“云、应、蔚、朔四郡,有时派人把公文移送到并州、代州之间,不是窥探边境的虚实,就是想熟悉道路。应当秘密告谕代州,让从云、应、蔚来的人从大石谷进入,从朔来的人从土墱进入,其余的小路都堵塞来显示险阻。”景德年间战事停止后,张耆和曹璨等人查阅军籍,请求淘汰衰老病弱的士兵。张耆跟随皇帝到东岳封禅。当时正在兴建玉清宫,张耆进献奏疏说用尽国家的财力,不是用来承接天意的做法。张耆(又)跟随皇帝到汾阴祭祀,授任为威塞军节度使。张耆为人慎重细致,有谋略,很了解传记和术数的学问,一谈论日月五星就符合。章献太后地位低时曾寄居在他家,张耆侍奉她很谨慎。等到太后参与政事,对他恩宠礼遇最为优厚,在尚书省西边赐给他府第,共有七百间。他在家中设置曲折栏杆,想不让钱财外流。但(张耆)对儿子们管教严格,每天要见他们一次,才让他们出去到太学上学,议论的人也因此称赞他。张耆在太子太师的职位退休,去世后,赠予太师兼侍中的官职,谥号荣僖。‎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 根据句意断句。“帝喜”指皇帝很高兴,句意完整,要单独成句,排除AD;“会曹州赵谏告耆受金”指恰逢曹州赵谏告发张耆收受钱财,句意完整,其后断句,排除B.故选C.译文:皇帝很高兴,命令他到澶州观察契丹军队的远近情况。张耆骑马飞奔前往。战事平息后,恰逢曹州赵谏告发张耆收受钱财,替人请求向礼部推荐,就把他贬为供备库使、潞州都监。‎ A.“自称用字,表示谦虚;称人用名,表示尊敬”有误,字和名说反了,应为“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C.“他跟随皇帝先后去了东部边境”理解有误,原文是“从帝东封”,意思是张耆跟随皇帝到东岳封禅。‎ ‎①“以”,因为;“稔”,熟悉;“易”,平坦;“状”,情况。译文:皇帝因为张耆到过河东,熟悉边境事务,征召张耆到宣和阁,询问他地域乡里险峻或平坦的情况。 ②“御”,控制,约束,意译为“管教”;“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就”,到;“多”,称赞。译文:但(张耆)对儿子们管教严格,每天要见他们一次,才让他们出去到太学上学,议论的人也因此称赞他。 答案:(1)C(2)A(3)C(4)①皇帝因为张耆到过河东,熟悉边境事务,征召张耆到宣和阁,询问他地域乡里险峻或平坦的情况。 ②译文:但(张耆)对儿子们管教严格,每天要见他们一次,才让他们出去到太学上学,议论的人也因此称赞他。 参考译文: 张耆,字元弼,是开封人。十一岁时,在真宗的王府供职做事,到真宗即位后,授任他西头供奉官的职位。曾经和石知颙在御苑里陪侍皇帝射箭,接连射中靶心。咸平年间,契丹侵犯边境,包围了望都,张耆和众将领从小路前去支援,等赶到时,望都已经陷落了。张耆和敌人作战,身体多处受伤,杀死了契丹的猛将。黎明时再次开战,王继忠被契丹俘虏。张耆返回后,趁机进言说上天的规律正是对先行动的人有利,请求大举讨伐契丹,并进奏发兵出境的日期。皇帝询问辅助的大臣,认为不可以。第二年,契丹军队再次入侵,皇帝想亲自带兵出征,张耆上奏十多条有关边境战事的建议,大多是论证用兵贵在持重以及取胜的方法。皇帝下令召他回来,入朝应对,皇帝说:“你曾经请求北伐,契丹进入边塞的时间,和你请求发兵的时间相同,后悔没有采用你的策略,现在带领守卫澶州的人还没有确定,怎么办?“张耆请求前去。皇帝很高兴,命令他到澶州观察契丹军队的远近情况。张耆骑马飞奔前往。战事平息后,恰逢曹州赵谏告发张耆收受钱财,替人请求向礼部推荐,就把他贬为供备库使、潞州都监。过了很久,事情渐渐辨明,恢复了管勾皇城司的官职。皇帝因为张耆到过河东,熟悉边境事务,征召张耆到宣和阁,询问他地域乡里的险峻或平坦的情况。于是张耆说:“云、应、蔚、朔四郡,有时派人把公文移送到并州、代州之间,不是窥探边境的虚实,就是想熟悉道路。应当秘密告谕代州,让从云、应、蔚来的人从大石谷进入,从朔来的人从土墱进入,其余的小路都堵塞来显示险阻。”景德年间战事停止后,张耆和曹璨等人查阅军籍,请求淘汰衰老病弱的士兵。张耆跟随皇帝到东岳封禅。当时正在兴建玉清宫,张耆进献奏疏说用尽国家的财力,不是用来承接天意的做法。张耆(又)跟随皇帝到汾阴祭祀,授任为威塞军节度使。张耆为人慎重细致,有谋略,很了解传记和术数的学问,一谈论日月五星就符合。章献太后地位低时曾寄居在他家,张耆侍奉她很谨慎。等到太后参与政事,对他恩宠礼遇最为优厚,在尚书省西边赐给他府第,共有七百间。他在家中设置曲折栏杆,想不让钱财外流。但(张耆)对儿子们管教严格,每天要见他们一次,才让他们出去到太学上学,议论的人也因此称赞他。张耆在太子太师的职位退休,去世后,赠予太师兼侍中的官职,谥号荣僖。‎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答案】‎ C ‎(1)C(2)①旧友难觅的伤痛。首联“山川识我”说明诗人同真州之间关系特殊,但眼下江山易主,又到哪里去找旧友呢?②对元军的愤恨。颔联写“干戈迹”“车马尘”,描绘了一幅江山易主、山河蒙尘的景象,充满了对元军的愤恨。③对理想破灭、前途未卜的愁苦。颈联写英雄失策,山河残破,理想破灭,用“天地”“新”写出了愁思之广之深。尾联写北望燕山,前途未卜,更见凄凉。 译文: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山川好像认识我,却不再有故旧亲人。俯仰所见都是干戈遗迹,来往车马带动滚滚飞尘。英雄失策,悔恨已晚,天地间暗愁如新。我登上北去的路,从夜晚到早晨,一直在凄凉伤心。 赏析: 此诗写于德佑二年(1276),作者被俘北上,经真州,触景感怀。祥兴二年(1279)作者北上出使元都,至元营被扣。后作者逃归,经真州与守将苗再成筹画中兴大计,作者约扬州守帅李庭芝连兵击元,但李却误以他为元人奸细令苗杀之,苗只得让作者离去。中兴大计遂成泡影。故诗中“英雄遗算晚”乃有所暗指。历史的成败或许有一定的规律,但某些偶然现象也应重视,读此诗,不免要对当时史事重加慨叹。‎ ‎【考点】‎ 古诗词比较阅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要准确解读四联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理解注释把握相关背景,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历史评价。‎ ‎【解答】‎ C.