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一模数学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一模数学理

2017 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一模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P=(-∞,0]∪(3,+∞),Q={0,1,2,3},则(ð RP)∩Q=( ) A.{0,1} B.{0,1,2} C.{1,2,3} D.{x|0≤x<3} 解析:根据补集与交集的定义,写出对应的结果即可. 答案:C. 2.复数 z= 1 i i 的共轭复数的模为( ) A. 1 2 B. 2 2 C.1 D.2 解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结合| z |=|z|求解. 答案:B. 3.已知 x,y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 3 5 yx xy y       ,若 z=x+4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5,则实数 λ的值为( ) A.3 B. 7 3 C. 3 2 D.1 解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可求 z 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建立方程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答案:A. 4.函数 f(x)=|x|+ a x (其中 a∈R)的图象不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分三种情况讨论,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和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 答案:C. 5.已知三个数 1,a,9 成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 22 2 xy a  =1 的离心率为( ) A. 3 3 B. 5 C. 5 或 10 2 D. 或 10 2 解析:由已知求得 a 值,然后分类讨论求得圆锥曲线 =1 的离心率. 答案:D. 6.在△ABC 中,∠A= 3  ,BC=4 3 ,则△ABC 的周长为( ) A.4 +8 sin(B+ 6  ) B.4 +8sin(B+ ) C.4 +8 cos(B+ ) D.4 +8cos(B+ )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 43 sin sin sin 3 2 AB AC BC C B A=8,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即可得解. 答案: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已知等比数列{an},则“数列{an}单调递增”是“数列{an}的公比 q>1”的充分不必要条 件; (2)二项式(2x+ 1 x )5 的展开式按一定次序排列,则无理项互不相邻的概率是 1 5 ; (3)已知 S= 1 22 0 1 4 x dx,则 S= 16  ; (4)为了解 100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 40 的样本,则 分段的间隔为 40. A.(1)(2) B.(2)(3) C.(1)(3) D.(2)(4) 解析:(1)等比数列{an}单调递增时公比 q>1 且首项 a1>0,或公比 0<q>1 且首项 a1 <0;(2)根据二项式(2x+ )5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可得展开式中无理项项数,再用古典概 型概率计算公式可求;(3)S= 表示圆 x2+y2= 1 4 (y≥0,0≤x≤ 1 2 )的圆的面积; (4)1000÷40=25. 答案:B. 8.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S 的值为( ) A. tan 2017 tan1949 67tan1     B. tan 2016 tan1949 67tan1     C. tan 2017 tan1949 68tan1     D. tan 2016 tan1949 68tan1     解析:执行程序框图,得出 S 的算式,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计算 S 的值即可. 答案:C. 9.如图是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依次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 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 ) A. 3 3 B. 3 2 C. 23 3 D. 3 解析: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为四棱锥,其中侧面 ACBD⊥底面 PAB.侧面 ACBD 为直角梯形,PA ⊥AB. 答案:D. 10.若函数 f(x)在其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两点 A(x1,y1),B(x2,y2),其坐标满足条件:|x1x2+y1y2|- 2 2 2 2 1 1 2 2x y x y   的最大值为 0,则称 f(x)为“柯西函数”, 则下列函数: ①f(x)=x+ 1 x (x>0); ②f(x)=lnx(0<x<3); ③f(x)=2sinx; ④f(x)= 228x  . 其中为“柯西函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对任意实数 x1,y1,x2,y2,|x1x2+y1y2|- ≤0 恒成立(当且仅当存在实数 k,使得 x1=kx2,y1=ky2 取等号),若函数 f(x)在其图象上存在不 同的两点 A(x1,y1),B(x2,y2),其坐标满足条件:|x1x2+y1y2|- 的最 大值为 0,则函数 f(x)在其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两点 A(x1,y1),B(x2,y2),使得OA、OB 共 线,即存在点 A、B 与点 O 共线,逐一判定即可. 