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G 立体几何(理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G 立体几何(理科)

G 立体几何 G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9.G1[2012·重庆卷] 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 1,1,1,1, 2和 a,且长为 a 的棱与 长为 2的棱异面,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0, 2) B.(0, 3) C.(1, 2) D.(1, 3) 9.A [解析] 如图所示,设 AB=a,CD= 2,BC=BD=AC=AD=1,则∠ACD=∠ BCD=45°,要构造一个四面体,则平面 ACD 与平面 BCD 不能重合,当△BCD 与△ACD 重 合时,a=0;当 A、B、C、D 四点共面,且 A、B 两点在 DC 的两侧时,在△ABC 中,∠ACB =∠ACD+∠BCD=45°+45°=90°,AB= AC2+BC2= 2,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0, 2). G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G2[2012·辽宁卷]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3 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________. 图 1-3 13.38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应用和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解题的突 破口为弄清要求的几何体的形状,以及表面积的构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长方体中挖去一个圆柱构成,几何体的表面积 S=长方 体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上下底面面积,由三视图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为 4、 3、1,圆柱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1,高为 1,所以 S=2×(4×3+4×1+3×1)+2π×1×1- 2×π×12=38. 7.G2、G7[2012·北京卷]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 1-4 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图 1-4 A.28+6 5 B.30+6 5 C.56+12 5 D.60+12 5 7.B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三棱锥的三视图与表面积公式.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一 个侧面和底面垂直的三棱锥,如图所示,可知 S 底面=1 2 ×5×4=10, S 后=1 2 ×5×4=10, S 左=1 2 ×6×2 5=6 5, S 右=1 2 ×4×5=10, 所以 S 表=10×3+6 5=30+6 5. 12.G2、G7[2012·安徽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3 所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________. 图 1-3 12.92 [解析] 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四棱柱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如图根据三视图还原的实物图为底面是直角梯形的直四棱柱,其表面积为 S=1 2 ×(2+5)×4×2+4×2+5×4+4×4+5×4=92. 10.G2[2012·天津卷]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2 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 积为________m3. 图 1-2 10.18+9π [解析] 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及体积公式,考查运算求解及空间想象 力,容易题. 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一个长方体与两个球的组合体,其体积 V=6×3×1+2×4 3π× 3 2 3=18+9π. 4.G2[2012·福建卷]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 不可以是( ) A.球 B.三棱锥 C.正方体 D.圆柱 4.D [解析]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大小、形状的判断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球的三视图大小、形状相同.三棱锥的三视图也可能相同,正方体三种视图也相同,只有圆 柱不同. 6.G2[2012·广东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1 所示,它的体积为( ) 图 1-1 A.12π B.45π C.57π D.81π 6.C [解析] 根据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圆柱与圆锥构成,圆柱与圆锥的半径 R=3,圆锥的 高 h=4,圆柱的高为 5,所以 V 组合体=V 圆柱+V 圆锥=π×32×5+1 3 ×π×32×4=57π,所以选择 C. 4.G2[2012·湖北卷]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2 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图 1-2 A.8π 3 B.3π C.10π 3 D.6π 4.B [解析] 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的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圆柱的一半,所以 V= 2π+1 2 ×2π=3π.故选 B. 3.G2[2012·湖南卷] 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 1-1 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 图不可能...是( ) 图 1-1 图 1-2 3.D [解析] 本题考查三视图,意在考查考生对三视图的辨析,以及对三视图的理解 和掌握.是基础题型. 选项 A,B,C,都有可能,选项 D 的正视图应该有看不见的虚线, 故 D 项是不可能的. [易错点] 本题由于对三视图的不了解,易错选 C,三视图中看不见的棱应该用虚线标 出. 7.G2、G7[2012·课标全国卷] 如图 1-2,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线画出的 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图 1-2 A.6 B.9 C.12 D.18 7.B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其底面是斜边长为 6 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有一条长为 3 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即三棱锥的高是 3),可知底面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 上的高为 3,故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V=1 3 ×1 2 ×6×3×3=9,故选 B. 11.G2、G7[2012·浙江卷] 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 1-3 所示,则该三 棱锥的体积等于________cm3. 图 1-3 11.1 [解析] 本题考查三棱锥的三视图与体积计算公式,考查 学生对数据的运算处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则 V=1 3Sh=1 3 ×1 2 ×1×3×2=1. [点评] 正确的识图是解决三视图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棱长的长度、关系等. G3 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条直线 18.G3、G5[2012·陕西卷] (1)如图 1-6 所示,证明命题“a 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 是π外的一条直线(b 不垂直于π),c 是直线 b 在π上的投影,若 a⊥b,则 a⊥c”为真; 图 1-6 (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不需证明). 18.解:(1)证法一:如下图,过直线 b 上任一点作平面π的垂线 n,设直线 a,b,c,n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a,b,c,n,则 b,c,n 共面.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实数λ,μ 使得 c=λb+μn,则 a·c=a·(λb+μn)=λ(a·b)+μ(a·n), 因为 a⊥b,所以 a·b=0, 又因为 aπ ,n⊥π,所以 a·n=0, 故 a·c =0,从而 a⊥c. 证法二:如图,记 c∩b=A,P 为直线 b 上异于点 A 的任意一点,过 P 作 PO⊥π,垂足 为 O,则 O∈c. ∵PO⊥π,aπ ,∴直线 PO⊥a, 又 a⊥b,b 平面 PAO,PO∩b=P, ∴a⊥平面 PAO,又 c 平面 PAO,∴a⊥c. (2)逆命题为:a 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 是π外的一条直线(b 不垂直于π),c 是直线 b 在π上的投影,若 a⊥c,则 a⊥b. 逆命题为真命题. G4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8.G4、G7、G11[2012·全国卷] 如图 1-1,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菱形, PA⊥底面 ABCD,AC=2 2,PA=2,E 是 PC 上的一点,PE=2EC. (1)证明:PC⊥平面 BED; (2)设二面角 A-PB-C 为 90°,求 PD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大小. 图 1-1 18.解:方法一:(1)因为底面 ABCD 为菱形,所以 BD⊥AC, 又 PA⊥底面 ABCD,所以 PC⊥BD. 设 AC∩BD=F,连结 EF.因为 AC=2 2, PA=2,PE=2EC,故 PC=2 3,EC=2 3 3 ,FC= 2, 从而PC FC = 6,AC EC = 6. 因为PC FC =AC EC ,∠FCE=∠PCA, 所以△FCE∽△PCA,∠FEC=∠PAC=90°, 由此知 PC⊥EF. P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EF 都垂直,所以 PC⊥平面 BED. (2)在平面 PAB 内过点 A 作 AG⊥PB,G 为垂足. 因为二面角 A-PB-C 为 90°,所以平面 PAB⊥平面 PBC. 又平面 PAB∩平面 PBC=PB, 故 AG⊥平面 PBC,AG⊥BC. BC 与平面 PAB 内两条相交直线 PA,AG 都垂直,故 BC⊥平面 PAB,于是 BC⊥AB,所 以底面 ABCD 为正方形,AD=2,PD= PA2+AD2=2 2. 设 D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d.因为 AD∥BC,且 AD⊄平面 PBC,BC⊂平面 PBC,故 AD ∥平面 PBC,A、D 两点到平面 PBC 的距离相等,即 d=AG= 2. 设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α,则 sinα= d PD =1 2. 所以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 方法二:(1)以 A 为坐标原点,射线 AC 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 A-xyz. 设 C(2 2,0,0),D( 2,b,0),其中 b>0,则 P(0,0,2),E 4 2 3 ,0,2 3 ,B( 2,-b,0). 于是PC→=(2 2,0,-2), BE→= 2 3 ,b,2 3 ,DE→ = 2 3 ,-b,2 3 , 从而PC→·BE→=0,PC→·DE→ =0, 故 PC⊥BE,PC⊥DE. 又 BE∩DE=E,所以 PC⊥平面 BDE. (2)AP→=(0,0,2),AB→=( 2,-b,0). 设 m=(x,y,z)为平面 PAB 的法向量, 则 m·AP→=0,m·AB→=0, 即 2z=0,且 2x-by=0, 令 x=b,则 m=(b,2,0). 设 n=(p,q,r)为平面 PBC 的法向量,则 n·PC→=0,n·BE→=0, 即 2 2p-2r=0 且 2p 3 +bq+2 3r=0, 令 p=1,则 r= 2,q=- 2 b ,n= 1,- 2 b , 2 . 因为面 PAB⊥面 PBC,故 m·n=0,即 b-2 b =0,故 b= 2,于是 n=(1,-1, 2),DP→ =(- 2,- 2,2), cos〈n,DP→ 〉= n·DP→ |n||DP→ | =1 2 ,〈n,DP→ 〉=60°. 因为 PD 与平面 PBC 所成角和〈n,DP→ 〉互余,故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 18.G4、G5、G11[2012·福建卷] 如图 1-3,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A1=AD =1,E 为 CD 中点. (1)求证:B1E⊥AD1; (2)在棱 AA1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 DP∥平面 B1AE?若存在,求 AP 的长;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3)若二面角 A-B1E-A1 的大小为 30°,求 AB 的长. 图 1-3 18.解:(1)以 A 为原点,AB→,AD→ ,AA1 →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如图).设 AB=a,则 A(0,0,0),D(0,1,0),D1(0,1,1),E a 2 ,1,0 ,B1(a,0,1),故 AD1=(0,1,1),B1E→ = -a 2 ,1,-1 ,AB1 → =(a,0,1),AE→= a 2 ,1,0 . ∵AD1 → ·B1E→ =-a 2 ×0+1×1+(-1)×1=0, ∴B1E⊥AD1. (2)假设在棱 AA1 上存在一点 P(0,0,z0), 使得 DP∥平面 B1AE.此时DP→ =(0,-1,z0). 又设平面 B1AE 的法向量 n=(x,y,z). ∵n⊥平面 B1AE,∴n⊥AB1 → ,n⊥AE→,得 ax+z=0, ax 2 +y=0. 取 x=1,得平面 B1AE 的一个法向量 n= 1,-a 2 ,-a . 要使 DP∥平面 B1AE,只要 n⊥DP→ ,有a 2 -az0=0,解得 z0=1 2. 又 DP⊄平面 B1AE,∴存在点 P,满足 DP∥平面 B1AE,此时 AP=1 2. (3)连接 A1D,B1C,由长方体 ABCD-A1B1C1D1 及 AA1=AD=1,得 AD1⊥A1D. ∵B1C∥A1D,∴AD1⊥B1C. 又由(1)知 B1E⊥AD1,且 B1C∩B1E=B1, ∴AD1⊥平面 DCB1A1.∴AD1 → 是平面 A1B1E 的一个法向量,此时AD1 → =(0,1,1). 设AD1 → 与 n 所成的角为θ, 则 cosθ= n·AD1 → |n||AD1 → | = -a 2 -a 2 1+a2 4 +a2 . ∵二面角 A-B1E-A1 的大小为 30°, ∴|cosθ|=cos30°,即 3a 2 2 1+5a2 4 = 3 2 , 解得 a=2,即 AB 的长为 2. 16.G4、G5[2012·江苏卷] 如图 1-4,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1B1=A1C1,D, E 分别是棱 BC,CC1 上的点(点 D 不同于点 C),且 AD⊥DE,F 为 B1C1 的中点. 求证:(1)平面 ADE⊥平面 BCC1B1; (2)直线 A1F∥平面 ADE. 16.证明:(1)因为 ABC-A1B1C1 是直三棱柱,所以 CC1⊥平面 ABC, 又 AD⊂平面 ABC,所以 CC1⊥AD. 又因为 AD⊥DE,CC1,DE⊂平面 BCC1B1,CC1∩DE=E, 所以 AD⊥平面 BCC1B1.又 AD⊂平面 ADE, 所以平面 ADE⊥平面 BCC1B1. (2)因为 A1B1=A1C1,F 为 B1C1 的中点,所以 A1F⊥B1C1. 因为 CC1⊥平面 A1B1C1,且 A1F⊂平面 A1B1C1, 所以 CC1⊥A1F. 又因为 CC1,B1C1⊂平面 BCC1B1,CC1∩B1C1=C1, 所以 A1F⊥平面 BCC1B1. 由(1)知 AD⊥平面 BCC1B1,所以 A1F∥AD. 