“安于异族统治,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异曲同工之妙”错误,这两句是通过借代的手法写干戈遍地,尘土眯目,描绘了一幅山河蒙尘的景象,而非百姓“安于异族统治”。 故选C。‎ 由写作背景可知,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抗元将领,经历了出使、被扣、逃归、遭误解、被俘等一系列屈辱与无奈,理想幻灭。前两联叙事、写景,首联上句写山川好像认识我,其实是说诗人看到真州驿的山川,还是以前自己认识的模样,下句说自己在真州驿看不到一个故人旧友,由故地写到故人,用“更无人”三字表达了内心的隐痛;颔联描写真州驿所见,俯仰之间,看到的都是干戈战火留下的痕迹,“干戈迹”“车马尘”一静态,一动态,描绘了一幅山河蒙尘的景象,表达对元军践踏中原的愤恨之情;后两联抒情,“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凄凉夜向晨”表达了理想破灭、前途未卜的凄凉与愁苦。 答案:(1)C(2)①旧友难觅的伤痛。首联“山川识我”说明诗人同真州之间关系特殊,但眼下江山易主,又到哪里去找旧友呢?②对元军的愤恨。颔联写“干戈迹”“车马尘”,描绘了一幅江山易主、山河蒙尘的景象,充满了对元军的愤恨。③对理想破灭、前途未卜的愁苦。颈联写英雄失策,山河残破,理想破灭,用“天地”“新”写出了愁思之广之深。尾联写北望燕山,前途未卜,更见凄凉。 译文: 山川好像认识我,却不再有故旧亲人。俯仰所见都是干戈遗迹,来往车马带动滚滚飞尘。英雄失策,悔恨已晚,天地间暗愁如新。我登上北去的路,从夜晚到早晨,一直在凄凉伤心。 赏析: 此诗写于德佑二年(1276),作者被俘北上,经真州,触景感怀。祥兴二年(1279)作者北上出使元都,至元营被扣。后作者逃归,经真州与守将苗再成筹画中兴大计,作者约扬州守帅李庭芝连兵击元,但李却误以他为元人奸细令苗杀之,苗只得让作者离去。中兴大计遂成泡影。故诗中“英雄遗算晚”乃有所暗指。历史的成败或许有一定的规律,但某些偶然现象也应重视,读此诗,不免要对当时史事重加慨叹。‎ 六、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答案】‎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重点字:独、修)‎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涩、凝)‎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重点字:醉、挑)‎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案】‎ C B D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解答】‎ 第一处,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此处是说画的艺术水准不一,应填“参差不齐”。 第二处,接纳: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接受:①收取(给予的东西);②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此处强调接受接受别人的优点,应填“接纳”。 第三处,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此处形容画的画形象很逼真,应填“栩栩如生”。 第四处,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此处强调画的景物比较简单,应填“简洁”。故选C。‎ 根据前面“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内容,这里是强调山水是人物的北背景,AD两项表意相反,排除AD;根据上下文,主语应是“山水”,排除C.故选B。‎ A.“人的道德品行得以规范”暗换主语,前面句子主语是“作画的目的”,这里暗换为“人的道德品行”;B.成分赘余,应删去“用以”,因为前面已经有了“目的是”;C.“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故选D。 答案:(1)C(2)B(3)D ‎【答案】‎ 物理屏障形成免疫力第一层次,其四周其实都是液体,用于阻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考点】‎ 语境填句 表达得体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语段的中心意思,这段文字表述了新冠状病毒免疫力的构成因素。①的前一句“就像给病毒设置了重重‘关卡’”说明下文要开始写与“关卡”有关的事情了,“血液中的补体形成免疫力第二层次”说明此处应该是“第一层次”,由前文“由呼吸道的物理屏障、血液中的补体系统等方面共同构成”可知答案“物理屏障形成免疫力第一层次”。 ②“人体内的细胞并非像在陆地一样”与后文“而这种液体来自血液”可以得知这一句的关键词为“液体”,衔接起来便是“其四周其实都是液体”。 ③这句话承接“补体系统”,下文“当病毒进入细胞时,补体系统被激活”从反面说明“补体系统”的作用,可得出答案“用于阻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答案】‎ 中国华为法国首家旗舰店3月6日在巴黎开业,店内划分多个区域,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科技体验。想让消费者获得沉浸式体验,实现售前售后的综合服务。‎ ‎【考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要求压缩语段,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字数限制。‎ ‎【解答】‎ 根据第一句话可以概括出主要事件是:中国华为法国首家旗舰店3月6日在巴黎开业。根据“该店位于巴黎歌剧院附近……包括手机、手表、智能音箱、耳机等,并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科技体验”可以概括出的信息为:店内划分多个区域,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科技体验。