答案:C. 11.已知直线 l1 与圆心为 C 的圆(x-1)2+(y-2)2=4 相交于不同的 A,B 两点,对平面内任意点 Q 都有 ()1QC QA QB   ,λ∈R,又点 P 为直线 l2:3x+4y+4=0 上的动点,则 PA PB 的最小值为( ) A.21 B.9 C.5 D.0 解析:由 ()1QC QA QB   ,λ∈R,得三点 A、B、C 共线,由向量的线性运算的 BA PA PB, 2 2 2 22PC PA PB BA PA PB PA PB       …①, 2 2 2 42PC PA PB PA PB    …②. ②-①得 2 2 21 44PA PB PC BA PC     ,求出 PC 范围即可. 答案:C. 12.已知定义在(0,+∞)的函数 f(x),其导函数为 f′(x),满足:f(x)>0 且     23 fxx x f x  > 总成立,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e2e+3f(e)<e2ππ3f(π) B.e2e+3f(π)>e2ππ3f(e) C.e2e+3f(π)<e2ππ3f(e) D.e2e+3f(e)>e2ππ3f(π) 解析:令 g(x)=e2xx3f(x),g′(x)=e2xx2[(2x+3)f(x)+xf′(x)]>0,g(x)=e2xx3f(x)在(0, +∞)上单调递增g(e)<g(π),即可得到. 答案: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实数 a,b 均大于 0,且 2211 abab      ≥2m-4 总成立,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解析:求得 2211 abab      的最小值,可得 2m-4≤2 2 ,即可得到 m 的范围. 答案:(-∞,2+ ]. 14.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 N(2,9),若 P(ξ>c+1)=P(ξ<c-1),则 c=_____. 解析:画正态曲线图,由对称性得 c-1 与 c+1 的中点是 2,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到 c 的值. 答案:2. 15.函数 f(x)=2sinx+2cosx-sin2x+1,x∈[- 5 12  , 3  )的值域是_____. 解析:根据题意,令 t=sinx+cosx,用 t 表示出 sin2x,求出函数 y=f(t)的解析式,根据 x 的取值范围,再求出 t 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 f(t)值域. 答案:[ 3 22  ,3]. 16.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满足 a1=3,b1=1,b2+S2=10,a5-2b2=a3, 数列{ n n a b }的前 n 项和 Tn,若 Tn<M 对一切正整数 n 都成立,则 M 的最小值为_____. 解析: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求出{an}以及{bn}和{ n n a b }的通项公式,利 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和,利用不等式恒成立进行求解即可. 答案:1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在△ABC 中,设边 a,b,c 所对的角为 A,B,C,且 A,B,C 都不是直角, (bc-8)cosA+accosB=a2-b2. (Ⅰ)若 b+c=5,求 b,c 的值; (Ⅱ)若 a= 5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Ⅰ)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可得 b2+c2-a2-8· 2 2 2 2 b c a bc  =0,又△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解得 bc=4,又 b+c=5,联立即可解得 b,c 的值. (Ⅱ)由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可得 5=b2+c2-2bccosA≥2bc-2bccosA=8-8cosA,解得 cosA≥ 3 8 , 可求 sinA≤ 55 8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解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Ⅰ)∵(bc-8)· · 2 2 2 2 a c b ac  =a2-b2, ∴ 2 2 2 2 b c a -8· + 2 2 2 2 a c b =a2-b2, ∴b2+c2-a2-8· =0,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bc=4, 又∵b+c=5, ∴解得 1 4 b c    或 4 1 b c    . (Ⅱ)∵a= 5 ,由余弦定理可得 5=b2+c2-2bccosA≥2bc-2bccosA=8-8cosA, ∴cosA≥ 3 8 , ∴sinA≤ 55 8 ,所以 S△ABC= 1 2 bcsinA≤ 55 4 . ∴△ABC 面积的最大值是 ,当 cosA= 时取到. 18.为调查了解某省属师范大学师范类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从事的工作与教育是否有关的情 况,该校随机调查了该校 80 位性别不同的 2016 年师范类毕业大学生,得到具体数据如表: (Ⅰ)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5%的前提下,认为“师范类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有关的工作 与性别有关”? 参考公式:k2=        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     (n=a+b+c+d). 