又 AD⊂平面 ADE,A1F⊄平面 ADE,所以 A1F∥平面 ADE. 18.G4、G11[2012·辽宁卷] 如图 1-4,直三棱柱 ABC-A′B′C′,∠BAC=90°, AB=AC=λAA′,点 M,N 分别为 A′B 和 B′C′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 A′ACC′; (2)若二面角 A′-MN-C 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 图 1-4 18.解:(1)(证法一) 连结 AB′,AC′,由已知∠BAC=90°, AB=AC,三棱柱 ABC-A′B′C′为直三棱柱. 所以 M 为 AB′中点. 又因为 N 为 B′C′的中点. 所以 MN∥AC′. 又 MN⊄平面 A′ACC′, AC′⊂平面 A′ACC′, 因此 MN∥平面 A′ACC′. (证法二) 取 A′B′中点 P,连结 MP,NP, M,N 分别为 AB′与 B′C′的中点,所以 MP∥AA′,PN∥A′C′, 所以 MP∥平面 A′ACC′,PN∥平面 A′ACC′,又 MP∩NP=P, 因此平面 MPN∥平面 A′ACC′,而 MN⊂平面 MPN, 因此 MN∥平面 A′ACC′. (2)以 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 AB,AC,AA′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O -xyz,如图 1-5 所示. 图 1-5 设 AA′=1,则 AB=AC=λ, 于是 A(0,0,0),B(λ,0,0),C(0,λ,0),A′(0,0,1),B′(λ,0,1),C′(0,λ,1). 所以 M λ 2 ,0,1 2 ,N λ 2 ,λ 2 ,1 . 设 m=(x1,y1,z1)是平面 A′MN 的法向量, 由 m·A′M→ =0, m·MN→ =0 得 λ 2x1-1 2z1=0, λ 2y1+1 2z1=0, 可取 m=(1,-1,λ). 设 n=(x2,y2,z2)是平面 MNC 的法向量, 由 n·NC→ =0, n·MN→ =0 得 -λ 2x2+λ 2y2-z2=0, λ 2y2+1 2z2=0. 可取 n=(-3,-1,λ). 因为 A′-MN-C 为直二面角,所以 m·n=0. 即-3+(-1)×(-1)+λ2=0,解得λ= 2. G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9.G5、G6、G10、G11[2012·重庆卷] 如图 1-2,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 =4,AC=BC=3,D 为 AB 的中点. (1)求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 (2)若 AB1⊥A1C,求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图 1-2 19.解:(1)由 AC=BC,D 为 AB 的中点,得 CD⊥AB.又 CD⊥AA1,故 CD⊥面 A1ABB1, 所以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为 CD= BC2-BD2= 5. (2)解法一:如图,取 D1 为 A1B1 的中点,连结 DD1,则 DD1∥AA1∥CC1.又由(1)知 CD ⊥面 A1ABB1,故 CD⊥A1D,CD⊥DD1,所以∠A1DD1 为所求的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 角. 因 A1D 为 A1C 在面 A1ABB1 上的射影,又已知 AB1⊥A1C,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AB1 ⊥A1D,从而∠A1AB1、∠A1DA 都与∠B1AB 互余,因此∠A1AB1=∠A1DA,所以 Rt△A1AD ∽Rt△B1A1A.因此AA1 AD =A1B1 AA1 ,即 AA21=AD·A1B1=8,得 AA1=2 2. 从而 A1D= AA21+AD2=2 3. 所以,在 Rt△A1DD1 中, cos∠A1DD1=DD1 A1D =AA1 A1D = 6 3 . 解法二:如图,过 D 作 DD1∥AA1 交 A1B1 于点 D1,在直三棱柱中,易知 DB,DC,DD1 两两垂直.以 D 为原点,射线 DB,DC,DD1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D-xyz. 设直三棱柱的高为 h,则 A(-2,0,0),A1(-2,0,h),B1(2,0,h),C(0,5,0),C1(0,5, h),从而AB1 → =(4,0,h),A1C→ =(2,5,-h). 由AB1 → ⊥A1C→ ,有 8-h2=0,h=2 2. 故DA1 → =(-2,0,2 2),CC1 → =(0,0,2 2),DC→ = (0,5,0). 设平面 A1CD 的法向量为 m=(x1,y1,z1),则 m⊥DC→ ,m⊥DA1 → ,即 5y1=0, -2x1+2 2z1=0, 取 z1=1,得 m=( 2,0,1), 设平面 C1CD 的法向量为 n=(x2,y2,z2),则 n⊥DC→ ,n⊥CC1 → ,即 5y2=0, 2 2z2=0, 取 x2=1,得 n=(1,0,0),所以 cos〈m,n〉= m·n |m||n| = 2 2+1·1 = 6 3 . 所以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 20. G5、G7[2012·浙江卷] 如图 1-5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 2 3的菱形,∠BAD=120°,且 PA⊥平面 ABCD,PA=2 6,M,N 分别为 PB,PD 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 ABCD; (2)过点 A 作 AQ⊥PC,垂足为点 Q,求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图 1-5 20.解:(1)因为 M,N 分别是 PB,PD 的中点,所以 MN 是△PBD 的中位线,所以 MN ∥BD. 又因为 MN⊄平面 ABCD,所以 MN∥平面 ABCD. (2)方法一: 连结 AC 交 BD 于 O.以 O 为原点,OC,OD 所在直线为 x,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所示. 在菱形 ABCD 中,∠BAD=120°,得 AC=AB=2 3,BD= 3AB=6. 又因为 PA⊥平面 ABCD,所以 PA⊥AC. 在 Rt△PAC 中,AC=2 3,PA=2 6,AQ⊥PC,得 QC=2,PQ=4. 由此知各点坐标如下, A(- 3,0,0),B(0,-3,0),C( 3,0,0),D(0,3,0),P(- 3,0,2 6),M - 3 2 ,-3 2 , 6 , N - 3 2 ,3 2 , 6 , Q 3 3 ,0,2 6 3 . 设 m=(x,y,z)为平面 AMN 的法向量. 由AM→ = 3 2 ,-3 2 , 6 ,AN→= 3 2 ,3 2 , 6 知 3 2 x-3 2y+ 6z=0, 3 2 x+3 2y+ 6z=0. 取 z=-1,得 m=(2 2,0,-1). 设 n=(x,y,z)为平面 QMN 的法向量. 由QM→ = -5 3 6 ,-3 2 , 6 3 ,QN→ = -5 3 6 ,3 2 , 6 3 知 -5 3 6 x-3 2y+ 6 3 z=0, -5 3 6 x+3 2y+ 6 3 z=0, 取 z=5,得 n=(2 2,0,5). 于是 cos〈m,n〉= m·n |m|·|n| = 33 33 . 所以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33 33 . 方法二:在菱形 ABCD 中,∠BAD=120°,得 AC=AB=BC=CD=DA,BD= 3AB. 又因为 PA⊥平面 ABCD,所以 PA⊥AB,PA⊥AC,PA⊥AD. 所以 PB=PC=PD. 所以△PBC≌△PDC. 而 M,N 分别是 PB,PD 的中点,所以 MQ=NQ,且 AM=1 2PB=1 2PD=AN. 取线段 MN 的中点 E,连结 AE,EQ,则 AE⊥MN,QE⊥MN, 所以∠AEQ 为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 由 AB=2 3,PA=2 6,故 在△AMN 中,AM=AN=3,MN=1 2BD=3,得 AE=3 3 2 . 在直角△PAC 中,AQ⊥PC,得 AQ=2 2,QC=2,PQ=4. 在△PBC 中,cos∠BPC=PB2+PC2-BC2 2PB·PC =5 6 , 得 MQ= PM2+PQ2-2PM·PQcos∠BPC= 5. 在等腰△MQN 中,MQ=NQ= 5,MN=3,得 QE= MQ2-ME2= 11 2 . 在△AEQ 中,AE=3 3 2 ,QE= 11 2 ,AQ=2 2,得 cos∠AEQ=AE2+QE2-AQ2 2AE·QE = 33 33 . 所以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33 33 . 17.G5、G11[2012·天津卷] 如图 1-4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 AC⊥AD,AB⊥BC,∠BAC=45°,PA=AD=2,AC=1. (1)证明 PC⊥AD; (2)求二面角 A-PC-D 的正弦值; (3)设 E 与棱 PA 上的点,满足异面直线 BE 与 CD 所成的角为 30°,求 AE 的长. 17.解:方法一:如图所示,以点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 A(0,0,0), D(2,0,0),C(0,1,0),B -1 2 ,1 2 ,0 ,P(0,0,2). (1)易得PC→=(0,1,-2),AD→ =(2,0,0),于是PC→·AD→ =0,所以 PC⊥AD. (2)PC→=(0,1,-2),CD→ =(2,-1,0).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 n=(x,y,z), 则 n·PC→=0, n·CD→ =0, 即 y-2z=0, 2x-y=0. 不妨令 z=1, 可得 n=(1,2,1). 可取平面 PAC 的法向量 m=(1,0,0). 于是 cos〈m,n〉= m·n |m|·|n| = 1 6 = 6 6 ,从而 sin〈m,n〉= 30 6 .所以二面角 A-PC-D 的正弦值为 30 6 . (3)设点 E 的坐标为(0,0,h),其中 h∈[0,2].由此得BE→= 1 2 ,-1 2 ,h ,由CD→ =(2,- 1,0),故 cos〈BE→,CD→ 〉= BE→·CD→ |BE→||CD→ | = 3 2 1 2 +h2× 5 = 3 10+20 h2 , 所以, 3 10+20 h2 =cos30°= 3 2 ,解得 h= 10 10 , 即 AE= 10 10 . 方法二:(1)由 PA⊥平面 ABCD,可得 PA⊥AD. 又由 AD⊥AC,PA∩AC=A,故 AD⊥平面 PAC, 又 PC⊂平面 PAC,所以 PC⊥AD. (2)如图所示,作 AH⊥PC 于点 H,连接 DH. 由 PC⊥AD,PC⊥AH,可得 PC⊥平面 ADH,因此 DH⊥PC,从而∠AHD 为二面角 A -PC-D 的平面角. 在 Rt△PAC 中,PA=2,AC=1,由此得 AH= 2 5 . 由(1)知AD⊥AH.故在Rt△DAH 中,DH= AD2+AH2=2 30 5 .因此sin∠AHD=AD DH = 30 6 . 所以二面角 A-PC-D 的正弦值为 30 6 . (3)如图所示,因为∠ADC<45°,故过点 B 作 CD 的平行线必与线段 AD 相交,设交点 为 F,连接 BE,EF.故∠EBF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E 与 CD 所成的角. 由 BF∥CD,故∠AFB=∠ADC. 在 Rt△DAC 中,CD= 5,sin∠ADC= 1 5 , 故 sin∠AFB= 1 5 . 在△AFB 中,由 BF sin∠FAB = AB sin∠AFB ,AB= 1 2 , sin∠FAB=sin135°= 2 2 ,可得 BF= 5 2 . 由余弦定理,BF2=AB2+AF2-2AB·AF·cos∠FAB,可得 AF=1 2. 设 AE=h. 在 Rt△EAF 中,EF= AE2+AF2= h2+1 4. 在 Rt△BAE 中,BE= AE2+AB2= h2+1 2. 在△EBF 中,因为 EF<BE,从而∠EBF=30°,由余弦定理得 cos30°=BE2+BF2-EF2 2BE·BF , 可解得 h= 10 10 . 所以 AE= 10 10 . 14.G5[2012·四川卷] 如图 1-4 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N 分别是棱 CD、CC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1M 与 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图 1-4 14.90° [解析] 因为 ABCD-A1B1C1D1 为正方体,故 A1 在平面 CDD1C1 上的射影为 D1, 即 A1M 在平面 CDD1C1 上的射影为 D1M, 而在正方形 CDD1C1 中,由 tan∠DD1M=tan∠CDN=1 2 , 可知 D1M⊥DN,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1M⊥DN. 16.G4、G5[2012·江苏卷] 如图 1-4,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1B1=A1C1,D, E 分别是棱 BC,CC1 上的点(点 D 不同于点 C),且 AD⊥DE,F 为 B1C1 的中点. 求证:(1)平面 ADE⊥平面 BCC1B1; (2)直线 A1F∥平面 ADE. 16.证明:(1)因为 ABC-A1B1C1 是直三棱柱,所以 CC1⊥平面 ABC, 又 AD⊂平面 ABC,所以 CC1⊥AD. 又因为 AD⊥DE,CC1,DE⊂平面 BCC1B1,CC1∩DE=E, 所以 AD⊥平面 BCC1B1.又 AD⊂平面 ADE, 所以平面 ADE⊥平面 BCC1B1. (2)因为 A1B1=A1C1,F 为 B1C1 的中点,所以 A1F⊥B1C1. 因为 CC1⊥平面 A1B1C1,且 A1F⊂平面 A1B1C1, 所以 CC1⊥A1F. 又因为 CC1,B1C1⊂平面 BCC1B1,CC1∩B1C1=C1, 所以 A1F⊥平面 BCC1B1. 由(1)知 AD⊥平面 BCC1B1,所以 A1F∥AD. 又 AD⊂平面 ADE,A1F⊄平面 ADE,所以 A1F∥平面 ADE. 18.G5、G10、G11[2012·湖南卷] 如图 1-6,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 AB=4,BC=3,AD=5,∠DAB=∠ABC=90°,E 是 CD 的中点. (1)证明:CD⊥平面 PAE; (2)若直线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和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 图 1-6 18.解:解法 1:(1)如下图(1),连结 AC.由 AB=4,BC=3,∠ABC=90°得 AC=5.又 AD=5,E 是 CD 的中点,所以 CD⊥AE.因为 PA⊥平面 ABCD,CD⊂平面 ABCD,所以 PA ⊥CD.而 PA,AE 是平面 P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PAE. (2)过点 B 作 BG∥CD,分别与 AE、AD 相交于点 F,G,连结 PF. 由(1)CD⊥平面 PAE 知,BG⊥平面 PAE.于是∠BPF 为直线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 且 BG⊥AE. 由 PA⊥平面 ABCD 知,∠PBA 为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由题意∠PBA=∠BPF,因为 sin∠PBA=PA PB ,sin∠BPF=BF PB ,所以 PA=BF. 由∠DAB=∠ABC=90°知,AD∥BC,又 BG∥CD, 所以四边形 BCDG 是平行四边形.故 GD=BC=3. 于是 AG=2. 在 Rt△BAG 中,AB=4,AG=2,BG⊥AF,所以 BG= AB2+AG2=2 5,BF=AB2 BG = 16 2 5 =8 5 5 . 于是 PA=BF=8 5 5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1 2 ×(5+3)×4=16,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V= 1 3 ×S×PA= 1 3 ×16×8 5 5 =128 5 15 . 解法 2:如上图(2),以 A 为坐标原点,AB,AD,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PA=h,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0,0,0),B(4,0,0),C(4,3,0),D(0,5,0), E(2,4,0),P(0,0,h). (1)易知CD→ =(-4,2,0),AE→=(2,4,0),AP→=(0,0,h). 因为CD→ ·AE→=-8+8+0=0,CD→ ·AP→=0,所以 CD⊥AE,CD⊥AP.而 AP,AE 是平面 P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PAE. (2)由题设和(1)知,CD→ ,PA→分别是平面 PAE,平面 ABCD 的法向量.而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和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相等,所以|cos〈CD→ ,PB→〉|=|cos〈PA→,PB→〉|,即 | CD→ ·PB→ |CD→ |·|PB→||=| PA→·PB→ |PA→|·|PB→||. 由(1)知,CD→ =(-4,2,0),PA→=(0,0,-h), 又PB→=(4,0,-h), 故| -16+0+0 2 5· 16+h2|=| 0+0+h2 h· 16+h2|. 解得 h=8 5 5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1 2 ×(5+3)×4=16,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V= 1 3 ×S×PA=1 3 ×16×8 5 5 =128 5 15 . 