根据最后一句可以概括出筹备这家旗舰店目的:让消费者获得沉浸式体验,实现售前售后的综合服务。据此整合成一个不超过70字的段落即可。‎ 八、写作(60分)‎ ‎【答案】‎ 以爱的名义出发 援非医疗队的战友们:大家好! 作为首批援助非洲医疗队的代表,我非常激动,也倍感荣幸,是什么让我们在疫情肆虐时集结在这里,勇毅前行,我想,是爱!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最朴实最高尚的生命态度,爱也是一种隐藏于你我内心中最深沉的感动。因为它,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画卷才是如此的绚烂多姿、壮观异常;因为它,我们才能在任何的艰难险阻中百折不挠、傲然挺立,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不轻言放弃。 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冠状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华夏儿女斗志高昂,用大爱闪烁着暖阳的光芒,为我们诠释了大爱的内涵:万众一心,举国战疫。这里有3万余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还有誓死不退的军人、坚守一线的社区人员、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居家隔离的普通人……作为中国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下面这些必定载入史册的鲜活历史。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三江大抗洪、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1月中国南方雪灾及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这些可怕的民族灾难,撞击着我们的灵魂,也考验着我们的民族,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我们也不能退缩,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形成了抗击灾难的血肉长城,不管是在天南还是在海北,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戈壁,都牵动着一颗颗情系灾区的大爱之心,他们或捐款、或赠物、或祈祷、或出力等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爱的理解和尊重。 危难时刻,我们并不孤独,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关心。来自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的捐款捐物源源不断地运抵国内,他们的肤色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语言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在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彼此的心是相连的,彼此的爱是一样的,他们伸出了爱的双手帮助了我们,就像我们帮助过他们那样,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是感人肺腑的,在爱的主题下,呵护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也许无法预知,在茫茫的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风险,还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可是不管怎么样,只要有爱,我们就能乘风破浪、勇往无前;只要有爱,我们就能披荆斩棘、义无反顾,爱让我们众志成城,爱让我们精诚团结,爱让我们的民族之魂永远屹立不倒,爱让我跨越国界,去帮助那些更需要我们的人。 人类永远需要爱,爱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爱的世界里,没有种族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别,不但在灾难面前需要爱,在共同的发展和相处中,也需要爱;国家之间需要爱,个体生命的相处也需要爱,是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对于爱,我们纵有百舌却又难以言表;对于爱,我们不断付出而又不断收获。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呼吸是快乐的,也是幸运的。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把我们的个体之爱汇入大海,我们都应该让大爱来温暖你,温暖我,温暖他,温暖我们幸运生活的这个世界。 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以爱的名义出发吧!‎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本题为多则材料作文。材料一引用诗句,论述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材料二阐述中华民族历来有“天下一家”的主张和追求;材料三是时事材料,阐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球应对的情况。综合三则材料可知,其关注的中心点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文题设置了两个任务,任务一旦选定后,要注意符合这些任务的写作要求。