附表: (Ⅱ)求这 80 位师范类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有关工作的频率; (Ⅲ)以(Ⅱ)中的频率作为概率.该校近几年毕业的 2000 名师范类大学生中随机选取 4 名,记 这 4 名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人数为 X,求 X 的数学期望 E(X). 解析:(Ⅰ)利用 k2 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Ⅱ)由图表知这 80 位师范类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有关工作的频率. (Ⅲ)由题意知 X 服从 B(4, 13 16 ),即可得出 E(X). 答案:(Ⅰ)由题意得 k2= 280 30 5 35 10 80 40 40 6 1 39 () 55        <3.841. 故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5%的前提下,认为“师范类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有关的工作与 性别有关” (Ⅱ)由图表知这 80 位师范类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有关工作的频率 p= 65 13 80 16 . (Ⅲ)由题意知 X 服从 B(4, 13 16 ),则 EX=np=4×13 16 =13 4 . 19.正三棱柱 ABC-A1B1C1 底边长为 2,E,F 分别为 BB1,AB 的中点. (Ⅰ)已知 M 为线段 B1A1 上的点,且 B1A1=4B1M,求证:EM∥面 A1FC; (Ⅱ)若二面角 E-A1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7 7 ,求 AA1 的值. 解析:(Ⅰ)取 B1A1 中点为 N,连结 BN,推导出 BN∥A1F,从而 EM∥BN,进而 EM∥A1F,由此 能证明 EM∥面 A1FC. (Ⅱ)以 F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A1=a,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结果. 答案:(Ⅰ)取 B1A1 中点为 N,连结 BN, 则 BN∥A1F,又 B1A1=4B1M, 则 EM∥BN,所以 EM∥A1F, 因为 EM  面 A1FC,A1F面 A1FC, 故 EM∥面 A1FC. (Ⅱ)如图,以 F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A1=a. 则 F(0,0,0),A1(-1,0,a),E(1,0, 2 a ),C(0, 3 ,0),EC =(-1, 3 ,- ),FC =(0, 3 ,0), 1AE=(2,0,-a2), 1AC=(1, 3 ,-a), 设平面 A1CF 法向量为 m =(x,y,z), 设平面 A1CE 法向量为 n =(x,y,z). 则 1 30 30 AC m x y az FC m y          ,取 z=1,得 m =(a,0,1), 1 1 30 202 AC n x y az aA E n x y           ,取 x=a,得 =(a, 3 a,4); 设二面角 E-A1C-F 的平面角为θ, ∵二面角 E-A1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7 7 , ∴cosθ=cos< , >= 2 22 4 2 7 71 4 16 a aa      , 整理,得 a2= 4 3 ,∴a= 23 3 , 故当二面角 E-A1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时,AA1 的值为 . 20.已知椭圆 C1: 22 22 xy ab =1(a>b>0)的离心率 e= 3 2 ,且过点(2, 3 ),直线 l1:y=kx+m(m >0)与圆 C2:(x-1)2+y2=1 相切且与椭圆 C1 交于 A,B 两点. (Ⅰ)求椭圆 C1 的方程; (Ⅱ)过原点 O 作 l1 的平行线 l2 交椭圆于 C,D 两点,设|AB|=λ|CD|,求λ的最小值. 解析:(Ⅰ)由题意列关于 a,b,c 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 a,b,c 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 (Ⅱ)联立直线 l1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化为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弦长公式求得 AB 的 长度,联立直线 l2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求出 CD 的长度,结合|AB|=λ|CD|利用换元法求解 λ的最小值. 答案:(Ⅰ)由题意得 2 3 2 4314 ce a a     , 解得 a=4,b=2, 故 C1: 22 16 4 xy =1; (Ⅱ)联立 22 116 4 y kx m xy   , 化简得(1+4k2)x2+8kmx+4(m2-4)=0, △>0 恒成立, 设 A(x1,y1),B(x2,y2), 则   12 2 2 12 2 8 14 44 14 kmxx k m xx k         ,得|x1-x2|= 22 2 4 16 4 14 km k   , ∴|AB|= 21 k · 22 2 4 16 4 14 km k   , 把 l2:y=kx 代入 C1: =1,得 x2= 2 16 14k , ∴|CD|= · 2 8 14k , ∴λ= 2 2 2 2 222 2 4 16 4 1 114422414 114 2 2 AB k m m m CD kk m m         = 4 242 2 1 1 1442 1 2 1 1 3 24 mm m m    ≥ 6 3 , 当 m= 2 ,k=- 2 4 ,λ取最小值 . 21.已知函数发 f(x)=(x+1)lnx-ax+2. (Ⅰ)当 a=1 时,求在 x=1 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函数 f(x)在定义域上具有单调性,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Ⅲ)求证:  1 1 1 1 1 ln 13 5 7 2 1 2 nn    < ,n∈N*. 