18.G5、G11[2012·广东卷] 如图 1-5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 形,PA⊥平面 ABCD,点 E 在线段 PC 上,PC⊥平面 BDE. (1)证明:BD⊥平面 PAC; (2)若 PA=1,AD=2,求二面角 B-PC-A 的正切值. 图 1-5 18.证明:(1) PC⊥平面 BDE BD⊂平面 BDE ⇒PC⊥BD. PA⊥平面 ABCD BD⊂平面 ABCD ⇒PA⊥BD. ∵PA∩PC=P,PA⊂平面 PAC,PC⊂平面 PAC, ∴BD⊥平面 PAC. (2)法一:如图所示,记 BD 与 AC 的交点为 F,连接 EF. 由 PC⊥平面 BDE,BE⊂平面 BDE,EF⊂平面 BDE, ∴PC⊥BE,PC⊥EF. 即∠BEF 为二面角 B-PC-A 的平面角. 由(1)可得 BD⊥AC, 所以矩形 ABCD 为正方形,AB=AD=2, AC=BD=2 2,FC=BF= 2. 在 Rt△PAC 中,PA=1,PC= PA2+AC2=3, 即二面角 B-PC-A 的正切值为 3. 法二:以 A 为原点,AB→、AD→ 、AP→的方向分别作为 x、y、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如图所示. 设 AB=b,则: A(0,0,0),B(b,0,0), C(b,2,0),D(0,2,0), P(0,0,1). 于是PC→=(b,2,-1),DB→ =(b,-2,0). 因为 PC⊥DB,所以PC→·DB→ =b2-4=0, 从而 b=2.结合(1)可得DB→ =(2,-2,0)是平面 APC 的法向量. 现设 n=(x,y,z)是平面 BPC 的法向量,则 n⊥BC→,n⊥PC→,即 n·BC→=0,n·PC→=0. 因为BC→=(0,2,0),PC→=(2,2,-1), 所以 2y=0,2x-z=0. 取 x=1,则 z=2,n=(1,0,2). 令θ=〈n,DB→ 〉,则 cosθ= n·DB→ |n||DB→ | = 2 5·2 2 = 1 10 , sinθ= 3 10 ,tanθ=3. 由图可得二面角 B-PC-A 的正切值为 3. 16.G5、G7、G9、G10[2012·北京卷] 如图 1-9(1),在 Rt△ABC 中,∠C=90°,BC =3,AC=6,D,E 分别是 AC,AB 上的点,且 DE∥BC,DE=2,将△ADE 沿 DE 折起到 △A1DE 的位置,使 A1C⊥CD,如图 1-8(2). (1)求证:A1C⊥平面 BCDE; (2)若 M 是 A1D 的中点,求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 BC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说明理由. 图 1-9 16.解:(1)证明:因为 AC⊥BC,DE∥BC, 所以 DE⊥AC, 所以 DE⊥A1D,DE⊥CD, 所以 DE⊥平面 A1DC, 所以 DE⊥A1C. 又因为 A1C⊥CD, 所以 A1C⊥平面 BCDE. (2)如右图,以 C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 A1(0,0,2 3),D(0,2,0),M(0,1, 3),B(3,0,0),E(2,2,0). 设平面 A1BE 的法向量为 n=(x,y,z),则 n·A1B→ =0,n·BE→=0. 又A1B→ =(3,0,-2 3),BE→=(-1,2,0), 所以 3x-2 3z=0, -x+2y=0. 令 y=1,则 x=2,z= 3, 所以 n=(2,1, 3). 设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的角为θ, 因为CM→ =(0,1, 3), 所以 sinθ=|cos(n,CM→ )|=| n·CM→ |n||CM||= 4 8× 4 = 2 2 . 所以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为π 4. (3)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理由如下: 假设这样的点 P 存在,设其坐标为(p,0,0),其中 p∈[0,3]. 设平面 A1DP 的法向量为 m=(x,y,z),则 m·A1D→ =0,m·DP→ =0. 又A1D→ =(0,2,-2 3),DP→ =(p,-2,0), 所以 2y-2 3z=0, px-2y=0. 令 x=2,则 y=p,z= p 3 . 所以 m= 2,p, p 3 . 平面 A1DP⊥平面 A1BE,当且仅当 m·n=0, 即 4+p+p=0. 解得 p=-2,与 p∈[0,3]矛盾. 所以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 6.A2、G5[2012·安徽卷] 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 m,直线 a 在平面α内,直线 b 在平面β内,且 b⊥m,则“α⊥β”是“a⊥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A [解析] 本题考查线面关系的判断,证明,充要条件的判断. 由题知命题是条件命题为“α⊥β”,命题“a⊥b”为结论命题,当α⊥β时,由线面垂直 的性质定理可得 a⊥b,所以条件具有充分性;但当 a⊥b 时,如果 a∥m,就得不出α⊥β, 所以条件不具有必要性,故条件是结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8.G4、G5、G11[2012·福建卷] 如图 1-3,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A1=AD =1,E 为 CD 中点. (1)求证:B1E⊥AD1; (2)在棱 AA1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 DP∥平面 B1AE?若存在,求 AP 的长;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3)若二面角 A-B1E-A1 的大小为 30°,求 AB 的长. 图 1-3 18.解:(1)以 A 为原点,AB→,AD→ ,AA1 →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如图).设 AB=a,则 A(0,0,0),D(0,1,0),D1(0,1,1),E a 2 ,1,0 ,B1(a,0,1),故 AD1=(0,1,1),B1E→ = -a 2 ,1,-1 ,AB1 → =(a,0,1),AE→= a 2 ,1,0 . ∵AD1 → ·B1E→ =-a 2 ×0+1×1+(-1)×1=0, ∴B1E⊥AD1. (2)假设在棱 AA1 上存在一点 P(0,0,z0), 使得 DP∥平面 B1AE.此时DP→ =(0,-1,z0). 又设平面 B1AE 的法向量 n=(x,y,z). ∵n⊥平面 B1AE,∴n⊥AB1 → ,n⊥AE→,得 ax+z=0, ax 2 +y=0. 取 x=1,得平面 B1AE 的一个法向量 n= 1,-a 2 ,-a . 要使 DP∥平面 B1AE,只要 n⊥DP→ ,有a 2 -az0=0,解得 z0=1 2. 又 DP⊄平面 B1AE,∴存在点 P,满足 DP∥平面 B1AE,此时 AP=1 2. (3)连接 A1D,B1C,由长方体 ABCD-A1B1C1D1 及 AA1=AD=1,得 AD1⊥A1D. ∵B1C∥A1D,∴AD1⊥B1C. 又由(1)知 B1E⊥AD1,且 B1C∩B1E=B1, ∴AD1⊥平面 DCB1A1.∴AD1 → 是平面 A1B1E 的一个法向量,此时AD1 → =(0,1,1). 设AD1 → 与 n 所成的角为θ, 则 cosθ= n·AD1 → |n||AD1 → | = -a 2 -a 2 1+a2 4 +a2 . ∵二面角 A-B1E-A1 的大小为 30°, ∴|cosθ|=cos30°,即 3a 2 2 1+5a2 4 = 3 2 , 解得 a=2,即 AB 的长为 2. 18.G5、G10、G11[2012·安徽卷] 平面图形 ABB1A1C1C 如图 1-4(1)所示,其中 BB1C1C 是矩形,BC=2,BB1=4,AB=AC= 2,A1B1=A1C1= 5. 图 1-4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BC和B1C1折叠,使△ABC与△A1B1C1所在平面都与平面BB1C1C 垂直,再分别连接 A1A,A1B,A1C,得到如图 1-4(2)所示的空间图形.对此空间图形解答 下列问题. (1)证明:AA1⊥BC; (2)求 AA1 的长; (3)求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 18.解:(向量法):(1)证明:取 BC, B1C1 的中点分别为 D 和 D1,连接 A1D1,DD1,AD. 由 BB1C1C 为矩形知, DD1⊥B1C1, 因为平面 BB1C1C⊥平面 A1B1C1, 所以 DD1⊥平面 A1B1C1, 又由 A1B1=A1C1 知, A1D1⊥B1C1. 故以 D1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1-xyz. 由题设,可得 A1D1=2,AD=1. 由以上可知 AD⊥平面 BB1C1C,A1D1⊥平面 BB1C1C,于是 AD∥A1D1. 所以 A(0,-1,4),B(1,0,4),A1(0,2,0),C(-1,0,4),D(0,0,4). 故AA1 → =(0,3,-4),BC→=(-2,0,0),AA1 → ·BC→=0, 因此AA1 → ⊥BC→,即 AA1⊥BC. (2)因为AA1 → =(0,3,-4), 所以|AA1 → |=5,即 AA1=5. (3)连接 A1D,由 BC⊥AD,BC⊥AA1,可知 BC⊥平面 A1AD,BC⊥A1D,所以∠ADA1 为二面角 A-BC-A1 的平面角. 因为DA→ =(0,-1,0),DA1 → =(0,2,-4),所以 cos〈DA→ ,DA1 → 〉=- 2 1× 22+-42 =- 5 5 . 即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为- 5 5 . (综合法)(1)证明:取 BC,B1C1 的中点分别为 D 和 D1,连接 A1D1,DD1,AD,A1D. 由条件可知,BC⊥AD,B1C1⊥A1D1, 由上可得 AD⊥面 BB1C1C,A1D1⊥面 BB1C1C. 因此 AD∥A1D1,即 AD,A1D1 确定平面 AD1A1D. 又因为 DD1∥BB1,BB1⊥BC,所以 DD1⊥BC. 又考虑到 AD⊥BC,所以 BC⊥平面 AD1A1D, 故 BC⊥AA1. (2)延长 A1D1 到 G 点,使 GD1=AD,连接 AG. 因为 AD 綊 GD1,所以 AG 綊 DD1 綊 BB1. 由于 BB1⊥平面 A1B1C1,所以 AG⊥A1G. 由条件可知,A1G=A1D1+D1G=3,AG=4, 所以 AA1=5. (3)因为 BC⊥平面 AD1A1D,所以∠ADA1 为二面角 A-BC-A1 的平面角. 在 Rt△A1DD1 中,DD1=4,A1D1=2,解得 sin∠D1DA1= 5 5 , cos∠ADA1=cos π 2 +∠D1DA1 =- 5 5 . 即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为- 5 5 . 19.G5、G11[2012·课标全国卷] 如图 1-5,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BC=1 2AA1, D 是棱 AA1 的中点,DC1⊥BD. (1)证明:DC1⊥BC; (2)求二面角 A1-BD-C1 的大小. 图 1-5 19.解:(1)证明:由题设知,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 由于 D 为 AA1 的中点,故 DC=DC1. 又 AC=1 2AA1,可得 DC21+DC2=CC21, 所以 DC1⊥DC. 而 DC1⊥BD,DC∩BD=D,所以 DC1⊥平面 BCD. BC⊂平面 BCD,故 DC1⊥BC. (2)由(1)知 BC⊥DC1,且 BC⊥CC1,则 BC⊥平面 ACC1,所以 CA,CB,CC1 两两相互 垂直. 以 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CA→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 角坐标系 C-xyz. 由题意知 A1(1,0,2),B(0,1,0),D(1,0,1),C1(0,0,2). 则A1D→ =(0,0,-1),BD→ =(1,-1,1),DC1 → =(-1,0,1). 设 n=(x,y,z)是平面 A1B1BD 的法向量,则 n·BD→ =0, n·A1D→ =0, 即 x-y+z=0, z=0. 可取 n=(1,1,0). 同理,设 m 是平面 C1BD 的法向量,则 m·BD→ =0, m·DC1 → =0. 可得 m=(1,2,1). 从而 cos〈n,m〉= n·m |n|·|m| = 3 2 . 故二面角 A1-BD-C1 的大小为 30°. 18.G5、G11[2012·山东卷] 在如图 1-5 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 AB∥CD,∠DAB=60°,FC⊥平面 ABCD,AE⊥BD,CB=CD=CF. (1)求证:BD⊥平面 AED; (2)求二面角 F-BD-C 的余弦值. 图 1-5 18.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AB∥CD,∠DAB=60°, 所以∠ADC=∠BCD=120°. 又 CB=CD, 所以∠CDB=30°, 因此∠ADB=90°,AD⊥BD, 又 AE⊥BD, 且 AE∩AD=A,AE,AD⊂平面 AED, 所以 BD⊥平面 AED. (2)解法一: 取 BD 的中点 G,连接 CG,FG, 由于 CB=CD,因此 CG⊥BD, 又 FC⊥平面 ABCD,BD⊂平面 ABCD, 所以 FC⊥BD, 由于 FC∩CG=C,FC,CG⊂平面 FCG, 所以 BD⊥平面 FCG, 故 BD⊥FG, 所以∠FGC 为二面角 F-BD-C 的平面角. 在等腰三角形 BCD 中,由于∠BCD=120°, 因此 CG=1 2CB. 又 CB=CF, 所以 GF= CG2+CF2= 5CG, 故 cos∠FGC= 5 5 , 因此二面角 F-BD-C 的余弦值为 5 5 . 解法二: 由(1)知 AD⊥BD,所以 AC⊥BC. 又 FC⊥平面 ABCD, 因此 CA,CB,CF 两两垂直, 以 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CA,CB,CF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 CB=1. 则 C(0,0,0),B(0,1,0),D 3 2 ,-1 2 ,0 ,F(0,0,1). 因此BD→ = 3 2 ,-3 2 ,0 ,BF→=(0,-1,1). 设平面 BDF 的一个法向量为 m=(x,y,z), 则 m·BD→ =0,m·BF→=0, 所以 x= 3y= 3z, 取 z=1,则 m=( 3,1,1). 由于CF→=(0,0,1)是平面 BDC 的一个法向量, 则 cos〈m,CF→〉= m·CF→ |m||CF→| = 1 5 = 5 5 , 所以二面角 F-BD-C 的余弦值为 5 5 . 18.G3、G5[2012·陕西卷] (1)如图 1-6 所示,证明命题“a 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 是π外的一条直线(b 不垂直于π),c 是直线 b 在π上的投影,若 a⊥b,则 a⊥c”为真; 图 1-6 (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不需证明). 18.解:(1)证法一:如下图,过直线 b 上任一点作平面π的垂线 n,设直线 a,b,c,n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a,b,c,n,则 b,c,n 共面.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实数λ,μ 使得 c=λb+μn,则 a·c=a·(λb+μn)=λ(a·b)+μ(a·n), 因为 a⊥b,所以 a·b=0, 又因为 aπ ,n⊥π,所以 a·n=0, 故 a·c =0,从而 a⊥c. 证法二:如图,记 c∩b=A,P 为直线 b 上异于点 A 的任意一点,过 P 作 PO⊥π,垂足 为 O,则 O∈c. ∵PO⊥π,aπ ,∴直线 PO⊥a, 又 a⊥b,b 平面 PAO,PO∩b=P, ∴a⊥平面 PAO,又 c 平面 PAO,∴a⊥c. (2)逆命题为:a 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 是π外的一条直线(b 不垂直于π),c 是直线 b 在π上的投影,若 a⊥c,则 a⊥b. 逆命题为真命题. 10.G5、G7[2012·浙江卷] 已知矩形 ABCD,AB=1,BC= 2.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 线 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C 与直线 BD 垂直 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B 与直线 CD 垂直 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D 与直线 BC 垂直 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 与 BD”,“AB 与 CD”,“AD 与 BC”均不垂直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判定与分析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 操作能力. 对于 AB⊥CD,因为 BC⊥C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 CD⊥平面 ACB,则有 CD⊥AC, 而 AB=CD=1,BC=AD= 2,可得 AC=1,那么存在 AC 这样的位置,使得 AB⊥CD 成立, 故应选 B. [点评] 解决折叠问题时,可以先通过实际操作,找到可行性后再加以合理判断与分 析.