具体而言,若选任务一,先要注意以“留学生和华侨”的身份,情境是“某个电视访谈节目”,再依据其经历并结合材料关注点,可立意:①艰难回家路,各方关爱情;②危难面前,方显国威;③大国担当,感恩祖国;④国之大者,为国为民;等等。若选任务二,先要注意以“医疗队的代表”的身份,情境是“出征前动员大会”,再结合题干中“中国对疫情严重的非洲进行援助”的信息和材料关注点,可立意:①扶危渡厄,医者担当;②越是艰难越向前,不破楼兰终不还;③舍小家,为天下;④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等等。格式要符合演讲稿的要求。 参考立意: (1)暖心聚力,共克时艰; (2)心系家国,成就辉煌; (3)万众一心,攻坚克难; (4)以爱的名义,在春天集结; (5)信仰是战胜灾难的不竭动力; (6)携手合作,共担风雨。‎ ‎【解答】‎ 以爱的名义出发 援非医疗队的战友们:大家好! 作为首批援助非洲医疗队的代表,我非常激动,也倍感荣幸,是什么让我们在疫情肆虐时集结在这里,勇毅前行,我想,是爱!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最朴实最高尚的生命态度,爱也是一种隐藏于你我内心中最深沉的感动。因为它,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画卷才是如此的绚烂多姿、壮观异常;因为它,我们才能在任何的艰难险阻中百折不挠、傲然挺立,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不轻言放弃。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冠状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华夏儿女斗志高昂,用大爱闪烁着暖阳的光芒,为我们诠释了大爱的内涵:万众一心,举国战疫。这里有3万余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还有誓死不退的军人、坚守一线的社区人员、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居家隔离的普通人……作为中国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下面这些必定载入史册的鲜活历史。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三江大抗洪、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1月中国南方雪灾及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这些可怕的民族灾难,撞击着我们的灵魂,也考验着我们的民族,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我们也不能退缩,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形成了抗击灾难的血肉长城,不管是在天南还是在海北,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戈壁,都牵动着一颗颗情系灾区的大爱之心,他们或捐款、或赠物、或祈祷、或出力等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爱的理解和尊重。 危难时刻,我们并不孤独,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关心。来自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的捐款捐物源源不断地运抵国内,他们的肤色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语言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在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彼此的心是相连的,彼此的爱是一样的,他们伸出了爱的双手帮助了我们,就像我们帮助过他们那样,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是感人肺腑的,在爱的主题下,呵护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也许无法预知,在茫茫的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风险,还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可是不管怎么样,只要有爱,我们就能乘风破浪、勇往无前;只要有爱,我们就能披荆斩棘、义无反顾,爱让我们众志成城,爱让我们精诚团结,爱让我们的民族之魂永远屹立不倒,爱让我跨越国界,去帮助那些更需要我们的人。 人类永远需要爱,爱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爱的世界里,没有种族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别,不但在灾难面前需要爱,在共同的发展和相处中,也需要爱;国家之间需要爱,个体生命的相处也需要爱,是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对于爱,我们纵有百舌却又难以言表;对于爱,我们不断付出而又不断收获。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呼吸是快乐的,也是幸运的。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把我们的个体之爱汇入大海,我们都应该让大爱来温暖你,温暖我,温暖他,温暖我们幸运生活的这个世界。 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以爱的名义出发吧!‎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