解析:(Ⅰ)求出函数的导数,计算 f(1),f′(1),求出切线方程即可; (Ⅱ)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函数递减和函数递增,从而求出 a 的范围即可; (Ⅲ)令 a=2,得:lnx>  21 1 x x   在(1,+∞)上总成立,令 x= 1n n  ,得 ln 1n n  > 121 1 1 n n n n       , 化简得:ln(n+1)-lnn> 2 21n  ,对 x 取值,累加即可. 答案:(Ⅰ)当 a=1 时,f(x)=(x+1)lnx-x+2,(x>0), f′(x)=lnx+ 1 x ,f′(1)=1,f(1)=1, 所以求在 x=1 处的切线方程为:y=x. (Ⅱ)f′(x)=lnx+ 1 x +1-a,(x>0). (i)函数 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 即 a≥lnx+ 1x x  时,令 g(x)=lnx+ , 当 x>ea 时,g′(x)>0,不成立; (ii)函数 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a≤lnx+ ; 令 g(x)=lnx+ , 则 g′(x)= 2 1x x  ,x>0; 则函数 g(x)在(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 所以 g(x)≥2,故 a≤2. (Ⅲ)由(ii)得当 a=2 时 f(x)在(1,+∞)上单调递增, 由 f(x)>f(1),x>1 得(x+1)lnx-2x+2>0, 即 lnx>  21 1 x x   在(1,+∞)上总成立, 令 x= 1n n  得 ln 1n n  > , 化简得:ln(n+1)-lnn> 2 21n  , 所以 ln2-ln1> 2 21 ,ln3-ln2> 2 51 ,…,ln(n+1)-lnn> , 累加得 ln(n+1)-ln1> 2 2 2 3 5 2 1n   , 即  1 1 1 1 1 ln 13 5 7 2 1 2 nn    < ,n∈N*命题得证. 选做题 22.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以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曲线 C 的参数 方程为 2cos 3 sin x y     (α是参数),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 6  )=2 3 . (Ⅰ)求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 C 的普通方程; (Ⅱ)设点 P 为曲线 C 上任意一点,求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的最大值. 解析:(Ⅰ)利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把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利 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消去α,把曲线 C 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点 P(2cosα, 3 sinα),求得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 ( ) |15 cos 4 3 2  , tanβ= 1 2 ,由此求得 d 的最大值. 答案:(Ⅰ)∵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 6  )=2 3 ,即ρ( 3 2 cosθ- sinθ)=2 3 , 即 3 x-y-4 3 =0. 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α是参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消去α, 可得 22 43 xy =1. (Ⅱ)设点 P(2cosα, sinα)为曲线 C 上任意一点, 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2 3 cos 3 sin 4 3|| 31   = 2 5 515 cos sin 4 355|| 2 ()   = ,其中,cosβ= 25 5 , sinβ= 5 5 ,即 tanβ= 1 2 , 故当 cos(α+β)=-1 时,d 取得最大值为 15 4 3 2  . 23.已知函数 f(x)=|x+a|+|x-2| (Ⅰ)当 a=-3 时,求不等式 f(x)≥3 的解集; (Ⅱ)若 f(x)≤|x-4|的解集包含[1,2],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不等式等价于 2 3 2 3 x xx       ,或 23 3 2 3 x xx       < < ,或 3 3 2 3 x xx       , 求出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 (Ⅱ)原命题等价于-2-x≤a≤2-x 在[1,2]上恒成立,由此求得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当 a=-3 时,f(x)≥3 即|x-3|+|x-2|≥3,即① ,或② ,或③ 3 3 2 3 x xx       . 解①可得 x≤1,解②可得 x∈φ,解③可得 x≥4. 把①、②、③的解集取并集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x|x≤1 或 x≥4}. (Ⅱ)原命题即 f(x)≤|x-4|在[1,2]上恒成立,等价于|x+a|+2-x≤4-x 在[1,2]上恒成立, 等价于|x+a|≤2,等价于-2≤x+a≤2,-2-x≤a≤2-x 在[1,2]上恒成立. 故当 1≤x≤2 时,-2-x 的最大值为-2-1=-3,2-x 的最小值为 0,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3,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