实际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草稿纸加以折叠分析后直接判断. G6 三垂线定理 19.G5、G6、G10、G11[2012·重庆卷] 如图 1-2,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 =4,AC=BC=3,D 为 AB 的中点. (1)求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 (2)若 AB1⊥A1C,求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图 1-2 19.解:(1)由 AC=BC,D 为 AB 的中点,得 CD⊥AB.又 CD⊥AA1,故 CD⊥面 A1ABB1, 所以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为 CD= BC2-BD2= 5. (2)解法一:如图,取 D1 为 A1B1 的中点,连结 DD1,则 DD1∥AA1∥CC1.又由(1)知 CD ⊥面 A1ABB1,故 CD⊥A1D,CD⊥DD1,所以∠A1DD1 为所求的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 角. 因 A1D 为 A1C 在面 A1ABB1 上的射影,又已知 AB1⊥A1C,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AB1 ⊥A1D,从而∠A1AB1、∠A1DA 都与∠B1AB 互余,因此∠A1AB1=∠A1DA,所以 Rt△A1AD ∽Rt△B1A1A.因此AA1 AD =A1B1 AA1 ,即 AA21=AD·A1B1=8,得 AA1=2 2. 从而 A1D= AA21+AD2=2 3. 所以,在 Rt△A1DD1 中, cos∠A1DD1=DD1 A1D =AA1 A1D = 6 3 . 解法二:如图,过 D 作 DD1∥AA1 交 A1B1 于点 D1,在直三棱柱中,易知 DB,DC,DD1 两两垂直.以 D 为原点,射线 DB,DC,DD1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D-xyz. 设直三棱柱的高为 h,则 A(-2,0,0),A1(-2,0,h),B1(2,0,h),C(0,5,0),C1(0,5, h),从而AB1 → =(4,0,h),A1C→ =(2,5,-h). 由AB1 → ⊥A1C→ ,有 8-h2=0,h=2 2. 故DA1 → =(-2,0,2 2),CC1 → =(0,0,2 2),DC→ = (0,5,0). 设平面 A1CD 的法向量为 m=(x1,y1,z1),则 m⊥DC→ ,m⊥DA1 → ,即 5y1=0, -2x1+2 2z1=0, 取 z1=1,得 m=( 2,0,1), 设平面 C1CD 的法向量为 n=(x2,y2,z2),则 n⊥DC→ ,n⊥CC1 → ,即 5y2=0, 2 2z2=0, 取 x2=1,得 n=(1,0,0),所以 cos〈m,n〉= m·n |m||n| = 2 2+1·1 = 6 3 . 所以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 G7 棱柱与棱锥 14.G7[2012·上海卷] 如图 1-2 所示,AD 与 BC 是四面体 ABCD 中互相垂直的棱,BC =2,若 AD=2c,且 AB+BD=AC+CD=2a,其中 a、c 为常数,则四面体 ABCD 的体积的 最大值是________. 图 1-2 14.2 3c a2-c2-1 [解析] 以空间四面体为载体,考查几何体的体积和代数式的最值问 题,以及转化思想,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侧面三角形 ABD 的高的最大值. 作 BE 垂直 AD 于 E,连接 CE,则 CE 也垂直 AD,且 BE=CE,所以四面体 ABCD 的 体积 V=1 3S△BCE·AD=2 3c BE2-1,在三角形 ABD 中,AB+BD=2a,AD=2c,所以 AD 边上 的高 BE 等于以 AD 为焦点,长轴为 2a 的椭圆上的点到 x 轴的距离,其最大值刚好在点在短 轴端点的时候得到,即 BE≤ a2-c2,所以 V=2 3c BE2-1≤2 3c a2-c2-1. 8.G7[2012·上海卷] 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 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体积 为________. 8. 3 3 π [解析] 考查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以及圆锥的体积公式,关键是求出圆锥的 半径和高. 由已知可得圆锥的母线长 l=2,底面圆的周长 2πr=πl=2π,所以底面半径 r=1,由此 得圆锥的高 h= l2-r2= 3,由圆锥的体积公式得 V=1 3πr2h= 3 3 π. 14.G7[2012·山东卷] 如图 1-3 所示,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1,E,F 分 别为线段 AA1,B1C 上的点,则三棱锥 D1-EDF 的体积为________. 图 1-3 14.1 6 [解析] 本题考查棱锥的体积公式,考查空间想象力与转化能力,中档题. VD1-EDF=VF-DD1E=1 3 ×1 2 ×1×1×1=1 6. 11.G7[2012·课标全国卷] 已知三棱锥 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SC 为球 O 的直径,且 SC=2,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 A. 2 6 B. 3 6 C. 2 3 D. 2 2 11.A [解析] 设三角形 ABC 的中心为 M,球心为 O,则 OM⊥平面 ABC,且 OM= 1- 3 3 2= 6 3 .所以此棱锥的高 h=2OM=2 6 3 .所以此棱锥的体积 V=1 3 ×1 2 ×1× 3 2 ×2 6 3 = 2 6 .故选 A. 7.G7[2012·江苏卷] 如图 1-2,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AD=3 cm,AA1 =2 cm,则四棱锥 A-BB1D1D 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图 1-2 7.6 [解析] 本题考查四棱锥体积的求解以及对长方体性质的运用. 解题突破口为寻找四棱锥的高. 连 AC 交 BD 于点 O,因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故 AO 为四棱锥 A-BB1D1D 的高,从 而 V=1 3 ×2×3 2×3 2 2 =6. 11.G2、G7[2012·浙江卷] 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 1-3 所示,则该三 棱锥的体积等于________cm3. 图 1-3 11.1 [解析] 本题考查三棱锥的三视图与体积计算公式,考查 学生对数据的运算处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则 V=1 3Sh=1 3 ×1 2 ×1×3×2=1. [点评] 正确的识图是解决三视图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棱长的长度、关系等. 20. G5、G7[2012·浙江卷] 如图 1-5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 2 3的菱形,∠BAD=120°,且 PA⊥平面 ABCD,PA=2 6,M,N 分别为 PB,PD 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 ABCD; (2)过点 A 作 AQ⊥PC,垂足为点 Q,求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图 1-5 20.解:(1)因为 M,N 分别是 PB,PD 的中点,所以 MN 是△PBD 的中位线,所以 MN ∥BD. 又因为 MN⊄平面 ABCD,所以 MN∥平面 ABCD. (2)方法一: 连结 AC 交 BD 于 O.以 O 为原点,OC,OD 所在直线为 x,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所示. 在菱形 ABCD 中,∠BAD=120°,得 AC=AB=2 3,BD= 3AB=6. 又因为 PA⊥平面 ABCD,所以 PA⊥AC. 在 Rt△PAC 中,AC=2 3,PA=2 6,AQ⊥PC,得 QC=2,PQ=4. 由此知各点坐标如下, A(- 3,0,0),B(0,-3,0),C( 3,0,0),D(0,3,0),P(- 3,0,2 6),M - 3 2 ,-3 2 , 6 , N - 3 2 ,3 2 , 6 , Q 3 3 ,0,2 6 3 . 设 m=(x,y,z)为平面 AMN 的法向量. 由AM→ = 3 2 ,-3 2 , 6 ,AN→= 3 2 ,3 2 , 6 知 3 2 x-3 2y+ 6z=0, 3 2 x+3 2y+ 6z=0. 取 z=-1,得 m=(2 2,0,-1). 设 n=(x,y,z)为平面 QMN 的法向量. 由QM→ = -5 3 6 ,-3 2 , 6 3 ,QN→ = -5 3 6 ,3 2 , 6 3 知 -5 3 6 x-3 2y+ 6 3 z=0, -5 3 6 x+3 2y+ 6 3 z=0, 取 z=5,得 n=(2 2,0,5). 于是 cos〈m,n〉= m·n |m|·|n| = 33 33 . 所以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33 33 . 方法二:在菱形 ABCD 中,∠BAD=120°,得 AC=AB=BC=CD=DA,BD= 3AB. 又因为 PA⊥平面 ABCD,所以 PA⊥AB,PA⊥AC,PA⊥AD. 所以 PB=PC=PD. 所以△PBC≌△PDC. 而 M,N 分别是 PB,PD 的中点,所以 MQ=NQ,且 AM=1 2PB=1 2PD=AN. 取线段 MN 的中点 E,连结 AE,EQ,则 AE⊥MN,QE⊥MN, 所以∠AEQ 为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 由 AB=2 3,PA=2 6,故 在△AMN 中,AM=AN=3,MN=1 2BD=3,得 AE=3 3 2 . 在直角△PAC 中,AQ⊥PC,得 AQ=2 2,QC=2,PQ=4. 在△PBC 中,cos∠BPC=PB2+PC2-BC2 2PB·PC =5 6 , 得 MQ= PM2+PQ2-2PM·PQcos∠BPC= 5. 在等腰△MQN 中,MQ=NQ= 5,MN=3,得 QE= MQ2-ME2= 11 2 . 在△AEQ 中,AE=3 3 2 ,QE= 11 2 ,AQ=2 2,得 cos∠AEQ=AE2+QE2-AQ2 2AE·QE = 33 33 . 所以二面角 A-MN-Q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33 33 . 10.G5、G7[2012·浙江卷] 已知矩形 ABCD,AB=1,BC= 2.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 线 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C 与直线 BD 垂直 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B 与直线 CD 垂直 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D 与直线 BC 垂直 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 与 BD”,“AB 与 CD”,“AD 与 BC”均不垂直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判定与分析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 操作能力. 对于 AB⊥CD,因为 BC⊥C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 CD⊥平面 ACB,则有 CD⊥AC, 而 AB=CD=1,BC=AD= 2,可得 AC=1,那么存在 AC 这样的位置,使得 AB⊥CD 成立, 故应选 B. [点评] 解决折叠问题时,可以先通过实际操作,找到可行性后再加以合理判断与分 析.实际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草稿纸加以折叠分析后直接判断. 19.G7、G11[2012·上海卷] 如图 1-3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 形,PA⊥底面 ABCD.E 是 PC 的中点,已知 AB=2,AD=2 2,PA=2,求: (1)三角形 PCD 的面积; (2)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 图 1-3 19.解:(1)因为 PA⊥底面 ABCD,所以 PA⊥CD. 又 AD⊥CD,所以 CD⊥平面 PAD. 从而 CD⊥PD. 因为 PD= 22+2 22=2 3,CD=2. 所以三角形 PCD 的面积为1 2 ×2×2 3=2 3. (2)解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B(2,0,0),C(2,2 2,0),E(1,2,1). AE→=(1,2,1),BC→=(0,2 2,0), 设AE→与BC→的夹角为θ,则 cosθ= AE→·BC→ |AE→||BC→| = 4 2×2 2 = 2 2 , ∴θ=π 4. 由此知,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π 4. 解法二:取 PB 中点 F,连接 EF、AF,则 EF∥BC,从而∠AEF(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 在△AEF 中,由 EF= 2、AF= 2、AE=2 知△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EF=π 4. 因此,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π 4. 16.G5、G7、G9、G10[2012·北京卷] 如图 1-9(1),在 Rt△ABC 中,∠C=90°,BC =3,AC=6,D,E 分别是 AC,AB 上的点,且 DE∥BC,DE=2,将△ADE 沿 DE 折起到 △A1DE 的位置,使 A1C⊥CD,如图 1-8(2). (1)求证:A1C⊥平面 BCDE; (2)若 M 是 A1D 的中点,求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 BC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说明理由. 图 1-9 16.解:(1)证明:因为 AC⊥BC,DE∥BC, 所以 DE⊥AC, 所以 DE⊥A1D,DE⊥CD, 所以 DE⊥平面 A1DC, 所以 DE⊥A1C. 又因为 A1C⊥CD, 所以 A1C⊥平面 BCDE. (2)如右图,以 C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 A1(0,0,2 3),D(0,2,0),M(0,1, 3),B(3,0,0),E(2,2,0). 设平面 A1BE 的法向量为 n=(x,y,z),则 n·A1B→ =0,n·BE→=0. 又A1B→ =(3,0,-2 3),BE→=(-1,2,0), 所以 3x-2 3z=0, -x+2y=0. 令 y=1,则 x=2,z= 3, 所以 n=(2,1, 3). 设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的角为θ, 因为CM→ =(0,1, 3), 所以 sinθ=|cos(n,CM→ )|=| n·CM→ |n||CM||= 4 8× 4 = 2 2 . 所以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为π 4. (3)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理由如下: 假设这样的点 P 存在,设其坐标为(p,0,0),其中 p∈[0,3]. 设平面 A1DP 的法向量为 m=(x,y,z),则 m·A1D→ =0,m·DP→ =0. 又A1D→ =(0,2,-2 3),DP→ =(p,-2,0), 所以 2y-2 3z=0, px-2y=0. 令 x=2,则 y=p,z= p 3 . 所以 m= 2,p, p 3 . 平面 A1DP⊥平面 A1BE,当且仅当 m·n=0, 即 4+p+p=0. 解得 p=-2,与 p∈[0,3]矛盾. 所以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 12.G2、G7[2012·安徽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3 所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________. 图 1-3 12.92 [解析] 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四棱柱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如图根据三视图还原的实物图为底面是直角梯形的直四棱柱,其表面积为 S=1 2 ×(2+5)×4×2+4×2+5×4+4×4+5×4=92. 7.G2、G7[2012·北京卷]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 1-4 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图 1-4 A.28+6 5 B.30+6 5 C.56+12 5 D.60+12 5 7.B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三棱锥的三视图与表面积公式.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一 个侧面和底面垂直的三棱锥,如图所示,可知 S 底面=1 2 ×5×4=10, S 后=1 2 ×5×4=10, S 左=1 2 ×6×2 5=6 5, S 右=1 2 ×4×5=10, 所以 S 表=10×3+6 5=30+6 5. 