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www.ks5u.com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已知命题p:,,则命题p的否定为(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 【详解】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所以命题p:∃R,的否定是:∀R,.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基本知识的考查. 2.下列关系中,正确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依次对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选项A:,错误; 选项B,,错误; 选项C,,正确; 选项D, 与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应该满足,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3.若,,则是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充分性与必要性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则”、“若则”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 ”为真,则是的充分条件. 2.等价法:利用⇒ 与非⇒非, ⇒ 与非⇒非, ⇔ 与非⇔非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集合法:若⊆ ,则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4.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不等式左边配方,即可得到解集. 详解】由可得 ∴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配方法,属于基础题. 5.若,,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将1代换成,则 ,进行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所以,答案B 【点睛】考查均值不等式,解题关键是进行1的代换. 6.设,则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时,是成立,当成立时,不一定成立,根据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当时,是成立,当成立时,不一定成立,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定问题,其中解答中熟记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7.函数的最小值为( ) A. 6 B. 7 C. 8 D. 9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对解析式等价变形,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函数,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因此函数的最小值为8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 最值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给出下列命题: (1); (2)存在一个最大的内角小于的三角形; (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4)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以上命题为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逐一判断命题的真假即可. 【详解】对于(1),当时,当时, 即,不满足题意,故方程无解,假命题; 对于(2),最大内角小于,则内角和小于,构不成三角形,假命题; 对于(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矩形,本题并不是平行四边形而是一般四边形,故不一定为矩形,假命题; 对于(4),2是素数,但不是奇数,假命题,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属于基础题. 9.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实数,P=a2+b2+c2 +3,Q=2(a+b+c),则P与Q的大小关系是( ) A. P>Q B. P≥Q C. P0,即P>Q.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作差法,属于基础题. 10.已知是实数集,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交集与补集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又,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交并补运算,熟练掌握交集补集的定义是关键.. 11.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特例分别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取a=﹣1,b=﹣2,c=﹣3,d=﹣4,显然不成立,故A错误; 对于B:取a=4,b=3,显然不成立,故B错误; 对于C:若,则,故C正确; 对于D:取a=2,b=1,c=1,显然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1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相等的是( ) (1),; (2),; (3),. A. (1)(2)(3) B. (1)(3) C. (2)(3) 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集合相等的概念,逐一判断四个答案中的集合元素是否一一对应相等,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1),均表示全体偶数,两个集合相等, 对于(2),表示大于等于1的奇数,表示大于等于3的奇数,两个集合不相等, 对于(3),,两个集合相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相等,正确理解集合相等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条件(选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必要不充分 【解析】 【分析】 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分别对充分性,必要性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能推出“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必要性具备, “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推不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充分性不具备, 故答案为:必要不充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了三角形全等与面积相等的关系,比较基础. 14.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 可得,当且仅当取等号, 最大值为, 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属于基础题. 15.《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其中“方程”第二题:今有上禾七秉,损实一斗,益之下禾二秉,而实一十斗;下禾八秉,益实一斗与上禾二秉,而实一十斗,问上、下禾实一秉各几何?设上禾、下禾实一秉斗与斗,则依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注:“损益”这一术语是减增的意思. 【答案】 【解析】 【分析】 设上禾、下禾实一秉斗与斗,结合题意可得方程组. 【详解】设上禾、下禾实一秉斗与斗,则依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6.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所有可能的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子集关系,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由于B⊆A, ∴B=∅或B={2}或 {3}, ∴a=0或a=或a=﹣1, ∴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方程的根的概念等基本知识,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式子的值: (1). (2). 【答案】(1).(2). 【解析】 【分析】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 , (1) (2)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8.求下列方程或方程组的解集. (1). (2). (3). (4). 【答案】(1);(2);(3);(4) . 【解析】 【分析】 利用代入消元法和换元法分别解方程即可. 【详解】(1) 化简方程可得: 得: , 把代入①得: 解得: ∴方程组的解集为:; (2). ①+②得: ①+③得: ④+⑤得: 把代入⑤可得:, 再把,代入①得: ∴方程组的解集为:; (3). 把②代入①可得: 解得: 把代入②可得: ∴方程组的解集为: (4). 令,则 ∴,即 ∴,或(舍去) ∴,即 ∴方程组的解集为: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与方程组的解法,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9.(1)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①. ②. (2)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②; (2),,. 【解析】 【分析】 (1)①移项通分化分式不等式为二次不等式即可,②分3种情况去绝对值转化为不等式组即可得到结果; (2)根据x,y的范围,结合不等式的性质求出即可. 【详解】(1)①可化为:, ∴或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②可化为: 或或, 解得: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2)由30<x<42①,16<y<42②, 得:46<x+y<84, 由②得:﹣84<﹣2y<﹣32③, 由①+③得:﹣54<x﹣2y<10, 由②得:④, 由①④得:. 故,,.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及式子范围的求法,涉及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以及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属于中档题. 20.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知1,将x=1代入即可求出的值.(2)由知,A,故需分为单元素集;为二元素集三种情况讨论. 试题解析: (1),满足 当时,满足;当,满足 (2)由已知得 ① 若时,,得,此时 ② 若为单元素集时,,,当时,; ③ 若为二元素集时,则,,此时无解。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这里需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即当A,且B含变量时需分两种情况讨论. 21.设全集,集合或.求 (1); (2)记,且 ,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和并集的运算求出,再由补集的运算求出;(2)由(1)得集合,由得,根据子集的定义对分类讨论,分别列出不等式求出的范围. 试题解析:(1)由题意知,A={x|x≤-2或x≥5},B={x|x≤2},则A∪B={x|x≤2或x≥5},又全集U=R,∁U(A∪B)={x|2<x<5}. (2)由(1)得D={x|2<x<5},由C∩D=C得C⊆D, ①当C=∅时,有-a<2a-3,解得a>1; ②当C≠∅时,有,解得a∈∅.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1,+∞). 22.已知,. (1)若函数有最大值,求实数的值. (2)若不等式的一切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当取何值时,函数的值大于. 【答案】(1) 或;(2)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解出即可;(2)通过讨论a的范围,得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3)问题者解不等式(x﹣1)(ax+a+1)>0,通过讨论a的范围,从而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1), , 解得或. (2). . 当时,不合题意, 当时,,解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由得,即, , ,. , 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求不等式的解集,求参数的范围,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是一道中档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