18.G4、G7、G11[2012·全国卷] 如图 1-1,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菱形, PA⊥底面 ABCD,AC=2 2,PA=2,E 是 PC 上的一点,PE=2EC. (1)证明:PC⊥平面 BED; (2)设二面角 A-PB-C 为 90°,求 PD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大小. 图 1-1 18.解:方法一:(1)因为底面 ABCD 为菱形,所以 BD⊥AC, 又 PA⊥底面 ABCD,所以 PC⊥BD. 设 AC∩BD=F,连结 EF.因为 AC=2 2, PA=2,PE=2EC,故 PC=2 3,EC=2 3 3 ,FC= 2, 从而PC FC = 6,AC EC = 6. 因为PC FC =AC EC ,∠FCE=∠PCA, 所以△FCE∽△PCA,∠FEC=∠PAC=90°, 由此知 PC⊥EF. P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EF 都垂直,所以 PC⊥平面 BED. (2)在平面 PAB 内过点 A 作 AG⊥PB,G 为垂足. 因为二面角 A-PB-C 为 90°,所以平面 PAB⊥平面 PBC. 又平面 PAB∩平面 PBC=PB, 故 AG⊥平面 PBC,AG⊥BC. BC 与平面 PAB 内两条相交直线 PA,AG 都垂直,故 BC⊥平面 PAB,于是 BC⊥AB,所 以底面 ABCD 为正方形,AD=2,PD= PA2+AD2=2 2. 设 D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d.因为 AD∥BC,且 AD⊄平面 PBC,BC⊂平面 PBC,故 AD ∥平面 PBC,A、D 两点到平面 PBC 的距离相等,即 d=AG= 2. 设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α,则 sinα= d PD =1 2. 所以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 方法二:(1)以 A 为坐标原点,射线 AC 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 A-xyz. 设 C(2 2,0,0),D( 2,b,0),其中 b>0,则 P(0,0,2),E 4 2 3 ,0,2 3 ,B( 2,-b,0). 于是PC→=(2 2,0,-2), BE→= 2 3 ,b,2 3 ,DE→ = 2 3 ,-b,2 3 , 从而PC→·BE→=0,PC→·DE→ =0, 故 PC⊥BE,PC⊥DE. 又 BE∩DE=E,所以 PC⊥平面 BDE. (2)AP→=(0,0,2),AB→=( 2,-b,0). 设 m=(x,y,z)为平面 PAB 的法向量, 则 m·AP→=0,m·AB→=0, 即 2z=0,且 2x-by=0, 令 x=b,则 m=(b,2,0). 设 n=(p,q,r)为平面 PBC 的法向量,则 n·PC→=0,n·BE→=0, 即 2 2p-2r=0 且 2p 3 +bq+2 3r=0, 令 p=1,则 r= 2,q=- 2 b ,n= 1,- 2 b , 2 . 因为面 PAB⊥面 PBC,故 m·n=0,即 b-2 b =0,故 b= 2,于是 n=(1,-1, 2),DP→ =(- 2,- 2,2), cos〈n,DP→ 〉= n·DP→ |n||DP→ | =1 2 ,〈n,DP→ 〉=60°. 因为 PD 与平面 PBC 所成角和〈n,DP→ 〉互余,故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 19.B12、G7、G11[2012·湖北卷] 如图 1-7 所示,∠ACB=45°,BC=3,过动点 A 作 AD⊥BC,垂足 D 在线段 BC 上且异于点 B,连结 AB,沿 AD 将△ABD 折起,使∠BDC=90°(如 图 1-8). (1)当 BD 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2)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设点 E,M 分别为棱 BC,AC 的中点,试在棱 CD 上确定一点 N,使得 EN⊥BM,并求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 图 1-7 图 1-8 19.解:(1)方法 1:在题图所示的△ABC 中,设 BD=x(0<x<3),则 CD=3-x. 由 AD⊥BC,∠ACB=45°知,△AD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AD=CD=3-x. 由折起前 AD⊥BC 知,折起后,AD⊥DC,AD⊥BD,且 BD∩DC=D,所以 AD⊥平面 BCD. 又∠BDC=90°,所以 S△BCD=1 2BD·CD=1 2x(3-x). 于 是 VA - BCD = 1 3 AD·S △ BCD = 1 3 (3 - x)· 1 2 x(3 - x) = 1 12 ·2x(3 - x)(3 - x)≤ 1 12 2x+3-x+3-x 3 3=2 3. 当且仅当 2x=3-x,即 x=1 时,等号成立, 故当 x=1,即 BD=1 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方法 2:同方法 1,得 VA-BCD=1 3AD·S△BCD=1 3(3-x)·1 2x(3-x)=1 6(x3-6x2+9x). 令 f(x)=1 6(x3-6x2+9x),由 f′(x)=1 2(x-1)(x-3)=0,且 0<x<3,解得 x=1. 当 x∈(0,1)时,f′(x)>0,当 x∈(1,3)时,f′(x)<0,所以当 x=1 时,f(x)取得最大值. 故当 BD=1 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2)方法 1:以点 D 为原点,建立如图(a)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由(1)知,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BD=1,AD=DC=2. 于是可得 D(0,0,0),B(1,0,0),C(0,2,0),A(0,0,2),M(0,1,1),E 1 2 ,1,0 ,且BM→ =(-1,1,1). 设 N(0,λ,0),则EN→= -1 2 ,λ-1,0 . 因为 EN⊥BM 等价于EN→·BM→ =0, 即 -1 2 ,λ-1,0 ·(-1,1,1)=1 2 +λ-1=0,故λ=1 2 ,N 0,1 2 ,0 . 所以当 DN=1 2(即 N 是 CD 的靠近点 D 的一个四等分点)时,EN⊥BM. 设平面 BMN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由 n⊥BN→, n⊥BM→ , 及BN→= -1,1 2 ,0 , 得 y=2x, z=-x. 可取 n=(1,2,-1). 设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θ, 则由EN→= -1 2 ,-1 2 ,0 ,n=(1,2,-1),可得 sinθ=cos(90°-θ)=| n·EN→ |n|·|EN→||= |-1 2 -1| 6× 2 2 = 3 2 ,即θ=60°. 故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60°. 方法 2:由(1)知,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BD=1,AD=CD=2. 如图(b),取 CD 的中点 F,连结 MF,BF,EF,则 MF∥AD. 由(1)知 AD⊥平面 BCD,所以 MF⊥平面 BCD. 如图(c),延长 FE 至 P 点使得 FP=DB,连 BP,DP,则四边形 DBPF 为正方形, 所以 DP⊥BF.取 DF 的中点 N,连结 EN,又 E 为 FP 的中点,则 EN∥DP, 所以 EN⊥BF,因为 MF⊥平面 BCD,又 EN⊂平面 BCD,所以 MF⊥EN. 又 MF∩BF=F,所以 EN⊥面 BMF,又 BM⊂面 BMF,所以 EN⊥BM. 因为 EN⊥BM 当且仅当 EN⊥BF,而点 F 是唯一的,所以点 N 是唯一的. 即当 DN=1 2(即 N 是 CD 的靠近点 D 的一个四等分点),EN⊥BM. 连结 MN,ME,由计算得 NB=NM=EB=EM= 5 2 , 所以△NMB 与△EMB 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d)所示,取 BM 的中点 G.连结 EG,NG, 则 BM⊥平面 EGN,在平面 EGN 中,过点 E 作 EH⊥GN 于 H, 则 EH⊥平面 BMN.故∠ENH 是 EN 与平面 BMN 所成的角. 在△EGN 中,易得 EG=GN=NE= 2 2 ,所以△EGN 是正三角形, 故∠ENH=60°,即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60°. 7.G2、G7[2012·课标全国卷] 如图 1-2,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线画出的 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图 1-2 A.6 B.9 C.12 D.18 7.B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其底面是斜边长为 6 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有一条长为 3 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即三棱锥的高是 3),可知底面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 上的高为 3,故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V=1 3 ×1 2 ×6×3×3=9,故选 B. G8 多面体与球 16.G8[2012·辽宁卷] 已知正三棱锥 P-ABC,点 P,A,B,C 都在半径为 3的球面上.若 PA,PB,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 ABC 的距离为________. 16. 3 3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球的概念与性质.解题的突破口为解决好点 P 到截面 ABC 的距离. 由已知条件可知,以 PA,PB,PC 为棱可以补充成球的内接正方体,故而 PA2+PB2+ PC2=(2R)2, 由已知 PA=PB=PC, 得到 PA=PB=PC=2, 因为 VP-ABC=VA-PBC⇒1 3h·S△ABC= 1 3PA·S△PBC, 得到 h=2 3 3,故而球心到截面 ABC 的距离为 R-h= 3 3 . 10.G8[2012·湖北卷]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 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 积 V,求其直径 d 的一个近似公式 d≈3 16 9 V.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根据π= 3.14159…判断,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 ) A.d≈3 16 9 V B.d≈3 2V C.d≈3 300 157V D.d≈3 21 11V 10.D [解析] 设球的直径为 d,则球的体积为 V=4 3π d 2 3,所以 d=3 6 πV≈3 1.909 9V.A 项 中 , d≈ 3 16 9 V ≈ 3 1.78V ; C 项 中 , d≈ 3 300 157V ≈ 3 1.910 8V ; D 项 中 , d≈3 21 11V≈3 1.909 0V;比较各选项可知, D 项中的 d 与 d=3 6 πV≈3 1.909 9V最接近,故 选 D. G9 空间向量及运算 16.G5、G7、G9、G10[2012·北京卷] 如图 1-9(1),在 Rt△ABC 中,∠C=90°,BC =3,AC=6,D,E 分别是 AC,AB 上的点,且 DE∥BC,DE=2,将△ADE 沿 DE 折起到 △A1DE 的位置,使 A1C⊥CD,如图 1-8(2). (1)求证:A1C⊥平面 BCDE; (2)若 M 是 A1D 的中点,求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 BC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说明理由. 图 1-9 16.解:(1)证明:因为 AC⊥BC,DE∥BC, 所以 DE⊥AC, 所以 DE⊥A1D,DE⊥CD, 所以 DE⊥平面 A1DC, 所以 DE⊥A1C. 又因为 A1C⊥CD, 所以 A1C⊥平面 BCDE. (2)如右图,以 C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 A1(0,0,2 3),D(0,2,0),M(0,1, 3),B(3,0,0),E(2,2,0). 设平面 A1BE 的法向量为 n=(x,y,z),则 n·A1B→ =0,n·BE→=0. 又A1B→ =(3,0,-2 3),BE→=(-1,2,0), 所以 3x-2 3z=0, -x+2y=0. 令 y=1,则 x=2,z= 3, 所以 n=(2,1, 3). 设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的角为θ, 因为CM→ =(0,1, 3), 所以 sinθ=|cos(n,CM→ )|=| n·CM→ |n||CM||= 4 8× 4 = 2 2 . 所以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为π 4. (3)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理由如下: 假设这样的点 P 存在,设其坐标为(p,0,0),其中 p∈[0,3]. 设平面 A1DP 的法向量为 m=(x,y,z),则 m·A1D→ =0,m·DP→ =0. 又A1D→ =(0,2,-2 3),DP→ =(p,-2,0), 所以 2y-2 3z=0, px-2y=0. 令 x=2,则 y=p,z= p 3 . 所以 m= 2,p, p 3 . 平面 A1DP⊥平面 A1BE,当且仅当 m·n=0, 即 4+p+p=0. 解得 p=-2,与 p∈[0,3]矛盾. 所以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 G10 空间向量解决线面位置关系 18.G5、G10、G11[2012·湖南卷] 如图 1-6,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 AB=4,BC=3,AD=5,∠DAB=∠ABC=90°,E 是 CD 的中点. (1)证明:CD⊥平面 PAE; (2)若直线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和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 图 1-6 18.解:解法 1:(1)如下图(1),连结 AC.由 AB=4,BC=3,∠ABC=90°得 AC=5.又 AD=5,E 是 CD 的中点,所以 CD⊥AE.因为 PA⊥平面 ABCD,CD⊂平面 ABCD,所以 PA ⊥CD.而 PA,AE 是平面 P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PAE. (2)过点 B 作 BG∥CD,分别与 AE、AD 相交于点 F,G,连结 PF. 由(1)CD⊥平面 PAE 知,BG⊥平面 PAE.于是∠BPF 为直线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 且 BG⊥AE. 由 PA⊥平面 ABCD 知,∠PBA 为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由题意∠PBA=∠BPF,因为 sin∠PBA=PA PB ,sin∠BPF=BF PB ,所以 PA=BF. 由∠DAB=∠ABC=90°知,AD∥BC,又 BG∥CD, 所以四边形 BCDG 是平行四边形.故 GD=BC=3. 于是 AG=2. 在 Rt△BAG 中,AB=4,AG=2,BG⊥AF,所以 BG= AB2+AG2=2 5,BF=AB2 BG = 16 2 5 =8 5 5 . 于是 PA=BF=8 5 5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1 2 ×(5+3)×4=16,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V= 1 3 ×S×PA= 1 3 ×16×8 5 5 =128 5 15 . 解法 2:如上图(2),以 A 为坐标原点,AB,AD,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PA=h,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0,0,0),B(4,0,0),C(4,3,0),D(0,5,0), E(2,4,0),P(0,0,h). (1)易知CD→ =(-4,2,0),AE→=(2,4,0),AP→=(0,0,h). 因为CD→ ·AE→=-8+8+0=0,CD→ ·AP→=0,所以 CD⊥AE,CD⊥AP.而 AP,AE 是平面 P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PAE. (2)由题设和(1)知,CD→ ,PA→分别是平面 PAE,平面 ABCD 的法向量.而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和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相等,所以|cos〈CD→ ,PB→〉|=|cos〈PA→,PB→〉|,即 | CD→ ·PB→ |CD→ |·|PB→||=| PA→·PB→ |PA→|·|PB→||. 由(1)知,CD→ =(-4,2,0),PA→=(0,0,-h), 又PB→=(4,0,-h), 故| -16+0+0 2 5· 16+h2|=| 0+0+h2 h· 16+h2|. 解得 h=8 5 5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1 2 ×(5+3)×4=16,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V= 1 3 ×S×PA=1 3 ×16×8 5 5 =128 5 15 . 16.G5、G7、G9、G10[2012·北京卷] 如图 1-9(1),在 Rt△ABC 中,∠C=90°,BC =3,AC=6,D,E 分别是 AC,AB 上的点,且 DE∥BC,DE=2,将△ADE 沿 DE 折起到 △A1DE 的位置,使 A1C⊥CD,如图 1-8(2). (1)求证:A1C⊥平面 BCDE; (2)若 M 是 A1D 的中点,求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 BC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说明理由. 图 1-9 16.解:(1)证明:因为 AC⊥BC,DE∥BC, 所以 DE⊥AC, 所以 DE⊥A1D,DE⊥CD, 所以 DE⊥平面 A1DC, 所以 DE⊥A1C. 又因为 A1C⊥CD, 所以 A1C⊥平面 BCDE. (2)如右图,以 C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 A1(0,0,2 3),D(0,2,0),M(0,1, 3),B(3,0,0),E(2,2,0). 设平面 A1BE 的法向量为 n=(x,y,z),则 n·A1B→ =0,n·BE→=0. 又A1B→ =(3,0,-2 3),BE→=(-1,2,0), 所以 3x-2 3z=0, -x+2y=0. 令 y=1,则 x=2,z= 3, 所以 n=(2,1, 3). 设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的角为θ, 因为CM→ =(0,1, 3), 所以 sinθ=|cos(n,CM→ )|=| n·CM→ |n||CM||= 4 8× 4 = 2 2 . 所以 CM 与平面 A1BE 所成角的大小为π 4. (3)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理由如下: 假设这样的点 P 存在,设其坐标为(p,0,0),其中 p∈[0,3]. 设平面 A1DP 的法向量为 m=(x,y,z),则 m·A1D→ =0,m·DP→ =0. 又A1D→ =(0,2,-2 3),DP→ =(p,-2,0), 所以 2y-2 3z=0, px-2y=0. 令 x=2,则 y=p,z= p 3 . 所以 m= 2,p, p 3 . 平面 A1DP⊥平面 A1BE,当且仅当 m·n=0, 即 4+p+p=0. 解得 p=-2,与 p∈[0,3]矛盾. 所以线段 BC 上不存在点 P,使平面 A1DP 与平面 A1BE 垂直. 18.G5、G10、G11[2012·安徽卷] 平面图形 ABB1A1C1C 如图 1-4(1)所示,其中 BB1C1C 是矩形,BC=2,BB1=4,AB=AC= 2,A1B1=A1C1= 5. 图 1-4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BC和B1C1折叠,使△ABC与△A1B1C1所在平面都与平面BB1C1C 垂直,再分别连接 A1A,A1B,A1C,得到如图 1-4(2)所示的空间图形.对此空间图形解答 下列问题. (1)证明:AA1⊥BC; (2)求 AA1 的长; (3)求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 18.解:(向量法):(1)证明:取 BC, B1C1 的中点分别为 D 和 D1,连接 A1D1,DD1,AD. 由 BB1C1C 为矩形知, DD1⊥B1C1, 因为平面 BB1C1C⊥平面 A1B1C1, 所以 DD1⊥平面 A1B1C1, 又由 A1B1=A1C1 知, A1D1⊥B1C1. 故以 D1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1-xyz. 由题设,可得 A1D1=2,AD=1. 由以上可知 AD⊥平面 BB1C1C,A1D1⊥平面 BB1C1C,于是 AD∥A1D1. 所以 A(0,-1,4),B(1,0,4),A1(0,2,0),C(-1,0,4),D(0,0,4). 故AA1 → =(0,3,-4),BC→=(-2,0,0),AA1 → ·BC→=0, 因此AA1 → ⊥BC→,即 AA1⊥BC. (2)因为AA1 → =(0,3,-4), 所以|AA1 → |=5,即 AA1=5. (3)连接 A1D,由 BC⊥AD,BC⊥AA1,可知 BC⊥平面 A1AD,BC⊥A1D,所以∠ADA1 为二面角 A-BC-A1 的平面角. 因为DA→ =(0,-1,0),DA1 → =(0,2,-4),所以 cos〈DA→ ,DA1 → 〉=- 2 1× 22+-42 =- 5 5 . 即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为- 5 5 . (综合法)(1)证明:取 BC,B1C1 的中点分别为 D 和 D1,连接 A1D1,DD1,AD,A1D. 由条件可知,BC⊥AD,B1C1⊥A1D1, 由上可得 AD⊥面 BB1C1C,A1D1⊥面 BB1C1C. 因此 AD∥A1D1,即 AD,A1D1 确定平面 AD1A1D. 又因为 DD1∥BB1,BB1⊥BC,所以 DD1⊥BC. 又考虑到 AD⊥BC,所以 BC⊥平面 AD1A1D, 故 BC⊥AA1. (2)延长 A1D1 到 G 点,使 GD1=AD,连接 AG. 因为 AD 綊 GD1,所以 AG 綊 DD1 綊 BB1. 由于 BB1⊥平面 A1B1C1,所以 AG⊥A1G. 由条件可知,A1G=A1D1+D1G=3,AG=4, 所以 AA1=5. (3)因为 BC⊥平面 AD1A1D,所以∠ADA1 为二面角 A-BC-A1 的平面角. 在 Rt△A1DD1 中,DD1=4,A1D1=2,解得 sin∠D1DA1= 5 5 , cos∠ADA1=cos π 2 +∠D1DA1 =- 5 5 . 即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为- 5 5 . 19.G5、G6、G10、G11[2012·重庆卷] 如图 1-2,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 =4,AC=BC=3,D 为 AB 的中点. (1)求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 (2)若 AB1⊥A1C,求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图 1-2 19.解:(1)由 AC=BC,D 为 AB 的中点,得 CD⊥AB.又 CD⊥AA1,故 CD⊥面 A1ABB1, 所以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为 CD= BC2-BD2= 5. (2)解法一:如图,取 D1 为 A1B1 的中点,连结 DD1,则 DD1∥AA1∥CC1.又由(1)知 CD ⊥面 A1ABB1,故 CD⊥A1D,CD⊥DD1,所以∠A1DD1 为所求的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 角. 因 A1D 为 A1C 在面 A1ABB1 上的射影,又已知 AB1⊥A1C,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AB1 ⊥A1D,从而∠A1AB1、∠A1DA 都与∠B1AB 互余,因此∠A1AB1=∠A1DA,所以 Rt△A1AD ∽Rt△B1A1A.因此AA1 AD =A1B1 AA1 ,即 AA21=AD·A1B1=8,得 AA1=2 2. 从而 A1D= AA21+AD2=2 3. 所以,在 Rt△A1DD1 中, cos∠A1DD1=DD1 A1D =AA1 A1D = 6 3 . 解法二:如图,过 D 作 DD1∥AA1 交 A1B1 于点 D1,在直三棱柱中,易知 DB,DC,DD1 两两垂直.以 D 为原点,射线 DB,DC,DD1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D-xyz. 设直三棱柱的高为 h,则 A(-2,0,0),A1(-2,0,h),B1(2,0,h),C(0,5,0),C1(0,5, h),从而AB1 → =(4,0,h),A1C→ =(2,5,-h). 由AB1 → ⊥A1C→ ,有 8-h2=0,h=2 2. 故DA1 → =(-2,0,2 2),CC1 → =(0,0,2 2),DC→ = (0,5,0). 设平面 A1CD 的法向量为 m=(x1,y1,z1),则 m⊥DC→ ,m⊥DA1 → ,即 5y1=0, -2x1+2 2z1=0, 取 z1=1,得 m=( 2,0,1), 设平面 C1CD 的法向量为 n=(x2,y2,z2),则 n⊥DC→ ,n⊥CC1 → ,即 5y2=0, 2 2z2=0, 取 x2=1,得 n=(1,0,0),所以 cos〈m,n〉= m·n |m||n| = 2 2+1·1 = 6 3 . 所以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 G11 空间角与距离的求法 16.G11[2012·全国卷] 三棱柱 ABC-A1B1C1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BAA1= ∠CAA1=60°,则异面直线 AB1 与 BC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16. 6 6 [解析] 由题意知,AB1 → =AB→+AA1 → ,BC1 → =BB1 → +BC→=BA→+AC→+AA1 → . 又∠CAA1=∠BAA1=∠BAC=60°, 设边长、侧棱长为 1, 则 AB1 → 2=(AB→+AA1 → )2=AB→ 2+AA1 → 2+2AB→·AA1 → =3,所以|AB1 → |= 3,同理可得|BC1 → |= 2. AB1 → ·BC1 → =AB→·BA→+AB→·AC→+AB→·AA1 → +AA1 → ·BA→+AA1 → ·AC→+AA1 → 2=1, 所以 cos〈AB1 → ·BC1 → 〉= AB1 → ·BC1 → |AB1 → |·|BC1 → | = 1 3· 2 = 6 6 . 4.G11[2012·全国卷] 已知正四棱柱 ABCD-A1B1C1D1 中,AB=2,CC1=2 2,E 为 CC1 的中点,则直线 AC1 与平面 BED 的距离为( ) A.2 B. 3 C. 2 D.1 4.D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四棱柱的性质以及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的概念.解题的 突破口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的转化. 由已知可得 AC1=4,取 AC 与 BD 的中点 O,连 OE,显然有 AC1∥OE 且平面 ACC1A1 ⊥平面 BED,∴AC1 与平面 BED 的距离即为 AC1 与 OE 的距离,又∵AB=2,CC1=2 2, ∴AC=2 2,CC1=AC,∴平面 AA1C1 为正方形,∴AC1 与平面 BED 的距离为 1 4CA1=1,故 选 D. 18.G4、G11[2012·辽宁卷] 如图 1-4,直三棱柱 ABC-A′B′C′,∠BAC=90°, AB=AC=λAA′,点 M,N 分别为 A′B 和 B′C′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 A′ACC′; (2)若二面角 A′-MN-C 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 图 1-4 18.解:(1)(证法一) 连结 AB′,AC′,由已知∠BAC=90°, AB=AC,三棱柱 ABC-A′B′C′为直三棱柱. 所以 M 为 AB′中点. 又因为 N 为 B′C′的中点. 所以 MN∥AC′. 又 MN⊄平面 A′ACC′, AC′⊂平面 A′ACC′, 因此 MN∥平面 A′ACC′. (证法二) 取 A′B′中点 P,连结 MP,NP, M,N 分别为 AB′与 B′C′的中点,所以 MP∥AA′,PN∥A′C′, 所以 MP∥平面 A′ACC′,PN∥平面 A′ACC′,又 MP∩NP=P, 因此平面 MPN∥平面 A′ACC′,而 MN⊂平面 MPN, 因此 MN∥平面 A′ACC′. (2)以 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 AB,AC,AA′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O -xyz,如图 1-5 所示. 图 1-5 设 AA′=1,则 AB=AC=λ, 于是 A(0,0,0),B(λ,0,0),C(0,λ,0),A′(0,0,1),B′(λ,0,1),C′(0,λ,1). 所以 M λ 2 ,0,1 2 ,N λ 2 ,λ 2 ,1 . 设 m=(x1,y1,z1)是平面 A′MN 的法向量, 由 m·A′M→ =0, m·MN→ =0 得 λ 2x1-1 2z1=0, λ 2y1+1 2z1=0, 可取 m=(1,-1,λ). 设 n=(x2,y2,z2)是平面 MNC 的法向量, 由 n·NC→ =0, n·MN→ =0 得 -λ 2x2+λ 2y2-z2=0, λ 2y2+1 2z2=0. 可取 n=(-3,-1,λ). 因为 A′-MN-C 为直二面角,所以 m·n=0. 即-3+(-1)×(-1)+λ2=0,解得λ= 2. 19.G5、G11[2012·课标全国卷] 如图 1-5,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BC=1 2AA1, D 是棱 AA1 的中点,DC1⊥BD. (1)证明:DC1⊥BC; (2)求二面角 A1-BD-C1 的大小. 图 1-5 19.解:(1)证明:由题设知,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 由于 D 为 AA1 的中点,故 DC=DC1. 又 AC=1 2AA1,可得 DC21+DC2=CC21, 所以 DC1⊥DC. 而 DC1⊥BD,DC∩BD=D,所以 DC1⊥平面 BCD. BC⊂平面 BCD,故 DC1⊥BC. (2)由(1)知 BC⊥DC1,且 BC⊥CC1,则 BC⊥平面 ACC1,所以 CA,CB,CC1 两两相互 垂直. 以 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CA→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 角坐标系 C-xyz. 由题意知 A1(1,0,2),B(0,1,0),D(1,0,1),C1(0,0,2). 则A1D→ =(0,0,-1),BD→ =(1,-1,1),DC1 → =(-1,0,1). 设 n=(x,y,z)是平面 A1B1BD 的法向量,则 n·BD→ =0, n·A1D→ =0, 即 x-y+z=0, z=0. 可取 n=(1,1,0). 同理,设 m 是平面 C1BD 的法向量,则 m·BD→ =0, m·DC1 → =0. 可得 m=(1,2,1). 从而 cos〈n,m〉= n·m |n|·|m| = 3 2 . 故二面角 A1-BD-C1 的大小为 30°. 18.G5、G10、G11[2012·湖南卷] 如图 1-6,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 AB=4,BC=3,AD=5,∠DAB=∠ABC=90°,E 是 CD 的中点. (1)证明:CD⊥平面 PAE; (2)若直线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和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 图 1-6 18.解:解法 1:(1)如下图(1),连结 AC.由 AB=4,BC=3,∠ABC=90°得 AC=5.又 AD=5,E 是 CD 的中点,所以 CD⊥AE.因为 PA⊥平面 ABCD,CD⊂平面 ABCD,所以 PA ⊥CD.而 PA,AE 是平面 P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PAE. (2)过点 B 作 BG∥CD,分别与 AE、AD 相交于点 F,G,连结 PF. 由(1)CD⊥平面 PAE 知,BG⊥平面 PAE.于是∠BPF 为直线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 且 BG⊥AE. 由 PA⊥平面 ABCD 知,∠PBA 为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由题意∠PBA=∠BPF,因为 sin∠PBA=PA PB ,sin∠BPF=BF PB ,所以 PA=BF. 由∠DAB=∠ABC=90°知,AD∥BC,又 BG∥CD, 所以四边形 BCDG 是平行四边形.故 GD=BC=3. 于是 AG=2. 在 Rt△BAG 中,AB=4,AG=2,BG⊥AF,所以 BG= AB2+AG2=2 5,BF=AB2 BG = 16 2 5 =8 5 5 . 于是 PA=BF=8 5 5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1 2 ×(5+3)×4=16,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V= 1 3 ×S×PA= 1 3 ×16×8 5 5 =128 5 15 . 解法 2:如上图(2),以 A 为坐标原点,AB,AD,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PA=h,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0,0,0),B(4,0,0),C(4,3,0),D(0,5,0), E(2,4,0),P(0,0,h). (1)易知CD→ =(-4,2,0),AE→=(2,4,0),AP→=(0,0,h). 因为CD→ ·AE→=-8+8+0=0,CD→ ·AP→=0,所以 CD⊥AE,CD⊥AP.而 AP,AE 是平面 P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PAE. (2)由题设和(1)知,CD→ ,PA→分别是平面 PAE,平面 ABCD 的法向量.而 PB 与平面 PAE 所成的角和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相等,所以|cos〈CD→ ,PB→〉|=|cos〈PA→,PB→〉|,即 | CD→ ·PB→ |CD→ |·|PB→||=| PA→·PB→ |PA→|·|PB→||. 由(1)知,CD→ =(-4,2,0),PA→=(0,0,-h), 又PB→=(4,0,-h), 故| -16+0+0 2 5· 16+h2|=| 0+0+h2 h· 16+h2|. 解得 h=8 5 5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1 2 ×(5+3)×4=16,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V= 1 3 ×S×PA=1 3 ×16×8 5 5 =128 5 15 . 19. G7、G11[2012·湖北卷] 如图 1-7 所示,∠ACB=45°,BC=3,过动点 A 作 AD ⊥BC,垂足 D 在线段 BC 上且异于点 B,连结 AB,沿 AD 将△ABD 折起,使∠BDC=90°(如 图 1-8). (1)当 BD 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2)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设点 E,M 分别为棱 BC,AC 的中点,试在棱 CD 上确定一点 N,使得 EN⊥BM,并求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 图 1-7 图 1-8 19.解:(1)方法 1:在题图所示的△ABC 中,设 BD=x(0<x<3),则 CD=3-x. 由 AD⊥BC,∠ACB=45°知,△AD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AD=CD=3-x. 由折起前 AD⊥BC 知,折起后,AD⊥DC,AD⊥BD,且 BD∩DC=D,所以 AD⊥平面 BCD. 又∠BDC=90°,所以 S△BCD=1 2BD·CD=1 2x(3-x). 于 是 VA - BCD = 1 3 AD·S △ BCD = 1 3 (3 - x)· 1 2 x(3 - x) = 1 12 ·2x(3 - x)(3 - x)≤ 1 12 2x+3-x+3-x 3 3=2 3. 当且仅当 2x=3-x,即 x=1 时,等号成立, 故当 x=1,即 BD=1 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方法 2:同方法 1,得 VA-BCD=1 3AD·S△BCD=1 3(3-x)·1 2x(3-x)=1 6(x3-6x2+9x). 令 f(x)=1 6(x3-6x2+9x),由 f′(x)=1 2(x-1)(x-3)=0,且 0<x<3,解得 x=1. 当 x∈(0,1)时,f′(x)>0,当 x∈(1,3)时,f′(x)<0,所以当 x=1 时,f(x)取得最大值. 故当 BD=1 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2)方法 1:以点 D 为原点,建立如图(a)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由(1)知,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BD=1,AD=DC=2. 于是可得 D(0,0,0),B(1,0,0),C(0,2,0),A(0,0,2),M(0,1,1),E 1 2 ,1,0 ,且BM→ =(-1,1,1). 设 N(0,λ,0),则EN→= -1 2 ,λ-1,0 . 因为 EN⊥BM 等价于EN→·BM→ =0, 即 -1 2 ,λ-1,0 ·(-1,1,1)=1 2 +λ-1=0,故λ=1 2 ,N 0,1 2 ,0 . 所以当 DN=1 2(即 N 是 CD 的靠近点 D 的一个四等分点)时,EN⊥BM. 设平面 BMN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由 n⊥BN→, n⊥BM→ , 及BN→= -1,1 2 ,0 , 得 y=2x, z=-x. 可取 n=(1,2,-1). 设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θ, 则由EN→= -1 2 ,-1 2 ,0 ,n=(1,2,-1),可得 sinθ=cos(90°-θ)=| n·EN→ |n|·|EN→||= |-1 2 -1| 6× 2 2 = 3 2 ,即θ=60°. 故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60°. 方法 2:由(1)知,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BD=1,AD=CD=2. 如图(b),取 CD 的中点 F,连结 MF,BF,EF,则 MF∥AD. 由(1)知 AD⊥平面 BCD,所以 MF⊥平面 BCD. 如图(c),延长 FE 至 P 点使得 FP=DB,连 BP,DP,则四边形 DBPF 为正方形, 所以 DP⊥BF.取 DF 的中点 N,连结 EN,又 E 为 FP 的中点,则 EN∥DP, 所以 EN⊥BF,因为 MF⊥平面 BCD,又 EN⊂平面 BCD,所以 MF⊥EN. 又 MF∩BF=F,所以 EN⊥面 BMF,又 BM⊂面 BMF,所以 EN⊥BM. 因为 EN⊥BM 当且仅当 EN⊥BF,而点 F 是唯一的,所以点 N 是唯一的. 即当 DN=1 2(即 N 是 CD 的靠近点 D 的一个四等分点),EN⊥BM. 连结 MN,ME,由计算得 NB=NM=EB=EM= 5 2 , 所以△NMB 与△EMB 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d)所示,取 BM 的中点 G.连结 EG,NG, 则 BM⊥平面 EGN,在平面 EGN 中,过点 E 作 EH⊥GN 于 H, 则 EH⊥平面 BMN.故∠ENH 是 EN 与平面 BMN 所成的角. 在△EGN 中,易得 EG=GN=NE= 2 2 ,所以△EGN 是正三角形, 故∠ENH=60°,即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60°. 19.G7、G11[2012·上海卷] 如图 1-3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 形,PA⊥底面 ABCD.E 是 PC 的中点,已知 AB=2,AD=2 2,PA=2,求: (1)三角形 PCD 的面积; (2)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 图 1-3 19.解:(1)因为 PA⊥底面 ABCD,所以 PA⊥CD. 又 AD⊥CD,所以 CD⊥平面 PAD. 从而 CD⊥PD. 因为 PD= 22+2 22=2 3,CD=2. 所以三角形 PCD 的面积为1 2 ×2×2 3=2 3. (2)解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B(2,0,0),C(2,2 2,0),E(1,2,1). AE→=(1,2,1),BC→=(0,2 2,0), 设AE→与BC→的夹角为θ,则 cosθ= AE→·BC→ |AE→||BC→| = 4 2×2 2 = 2 2 , ∴θ=π 4. 由此知,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π 4. 解法二:取 PB 中点 F,连接 EF、AF,则 EF∥BC,从而∠AEF(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 在△AEF 中,由 EF= 2、AF= 2、AE=2 知△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EF=π 4. 因此,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π 4. 18.G5、G11[2012·广东卷] 如图 1-5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 形,PA⊥平面 ABCD,点 E 在线段 PC 上,PC⊥平面 BDE. (1)证明:BD⊥平面 PAC; (2)若 PA=1,AD=2,求二面角 B-PC-A 的正切值. 图 1-5 18.证明:(1) PC⊥平面 BDE BD⊂平面 BDE ⇒PC⊥BD. PA⊥平面 ABCD BD⊂平面 ABCD ⇒PA⊥BD. ∵PA∩PC=P,PA⊂平面 PAC,PC⊂平面 PAC, ∴BD⊥平面 PAC. (2)法一:如图所示,记 BD 与 AC 的交点为 F,连接 EF. 由 PC⊥平面 BDE,BE⊂平面 BDE,EF⊂平面 BDE, ∴PC⊥BE,PC⊥EF. 即∠BEF 为二面角 B-PC-A 的平面角. 由(1)可得 BD⊥AC, 所以矩形 ABCD 为正方形,AB=AD=2, AC=BD=2 2,FC=BF= 2. 在 Rt△PAC 中,PA=1,PC= PA2+AC2=3, 即二面角 B-PC-A 的正切值为 3. 法二:以 A 为原点,AB→、AD→ 、AP→的方向分别作为 x、y、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如图所示. 设 AB=b,则: A(0,0,0),B(b,0,0), C(b,2,0),D(0,2,0), P(0,0,1). 于是PC→=(b,2,-1),DB→ =(b,-2,0). 因为 PC⊥DB,所以PC→·DB→ =b2-4=0, 从而 b=2.结合(1)可得DB→ =(2,-2,0)是平面 APC 的法向量. 现设 n=(x,y,z)是平面 BPC 的法向量,则 n⊥BC→,n⊥PC→,即 n·BC→=0,n·PC→=0. 因为BC→=(0,2,0),PC→=(2,2,-1), 所以 2y=0,2x-z=0. 取 x=1,则 z=2,n=(1,0,2). 令θ=〈n,DB→ 〉,则 cosθ= n·DB→ |n||DB→ | = 2 5·2 2 = 1 10 , sinθ= 3 10 ,tanθ=3. 由图可得二面角 B-PC-A 的正切值为 3. 19.G5、G6、G10、G11[2012·重庆卷] 如图 1-2,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 =4,AC=BC=3,D 为 AB 的中点. (1)求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 (2)若 AB1⊥A1C,求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图 1-2 19.解:(1)由 AC=BC,D 为 AB 的中点,得 CD⊥AB.又 CD⊥AA1,故 CD⊥面 A1ABB1, 所以点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为 CD= BC2-BD2= 5. (2)解法一:如图,取 D1 为 A1B1 的中点,连结 DD1,则 DD1∥AA1∥CC1.又由(1)知 CD ⊥面 A1ABB1,故 CD⊥A1D,CD⊥DD1,所以∠A1DD1 为所求的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 角. 因 A1D 为 A1C 在面 A1ABB1 上的射影,又已知 AB1⊥A1C,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AB1 ⊥A1D,从而∠A1AB1、∠A1DA 都与∠B1AB 互余,因此∠A1AB1=∠A1DA,所以 Rt△A1AD ∽Rt△B1A1A.因此AA1 AD =A1B1 AA1 ,即 AA21=AD·A1B1=8,得 AA1=2 2. 从而 A1D= AA21+AD2=2 3. 所以,在 Rt△A1DD1 中, cos∠A1DD1=DD1 A1D =AA1 A1D = 6 3 . 解法二:如图,过 D 作 DD1∥AA1 交 A1B1 于点 D1,在直三棱柱中,易知 DB,DC,DD1 两两垂直.以 D 为原点,射线 DB,DC,DD1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D-xyz. 设直三棱柱的高为 h,则 A(-2,0,0),A1(-2,0,h),B1(2,0,h),C(0,5,0),C1(0,5, h),从而AB1 → =(4,0,h),A1C→ =(2,5,-h). 由AB1 → ⊥A1C→ ,有 8-h2=0,h=2 2. 故DA1 → =(-2,0,2 2),CC1 → =(0,0,2 2),DC→ = (0,5,0). 设平面 A1CD 的法向量为 m=(x1,y1,z1),则 m⊥DC→ ,m⊥DA1 → ,即 5y1=0, -2x1+2 2z1=0, 取 z1=1,得 m=( 2,0,1), 设平面 C1CD 的法向量为 n=(x2,y2,z2),则 n⊥DC→ ,n⊥CC1 → ,即 5y2=0, 2 2z2=0, 取 x2=1,得 n=(1,0,0),所以 cos〈m,n〉= m·n |m||n| = 2 2+1·1 = 6 3 . 所以二面角 A1-CD-C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 18.G4、G5、G11[2012·福建卷] 如图 1-3,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A1=AD =1,E 为 CD 中点. (1)求证:B1E⊥AD1; (2)在棱 AA1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 DP∥平面 B1AE?若存在,求 AP 的长;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3)若二面角 A-B1E-A1 的大小为 30°,求 AB 的长. 图 1-3 18.解:(1)以 A 为原点,AB→,AD→ ,AA1 →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如图).设 AB=a,则 A(0,0,0),D(0,1,0),D1(0,1,1),E a 2 ,1,0 ,B1(a,0,1),故 AD1=(0,1,1),B1E→ = -a 2 ,1,-1 ,AB1 → =(a,0,1),AE→= a 2 ,1,0 . ∵AD1 → ·B1E→ =-a 2 ×0+1×1+(-1)×1=0, ∴B1E⊥AD1. (2)假设在棱 AA1 上存在一点 P(0,0,z0), 使得 DP∥平面 B1AE.此时DP→ =(0,-1,z0). 又设平面 B1AE 的法向量 n=(x,y,z). ∵n⊥平面 B1AE,∴n⊥AB1 → ,n⊥AE→,得 ax+z=0, ax 2 +y=0. 取 x=1,得平面 B1AE 的一个法向量 n= 1,-a 2 ,-a . 要使 DP∥平面 B1AE,只要 n⊥DP→ ,有a 2 -az0=0,解得 z0=1 2. 又 DP⊄平面 B1AE,∴存在点 P,满足 DP∥平面 B1AE,此时 AP=1 2. (3)连接 A1D,B1C,由长方体 ABCD-A1B1C1D1 及 AA1=AD=1,得 AD1⊥A1D. ∵B1C∥A1D,∴AD1⊥B1C. 又由(1)知 B1E⊥AD1,且 B1C∩B1E=B1, ∴AD1⊥平面 DCB1A1.∴AD1 → 是平面 A1B1E 的一个法向量,此时AD1 → =(0,1,1). 设AD1 → 与 n 所成的角为θ, 则 cosθ= n·AD1 → |n||AD1 → | = -a 2 -a 2 1+a2 4 +a2 . ∵二面角 A-B1E-A1 的大小为 30°, ∴|cosθ|=cos30°,即 3a 2 2 1+5a2 4 = 3 2 , 解得 a=2,即 AB 的长为 2. 18.G5、G11[2012·山东卷] 在如图 1-5 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 AB∥CD,∠DAB=60°,FC⊥平面 ABCD,AE⊥BD,CB=CD=CF. (1)求证:BD⊥平面 AED; (2)求二面角 F-BD-C 的余弦值. 图 1-5 18.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AB∥CD,∠DAB=60°, 所以∠ADC=∠BCD=120°. 又 CB=CD, 所以∠CDB=30°, 因此∠ADB=90°,AD⊥BD, 又 AE⊥BD, 且 AE∩AD=A,AE,AD⊂平面 AED, 所以 BD⊥平面 AED. (2)解法一: 取 BD 的中点 G,连接 CG,FG, 由于 CB=CD,因此 CG⊥BD, 又 FC⊥平面 ABCD,BD⊂平面 ABCD, 所以 FC⊥BD, 由于 FC∩CG=C,FC,CG⊂平面 FCG, 所以 BD⊥平面 FCG, 故 BD⊥FG, 所以∠FGC 为二面角 F-BD-C 的平面角. 在等腰三角形 BCD 中,由于∠BCD=120°, 因此 CG=1 2CB. 又 CB=CF, 所以 GF= CG2+CF2= 5CG, 故 cos∠FGC= 5 5 , 因此二面角 F-BD-C 的余弦值为 5 5 . 解法二: 由(1)知 AD⊥BD,所以 AC⊥BC. 又 FC⊥平面 ABCD, 因此 CA,CB,CF 两两垂直, 以 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CA,CB,CF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 CB=1. 则 C(0,0,0),B(0,1,0),D 3 2 ,-1 2 ,0 ,F(0,0,1). 因此BD→ = 3 2 ,-3 2 ,0 ,BF→=(0,-1,1). 设平面 BDF 的一个法向量为 m=(x,y,z), 则 m·BD→ =0,m·BF→=0, 所以 x= 3y= 3z, 取 z=1,则 m=( 3,1,1). 由于CF→=(0,0,1)是平面 BDC 的一个法向量, 则 cos〈m,CF→〉= m·CF→ |m||CF→| = 1 5 = 5 5 , 所以二面角 F-BD-C 的余弦值为 5 5 . 17.G5、G11[2012·天津卷] 如图 1-4 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 AC⊥AD,AB⊥BC,∠BAC=45°,PA=AD=2,AC=1. (1)证明 PC⊥AD; (2)求二面角 A-PC-D 的正弦值; (3)设 E 与棱 PA 上的点,满足异面直线 BE 与 CD 所成的角为 30°,求 AE 的长. 17.解:方法一:如图所示,以点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 A(0,0,0), D(2,0,0),C(0,1,0),B -1 2 ,1 2 ,0 ,P(0,0,2). (1)易得PC→=(0,1,-2),AD→ =(2,0,0),于是PC→·AD→ =0,所以 PC⊥AD. (2)PC→=(0,1,-2),CD→ =(2,-1,0).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 n=(x,y,z), 则 n·PC→=0, n·CD→ =0, 即 y-2z=0, 2x-y=0. 不妨令 z=1, 可得 n=(1,2,1). 可取平面 PAC 的法向量 m=(1,0,0). 于是 cos〈m,n〉= m·n |m|·|n| = 1 6 = 6 6 ,从而 sin〈m,n〉= 30 6 .所以二面角 A-PC-D 的正弦值为 30 6 . (3)设点 E 的坐标为(0,0,h),其中 h∈[0,2].由此得BE→= 1 2 ,-1 2 ,h ,由CD→ =(2,- 1,0),故 cos〈BE→,CD→ 〉= BE→·CD→ |BE→||CD→ | = 3 2 1 2 +h2× 5 = 3 10+20 h2 , 所以, 3 10+20 h2 =cos30°= 3 2 ,解得 h= 10 10 , 即 AE= 10 10 . 方法二:(1)由 PA⊥平面 ABCD,可得 PA⊥AD. 又由 AD⊥AC,PA∩AC=A,故 AD⊥平面 PAC, 又 PC⊂平面 PAC,所以 PC⊥AD. (2)如图所示,作 AH⊥PC 于点 H,连接 DH. 由 PC⊥AD,PC⊥AH,可得 PC⊥平面 ADH,因此 DH⊥PC,从而∠AHD 为二面角 A -PC-D 的平面角. 在 Rt△PAC 中,PA=2,AC=1,由此得 AH= 2 5 . 由(1)知AD⊥AH.故在Rt△DAH 中,DH= AD2+AH2=2 30 5 .因此sin∠AHD=AD DH = 30 6 . 所以二面角 A-PC-D 的正弦值为 30 6 . (3)如图所示,因为∠ADC<45°,故过点 B 作 CD 的平行线必与线段 AD 相交,设交点 为 F,连接 BE,EF.故∠EBF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E 与 CD 所成的角. 由 BF∥CD,故∠AFB=∠ADC. 在 Rt△DAC 中,CD= 5,sin∠ADC= 1 5 , 故 sin∠AFB= 1 5 . 在△AFB 中,由 BF sin∠FAB = AB sin∠AFB ,AB= 1 2 , sin∠FAB=sin135°= 2 2 ,可得 BF= 5 2 . 由余弦定理,BF2=AB2+AF2-2AB·AF·cos∠FAB,可得 AF=1 2. 设 AE=h. 在 Rt△EAF 中,EF= AE2+AF2= h2+1 4. 在 Rt△BAE 中,BE= AE2+AB2= h2+1 2. 在△EBF 中,因为 EF<BE,从而∠EBF=30°,由余弦定理得 cos30°=BE2+BF2-EF2 2BE·BF , 可解得 h= 10 10 . 所以 AE= 10 10 . 18.G4、G7、G11[2012·全国卷] 如图 1-1,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菱形, PA⊥底面 ABCD,AC=2 2,PA=2,E 是 PC 上的一点,PE=2EC. (1)证明:PC⊥平面 BED; (2)设二面角 A-PB-C 为 90°,求 PD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大小. 图 1-1 18.解:方法一:(1)因为底面 ABCD 为菱形,所以 BD⊥AC, 又 PA⊥底面 ABCD,所以 PC⊥BD. 设 AC∩BD=F,连结 EF.因为 AC=2 2, PA=2,PE=2EC,故 PC=2 3,EC=2 3 3 ,FC= 2, 从而PC FC = 6,AC EC = 6. 因为PC FC =AC EC ,∠FCE=∠PCA, 所以△FCE∽△PCA,∠FEC=∠PAC=90°, 由此知 PC⊥EF. P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EF 都垂直,所以 PC⊥平面 BED. (2)在平面 PAB 内过点 A 作 AG⊥PB,G 为垂足. 因为二面角 A-PB-C 为 90°,所以平面 PAB⊥平面 PBC. 又平面 PAB∩平面 PBC=PB, 故 AG⊥平面 PBC,AG⊥BC. BC 与平面 PAB 内两条相交直线 PA,AG 都垂直,故 BC⊥平面 PAB,于是 BC⊥AB,所 以底面 ABCD 为正方形,AD=2,PD= PA2+AD2=2 2. 设 D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d.因为 AD∥BC,且 AD⊄平面 PBC,BC⊂平面 PBC,故 AD ∥平面 PBC,A、D 两点到平面 PBC 的距离相等,即 d=AG= 2. 设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α,则 sinα= d PD =1 2. 所以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 方法二:(1)以 A 为坐标原点,射线 AC 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 A-xyz. 设 C(2 2,0,0),D( 2,b,0),其中 b>0,则 P(0,0,2),E 4 2 3 ,0,2 3 ,B( 2,-b,0). 于是PC→=(2 2,0,-2), BE→= 2 3 ,b,2 3 ,DE→ = 2 3 ,-b,2 3 , 从而PC→·BE→=0,PC→·DE→ =0, 故 PC⊥BE,PC⊥DE. 又 BE∩DE=E,所以 PC⊥平面 BDE. (2)AP→=(0,0,2),AB→=( 2,-b,0). 设 m=(x,y,z)为平面 PAB 的法向量, 则 m·AP→=0,m·AB→=0, 即 2z=0,且 2x-by=0, 令 x=b,则 m=(b,2,0). 设 n=(p,q,r)为平面 PBC 的法向量,则 n·PC→=0,n·BE→=0, 即 2 2p-2r=0 且 2p 3 +bq+2 3r=0, 令 p=1,则 r= 2,q=- 2 b ,n= 1,- 2 b , 2 . 因为面 PAB⊥面 PBC,故 m·n=0,即 b-2 b =0,故 b= 2,于是 n=(1,-1, 2),DP→ =(- 2,- 2,2), cos〈n,DP→ 〉= n·DP→ |n||DP→ | =1 2 ,〈n,DP→ 〉=60°. 因为 PD 与平面 PBC 所成角和〈n,DP→ 〉互余,故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 18.G5、G10、G11[2012·安徽卷] 平面图形 ABB1A1C1C 如图 1-4(1)所示,其中 BB1C1C 是矩形,BC=2,BB1=4,AB=AC= 2,A1B1=A1C1= 5. 图 1-4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BC和B1C1折叠,使△ABC与△A1B1C1所在平面都与平面BB1C1C 垂直,再分别连接 A1A,A1B,A1C,得到如图 1-4(2)所示的空间图形.对此空间图形解答 下列问题. (1)证明:AA1⊥BC; (2)求 AA1 的长; (3)求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 18.解:(向量法):(1)证明:取 BC, B1C1 的中点分别为 D 和 D1,连接 A1D1,DD1,AD. 由 BB1C1C 为矩形知, DD1⊥B1C1, 因为平面 BB1C1C⊥平面 A1B1C1, 所以 DD1⊥平面 A1B1C1, 又由 A1B1=A1C1 知, A1D1⊥B1C1. 故以 D1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1-xyz. 由题设,可得 A1D1=2,AD=1. 由以上可知 AD⊥平面 BB1C1C,A1D1⊥平面 BB1C1C,于是 AD∥A1D1. 所以 A(0,-1,4),B(1,0,4),A1(0,2,0),C(-1,0,4),D(0,0,4). 故AA1 → =(0,3,-4),BC→=(-2,0,0),AA1 → ·BC→=0, 因此AA1 → ⊥BC→,即 AA1⊥BC. (2)因为AA1 → =(0,3,-4), 所以|AA1 → |=5,即 AA1=5. (3)连接 A1D,由 BC⊥AD,BC⊥AA1,可知 BC⊥平面 A1AD,BC⊥A1D,所以∠ADA1 为二面角 A-BC-A1 的平面角. 因为DA→ =(0,-1,0),DA1 → =(0,2,-4),所以 cos〈DA→ ,DA1 → 〉=- 2 1× 22+-42 =- 5 5 . 即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为- 5 5 . (综合法)(1)证明:取 BC,B1C1 的中点分别为 D 和 D1,连接 A1D1,DD1,AD,A1D. 由条件可知,BC⊥AD,B1C1⊥A1D1, 由上可得 AD⊥面 BB1C1C,A1D1⊥面 BB1C1C. 因此 AD∥A1D1,即 AD,A1D1 确定平面 AD1A1D. 又因为 DD1∥BB1,BB1⊥BC,所以 DD1⊥BC. 又考虑到 AD⊥BC,所以 BC⊥平面 AD1A1D, 故 BC⊥AA1. (2)延长 A1D1 到 G 点,使 GD1=AD,连接 AG. 因为 AD 綊 GD1,所以 AG 綊 DD1 綊 BB1. 由于 BB1⊥平面 A1B1C1,所以 AG⊥A1G. 由条件可知,A1G=A1D1+D1G=3,AG=4, 所以 AA1=5. (3)因为 BC⊥平面 AD1A1D,所以∠ADA1 为二面角 A-BC-A1 的平面角. 在 Rt△A1DD1 中,DD1=4,A1D1=2,解得 sin∠D1DA1= 5 5 , cos∠ADA1=cos π 2 +∠D1DA1 =- 5 5 . 即二面角 A-BC-A1 的余弦值为- 5 5 . 5.G11[2012·陕西卷] 如图 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 ABC-A1B1C1,CA =CC1=2CB,则直线 BC1 与直线 AB1 夹角的余弦值为( ) 图 1-1 A. 5 5 B. 5 3 C.2 5 5 D.3 5 5.A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相关知识,解题的突破口 是写出直线 BC1、AB1 的方向向量.设 CB=1,则 CA=CC1=2,故 B(0,0,1), C1(0,2,0),A(2,0,0), B1(0,2,1),则直线 BC1 的方向向量为BC1 → =(0,2,-1),AB1 的方向向量为AB1 → =(-2,2,1),则 夹角的余弦值为| BC1 → ·AB1 → |BC1 → ||AB1 → ||=| 3 3 5|= 5 5 ,故选 A. 19.G11[2012·江西卷] 如图 1-5,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已知 AB=AC=AA1= 5, BC=4,点 A1 在底面 ABC 的投影是线段 BC 的中点 O. (1)证明在侧棱 AA1 上存在一点 E,使得 OE⊥平面 BB1C1C,并求出 AE 的长; (2)求平面 A1B1C 与平面 BB1C1C 夹角的余弦值. 图 1-5 19.解:(1)证明:连接 AO,在△AOA1 中,作 OE⊥AA1 于点 E,因为 AA1∥BB1,所以 OE⊥BB1. 因为 A1O⊥平面 ABC,所以 A1O⊥BC. 因为 AB=AC,OB=OC,所以 AO⊥BC, 所以 BC⊥平面 AA1O. 所以 BC⊥OE, 所以 OE⊥平面 BB1C1C,又 AO= AB2-BO2=1,AA1= 5, 得 AE=AO2 AA1 = 5 5 . (2)如图,分别以 OA,OB,OA1 所在直线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 B(0,2,0),C(0,-2,0),A1(0,0,2), 由AE→=1 5AA1 → 得点 E 的坐标是 4 5 ,0,2 5 , 由(1)得平面 BB1C1C 的法向量是OE→ = 4 5 ,0,2 5 ,设平面 A1B1C 的法向量 n=(x,y,z), 由 n·AB→=0, n·A1C→ =0 得 -x+2y=0, y+z=0, 令 y=1,得 x=2,z=-1,即 n=(2,1,-1),所以 cos〈OE→ ,n〉= OE→ ·n |OE→ |·|n| = 30 10 . 即平面 BB1C1C 与平面 A1B1C 的夹角的余弦值是 30 10 . G12 单元综合 10.G12[2012·四川卷] 如图 1-3 所示,半径为 R 的半球 O 的底面圆 O 在平面α内,过 点 O 作平面α的垂线交半球面于点 A,过圆 O 的直径 CD 作与平面α成 45°角的平面与半球面 相交, 所得交线上到平面α的距离最大的点为 B,该交线上的一点 P 满足∠BOP=60°,则 A、P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 图 1-3 A.Rarccos 2 4 B.πR 4 C.Rarccos 3 3 D.πR 3 10.A [解析] 由已知,OA⊥CD,又 B 点到平面α的距离最大,即 B 点在半圆 CBD 的 最高点,即半圆弧 CBD 的中点,于是 BO⊥CD,于是 CD⊥平面 AOB,进而平面 CBD⊥平 面 AOB, 且∠AOB 为二面角 A-CD-B 的平面角,该角等于平面 BCD 与α所成二面角的余角, 为 45°. 于是由公式 cos∠AOP=cos∠AOBcos∠BOP= 2 2 ·1 2 = 2 4 , 即∠AOP=arccos 2 4 , 故 A、P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Rarccos 2 4 . 19.G12[2012·四川卷] 如图 1-6 所示,在三棱锥 P-ABC 中,∠APB=90°,∠PAB= 60°,AB=BC=CA,平面 PAB⊥平面 ABC. 图 1-6 (1)求直线 P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 B-AP-C 的大小. 19.解:解法一: (1)设 AB 的中点为 D,AD 的中点 O,连结 PO、CO、CD.由已知,△PAD 为等边三角 形. 所以 PO⊥AD. 又平面 PAB⊥平面 ABC,平面 PAB∩平面 ABC=AD,所以 PO⊥平面 ABC. 所以∠OCP 为直线 P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不妨设 AB=4,则 PD=2,CD=2 3,OD=1,PO= 3. 在 Rt△OCD 中,CO= OD2+CD2= 13. 所以,在 Rt△POC 中,tan∠OCP=PO CO = 3 13 = 39 13 . 故直线 P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rctan 39 13 . (2)过 D 作 DE⊥AP 于 E,连结 CE. 由已知可得,CD⊥平面 PAB. 根据三垂线定理知,CE⊥PA. 所以∠CED 为二面角 B-AP-C 的平面角. 由(1)知,DE= 3. 在 Rt△CDE 中,tan∠CED=CD DE =2 3 3 =2. 故二面角 B-AP-C 的大小为 arctan2. 解法二:(1)设 AB 的中点为 D,作 PO⊥AB 于点 O,连结 CD. 因为平面 PAB⊥平面 ABC,平面 PAB∩平面 ABC=AD,所以 PO⊥平面 ABC. 所以 PO⊥CD. 由 AB=BC=CA,知 CD⊥AB. 设 E 为 AC 中点,则 EO∥CD,从而 OE⊥PO,OE⊥AB. 如图,以 O 为坐标原点,OB、OE、O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O-xyz.不妨设 PA=2,由已知可得,AB=4,OA=OD=1,OP= 3,CD=2 3. 所以 O(0,0,0),A(-1,0,0),C(1,2 3,0),P(0,0, 3). 所以CP→=(-1,-2 3, 3),而OP→ =(0,0, 3)为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 设α为直线 P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则 sinα=| CP→·OP→ |CP→|·|OP→ ||=|0+0+3 16· 3 |= 3 4 . 故直线 P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rcsin 3 4 . (2)由(1)有,AP→=(1,0, 3),AC→=(2,2 3,0), 设平面 AP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1,y1,z1),则 n⊥AP→, n⊥AC→ ⇔ n·AP→=0, n·AC→=0 ⇔ x1,y1,z1·1,0, 3=0, x1,y1,z1·2,2 3,0=0. 从而 x1+ 3·z1=0, 2x1+2 3·y1=0. 取 x1=- 3,则 y1=1,z1=1,所以 n=(- 3,1,1). 设二面角 B-AP-C 的平面角为β,易知β为锐角. 而面 ABP 的一个法向量为 m=(0,1,0),则 cosβ=| n·m |n|·|m||=| 1 3+1+1|= 5 5 . 故二面角 B-AP-C 的大小为 arccos 5 5 . 6.G12[2012·四川卷]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6.C [解析] 对于 A,可以考虑一个圆锥的两条母线与底面所成角都相等,但它们不 平行,A 错. 对于 B,当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时,不能保证两个平面平 行;或者当其中两个点在平面一侧,第三点在平面异侧,且它们到平面距离相等,也不能保 证两个平面平行,故 B 错. 对于 C,记平面外的直线为 a,两平面记为α、β,它们的交线为 l.过 a 作平面γ与平面α 相交于 b,并使得 b 不在β内,由 a∥α,可知 a∥b,又 a∥β,故 b∥β.过 b 的平面α与β相交 于 l,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b∥l,再由公理可得:a∥l.C 正确. 对于 D,观察一个正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即可知 D 错误. 10.G12[2012·江西卷] 如图 1-2,已知正四棱锥 S-ABCD 所有棱长都为 1,点 E 是侧 棱 SC 上一动点,过点 E 垂直于 SC 的截面将正四棱锥分成上、下两部分,记 SE=x(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